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斗窮、二斗富?康熙10個“簸箕”,中科院發現鬥與簸箕的奧秘!

“一斗窮,二斗富,三鬥四鬥賣豆腐,五斗六鬥開當鋪,七鬥八斗把官做,九鬥十鬥享清福”是我國民間流傳極廣的一個俗語。不管是生活在偏遠鄉村,還是生活在豪華都市,幾乎每個人小時候都掰著手指看幾個鬥、幾個簸箕,要是一個簸箕免不了一陣失落,要是兩個鬥又暗暗得意。

事實上,世界上還存在大量指紋都是簸箕的人,不乏歷史上的大人物,比如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武則天、康熙等。

此外,世界上還存在一些指紋全無的人,其中最有名的是孟加拉的阿普·薩克家族。薩克家族4代人中竟無一名男性有指紋,而女性的指紋卻正常。研究人員指出,薩克家族實際是患上了一種皮紋病,患病後指尖變得異常光滑,絲毫看不出指紋痕跡。造成這一狀況的原因是,控制該疾病的MARCAD1基因位於Y染色體上,導致男性一出生就無指紋。

需要指出的是,我國是歷史上最早使用指紋的國家,據《周禮》記載“以質劑結信而止訟”,這裡的“質劑”指的是買賣雙方在簽訂的文書上按上手印,作為彼此信任的憑證。

最近我國科學家關於指紋又有了新發現,研究成果發表在了1月7日的國際權威學術期刊《細胞》,文章中提及透過對近百萬人類指紋和遺傳位點遺傳分析後,發現肢體發育在指紋花紋形成過程中發揮著關鍵性作用,說明指紋與肢體間存在某種關聯性,再進一步則說明透過觀測指紋樣式識別人體潛在的疾病成為了可能。

指紋一般是在胎兒第10周時,指尖等部分發育成球狀鼓包,就像貓爪的肉墊。等第四個月時,胎兒面板上已經形成了指紋,自此以後指紋幾乎不再發生變化,說明儘管人的指紋位於手掌出的面板上,但真正決定指紋樣子的部分並不是靠近指紋“較近”的上皮細胞,而是影響肢體發育期的間充質細胞。也就是說,決定指紋的基EVI1基因透過影響肢體發育影響指紋最終的樣子。

手指、手掌長度算是肢體的具體表現,科學家發現小指越長,人的手掌長度相對越短,鬥形花紋越多;食指遠端指節(指紋起始處)相對越長,箕形指紋較多,統計數字上也印證了上述說法。資料顯示,歐洲人指紋中箕形紋出現率較高,這也解釋了歐洲人食指遠端指節相對較長的原因。

研究人員實施了全球最大的指紋基因組關聯性分析,樣本採集多達23000個,發現有43個基因在人類指紋形成中起到了作用。由此研究人員推斷出,人類指紋具有明顯的區域分佈,比如亞洲人中鬥形指紋明顯比簸箕和弓形指紋多。

指紋與其他疾病到底存在哪些聯絡,20世紀60年代科學家發現白血病患者的鬥形指紋明顯比簸箕和弓形指紋多。後來科學工作者發現唐氏綜合徵患者,指紋是弓狀球紋和斷掌的患者比其他指紋的人數高出一大截。

金力是文章的共同作者,也是人類表型組大科學計劃首席科學家,他說指紋與肢體表型之間的關聯性是“人類表型組學”的一個分支,耳朵、鼻子等或和指紋一樣與人體其他部位的器官產生較強的關聯性。

到現在,上海復旦大學已經採集到了800多個人的3萬個表型特徵,並初步繪製了全球第一張“人類表型組導航圖”,大約有150萬個強關聯,其中有39%是跨領域強關聯。

或許有一天,人們透過看指紋、看鼻子、看眼睛就能知道人體其他器官的健康狀況。如果真有那麼一天,人類的醫療費用將會大幅降低,其健康安全將更上一個臺階。

原創:博文

宣告:刊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jiahe202110@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