中國人的祖先究竟是誰?他們到底來自哪裡呢?

1929年12月2日下午4點,龍骨山考古工地上吹著寒冷的北風,在十二米深的洞穴裡勞動了一天的考古工作者正準備收工,這個時候,在洞底秉燭發掘的史前考古學家裴文中突然興奮地大叫起來:“這是什麼?是人頭嗎?”

馳名中外的北京猿人第一個頭蓋骨就這樣發現了!把中國人的歷史向前推進到距今70萬~20萬年之間,以事實回擊了中國沒有石器時代的假說

中國人的祖先究竟是誰?他們到底來自哪裡呢?

01

關於現代人的起源,科學界迄今存在著兩種互相對立的理論假說,一種叫“非洲起源說”,另一種叫“多地區進化說”,兩種理論長期爭論不休

中國人的祖先究竟是誰?他們到底來自哪裡呢?

在科學尚未發達的時代,基督教的《聖經》中說,上帝按照自己的”形象和模樣“用泥土捏成一個男人,叫做亞當,又從亞當身上取出一根肋骨造了一個女人,叫作夏娃,這兩個人就是人類的始祖。而在中國,同樣也有著同樣的神話傳說,也就是我們所熟知的女媧造人的故事,

隨著英國生物學家達爾文發表的《物種起源》、現代分子生物學技術介入人類起源研究,關於上帝造人、女媧造人的觀點早已過時,

1987年,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3名分子生物學家聯名發表了一篇名為《線粒體DNA與人類進化》的文章,推算出所有現代人種都可以最終追溯到距今大約20萬年前的一位非洲婦女,這位婦女是現在世界上所有人的共同始祖,她的後代大約在距今13萬年前走出了非洲,向四面八方遷徙,在大約10萬年前擴充套件到歐亞,完全地取代原來住在當地的古人類土著,形成了今天的各色人種,這就是“非洲起源說”,又稱為夏娃說,

中國人的祖先究竟是誰?他們到底來自哪裡呢?

緊接著,各路生物學家、醫學工作者、考古學家陸續發表文章支援“現代人非洲起源說”這一套理論

英國劍橋大學動物學系安德烈婭·馬尼卡及其同事對這6245個頭蓋骨中的4666個男性頭蓋骨進行了研究,他們在每個頭蓋骨的37處不同的位置進行了測量,按照長度、寬度、眼窩的尺寸、鼻子的高度等比較每個頭蓋骨在這37個位置的形狀差異,並與他們的祖先從非洲來到該地要走過的路途距離相聯絡,馬尼卡肯定地說現代人類起源於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單一區域

1998年,十多位中國的生物學家和醫學工作者在美國科學院院報上發表文章,透過對來自中國不同民族和語系以及東亞的日本、朝鮮、美洲土著、新幾內亞、高加索和非洲個體樣本進行分析,得出支援“現代人非洲起源說”的結論

中國人的祖先究竟是誰?他們到底來自哪裡呢?

現代人起源的多地區進化說和非洲起源說的關鍵性差別之一是人類在亞洲和歐洲的進化有否中斷。現代人起源的多地區進化學說與德國解剖學家和體質人類學家魏敦瑞關於人類進化的多元說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 但是有一個共同點: 地區進化的連續性。

魏敦瑞提出人類進化有 4條世系, 即東亞、爪哇 加澳洲、歐洲、非洲。其形態學上的證據主要建立在 東亞。他提出中國猿人化石與現代蒙古人種有一系 列共同的特徵, 主張兩者之間有確定的親緣關係。

但是魏敦瑞主張的這條進化線受到3個方面的挑戰:

當時缺乏時代介於中國猿人與現代蒙古人種之間的中間環節, 山頂洞人化石時代為更新世晚期之後段, 與中國猿人之間有大段空缺;

以後有 其他學者研究提出, 魏敦瑞列舉的共同特徵中有一些不能成立, 如額中縫不是蒙古人種特徵, 上頜和下頜圓枕的形成與功能有關等;

更加致命的是, 如果4個地區的人群各自連續進化, 按理差異應該越來越大, 但是事實上現代各個地區人群之間的差異比古代相應的地區差異小得多。魏敦瑞認為有某種神秘力量促使古人類按照同一趨勢朝著同一個目標進化, 因此人種之間的差異越來越小,但這種解釋自然很難得到古人類學界的認同

中國人的祖先究竟是誰?他們到底來自哪裡呢?

