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中隱藏的秘密:“秋”從蟋蟀來

今天立秋,我們即將告別炎熱迎來涼爽。秋季的到來,也帶來這樣一個思考:古人如何創造了秋字?

東漢許慎《說文解字》中解釋:“秋,禾穀熟也。”東漢蔡邕的《月令章句》中說:“百穀名以其初生為春,熟為秋,故麥以孟夏為秋。”似乎,古人以“秋”命名秋季,是根據莊稼成熟的季節而來,於是秋字中有“禾”,旁邊的“火”字大概代表燃燒秸稈。

不過,讀了甲骨文之後,卻可以看到“秋”字原本應該是一隻蟋蟀,一隻善跳躍、雄性好鬥、兩翅摩擦可發出響聲的“蛐蛐兒”。那麼,秋天是莊稼成熟、收穫的季節,緣何與蟋蟀扯上了關係呢?

甲骨文中隱藏的秘密:“秋”從蟋蟀來

甲骨文中的秋字(見下圖1),像一隻蟋蟀,生動形象,造型逼真。在中國北方地區,蟋蟀一般在八月成蟲,九月份十分活躍,是秋天的代表性昆蟲;而且,“秋”字讀音也與蟋蟀的鳴叫之聲極為相似,兩者聲音相似並非偶然。於是,先民們就以蟋蟀代表“秋”這個季節。

《詩經·豳風·七月》有云:“五月斯螽動股,六月莎雞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蟋蟀一鳴天下秋,可見蟋蟀作為秋天的特徵,早在周朝就已經廣為流傳了。

在文學作品中,蟋蟀代表的意象,往往也與悲秋相關。《詩經·唐風·蟋蟀》有云:“蟋蟀在堂,歲聿其莫。今我不樂,日月其除。”後世文人常常也以蟋蟀代表悲傷之情,歐陽修的《秋聲賦》中就有“但聞四壁蟲聲唧唧”的句子,這些可能就是秋字本義帶來的影響。

甲骨文中隱藏的秘密:“秋”從蟋蟀來

甲骨文中秋字還有一種寫法(見上圖2),就是在圖1的基礎上,下面加了一個“火”字,這應該與先民焚田殺蟲的習俗有關,造字本義應該是用火焚燒以殺滅害蟲。蟋蟀是一種重要農業害蟲,具有趨光性,先民在其下加上一把火,應該表示滅殺蟋蟀等害蟲。

當然,也有學者認為不是蟋蟀,而是蝗蟲。蝗蟲也是經常活動於秋季的昆蟲,在中國歷史上,蝗災是收穫前常常遇到的天然農業災害。由於蝗蟲有趨光性,所以每當蝗災來臨時,先民們就會燃起大火,讓蝗蟲自往投撲光亮而死。因此,有學者指出秋字“像蝗蟲形或以火烤蝗蟲之狀,為秋季的景象”。這種說法有一定道理,但相比上述蟋蟀說,蝗蟲說的理由似乎不太充分。

不過,對於這個字下面的“火”,可能不是表示燃燒,而是與“七月流火”有關。七月流火的意思是,在農曆七月天氣轉涼的時節,天剛擦黑的時候,可以看見大火星從西方落下去,古人認為“大火星”在黃昏時偏西而下,便是天氣漸寒、秋天將至之意。商朝天文知識極為豐富,卜辭中保留了很多天文記錄,因此這裡的“火”可能不單純表示燃燒,還有天文學上的意義。

甲骨文中隱藏的秘密:“秋”從蟋蟀來

透過甲骨文中秋字的兩種寫法,不難看到先民們假借蟋蟀(或蝗蟲)為“秋季”。那麼,秋字如何從“蟋蟀或蟋蟀加火”變為“禾加火”的字形呢?

西周時期,中國文字演變出了大篆,又被稱之為籀文。籀文的秋字(見圖4),增加了一個禾字,代表莊稼成熟的季節,火字移到禾字下面,彷彿是燃燒秸稈,蟋蟀形象不知為何變成了龜形。這個字實在太複雜了,後來漢朝還演變出筆畫更為複雜的秋字。

春秋時期,先民將籀文秋字簡化,去掉了右部的龜字,字形慢慢變為“秌”,漢字隸變時出現了左“禾”右“火”的“秋”字,並沿用到至今。

無論是“秌”,還是“秋”,儘管已與初始字形大不相同了,不過卻比蟋蟀更適合表達秋季,即“禾”代表莊稼成熟之意,代表收成,“火”字代表七月流火,秋季已到。由此可見,在漢字演化過程中,一方面追求更為簡化的字形,一方面是追求更為貼近的表達,如今的秋字就是兩者合一的完美結果。

甲骨文中隱藏的秘密:“秋”從蟋蟀來

與西方文字不同,每一個漢字的背後都有一段沉甸甸的歷史,每一筆一劃的背後都有深刻的含義,秋字造字邏輯的背後,反映出農耕社會對莊稼的重視,圍繞農耕中的一些因素定義出了秋字與秋季。透過秋字,我們可以看到上古先民與天鬥、與蟲斗的艱苦畫面,目的是為了多收一些飽腹之糧。

參考資料:甲骨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