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義中與李元霸齊名的無敵勇將李存孝,正史中的背叛者和失敗者

一部《殘唐五代史演義》塑造了一個活靈活現的英雄人物——李克用麾下十三太保之一、號稱飛虎將軍的無敵勇將李存孝。在此書中,李存孝地位可與《隋唐演義》中天下第一條好漢李元霸比肩,鐵槍無敵王彥章也僅能在李存孝手下支撐幾個回合。

不過演義就是演義,李元霸是個虛構的人物,李存孝雖然確有其人,但正史中的李存孝可沒有這麼厲害,不過是唐末亂世的一個野心家,更是一個可恥的背叛者和失敗者。

演義中與李元霸齊名的無敵勇將李存孝,正史中的背叛者和失敗者

【李存孝是唐人,算不上五代名將】

李存孝生於唐宣宗大中十二年(858年),死於唐昭宗乾寧元年(894年),享年37歲,死時離唐亡還有13年之久。

李存孝原名安靜思,是中亞昭武九姓粟特胡人後代,出生在代州飛狐(現山西靈丘縣)。“

少於俘囚中得隸紀綱,給事帳中

”,還是個少年時被李克用從俘虜或者劫掠來的百姓中提拔任用。

粟特人雖為異族,自唐初內附大唐之後,二百多年演變已經與唐人區別不大,包括李克用這些沙陀人原來也是西域異族,但長期內附與漢人雜居多年後都已經沒了胡人的特徵。

李存孝在叛離李克用之前的官位是大唐邢洺磁三州節度使,由李克用上表,唐昭宗任命,是李克用代北集團體系內最重要的封疆大吏之一。

之後李存孝受朱溫等人蠱惑,與李克用決裂,“

上表以三州自歸於朝廷,乞賜旌節及會諸道兵討李克用

”,唐昭宗繼續任命李存孝為三州節度使,但拒絕了討伐李克用的請求。

所以,李存孝是叛晉而非叛唐,一直到死都是唐人。

演義中與李元霸齊名的無敵勇將李存孝,正史中的背叛者和失敗者

【李存孝十八騎入長安是演義中的杜撰】

李克用到長安與黃巢作戰是唐僖宗中和二年(882年)底。

當時李克用駐兵渭水北岸,不斷派兵進入長安城襲擾黃巢軍,“

每夜令其將薛志勤、康君立潛入長安,燔積聚,斬虜而還,賊中大驚。

”其中提到的兩個人

薛志勤、康君立

都是李克用的起家班底,也是李克用最依仗的左膀右臂,後來也都是代北集團的核心人物。

這裡根本就沒提到李存孝的名字,估計即使當時25歲的李存孝參戰,也不過是二將手下的一名悍卒而已。

中和三年(883年)四月,李克用在其他唐軍配合下於渭河南岸數次大敗黃巢軍,“

克用等自光泰門入京師,黃巢力戰不勝,焚宮室遁去。

”進入長安城的榮譽是李克用的,也因此被稱為收復長安戰功第一,李存孝可能是隨同李克用入城的親衛之一。

之後,李克用回了雁門,直到中和四年(884年)二次出兵,渡過黃河,在河南陳州城下再敗黃巢軍,黃巢殘部逃往山東。

本來李克用準備繼續追殺黃巢,但在汴州被朱溫設了鴻門宴險些丟了性命,在護衛的薛志勤、史敬思等十餘人拼死護衛下才逃過一劫。其中薛志勤已經是大將身份,與李克用一同逃走,另一個史敬思看名字應該也是粟特胡人,為李克用斷後時戰死。

李克用和朱溫鬧翻了,無心繼續追殺黃巢,退兵回了晉陽,當時的徐泗節度使時溥撿了一個便宜,得了黃巢的人頭。

演義中與李元霸齊名的無敵勇將李存孝,正史中的背叛者和失敗者

(傳說中李存孝十八騎鬧長安)

《資治通鑑》中這裡第一次出現李存孝的名字,是和李克用諸多義子一起介紹的,“

克用擇軍中驍勇者,多養為子

”,包括李嗣源、李存信、李存進、李存賢、李存孝等,其中大多有胡人血統,少數是漢人。

所以,演義中所說的李存孝十八騎入長安是把李克用收復長安的功績安在了李存孝身上,並且加以戲劇化、故事化。

與之類似的還有李存孝十八騎奪取洛陽,李存孝逼迫黃巢自殺等。

李克用二次出兵確實有可能經過洛陽,但史書上沒有記載李克用收復洛陽。洛陽當時已經是一座空城,黃巢並未留兵鎮守,即使確實是李克用收復的洛陽,也是如行軍一樣的戰鬥,毫無難度,不值得誇耀,更算不上什麼功績。

黃巢之亂後洛陽先後被秦宗權、張全義、朱溫控制,李克用再也沒有去過洛陽,更是沒有李存孝十八騎進洛陽的可能性了;