1950年代, 在資陽、丁村、長陽、柳江、馬壩相繼 發現了不同時代的人類化石

1976年起在山西許家窯陸續發現不少人類頭骨破片,被認為是“北京人和尼安德特人某些特徵的混合物, 是從北京人向尼安德特智人的過渡型別”

1980年前後, 中國發現了大荔和金牛山的早期智人以及和縣的直立人化石頭骨

研究人類進化的直接證據是化石。迄今已經發現的化石雖然還不能提供大量的細節, 但是已經可以為中國的人類進化和現代型別人類的來源勾畫出大致的輪廓

1984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和古人類學家吳新智與兩位外國人類學家聯名提出現代人起源的多地區進化說,以中國、爪哇和 澳洲人類化石為主要基礎, 加上理論的思考, 提出現代人起源的多地區進化學說,主張現今的四大人種分別起源於中國、非洲等四個地區,他們在各自的地區相對獨立地連續進化,互相間有一定程度的基因交流,使得全人類發展成一個多型種——-智人

02

中國人的祖先究竟是誰?他們到底來自哪裡呢?

近幾十年來,由於石器時代的人類化石和遺物在國內大量發現,中國史前時期人類的活動逐漸顯露在公眾的面前。舊石器時代可分早、中、晚三期,早期的人類,可以“北京人”為代表;中期以“河套人”為代表,晚期以“山頂洞人”為代表。

北京猿人遺骸是在北平城西南約六十公里的周口店出土的,大約生活在距今68-78萬年前。身體矮小,頭部前額傾斜,眉稜突出,鼻子寬闊,顴骨寬大,嘴部前突,下顎長著巨齒,腦容量小,在生活方面,北京猿人已學會製造各種石器、打獵、用火。

由於打獵生活的危險性過大,因此北京猿人大都短命。據統計,三十九個北京人中,死於14歲的佔39。5%,30歲以下的佔7%,40~50歲之間的佔7。9%,50~60的佔2。6%,死亡年齡不明的佔41。9%。

分佈於山西、陝西、綏遠、寧夏、甘肅等省交界處“河套”地區的河套人,生活的時代距今大約5萬至3。7萬年。河套人使用的石器主要為刮削器、鑽具、尖狀器和雕刻器,質地為圓形石子狀的石英岩,其製法是沿著石子的邊緣打製而成。

“河套人”文化遺址共發現人類化石、石器380多件,還有大量的更新世晚期的哺乳動物化石及鳥類化石,此外還有若干骨器。這類石器在考古學上被稱為“細石器”,它們的時代已接近新石器時代。

1930年,史前考古學家裴文中為了查明北京猿人遺址的南部邊界,在清理山頂的浮土,意外地發現了一個被浮土掩蓋著的小洞口,山頂洞出土了包括三個完整頭骨在內的至少八個個體的人骨,至此山頂洞人被發現了。

山頂洞人距今2。7萬年前左右至3。4萬年左右,頭骨較長較高,腦量增大,已達1300~1500毫升左右,與現代人的水平相當,現代人大腦容量在1500毫升左右;腦殼變薄,牙齒細小,眼眶偏扁,與現在生活在華北的黃種人有著基本的共同點,可把他們視為早期的黃種人。

在文化方面,山頂洞人已遠較北京人和河套人為高。他們以漁獵生活,愛好藝術,有裝飾身體的興趣,並且似乎已有埋葬死去親屬的習慣。從發現的骨針推測,他們可能已會縫綴鹿皮為衣服。他們用以作裝飾品的獸牙,計有鹿牙、狐牙、獾牙等,並將其中若干染成紅色。此外還有穿孔的小礫石、小石珠、骨墜等,這種鑽孔的技術,是北京人所沒有的。

山頂洞人的壽命比北京人長,死亡率也比北京人低,死於60歲的佔14%,而北京人死於50~60歲的僅佔2。6%,這說明人類的壽命延長了。

既然北京人是中國史前最早的人類,那麼他與河套人和山頂洞人是否可以認為是中國民族的遠祖呢?

據古人類學家研究,人類的發展歷程大致可以劃分為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幾個前後相繼的階段。站在現代人的立場上看,北京人、河套人和山頂洞人就是我們中華先祖,他們成功走出了森林,腰桿逐漸挺直,心智逐漸開化,完成了從猿到人的轉變,迎來了新石器革命。

03

中國人的祖先究竟是誰?他們到底來自哪裡呢?

新石器時代文化最顯著的特徵是陶器和磨光石器的出現。新石器時代的人口較前繁多,因此遺蹟的分佈也比較稠密,在許多不同的地區中,分佈著不同系統的文化。新石器時代早期的人類,雖然已發明製陶技術,但仍大量的使用石器,而且一部分石器還是打製而成的。直到新石器時代晚期,人類才普遍應用陶器。

細石器文化的人類,已漸由漁獵生活發展為農業生活,多分佈在長城以北,可分為龍江、林西、赤峰三個時期。

龍江時期的標準遺址為昂昂溪,昂昂溪遺址在嫩江昂昂溪車站附近,出土的石器中有石鑽、石刀、石斧、石鏃等,均由細小的石片打製而成,是最標準的細石器。這類石器,有些經過磨製,但技術不精,看上去只是磨光技術的開始,可以推知它們的主人翁過的是漁獵生活,而漁的成分尤大,這是早期新石器文化的代表。

