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佛教服裝文化的演變觀溫度對歷史人文的影響

見微知著不難發現

人類身著不同的服飾,那這些服飾除了美觀外也與溫度有密不可分的關係,表面溫度約為0℃左右,而服飾裡層與面板間的溫度始終保持在32℃~33℃,這種理想的“衣服氣候”可在人體周圍形成良好的小氣候區,有助於人類調節體溫,維持健康。因此氣候的不同也造就了世界上服飾的豐富多彩,每種服飾都有它獨有的特色。

根據地域分佈以及人數眾多兩個因素考慮,本次我們以解析的目光看待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觀其佛教服裝的變遷,溫度是否在其中起到不可或缺的因素。

地理因素:

眾所周知佛教之脈絡源遠流長,其中印度是佛教的發源國,而佛教最初的發源地是在距瓦拉納西有200多公里的菩提加雅。並且隨後傳播的主要分佈區域為:東亞、東南亞中南半島、新加坡;部分分佈區域:南亞尼泊爾、北亞。

而我國位於亞洲大陸東南,而印度位於我國西南側,中國和印度都屬於季風氣候,但是中國雨季在6—8月份,而印度雨季在9—10月份;中國地形屬於階梯型,西高東低,而印度中間是高原,四周是山地,形成了

以印度半島約60%的地區均屬熱帶季風氣候,比較炎熱。

追根溯源可以看到佛教服裝發展與演變會隨著時間的流逝,地域的變遷、民族的多樣化普及、風俗民情的不同,地理氣候的差異,使佛教服裝在各個地區、民族形成各自不同的服裝文化。

從佛教服裝文化的演變觀溫度對歷史人文的影響

佛教僧裝的類別

佛教僧裝的種類總體上看的話,可分為袈裟和僧裝兩大類。

袈裟:

從佛教服裝文化的演變觀溫度對歷史人文的影響

“五衣”者,梵語叫安陀會,是由五條布一長一短縫製而成,故叫五衣,是僧人平常勞作或就寢時穿用。

“七衣”者梵語叫鬱多羅僧,是由七條布兩長一短縫製而成,故稱為七衣,為僧侶禮誦、聽講時所穿用。

“大衣”者俗稱“祖衣”,為方丈和尚或講經說法時所穿用。梵語叫僧伽黎,為三衣中最高的一等,故稱“大衣”。

僧裝:

從佛教服裝文化的演變觀溫度對歷史人文的影響

僧裝有“海青”、“大褂”、“中褂”、“小褂”之分。另外還有“僧鞋”、“僧襪”、“僧帽”等也是佛教的服裝文化。

佛教僧裝與漢服的淵源

佛教的服裝文化同佛教的教義一樣,

在以

熱帶季風氣候為主的佛教服飾主要以加袈裟為主,

即壞色衣,意思是不能用青、黃、赤、白、藍等正色來製衣。傳入中國之後就與中國的傳統文化和民間文化及風俗民情結下了不解之緣。

而又因地域溫差等方面的影響,比如我國氣候條件相比於印度寒冷,因此,佛教僧侶的服裝也有很大的改變,數量和種類也有所增加。在中國最初的漢朝的僧人是依師出家,用所依師之姓,也仍然穿俗家的服裝,並不是穿印度僧人的袈裟。

形成現如今我國僧服不是佛教原有的,而是佛教初傳入時,漢代的俗人服裝,被佛教儲存和延用下來,今天成為僧人的專用服裝。如有“短褂”為僧人之內衣,“中褂”又稱羅漢褂。長至膝下為勞作時穿。“長褂”又稱長衫為僧人的常服,是保持了漢服和唐服的特色。短褂和中褂是太虛大師在長褂的基礎上改變而成,故稱“太虛裝”。介於袈裟與常服之間,還有一種服裝為圓領方袍大袖的唐裝,俗稱“長袍”,佛教稱為“海青”。

從佛教服裝文化的演變觀溫度對歷史人文的影響

歷史人文的變遷

且從佛教僧人服裝的歷史淵源來看,佛教僧侶的服裝,根據佛教的制度,僅限於三衣。

由於歷史的變遷總是伴隨著強勢文化對弱勢文化的全面清洗和滅絕性毀壞

,佛教服裝也在不斷變遷中從最早正式規定演變為區別一般世俗服裝,形成獨特佛教僧侶服裝。

佛教僧裝的作用

從佛教服裝文化的演變觀溫度對歷史人文的影響

最後我們再從僧侶服裝的作用而言,僧人是佛教三寶之一的“僧寶”,故稱為“福田僧”。意思是為眾生廣種福田。因此所披戴之服裝稱為“福田衣”。從此名稱可見僧裝的主要作用是表示身份。

其次之外在佛教文化服裝也寓意深遠,例如《釋氏要覽》捲上載:釋迦牟尼為大菩薩時,曾在寶藏佛前發願自己成佛時,袈裟能成就五種功德:

佛弟子雖犯種種邪見,若能真心敬重袈裟,必可達到三乘果位。

若能敬重袈裟,則可在三乘解脫道上得不退轉。

如有鬼神、人及非人為飢渴、貧窮所迫,得袈裟小塊及四分,即可飢食之足。

如眾生互相沖突,想到袈裟的神力,便可產生慈悲之心。

如有袈裟一小塊,恭敬尊重,常得勝於人。

僧裝在今天看來,如果從普通意義講只是僧人的標誌。如果從文化、理論上講則有更深遠的文化色彩和哲學理論。因此,從佛教僧裝觀歷史人文,可見溫度從始至終貫穿人類文化,是無可厚非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為研究古代服裝文化提供了寶貴資料。

由此可見溫度不止是我們創造美麗家園必不可少的必要條件,促進了人體對環境的感知,進而不斷演變適宜的居住環境,使人們更具有絢爛多姿的生活空間,也形成了多樣化的成歷史人文,為文化的延續濃墨重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