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最划算的投資:給朱元璋一塊土地,子孫十多代獲世襲爵位?

大明洪武十一年九月二十七日,明太祖朱元璋下發了一道封侯聖旨,追封同鄉劉繼祖為義惠侯,追封劉妻婁氏為義惠侯夫人。

隨後朱元璋特意派遣官員攜帶誥命,前往鳳陽對劉氏家屬進行封賞,並對劉繼祖夫妻進行盛大祭祀。

在明朝能夠被封侯並不是小事,那身上必須有過硬的戰功的才行,但蹊蹺的是劉繼祖這是一個布衣財主。

“鄉人布衣劉繼祖為義惠侯。”(《弇山堂別集·史部五·異典述七·勳臣超贈》)

那劉繼祖到底是何來路,能夠被朱元璋下詔追封為侯?他對朱元璋有何恩義呢?

明朝最划算的投資:給朱元璋一塊土地,子孫十多代獲世襲爵位?

1、倒黴的明太祖一家

明太祖朱元璋是所有開國君主中,出身最為低賤的一位了,他家裡都不能用貧困來形容。

說是赤貧都不為過。

朱元璋出生在元文宗天曆元年九月十八日,幼年時全家搬遷到濠州鍾離太平鄉孤莊村,當時他們一家人雖然窮但是個個都在。

但是變故發生在朱元璋十七歲那年。

元惠宗至正四年的時候,濠州不但遭受了大旱和蝗災,關鍵還爆發了傳染性的瘟疫。

“至正四年,旱蝗,大飢疫。太祖時年十七。”(《明史·太祖本紀》)

朱元璋的長兄南昌王朱重四,不幸感染瘟疫而病死,隨其病死的還有他的兒子朱聖保。

“明祖兄南陽王,及子山陽王先死。”(《廿二史劄記·卷三十六·明史·皇陵碑》)

根據朱元璋事後的《御製皇陵碑》描述,朱重四和兒子因遭疫去世後,全家人都跟著一起守喪。

“孟兄先死,閤家守喪。”

或許是因為近距離接觸的緣故,所以朱元璋的父親朱五四,以及其母親陳氏也相繼感染而亡。

明朝最划算的投資:給朱元璋一塊土地,子孫十多代獲世襲爵位?

朱五四去世的時候享年六十四歲,陳氏去世的時候享年五十九歲,作為四子的朱元璋僅十七歲。

“太祖年十有七,皇考六十有四,皇妣五十有九,俱即辭世,時遭疾疫。”(《天潢玉牒》)

他爹媽這一死不要緊,就給朱元璋等兄弟們出難題了,因為人死後要入土為安啊。

可問題是赤貧的老朱家沒有土地可供埋葬。

《明史·太祖本紀》中說:“父母兄相繼歿,貧不克葬。”

《天潢玉牒》中說:“時家貧甚,謀葬無所。”

《明史紀事本末》中說:“泗大疫,父母兄及幼弟俱死,貧不能殮。”

沒有地方也得找塊地方下葬,不然一直停屍在家也不是個事,朱元璋等兄弟還是挺孝順的。

於是他們就出去尋找合適的地方,最終還是給他們找到一塊地方,這裡就是後來的鳳陽皇陵。

明朝最划算的投資:給朱元璋一塊土地,子孫十多代獲世襲爵位?

那朱元璋是怎樣找到這塊萬年吉地,這塊地的主人又是誰呢?

2、來自財主劉繼祖的恩惠

劉繼祖,字大秀,元末明初人,跟朱元璋是鳳陽老鄉,關鍵他們兩家還是一個村的,那關係就是低頭不見抬頭見。

劉繼祖此人的生平事蹟,並沒有留下多少傳世資料記載,因為很可能在明朝就沒有多少記載。

根據已知的《江南通志·卷一百六十二·人物誌》記述,劉繼祖早年很有可能出仕過元朝,並且擔任過“總管”的官職,看樣子出身是挺高的。

不過這僅僅是關於劉繼祖身世的一種說法,相反不少明朝人認定他就是布衣出身,可能在元末並沒有擔任過任何官職。

但是有一點是可以確定的,那就是劉繼祖家是當地的土財主,至少在朱元璋他們村是個地主。

甚至據說跟朱元璋家是鄰居。

“家饒於財,與明太祖父淳皇帝為比鄰。”(《江南通志·卷一百六十二·人物誌》)

不過這種是鄰居的可能性非常低。

明朝最划算的投資:給朱元璋一塊土地,子孫十多代獲世襲爵位?

