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東漢邊疆28年安寧的名將祭肜,何以晚年遭遇滑鐵盧,吐血而死

《後漢書》認為,祭肜的能力,比周亞夫和司馬穰苴還要牛,理由就是,他能靠個人信義,鮮卑等部落心甘情願給他當小弟,保大漢邊境近三十年太平無事。

保東漢邊疆28年安寧的名將祭肜,何以晚年遭遇滑鐵盧,吐血而死

東漢北疆綿延數千裡,長期遭受匈奴、鮮卑、烏桓、高句麗、西羌等遊牧民族的襲擾,祭肜憑什麼能做到靠一己之力,保國門平安?祭肜是東漢開國雲臺二十八將,第九位祭遵的堂弟。建武九年,祭遵病逝於隴山前線,光武帝劉秀親自給他舉行了葬禮。由於祭遵無後,劉秀施恩,擢拔祭肜為偃師縣令,以便就近祭祀祭遵。祭肜在偃師當了五年縣令,後來又被調任襄賁縣令,這兩次履歷,祭肜展現了他能力的全面性。偃師社會安定,他以潤物細無聲的文治,獲得政考第一;襄賁盜賊遍地,他以殺伐手段迅速恢復社會秩序。劉秀一看,小夥不簡單吶,給點陽光就燦爛,有前途,遼東缺太守,去歷練歷練吧。為什麼讓祭肜去遼東?因為遼東出事了。

保東漢邊疆28年安寧的名將祭肜,何以晚年遭遇滑鐵盧,吐血而死

那一年是建武十七年,全國剛剛統一四年,百廢待興,又趕上了“度田事件”引發的全國性騷擾。劉秀被搞得焦頭爛額,根本不暇顧及邊防。連西域諸國主動請求迴歸,都被他拒絕了,帝國實在沒有經濟能力支撐邊務。劉秀一直希望,靠安撫賞賜,來保持與遊牧民族之間的和平。大軍行動就是個無底洞,賞賜花費九牛一毛,劉秀的算盤打得很精細,可惜未必如願。這一年,慾壑難填的鮮卑、匈奴與烏桓聯合,屢屢入侵漢地,殺官民劫財物。劉秀被迫向各邊郡增兵,每郡數千人,跟西漢動輒數萬大軍的派頭比,顯得很寒酸。所以劉秀心裡直打鼓,這點人馬別成了打狗的肉包子,得有個能人去主持大局,祭肜可以一試。從這一年開始,從未有過軍旅生涯的祭肜,以文官身份,創造了東漢帝國北疆二十八年的第一個安定期。

保東漢邊疆28年安寧的名將祭肜,何以晚年遭遇滑鐵盧,吐血而死

世人最喜歡熱捧白起、項羽這樣的戰爭狂人,和韓信這種靠智謀戰無不勝的“兵仙”,而忽視了另一類人——不戰而屈人之兵的謀略家。比如西漢的趙充國,和東漢的祭肜。趙充國在西羌幾十年,只打了一仗就降服諸羌。祭肜也差不多,四年小打小鬧後,一仗打服對手。之後二十餘年,他就像圍棋高手,擺弄擺弄棋子,就穩操勝券了。祭肜到達遼東後,不急於出手,而是做了兩件事,操練軍隊和廣佈探哨,做法跟趙充國如出一轍。跟76歲的老將軍趙充國不同的是,祭肜長得魁梧強壯,能開三百石硬弓,打仗的時候勇於身先士卒。四年時間裡,祭肜以戰代練,多次打退敵人的進攻。建武二十一年,祭肜幹了一票大買賣。那一年鮮卑出動一萬多人,猛攻遼東。這已經不是騷擾劫掠,而是想搬半空遼東了。

保東漢邊疆28年安寧的名將祭肜,何以晚年遭遇滑鐵盧,吐血而死

祭肜的情報網發揮了作用,他早有應對,他親率數千人,主動出擊,背水設伏,把鮮卑人殺得“棄兵裸身散走”。難怪我們總說“褲衩都輸光了”,出處原來在這裡。這一巴掌把鮮卑人算打服了,問題是,除了鮮卑,還有烏桓、匈奴、高句麗、靺鞨,這麼一個個打下去,什麼時候是個頭?萬一他們聯合起來,漢軍軍力對比差距太大,早晚會失手。祭肜開始實施他的第二步計劃:不戰而曲人。祭肜讓人給驚魂未定的鮮卑首領偏何,送去了溫暖:莫怕莫怕,太守想跟你做朋友,你只要低個頭,太守不光不打你,還會給你大量賞賜。偏何將信將疑,可又經不住誘惑,咬咬牙還是帶了一份禮物去給祭肜叩頭:俺服了,以後聽你調遣。祭肜笑了,好兄弟,聽哥話,保你吃香喝辣,走前把這幾車壓歲錢帶回家吧。

保東漢邊疆28年安寧的名將祭肜,何以晚年遭遇滑鐵盧,吐血而死

有偏何打樣,高句麗、烏桓、靺鞨這些頭頭腦腦們眼都綠了,不流汗就能得這麼多,王八蛋才願意去搶呢,我們都給您當小弟。祭肜說,禮尚往來,你們是不是也得讓大哥有點面子?偏何們一聽,對啊,吃著大哥的喝著大哥的,怎麼也得意思意思啊。不過,俺們窮,也拿不出好東西,馬匹貂皮有的是,您別嫌棄。祭肜也不客氣,打包全收。遊牧民族的兄弟憨厚吶,根本不知道在他們眼中不值錢的馬匹貂皮,正是中原緊缺商品。所以,祭肜實際上只是做了個以物易物,卻把偏何等人感動得淚汪汪。又過了段時間,祭肜再發話:哥幾個,你們總這麼接受皇帝的賞賜不大好吧?無功不受祿嘛。偏何等人愣了:我們都聽大哥您的,只要讓我們有飯吃。

