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不可言、不可說、不可思議!

《金剛經》中,釋迦牟尼佛和須菩提有這麼一段對話。“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為微塵。於意云何?是微塵眾,寧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若是微塵眾實有者,佛既不說是微塵眾。所以者何?佛說微塵眾,即非微塵眾,是名微塵眾。世尊!如來所說三千大千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何以故?若世界實有者,則是一合相。如來說一合相,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須菩提!一合相者,即是不可說,但凡夫之人,貪著其事。”

《金剛經》不可言、不可說、不可思議!

釋迦牟尼佛見須菩提未能領悟“三身一體”,因此告訴他,微塵世界非一非異。微塵非一,世界即非異。微塵聚而為世界,即異而不異。世界散而為微塵,即一而不一。因此什麼是“一”,什麼是“異”?想要探究什麼一異之相,了不可得。因為不可得,所以並不是真的實際存在。如果實際存在一異之相,那麼他就是一合相。既然是合一,就不會有異,有異就不能為一。如果微塵實際存在,就不可能聚集而成為世界。如果世界實有,則不能分散而成為微塵。普通人稱之為一合相。如來所說的一合相,則不是這樣的!哪是那樣呢?釋迦摩尼說了:“一合相者,即是不可說,但凡夫之人,貪著其事。”

《金剛經》不可言、不可說、不可思議!

一合相也好,佛境界也好,如來智慧也罷!其中的微妙意義,絕不是用口可以說的,用語言文字可以解釋的,開口便錯,動念即乖。所以,佛說:不可言、不可說、不可思議!

《圓覺經》上講:“以有思惟心,測度如來圓覺境界,如取螢火燒須彌山終不能著”。意思是用能思維的心,去測度如來的圓覺境界,就像用螢火蟲去燒須彌山,你想想,能燒得著嗎?不可言、不可說、不可思議!

雖然不可言、不可說、不可思議,但是有人偏要言、偏要說、偏要思議!怎麼辦?佛說:“但凡夫之人,貪著其事。”

《金剛經》不可言、不可說、不可思議!

釋迦牟尼佛實在是太文質彬彬了,有的師父卻沒有釋迦摩尼佛這麼斯文。你再說,再說,他就要抽你了!

話說唐朝有位著名高僧,法號德誠,師從藥山惟儼禪師,在藥山禪師班上參禪30年,學問非常好,是位高材生,他還有2位同學,一個叫道吾,一個叫雲巖,也是同學中的佼佼者,畢業那一天德誠對兩位師兄說:“你們將來一定會成名成家。我懶散慣了,喜歡遊山玩水,你們知道我的行蹤,今後如果遇到有些靈性的佛家子弟,就讓他來找我,我會把平生所得,傳授給他。”

《金剛經》不可言、不可說、不可思議!

畢業典禮後,德誠在三泖一帶上下百里的河流上,天天駕一葉扁舟,出沒在煙波蘆葦之間,隨緣度日,自在逍遙,因此,大家都稱他“船子和尚”。

船子和尚70多歲了,還沒遇到可以傳道的人。有一天師兄道吾到了京口鶴林寺。遇到夾山和尚在講經說法。當時夾山和尚已經是有名的大法師,三藏十二部,唯識,中觀,真如,般若什麼都會,樣樣講得通。道吾覺得這人不錯,可以培養,便勸夾山到河邊去找船子和尚。

夾山來到河邊,見到了船子和尚,二人上了船,悠悠盪盪地漂流在河流之上。當時,船子和尚連問夾山幾個問題,夾山都引經據典,照本宣科,看似圓滿地回答了。

《金剛經》不可言、不可說、不可思議!

夾山正想繼續高談闊論,剛要開口,卻被船子和尚一船杆打入水中。人一入水要被嗆水,還要憋氣,很危險,可夾山頭剛一冒上來,氣都喘不上來,卻還想說,又被船子用船杆打入水中。撲騰了幾下,剛冒出水面,夾山又要開口說,船子和尚又一杆子打來。就這樣,船子和尚連續把夾山打入水中三次,夾山在情急之下,得一瞬間空,豁然大悟,不再說了,只向船子和尚點了三下頭。

大家看,夾山如果還說,船子和尚還會把他打落水中,可是夾山不說了,悟了。船子和尚終於找到了接班人,高興地嘆道:“釣盡江波,金鱗始遇。”

《金剛經》也好,《圓覺經》也罷,經中的奧妙,玄之又玄,皆不可言、不可說、不可思議!就連《道德經》也說“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這玄之又玄的眾妙之門,怎麼能言、怎麼能說、怎麼能可思議呢?

《金剛經》不可言、不可說、不可思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