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瓷之美:初見即傾心,從此再難忘卻

瓷,與人們的風雅生活息息相關。

品茶用瓷,或大或小的茶碗列在桌上,滾燙的茶湯映出溫潤的瓷色。焚香用瓷,煙白色的香灰伴著沉浸的瓷,襯出煙氣裡絲絲縷縷的悠然。

青瓷之美:初見即傾心,從此再難忘卻

南宋 龍泉窯青釉弦紋三足爐 故宮博物院藏

人們也從不吝嗇於將諸多美好的詞句加註於瓷器,

青瓷雪花漂沫香,何似諸仙瓊蕊漿

——(唐)釋蛟然

九秋風露越窯開,奪得千峰翠色來。

好向中宵盛沆瀣,共嵇中散鬥遺杯。

——(唐)陸龜蒙

其中,“奪得千峰翠色來”一句,說的就是青瓷。

青瓷之美:初見即傾心,從此再難忘卻

耀州窯瓷盤

當第一爐泛青的瓷器被人們從窯爐中取出,這一抹夢中的顏色便成為了千年以來瓷器變遷繞不開的底色。自此,青色與瓷器的不解之緣便徐徐展開。

1.初識青瓷

青瓷之美:初見即傾心,從此再難忘卻

唐 嶽州窯青釉碗

青色,可以說是典型的東方色。很難說清它究竟呈現出的是怎樣一種色彩,半淺的藍,半濃的綠,深淺不一的黑,都可以稱為青。

也正是因為這樣,根據燒造技術的不同,青瓷也展現出濃淡各異的色澤,“艾色”“秘色”“雨過天青” “梅子青”“粉青”……這些詞句,都是對青瓷色彩的不同描繪。

青瓷之美:初見即傾心,從此再難忘卻

浙江青瓷不同窯口的不同表現

當草木萌生,雨過天晴,人們捕捉到了那一瞬而過的色彩,便試圖將它們從自然借來,留在自己的生活裡,瓷器,就是最好的畫布。

但是,最早的青瓷只不過是人們的一次妙手偶得。早期,古人尚不能控制瓷之顏色,但是,含鐵量較高的瓷土卻在高溫的環境中,將原始瓷器不經意的染青。

青瓷之美:初見即傾心,從此再難忘卻

在那之後,人們沉醉於這不同於原始瓷的絕美色澤,開始有意識的將它凝聚在瓷器之上。

商周時期,中國出現了原始青瓷。到了西周至戰國時期,青瓷已經成為了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日常用品。

青瓷之美:初見即傾心,從此再難忘卻

東晉永和七年(351)甌窯青釉褐色點彩雞首壺 1958年溫州市郊雙嶼鎮牛嶺村東晉永和七年墓出土

三國兩晉南北朝後,南方和北方所燒青瓷開始各具特色。南方青瓷,一般胎質堅硬細膩,呈淡灰色,釉色晶瑩純淨,常用類冰似玉來形容。北方青瓷胎體厚重,玻璃質感強,流動性大,釉面有細密的開片,釉色青中泛黃。

青瓷之美:初見即傾心,從此再難忘卻

五代 秘色瓷葵口盤 法門寺地宮出土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隋唐時代,青瓷依然是我國瓷器發展的主力。此時的青瓷已經逐漸成為了藝術品。其中,浙江的越窯青瓷更是上品,一度被稱為

“諸窯之冠”

青瓷之美:初見即傾心,從此再難忘卻

各窯口代表性器物集錦,上排從左至右分別為:

汝窯 天青橢圓水仙盆,臺北故宮博物館藏

耀州窯 青釉刻花三魚紋碗,耀州窯博物館館藏

越窯 北宋青瓷牡丹紋粉盒,上林湖越窯博物館藏

下排從左至右分別為:

