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之渙僅有6首詩傳世,卻成絕句無冕之王!

唐詩《登鸛雀樓》可謂家喻戶曉,實乃人生必背經典。此詩為唐代王之渙所作,雖只有短短20個字,卻有磅礴的氣勢、深遠的意境。清代詩評家有言:“王詩短短二十字,前十字大意已盡,

後十字有尺幅千里之勢。

王之渙僅有6首詩傳世,卻成絕句無冕之王!

王之渙(688年—742年),字季凌,唐朝幷州晉陽(今山西太原)人。關於王之渙的確切資訊極其缺乏,在《舊唐書》《新唐書》均無傳記記述,《唐才子傳》的記載也十分簡略。

王之渙僅有6首詩傳世,卻成絕句無冕之王!

王之渙精於文章,善於寫詩,是盛唐的邊塞詩人之一,與岑參、高適、王昌齡一同被世人稱為唐代“四大邊塞詩人”。他的作品散失嚴重,僅有6首傳世:《登鸛雀樓》、《送別》、《宴詞》、《九日送別》和《涼州詞二首》,記載於《全唐詩》,均是傳世經典。

王之渙僅有6首詩傳世,卻成絕句無冕之王!

登鸛雀樓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前兩句寫景,登高望遠,河山萬里,雄偉遼闊,氣勢磅礴;後兩句寫意,蘊含哲理,唯有突破現狀,不被眼前之景困囿,境界才能更為高遠,才能有新的收穫。

王之渙僅有6首詩傳世,卻成絕句無冕之王!

涼州詞二首

其一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其二

單于北望拂雲堆,殺馬登壇祭幾回。

漢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親歸去來

王之渙僅有6首詩傳世,卻成絕句無冕之王!

其一,前兩句寫景,黃河遠眺,極目之處,黃河竟像一條絲帶迤邐飛入白雲之間;由遠及近,山嶺險峻,孤城一座,遼闊雄渾。後兩句抒情,邊塞苦寒,戍邊的軍士堅守孤城,雖有不能歸鄉的幽怨,但為國守邊的不羈豪情。

其二,此詩主要寫,開元年間,突厥首領小殺求娶大唐公主未果,但也沒敢炸刺。詩人藉此說明了唐玄宗的文治武功,烘托了大唐盛世,滿滿的民族自豪感。

王之渙僅有6首詩傳世,卻成絕句無冕之王!

送別

楊柳東門樹,青青夾御河。

近來攀折苦,應為別離多。

前兩句寫景,點明送別的時間和地點,仲春之際,長安青門,折柳送別。後兩句抒情,一個“苦”字寫折柳送別之多,也有離別之苦。此詩看似平淡恬靜,實則言淺意深,對友人的不捨之情深含其中。

王之渙僅有6首詩傳世,卻成絕句無冕之王!

宴詞

長堤春水綠悠悠,畎入漳河一道流。

莫聽聲聲催去棹,桃溪淺處不勝舟。

長堤下,清亮澄澈的碧水,宛如一條細長的飄帶綿延,靜靜地流入漳河,一起流向遠方。春和景明,祥和寧靜。春水猶能和漳河“一道流”,而自己卻不能與友人同往,詩人表達了遺憾和惜別之情。

後兩句,由實景轉入虛寫、想象,不要去理睬那些催促聲音,離愁別緒這麼重,就怕這桃花溪太淺,載不動這滿船的愁思啊。

通篇沒明寫離情,用表面的平和來反襯離愁之深。

王之渙僅有6首詩傳世,卻成絕句無冕之王!

九日送別

薊庭蕭瑟故人稀,何處登高且送歸?

今日暫同芳菊酒,明朝應作斷蓬飛。

王之渙曾任職薊州文安縣尉,此詩是他在文安時,與友人於重陽登高飲酒時的贈別之作。

王之渙僅有6首詩傳世,卻成絕句無冕之王!

薊州遠離中原,荒涼蕭瑟,也沒什麼故交好友。今日還能一起飲酒,明日就要分別,到哪裡登高呢?也好送別時能遠望好友離去,多看幾吶,依依不捨之情溢於言表!

恰逢節日,本該歡聚一堂、把酒言歡,偏偏趕上好友離別,對比之下更顯離別悽苦。

王之渙僅有6首詩傳世,卻成絕句無冕之王!

唐代詩人群星璀璨,詩歌如恆河沙數。王之渙能僅以六首詩而名傳千古、光耀後世,足見其才華之盛。辛文房《唐才子傳》評價王之渙:

為詩情致雅暢,得齊梁之風。每有作,樂工輒取以被聲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