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易子而教”,對我們有什麼啟示? | 慕課·家教家風

影片課程(完整版)

孟子“易子而教”,對我們有什麼啟示? | 慕課·家教家風

孟子

約前327一前289

名軻,字子輿

魯國鄒邑(今山東鄒城市)人

孔子學說的主要繼承者,被後世稱為“亞聖”

孟子“易子而教”,對我們有什麼啟示? | 慕課·家教家風

-壹 -

孟子的家庭教育思想有一個基本觀點,即“父子不責善”,這裡的“責”是“要求”的意思,具體而言就是“責備求全,責己嚴於責人”的意思;而“善”則是與“惡”相反,是指一切美好的品質和言行,如尊老愛幼,勤儉節約,不欺世盜名等。

因此,“父子不責善”的意思就是,哪怕是父與子這麼親近之人,都不能從道德的角度來強制他們做什麼,不做什麼,即便是出於善意、為他們好也不行!

孟子“易子而教”,對我們有什麼啟示? | 慕課·家教家風

孟子“易子而教”,對我們有什麼啟示? | 慕課·家教家風

孟子認為:“責善,朋友之道也,父子責善,賊恩之大者。”(楊伯峻:《孟子譯註·離婁章句下》,中華書局1988年版,第200頁)

在孟子看來,相互督促、批評是朋友的交往之道,朋友之間完全可以使用。但是如果父親老是求全責備,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來指責自己的兒子,兒子因為生氣反過來又會指責父親。孟子的邏輯是一旦父子之間相互責善,就會傷害人倫親情;而傷害人倫親情,是天地間最大的“不祥”。

-貳 -

孟子以匡章為例子來說明。匡章又稱章子、匡子、田章,是戰國時期齊國的重要將領,歷仕齊威王至齊閔王三世,是齊國霸業的奠基者,但是匡章被認為是“通國皆稱不孝”的人物,也就是全國人民都認為他是不孝之子。

但是, 孟子不僅“與之遊”,就是與他交往,而且還“從而禮貌之”,也就是待他還非常客氣。孟子為什麼要這麼做呢?

孟子“易子而教”,對我們有什麼啟示? | 慕課·家教家風

人稱章子或匡子

孟子的學生

孟子說出了自己的理由:“世俗所謂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顧父母之養,一不孝也;博弈好飲酒,不顧父母之養,二不孝也;好貨財,私妻子,不顧父母之養,三不孝也;從耳目之欲,以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鬥很,以危父母,五不孝也。章子有一於是乎?夫章子,子父責善而不相遇也。”(楊伯峻:《孟子譯註·離婁章句下》,第200頁)

這段話是什麼意思呢?孟子說,一般來說,被人視為不孝的行為有五種:四肢不勤,不贍養父母,這是第一種;每天沉溺於下棋、喝酒、遊戲之中,不贍養父母,這是第二種;喜好錢財,偏愛妻室兒女,不贍養父母,這是第三種;放縱自己的慾望,每天過著花天酒地的生活,使父母蒙受羞辱,這是第四種;胡作非為,喜歡逞勇鬥狠,跟人打架鬥毆,甚至危及父母,這是第五種。孟子說,匡章在這五種不孝行為中到底有了一種呢?在孟子看來,匡章一種都沒有做,他被認為不孝只不過是他父親以善相責所造成的。

那麼,匡章跟父親到底是什麼矛盾呢?因為匡章的母親啟得罪了他的父親,父親就把母親給殺了,然後把母親的屍體隨便埋在一個馬棚下面,從《孟子》的記載來看,匡章的父親這麼做在當時並不是違法的。但是,匡章對這件事非常不滿,與父親進行激烈抗爭,結果被父親逐出了家門,他們倆從此成了陌路人。

孟子“易子而教”,對我們有什麼啟示? | 慕課·家教家風

孟子“易子而教”,對我們有什麼啟示? | 慕課·家教家風

孟子“易子而教”,對我們有什麼啟示? | 慕課·家教家風

其實,據《戰國策》記載,匡章一生為跟父親對抗這件事懊悔不已,並且透過“出妻屏子, 終身不養”來懲罰自己。後來他父親死了之後,秦國假道韓、魏向齊國發動進攻,齊威王派匡章迎戰,並且承諾他說:“如果你這次打了勝仗,我就以隆重的禮節來改葬你的母親”。沒想到匡章卻不同意,他說:“我可不敢這樣做,因為這樣做就等於對不起我死去的父親。”儘管如此匡章沒答應齊威王的好意,但還是帶兵打仗去了。齊威王在王宮裡不斷接到訊息,說匡章投降秦國,可是不管有什麼訊息,齊威王怎麼都不信。後來匡章打了大勝仗,齊威王說:“匡章連死去的父親都不敢騙,難道還會騙我這個君主嗎?”

孟子“易子而教”,對我們有什麼啟示? | 慕課·家教家風

當大家都罵匡章的時候,孟子卻是相當同情匡章的。孟子非常同情匡章,說明他所倡導的“父子不責善”與孔子反對過度體罰在本質上是一致的。

-叄 -

從父子之間不責善出發,孟子還提出易子而教的主張。公孫丑曾經問孟子:“君子之不教子,何也?”