龍泉窯 龍泉窯青瓷鬲式爐,杭州博物館館藏

婺州窯 北宋婺州窯青瓷堆紋瓶,永康博物館館藏

甌窯 宋甌窯青釉褐彩蕨草紋執壺,溫州博物館館藏

南宋官窯青瓷簋式爐,臺北故宮博物院館藏

宋代之後,青瓷的魅力更是一統江山。

宋代五大名窯之中,有四個都與青瓷相關。

其中,

龍泉窯

的故事更為傳奇。這個從三國兩晉時期就存在的窯場,一直到北宋時期都還是平平無奇。但是,北宋覆滅後,龍泉窯結合南藝北技,反而

創造了我國青瓷史上的頂峰。

青瓷之美:初見即傾心,從此再難忘卻

南宋 龍泉窯青釉鳳耳瓶 安宅英一舊藏

成熟的燒造技術,端莊典雅的造型風格,都讓龍泉窯聞名於世。而粉青釉和梅子青釉的燒製成功,更是巧奪天工,在我國瓷器史上留下了光輝的一頁。

青瓷之美:初見即傾心,從此再難忘卻

宋 龍泉窯青釉盤口瓶(粉青釉)

從現代的工藝角度看,青瓷的燒造與發展,是中國陶瓷史中工藝和技術尤為重要的一筆,是從偶然發現到技術刻意利用的過程。是瓷器胎釉中鐵元素不斷增減變化的技術革新成果。

但從美的想象中,我們更願意相信,

一定是青色的意向太過飄渺,所以古人用一種獨特的方法,將它凝固在器物之上,讓世人皆能觀賞青色之美。

2.青瓷光華

而如今,要想看到足夠多的青瓷,博物館是最好的選擇。

龍泉青瓷博物館

龍泉青瓷博物館位於浙江西南部浙閩邊境,被譽為

“青瓷之都”

的龍泉市龍淵公園九姑山上,這裡環境幽雅、景色迷人,可以俯瞰全城。

青瓷之美:初見即傾心,從此再難忘卻

龍泉青瓷博物館 圖源:網路

作為國家

第一座專題性青瓷博物館

,龍泉青瓷博物館館藏文物豐富。館內有6個展廳和一個畫廊,設有龍泉青瓷展館、寶劍展館、龍泉自然館和臨時展館。

青瓷之美:初見即傾心,從此再難忘卻

龍瓶(南宋)

其中,青瓷展館展示的是目前世界上

唯一

系統介紹龍泉窯發生、發展、鼎盛、衰落全過程的展館。展出的龍泉窯和現代名家青瓷作品以及豐富的瓷片標本,充分說明了龍泉窯一千多年以來每個時代的藝術特色,以及龍泉瓷器在中國陶瓷史乃至世界陶瓷史上的地位和影響。