至於黃巢的死與李克用無關,李克用在汴州與朱溫鬧翻之後就回了晉陽,根本就沒有踏足泰山。

演義中與李元霸齊名的無敵勇將李存孝,正史中的背叛者和失敗者

【李存孝與王彥章的恩怨情仇是虛構的】

王彥章是後梁太祖朱溫手下悍將,“

驍勇絕倫,每戰用二鐵槍,皆重百斤,一置鞍中,一在手,所向無前

”,被人稱為“

王鐵槍

”。

李存孝在史書中記載,“

每臨大敵,被重鎧橐弓坐槊,僕人以二騎從,陣中易騎,輕捷如飛,獨舞鐵楇,挺身陷陣,萬人辟易,蓋古張遼、甘寧之比也。

兩員同樣是所向無敵、萬人辟易的猛將,年紀差距不大,又分別屬於李克用和朱溫兩個敵對陣營,小說當中要是不安排這兩個人硬碰硬幾次,不是浪費麼?

可惜,正史中李存孝和王彥章根本就沒有交手的記錄,整理二人時間線,連交手的機會都應該沒有。

王彥章比李存孝小5歲,在唐史當中根本沒有提及,最早出現是已經是後梁開平三年(909年),唐王朝已經滅亡2年,李存孝更是已經死去15年之久。

此時王彥章已經47歲,身份是後梁左龍驤軍使,後來轉任州刺史,算是朱溫手下的中層幹部。而且這是朱溫開國之後大封群臣的結果,在朱溫建立後梁之前、征戰天下數十年間沒有王彥章一個字的記錄。

以此推斷,二十年前李存孝最風光的時候,王彥章不過是個低階武官,甚至只是個普通士兵,與李克用義子、32歲就成為李克用麾下方面大員的李存孝根本就不是一個級別的人物。

所以,即使李存孝和王彥章二人曾經在戰場上見過面,一個是高階將領、一個是普通士兵,根本就不應該有交手的機會,演義中描寫的二人恩怨糾葛明顯都是杜撰的。

演義中與李元霸齊名的無敵勇將李存孝,正史中的背叛者和失敗者

(演義中的王彥章)

【李存孝是個王朝末世的野心家,算不上什麼英雄好漢】

李克用和朱溫的軍事對抗始於唐僖宗文德元年(888年),當時黃巢已平,李克用東進河朔,第一個目標就是洛陽以北的河陽地區。

剛才提到的李克用手下大將康君立為“

南面招討使

”,下轄七千精騎、大將五員,剛滿30歲的李存孝是五員大將之一,這也是正史當中李存孝的第一次出場。

可惜李存孝的處女秀以失敗為結局,朱溫派遣手下大將葛從周等人率軍數萬救援河陽,李存孝的騎軍敗於葛從周手下,並非演義中所說的戰無不勝。

李存孝真正體現出價值已經是兩年後的唐昭宗大順元年(890年),當時李克用四面受敵,唐昭宗也在宰相張浚和朱溫等人蠱惑下出兵討伐李克用,朱溫甚至放出話來“

沙陀無無穴自藏

”。為打破各路唐軍的合圍,李克用先東後西,派遣李存孝率五千精騎出兵攻打河陽。

李存孝到了河陽之後,挑選五百騎兵堵在朱溫軍營寨外,大呼“

我,沙陀之求穴者也,欲得爾肉以飽士卒,可令肥者出鬥!

”冷兵器時代軍隊士氣非常重要,朱溫軍也是百戰精兵,當即一員驍將鄧季筠出戰李存孝,結果被勇不可當的李存孝當場生擒。朱溫軍士氣低落連夜退走,被李存孝在後追擊,大破朱溫軍,“

斬獲萬計

”。之後李存孝回頭攻打潞州,朱溫軍大將葛從周等人棄城而逃,這次確實是葛從周敗在了李存孝手下。

演義中與李元霸齊名的無敵勇將李存孝,正史中的背叛者和失敗者

此戰勝利戰略價值極大,不但粉碎了各路唐軍合圍的企圖,李克用還得以把勢力範圍擴充套件到了昭義、河陽,進入了河北腹地。

之後李克用任命康君立為昭義節度使(留後),給李存孝安排了一個汾州刺史的位置,但這個安排成了李存孝後來背叛李克用的起因。

李存孝認為,自己在潞州之戰立下大功,之前又曾經擒獲了唐昭宗委派的昭義節度使孫揆,雖然是在這人赴任途中埋伏得手的,但畢竟也是李克用軍抓到的朝廷最高階官員,級別在那兒擺著呢。以此功績,昭義節度使的位置應該是他李存孝的,哪怕康君立職務更高、資歷更老、還是李存孝的好朋友,“

憤恚不食者數日,縱意刑殺,始有叛克用之志。

這一年李存孝32歲,汾州刺史也算是李克用代北集團的重要位置了,背叛往往都是始於貪婪。

演義中與李元霸齊名的無敵勇將李存孝,正史中的背叛者和失敗者

(饕餮紋青銅器)

東路朱溫被擊退後,李克用調集各路人馬回到山西,李存孝率五千精兵為一路主力。這裡李存孝再次立功,對手是唐昭宗的神策軍,以及鎮國軍、鳳翔軍等幾個聯合討伐李克用的藩鎮。