孟子回答說:“勢不行也。教者必以正, 以正不行,繼之以怒。繼之以怒,則反夷矣。‘夫子教我以正,夫子未出於正也。’則是父子相夷也。父子相夷,則惡矣。古者易子而教之,父子之間不責善。責善則離,離則不祥莫大焉。”(楊伯峻:《孟子譯註•離婁章句上》,第178頁)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公孫丑問:“君子往往不親自教育兒子,這是為什麼呢?”孟子答道:“不親自教育兒子其實是由情勢來決定的。開展家庭教育的家長一定要用正道去教育兒子。當家長用正道教育兒子但並沒有實際效果的時候,他們往往就會有憤怒的情緒。只要家長一憤怒,就可能會傷害父子雙方的感情。兒子也

許會反問:‘您用正道教育我,您自己的所作所為卻並不合乎正道啊。’這就有傷父子的感情。父子之

間傷了感情,情況就糟糕了。古時候人們相互交換兒子來進行教育,就可以避免父子之間互相拿正道來責備對方。”

易子而教可以理解為不同的人交換子女進行教育、教化。一般來說,父母教育子女是天經地義的事,為什麼孟子要提出易子而教呢?實際上,孟子“易子而教”之法,並非適用於所有的人,而是針對那些無法很好開展家庭教育的人的方法。

從孟子對公孫丑“君子之不教子,何也?”的回答中可以窺探到緣由。孟子認為“君子之不教子”,是因為情勢行不通,何種情勢行不通,最主要的是“以正不行”。一般來說,父親自以正道、正理來教育兒子,聽話的兒子大多數會欣然接受,效果即為“以正行”,而不肖子則往往會出現“以正不行”的結果,從而教者“繼之以怒”,結果“父子相夷”。為了避免發生“父子相夷”“父子善責”的家庭悲劇,孟子的“易子而教”理論也就應運而生了。

孟子“易子而教”,對我們有什麼啟示? | 慕課·家教家風

因為“子不教,父之過”,特別針對不良子女,在教育途徑侷限的古代,“易子而教”是一種有效家庭教育方式,從理論和實踐上來都有其合理性。“易子而教”的時代背景雖時過境遷,不復存在,但“易子而教”所蘊含的教育智慧、思想至今仍具有現實意義與借鑑價值。在現代社會語境下,“易子而教”需要與時俱進,並加以創造性的轉化,在繼承的基礎上結合時代特點與現實條件賦予其新的時代內涵,即:

教育主體上“易師而教”

教育空間上“易地而教”

教育時間上“易時而教”

孟子的“易子而教”理論還要求家長言行一致。兒子之所以會不服管教,有可能是因為父親說的是一套,做的是另一套,所以孟子說:“身不行道,不行於妻子;使人不以道,不能行於妻子。”(楊伯峻:《孟子譯註·盡心章句下》,第327頁)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如果父子自己不按正道行事,那麼正道在他妻子、兒女身上都實行不了;如果父親不按正道去使喚別人,那就連妻子、兒女也使喚不了。換言之,父親不能以身作則,那麼家教就無法進行。

-肆 -

除此之外,如何對待“不肖子弟”是家教中一個較普通的問題。孟子認為,子弟的好壞與客觀環境有密切關係,這一點應該和孟子自己的教育經歷是有關的,當年孟母教他的時候,就非常重視環境,即我們前面講到過的孟母三遷。

孟子“易子而教”,對我們有什麼啟示? | 慕課·家教家風

孟子“易子而教”,對我們有什麼啟示? | 慕課·家教家風

孟子“易子而教”,對我們有什麼啟示? | 慕課·家教家風

<<>>

孟子說:“富歲,子弟多賴;凶歲,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爾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楊伯峻:《孟子譯註·告子章句上》,第260頁)

這句的意思是說:豐收之年,少年子弟多半懶惰;災荒之年,少年子弟多半橫行霸道,這並不是天生的資質不同所造成的,而是由於環境使他們心情變得完全不同的緣故。

於是,他提倡:“中也養不中,才也養不才,故人樂有賢父兄也。如中也棄不中,才也棄不才,則賢不肖之相去,其間不能以寸。”(楊伯峻:《孟子譯註·離婁章句下》,第188頁)

這句話意思是:應該由品質好的人來教養那些品質不好的人,有才能的人來教養那些沒才能的人,所以人人都喜歡自己有德行的父親、兄長。如果品質好的人不去教養那些品質不好的人,有才能的人不去教養那些沒才能的人,那麼,所謂賢能的人與品行不好的人之間的距離,也就相近得不能用分寸來衡量了。

由此看來,孟子所倡的“父子不責善”“易子而教”,並非要放棄家庭教育,而是試圖改善家教方法的構想,應該是對中國古代家教的非常有益的嘗試。

孟子“易子而教”,對我們有什麼啟示? | 慕課·家教家風

編輯:李 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