由於是大地主的緣故,所以在當地的土地自然不會少,朱元璋兄弟給爹媽找的埋葬之處,正好就是劉繼祖家的土地。

所以劉繼祖與朱元璋至關重要的交集就產生了。

根據《明史》等普遍說法,劉繼祖都被刻畫成仗義疏財的人設,把自己的土地讓給朱元璋埋葬親人。

“里人劉繼祖與之地,乃克葬,即鳳陽陵也。”(《明史·太祖本紀》)

“同裡劉繼祖,慨然憫其孤苦,與地以葬。”(《天潢玉牒》)

又或者會跟一些靈異離奇的說法掛鉤。

比如說為什麼朱元璋的親人,會埋在劉繼祖家的土地裡?因為這是朱元璋他父親提前夢到的。

屬於是上天註定的事。

“同裡劉繼祖以地與之,時仁祖先夢於彼處築室,今葬長子後,果夫妻亦同葬此地,即鳳陽陵雲。”(《廿二史劄記·卷三十六·明史·皇陵碑》)

朱元璋他父親先夢到自己埋葬在那裡,結果長子朱五四先病死被埋葬,然後他們老兩口果然也埋進去了。

又或者是說朱元璋跟他的二哥朱重六,因為找不到埋葬父母的土地,只好帶著父母的屍身在野外尋找。

明朝最划算的投資:給朱元璋一塊土地,子孫十多代獲世襲爵位?

結果半路下了一場大暴雨,朱元璋被迫留下屍身到當地寺廟裡避雨,結果雨停後出去一看,停放父母屍首的地方出現了一座墳塋。

“忽雷雨大作,太祖避村寺中。比曉往視,土墳起成高隴。”(《明史紀事本末》)

就是非常離奇的一種說辭。

後來朱元璋哥倆一打聽才發現,原來這塊土地的主人是財主劉繼祖的,然後朱元璋就跑去懇求劉繼祖,希望把這塊土地施捨給他們埋葬。

劉繼祖聽說這件事後也覺得離譜,可能是不敢違背上天的決定,所以就把地讓給朱元璋了。

但這明顯是稍微美化劉繼祖一種行為,因為根據朱元璋本人回憶的說法,這塊地壓根就不是劉繼祖家的。

朱元璋哥幾個的確是找到了一塊土地,但這塊地還真不是劉繼祖家的,而是當地另一位財主家的。

“田主德不我顧,呼叱昂昂,既不與地,鄰里惆悵。”(《御製皇陵碑》)

田地的原本主人壓根不同情朱元璋一家,自己好端端的土地不去種莊稼,憑什麼給他們老朱家埋人?

所以態度就顯得比較惡劣了,用朱元璋的話說就是呼叫叱罵了,雙方的鄰里關係就變得很緊張了。

明朝最划算的投資:給朱元璋一塊土地,子孫十多代獲世襲爵位?

關鍵時候是誰出手幫忙了呢?就是後來被盛傳讓地給朱元璋的劉繼祖,劉繼祖其實充當了和事佬的角色。

“忽伊兄之慷慨,惠此黃壤。”(《御製皇陵碑》)

如果朱元璋的回憶沒有出錯的話,那這位堅持不給朱元璋葬地的人,可能還是劉繼祖的親兄弟。

劉繼祖不知道是出於什麼樣的考慮,最終做主把這塊地給了朱元璋哥幾個,容許他們下葬了爹媽和長兄。

相比於前面的劉繼祖主動贈地,或者諸多靈異之後才贈地的說法,朱元璋本人講述的調停贈地的說法,應該是最符合當時的情況。

3、大明朝最有眼光的投資

儘管不知道劉繼祖出於什麼樣的考慮,儘管不知道劉繼祖怎樣說服了兄弟,朱元璋哥幾個確實把親人給安穩下葬了。

但是根據朱元璋本人回憶來看,儘管有塊完整的徒弟安葬家人,不過情形也是慘不忍睹。

因為他們家連一個棺材都買不起,更何況是一下子要用三口棺材?所以最後給屍身披上生前的破衣服入葬。

“殯無棺槨,被體惡裳,浮掩三尺,奠何餚漿。”(《御製皇陵碑》)

不但入土時沒有像樣的棺材,就祭奠時的酒食都拿不出來,反正是要多窮就有多悲催。

但不管怎麼說是有塊地安葬了,劉繼祖也算是對朱元璋有恩義了,算是幫了他一個大忙,免得他爹媽大哥的暴屍於外了。

明朝最划算的投資:給朱元璋一塊土地,子孫十多代獲世襲爵位?