保東漢邊疆28年安寧的名將祭肜,何以晚年遭遇滑鐵盧,吐血而死

祭肜清清嗓子:那你們就立功嘛,有了功勞,那就是勞動致富,拿多少賞賜都是應該的,多光榮。你們去打北匈奴,砍一顆人頭換一筆賞賜,按件計價。聽得偏何們熱血沸騰:這事我們最在行啊,您給我們找到了一條發家致富的捷徑,太謝謝您啦。從此,北匈奴的人頭,成了鮮卑、烏桓人眼中的金元寶,規模不等的“砍瓜”比賽,把匈奴左伊秩訾部落差點沒搞絕種了。祭肜還時不時給他們來點精神鴉片:你們進京拜見皇帝,皇帝要表彰你們,還有獎金喲!就這樣,漢軍從此閒著,站在城頭看鮮卑、烏桓、高句麗及靺鞨人跟匈奴人玩命。劉秀笑了,那什麼,你們也別待在邊境了,回家吧,省下來的軍餉都賞給少數民族兄弟們吧。

保東漢邊疆28年安寧的名將祭肜,何以晚年遭遇滑鐵盧,吐血而死

永平元年,赤山烏桓反叛,偏何二話不說,率部衝進赤山,砍下其首領頭顱,一臉獻媚地送到祭肜手上。從此,不光遼東,生活在整個北方防線的遊牧民族,都瞪著兩眼看,誰對大漢呲牙就幹誰。其實祭肜的手段不復雜,用四個字就可以概括——以夷制夷,偷師趙充國而已。不過,他的效果卻遠比趙充國還要好,他在利用偏何等人的同時,又與他們建立了良好的私人關係,讓他們心悅誠服地為他賣命。從新朝末年戰亂開始,二十餘年間,漢民不斷遭受劫掠殺戮,祭肜出任遼東太守後,居然讓整個北部幾千裡防線,不動一刀一槍,整整安寧了二十多年。永平十二年,祭肜被提拔為太僕,結束了遼東太守二十八年的任期,回到京城。漢明帝給他舉行了隆重的接風禮,還將他比作能抵禦外辱的“子路”。假如祭肜從此安於現狀,或許他將度過一個快樂的晚年,這一生也算完美了。不幸的是,四年後的一件事,讓他留下了終生遺憾。

保東漢邊疆28年安寧的名將祭肜,何以晚年遭遇滑鐵盧,吐血而死

永平十五年,北匈奴入侵河西。此時東漢帝國已經恢復了元氣,漢明帝決定改變防禦策略,學習漢武帝主動出擊打匈奴。永平十六年,漢軍兵分四路,跨入茫茫草原尋找戰機。其中從高闕出發的這一路人馬,就由祭肜和度遼將軍吳棠率領,目標涿邪山。壞就壞在配合祭肜作戰的南匈奴左賢王身上,他傢伙與祭肜有舊怨,居然公報私仇。他欺負祭肜不熟悉草原地形,當大軍剛走出九百里,到達一座小山時,他謊稱,這就是目的地涿邪山。祭肜一臉狐疑,在周邊尋找了很久,也沒碰到北匈奴的人影。到草原作戰,如同大海撈針,撲空的情況並不罕見。祭肜只好自認運氣不佳,下令全軍撤退。結果,回到京城後才發現,自己上了左賢王的當。祭肜居然因此被判“畏敵不前”,被免職關進監獄。

保東漢邊疆28年安寧的名將祭肜,何以晚年遭遇滑鐵盧,吐血而死

在邊境奮鬥了一輩子,因為被騙毀了自己的晚年,祭肜悲憤交加,不幾天他就吐血而死!臨死前,他對兒子說:“我蒙受國恩,卻不能完成任務,死了也不能彌補遺憾,你把我以前受到的賞賜全部退回去,你去前線從軍,來滿足我的心願吧。”祭肜的遺言,讓人動容,這是一顆多麼忠誠的心啊。不由感嘆,東漢的法律和漢明帝本人,對祭肜顯得過於苛刻了。祭肜沒能到達指定地點,雖然作為主帥他有責任,可是左賢王才是直接責任人。到草原作戰,對漢軍來說充滿不確定性,連西漢名將李廣,長期征戰於草原,還經常迷路。對比西漢,東漢在軍法上更嚴苛,更不講理。漢武帝當年也曾經派出四路大軍,其中公孫賀跟祭肜一樣,白旅遊一趟,全須全尾回家。以嚴酷著稱的漢武帝,判定公孫賀無功也無過。

保東漢邊疆28年安寧的名將祭肜,何以晚年遭遇滑鐵盧,吐血而死

另外漢明帝也顯得刻薄寡恩了。本來四路大軍,只有竇固那一路是主攻,祭肜只是牽制作用,並沒有具體指標。在沒有遇到匈奴主力的情況下,漢明帝完全可以淡化祭肜的失誤。就這麼點情有可原的失誤,漢明帝就將戰鬥了一輩子,曾經被他譽為“子路”的祭肜,逼上了絕路,太讓人寒心了。讓祭肜欣慰的是,他的墳前並不寂寞,每當鮮卑、烏孫人進京朝拜時,他們總忘不了做一件事——到祭肜的墳前仰天哭祭一場!

保東漢邊疆28年安寧的名將祭肜,何以晚年遭遇滑鐵盧,吐血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