林西時期因林西的遺址而得名,林西是熱河省的一縣,在它境內的黑沙層中,發現了新石器時代中期的遺物。這類器物,可分陶、石兩大類,陶器具有多種不同的顏色,石器主要為農業用具,如石犁和石磨等。這一時期的石器,與龍江期的石器有顯著的不同,它們的材料以巨大的礫石為多,技術多系磨製,細石器則較少。

赤峰時期文化的遺蹟,發現於熱河省赤峰縣英金河的南北兩岸。此期的遺物,有彩色的陶器和屬於細石器的各種石器。其中有一種是肩石鋤,這可證明此期的人類,也過著農業生活。

彩陶與黑陶,同是新石器時代晚期產生於黃河流域的文化,但兩者不屬同一文化系統,產生的地區也不同。

1921年,在河南澠池縣仰韶村掘獲大批彩陶及石骨等器。這類陶器,大致為淡棕色,上繪紅黑及白色的紋飾。這種彩繪技術,是此種文化的特徵之一,因此稱它為“彩陶文化”。

以陝西、河南等省為中心,陸續發掘了不少彩陶文化遺址,像陝西西安市的半坡村、寶雞縣的北首嶺、邠縣的下孟村、河南三門峽廟底溝、洛陽王灣等,彩陶文化的年代距今大約7000年。這種文化的形成,在中原一帶曾有一段長時期的孕育。

繼彩陶文化而發展傳播的是黑陶文化。黑陶文化最初在山東省歷城縣龍子崖發現,所以又叫“龍山文化”。沿著海岸來分佈的,分佈區北達遼東半島,南至杭州,而以山東半島為重心。黑陶的特色為黑、光、薄、稜、多耳,但也有醬色的。黑陶文化所代表的時代,大約距今4600年至前4000年。

新石器時代早期,人類雖仍以漁獵為主要生業,但已開始學習農耕,豢養家畜,並從磨光石器進而學習製造陶器。人口繁衍,聚族而居,漸漸形成大小村落,遍佈各地。到晚期,人類已普遍使用陶器,務農也成為本業,而由村落演進成的城邑,也大致在此時出現。

中國人的祖先究竟是誰?他們到底來自哪裡呢?

20世紀70年代末以來,中國境內不斷髮現一些年代突破100萬年的,甚至接近或超過200百年的古人類文化遺址,其年代之早直逼非洲南方古猿。

在華北地區,泥河灣盆地東谷坨遺址發現了估計年代距今大約100萬年前的石器,小長梁遺址和馬圈溝遺址更發現了可能超過200萬年的石製品。

在長江流域,重慶市巫山縣龍骨坡遺址,發現了一塊人類左側下頜骨、一枚人牙和三件石製品,經古地磁和電子自旋共振法測定證實,其年代為距今200萬年前後。

在安徽,繁昌人字洞遺址發掘出的人工製品及哺乳動物化石,比巫山的更古老,據研究者估計,其年代可能距今240~200萬年。

直立人中有距今200萬年前的巫山猿人,

直立人中有距今170萬年前的雲南元謀人,

直立人中有距今115萬年前的陝西藍田人,

直立人中有距今50萬年前的北京人和湖北鄖縣人,

直立人中有距今30萬年前的安徽和縣人與南京湯山人,

早期智人中有距今20~10萬年間的遼寧金牛山人、陝西大荔人、安徽銀山人、山西許家窯人和丁村人、廣東馬壩人、湖北長陽人等,

晚期智人中有距今4~1萬年間的廣西柳江人和來賓人、內蒙古河套人、北京山頂洞人、雲南麗江人、四川資陽人、貴州穿洞人、陝西黃洞人等,

如果把這些化石材料擺放在一起,就可以得到一個完整的演化系列,並能夠觀察到一系列共同的形態特徵,呈長方形的眼眶、鏟形門齒、扁平的臉面、扁塌的鼻樑等,在許多方面與現在的黃種人比較相像,這些共同特徵的延續是古人類在中國延續發展的結果。

我們的祖先曾經一脈相承地生活、繁衍在我們腳下的這塊土地上,創造出璀璨的文化,歷經舊石器文化、新石器時代細石器文化、彩陶文化、黑陶文化,中國舊石器文化的發展過程自始至終都與西方有明顯的區別,輔以與西方的文化交流,走出了一條以獨立演變為主、文化交流為輔的發展道路。

參考資料

吳新智 《現代人起源的多地區進化學說在中國的實證》

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 《中國通史》

傅樂成 《中國通史》

金力 《遺傳學證據支援人類非洲起源說》

人類都起源自非洲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