此後朱元璋先是出家為僧,然後投奔紅巾軍開始打天下,並最終建立了大明王朝。

而劉繼祖的後續則沒有任何記錄了,如果不出什麼意外的話,他應該還是在鳳陽當地主。

至於他的去世年份,至晚應該是至正二十六年,因為這一年朱元璋回鄉祭祖,重新整修他父母的墳墓了。

當時朱元璋還鄉的時候只要召見兩戶人家:

“召汪文、劉英謂曰:鄉里親戚愛厚者,惟足下二人。”(《明太祖實錄》)

汪文是資助朱元璋出家的人,劉英可不是劉能的女兒,而是劉繼祖的親兒子。

如果此時劉繼祖還活著的話,那朱元璋肯定會召見他,而不是把他兒子叫來相見。

朱元璋表示整個村子裡,對他老朱家不薄而有恩情的,只有資助他出家和贈給葬地的人。

而且劉繼祖的兒子劉英,此時應該也是繼承了劉繼祖的家業,仕途上沒有的任何的出身。

所以朱元璋臨走前囑咐他們兩家:

“公等善為我守視。”(《明太祖實錄》)

其實就是讓他們看守整修後的陵墓,當然肯定不會讓他們白白看守,每個月都是有錢糧俸祿的。

“仍賜英、文等綺帛、米粟曰:此以報夙昔相念之德也。”(《明太祖實錄》)

這也算是給這兩家了鐵飯碗,就算此後不能大富大貴的話,至少有朱元璋養著也餓不死。

明朝最划算的投資:給朱元璋一塊土地,子孫十多代獲世襲爵位?

不久後朱元璋建立大明朝,並且逐步平定南北天下,國家進入相對穩固的統治。

所以洪武十一年九月二十七日的時候,下詔對劉繼祖夫婦追封,一步到位封為義惠侯。

“爾繼祖發仁惠之心,以己沃壤,慨然惠朕,朕得安厝皇考皇妣眷,茲大惠云何可忘?”(《明太祖實錄》)

這裡又說是劉繼祖宅心仁厚,用自己肥沃的土地贈給朱元璋,才能讓他安置明仁祖的後事。

跟他在《御製皇陵碑》的說法稍顯出入,不過劉繼祖確實是幫了忙,所以朱元璋的感激也能理解。

之所以把劉繼祖的妻子一併追封,可能贈地的事婁氏也幫忙了:

“爾夫婦樂惠斯土,致朕皇考皇妣陰宅於斯,至今難忘。”(《明太祖實錄》)

是他們夫妻倆一塊幫的忙。

當然這個時候劉繼祖夫婦已經去世多年,但是他們倆的後代就能享受了,之前劉英就已經奉命看守陵墓了。

等朱元璋繼位後,就把那塊埋葬父母的土地,擴大整修為後來的鳳陽皇陵。

主要負責祭祀的官員就是劉家和汪家:

“仁祖英陵改皇陵,在中都翊聖山,奉祀二人:劉氏、汪氏。”(《讀禮通考·卷九十三·仁祖皇陵》)

這鐵飯碗只要明朝不亡就能一直捧在手裡。

此後劉家人自劉英開始,都世襲太常寺卿的名譽職務,從明初至少傳了有九代之多。

明朝最划算的投資:給朱元璋一塊土地,子孫十多代獲世襲爵位?

嘉靖年間的史學家高岱在自己的著作《鴻猷錄》中記載:

“今劉氏孫世列太常,見職祀典,經九代矣。”

此後如果不出意外的話,他們還能再傳個四五代之多,至少能傳到崇禎年間。

一塊地換來子孫十多代的鐵飯碗,我願稱劉繼祖為大明朝,最有眼光的投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