臨安博物館

青瓷之美:初見即傾心,從此再難忘卻

臨安博物館,最出名的,無疑是它的秘色瓷館藏。

如果你來到這座博物館,那麼,目標明確,可以直奔三件

鎮館之寶

越窯青釉褐彩雲紋燻爐、越窯青釉褐彩雲紋蓋罌、越窯青釉褐彩雲紋燈

,均來自吳越國王陵中錢鏐的母親水丘氏的墓葬。

青瓷之美:初見即傾心,從此再難忘卻

越窯青釉褐彩雲紋燻爐

青瓷之美:初見即傾心,從此再難忘卻

越窯青釉褐彩雲紋蓋罌

青瓷之美:初見即傾心,從此再難忘卻

越窯青釉褐彩雲紋燈

這三件器物體型碩大、工藝精湛,在所有的越窯青瓷中為翹楚之作,達到了秘色的級別。1995年被定為“國寶級”文物。

秘色瓷不為普通人所有,但作為國王,家族陵墓中自然可以以大量的秘色瓷作為隨葬品。

青瓷之美:初見即傾心,從此再難忘卻

康陵出土秘色瓷

要知道,這樣的國寶級文物浙江省僅

18件

,你去一次臨安博物館,就能一次見到

3件。

更不要提其他的越窯佳品,

絕對不虛此行。

景德鎮陶瓷博物館

一部中國陶瓷史,半部都在景德鎮。

青瓷之美:初見即傾心,從此再難忘卻

元青花纏枝牡丹紋梅瓶 景德鎮中國陶瓷博物館鎮館之寶

因此,雖然景德鎮陶瓷博物館並不是青瓷專題的博物館,但是,來到這裡參觀的你也絕對不會失望。

景德鎮中國陶瓷博物館藏品豐富,藏有自新石器時代陶器和漢唐以來,各個不同歷史時期的陶瓷名品佳作

五萬餘件

,其中國家珍貴文物1600餘件,涵括了景德鎮千年制瓷史中的代表品種。

青瓷之美:初見即傾心,從此再難忘卻

往期遊學掠影

汝州青瓷博物館

位於河南的汝州青瓷博物館,是近幾年新開放的一家以汝窯瓷為重點展陳物件的博物館。

青瓷之美:初見即傾心,從此再難忘卻

航拍青瓷博物館 圖源:網路

青瓷博物館外形借鑑汝窯天青釉蓮花碗造型,主體以八片花瓣組合而成,頂部排列冰裂紋窗花,入口處為瓶形剪影,整個建築簡約大氣。

青瓷之美:初見即傾心,從此再難忘卻

北宋東溝窯 青釉三足香爐

除了汝州青瓷之

汝窯、張公巷窯(北宋官窯)、臨汝窯、東溝窯

外,還有國內知名的

鈞窯、越窯、龍泉窯、景德鎮窯

等精品。館內陳列不僅完整地展現了各個時期的青瓷雅韻,還為研究瓷器的發展脈絡提供了有力的文化支撐,在全國青瓷專題博物館中享有盛譽。

3.青瓷之源

不同於書中的圖片,也不是博物館中隔著玻璃的驚鴻一瞥,有許多青瓷的文化根本,正是在它的窯址之中。

上虞窯遺址

浙江是公認的中國瓷器的發源地。早在商周時期,位於今浙北地區的德清就已出現最早的瓷器——

原始青瓷

青瓷之美:初見即傾心,從此再難忘卻

三國青瓷弦紋雙耳罐,上虞博物館藏

早在東漢時期,浙江地區的人們便成功燒造出了成熟青瓷,這一偉大的技術成果,

一舉鎖定了漢六朝時期浙江作為全國仍至全世界制瓷中心的地位。

青瓷之美:初見即傾心,從此再難忘卻

上虞尼姑婆山三國西晉窯址出土的青瓷樽

浙江包括成熟青瓷的起源及其第一次興盛等在內的漢六朝成熟青瓷燒造的偉大成就,又主要在

上虞

的曹娥江流域完成。

在今浙江上虞縣,已發現從西周至宋代的窯址七百多處,是國內發現窯址最多的縣。從出土自東漢小仙壇窯址的標本就可以看出,

已具備燒製成熟瓷器的各種條件。

上林湖越窯遺址

東漢末年,位於寧紹平原的上虞小仙壇窯址完成了變革,而臨近的慈溪上林湖窯址也開始設窯制瓷。

青瓷之美:初見即傾心,從此再難忘卻

上林湖窯址周邊

上林湖窯址始於東漢,延續至南宋,唐宋最甚。唐代,人們偏愛河北邢窯白瓷和浙江越窯青瓷,由此形成了當時全國瓷業

“南青北白”

的格局。

青瓷之美:初見即傾心,從此再難忘卻

唐代邢窯白瓷,故宮博物院館藏(左)VS 唐越窯青釉茶甌,佳士得2016秋拍

如今,考古資料顯示,在上林湖地區共發現

150 多處青瓷窯址

,它們如一顆顆散落的珍珠,分佈於湖光山色之間。

青瓷之美:初見即傾心,從此再難忘卻

上林湖窯址周邊

龍泉大窯楓洞巖

龍泉窯是我國瓷器發展史中壽命最長、影響範圍最廣的瓷器之一,

創於三國兩晉,終於清代,期間銷往世界

青瓷之美:初見即傾心,從此再難忘卻

南宋 龍泉窯青釉鳳耳瓶 安宅英一舊藏

龍泉窯的在全區範圍內的需求非常大,生產的窯場範圍也非常廣,其中,由浙江省文物考古所和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龍泉青瓷博物館聯合發掘的

大窯楓洞巖

,就是

明初奉旨燒造宮廷用瓷

的重要窯場之一。

進坑窯址群

青瓷之美:初見即傾心,從此再難忘卻

關於進坑村的制瓷歷史,蔣祈所著的《陶記》中記載:“進坑石泥,制之精巧,湖坑、嶺背、界田所產已為次矣”,可見浮樑縣湘湖鎮進坑村便是

千百年來景德鎮的青白瓷器故里

進坑完美地詮釋了什麼是景德鎮,這裡保留了

最原汁原味的陶瓷生產體系

。展示著從制瓷原料的開採,到加工、運輸,再到燒成的整個生產體系,呈現了一條完整的古陶瓷生產遺址廊道。

-END-

編輯丨藝旅文化

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