鎮國軍節度使韓建派遣三百精銳夜襲李存孝,卻被李存孝識破,設伏擊敗了韓建。韓建打仗水平一般,又不想和李克用拼個你死我活,帶著其他幾路藩鎮兵不戰而退,只留下五萬神策禁軍孤立無援。

李存孝與神策軍交戰小勝,但神策軍畢竟是皇帝親軍,還是宰相張浚領軍,都殺光了也得不到什麼好處,於是退兵五十里放張浚逃走,李克用軍徹底取得了這次戰役的勝利。

此戰李存孝雖然是主力,但戰鬥烈度很低,算不得什麼大功,不過李克用也沒忘了李存孝,第二年大順二年(891年),李克用拿下了緊鄰山西的邢、洺、磁三州,任命李存孝為邢洺磁三州節度使,雖然地盤不是很大,但成了李克用體系內的封疆大吏之一,與之前自己的頂頭上司康君立平起平坐了。

邢洺磁三州位於山西東南,相當於是山西東南屏藩,也是李克用攻略河洛的前出基地,位置非常重要。李存孝被安排在這裡,應該說李克用對李存孝仍然是非常重視和信任的。

這時的李存孝心態發生了改變,尤其與李克用另一個義子李存信不合,李存信在李克用身邊說話比較方便,估計也說過李存孝的壞話。二人互相猜忌,連並肩作戰都做不到。

李存孝認為自己功勞更大,但不如李存信受信任,“

憤怨,且懼及禍

”,就勾結河朔三鎮之一的成德鎮節度使王鎔和朱溫,率邢、洺、磁三州自立脫離李克用。

無可辯駁,這是李存孝對李克用這個提拔自己恩主、養育自己的義父、追隨多年的領袖的背叛,尤其還是和李克用的宿敵朱溫勾結。

演義中與李元霸齊名的無敵勇將李存孝,正史中的背叛者和失敗者

(川劇臉譜人物李克用)

【李存孝之死】

李存孝叛離發生在唐昭宗景福元年(892年),李克用在第二年出兵攻打李存孝,“

李克用自引兵攻邢州,掘塹築壘環之

”。

別看李存孝在其他人面前是勇猛無敵的悍將,在李克用面前根本就不算什麼,李存孝對李克用有發自內心的恐懼。

圍城初期,李存孝還經常出兵突擊,干擾李克用軍挖溝的進度。結果李克用營中有一人派人給李存孝去信,說李克用挖溝完成就會回山西,李存孝就不再出兵阻攔。

十幾天後壕溝挖好,李存孝被徹底困在邢州城中,而且李克用在城外一直不走,從當年九月一直圍困到第二年的三月,邢州城內糧盡。

這時的李存孝真的怕了,在城頭向李克用喊話求饒,李克用派自己的一位劉夫人入城,李存孝出城投降。李存孝不想死,說自己原來立過功,而且是李存信逼迫才叛離的。李克用大怒,你小子之前給朱溫、王鎔寫的書信中“

毀我萬端

”,這也是李存信逼的麼!

於是,李存孝被押送回山西,“

車裂於牙門

”。

演義中與李元霸齊名的無敵勇將李存孝,正史中的背叛者和失敗者

(位於太原太山的李存孝墓)

李克用很重感情,又想起李存孝當年追隨自己與黃巢軍作戰的情景,所以雖然痛恨李存孝的背叛,但也希望能有將領求情,自己有個臺階就能放李存孝一馬。

《資治通鑑》說“

諸將疾其能,竟無一人言者

”,但估計還是李存孝的群眾基礎差,人緣不好,他的偏激、猜忌性格確實也不容易交到朋友。

李存孝死後,“

克用為之不視事者旬日,私恨諸將,而於李存信竟無所譴

”。李存孝的背叛是自己選擇的結果,怨不得別人。

康君立和李存孝一直關係很好,一次李克用在酒宴上提到了李存孝,一邊說一邊哭,康君立估計是說了一句什麼不好聽的,“

一言忤旨

”,李克用拔劍就砍,然後把康君立關了起來。等過段時間想放康君立出來的時候,康君立已經死在牢中,也不知道是傷勢嚴重而死還是被人害死的。

李存孝的背叛是李克用勢力的重大損失,耗時半年收復邢州也付出了重大代價,這也是李、朱二人實力對比發生變化的轉折點,“

自是克用兵勢浸弱,而朱全忠獨盛矣

”。

也就是說,如果李存孝沒有背叛,李克用和朱溫兩強實力保持均衡,唐王朝可能會多存活幾年。

演義中與李元霸齊名的無敵勇將李存孝,正史中的背叛者和失敗者

總之,演義中的打虎將、唐末五代的第一條好漢、戰無不勝的當世猛將在正史中就是這樣一個形象,不過演義中美化或醜化歷史人物的事情太多了,也不差李存孝這麼一個。

用數學和工程的思維方式去解讀歷史,妄圖以古喻今。理工男讀歷史,歡迎關注和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