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眾人物頻繁“出事”,私慾不該成為金錢地位滿足後的宣洩

從吳亦凡的鶯鶯燕燕再到王力宏的縱慾無度,巨星的接連隕落不斷的洗刷著我們普通人的三觀,而我相信,那些高高在上的明星或富豪縱慾過度的不僅只有他兩,因為擁有金錢地位和才華的人,對私慾有著不同的理解。

公眾人物頻繁“出事”,私慾不該成為金錢地位滿足後的宣洩

為什麼越是富豪明星,越會做出如動物類一般無腦的行為呢?

01。人需要墮落感獲得平衡

墮落感

是什麼?盡興的吃喝玩樂。你應該有一種感覺,當努力工作學習一段時間之後就會想狠狠的放縱一次,徹夜喝酒暢談甚至玩遊戲,想要把所有的快樂感都填補回來,這種感覺便是墮落感,人對這種巨大墮落感的期待,還可以從另一個角度來解讀,那就是:在某種程度上,我們其實都期待著能盡情釋放天性。

公眾人物頻繁“出事”,私慾不該成為金錢地位滿足後的宣洩

這個心理,其實大家平時都有感受到,比如站在很高的地方,很多人都會有一種衝動,那就是想往下跳。站在高處,其實就是某種財富地位積累的象徵,越積累,你就會站得越高,你自然就會感到空虛。

積累為什麼會帶來空虛呢?因為積累本身並沒有意義,積累的東西,只有被消費了,才有意義,說得通俗一點,那就是錢要拿出來用才有價值,如果放在那裡,就是一串數字,一堆廢紙而已。

所以,積累,必然導致一種空虛,而這種空虛就引導著我們往消耗,甚至浪費,主動地投入到那種

“巨大的損失”

當中,它內含一種誘惑,它不斷地在呼喚:來吧,來吧,跳下去,跳下去。

公眾人物頻繁“出事”,私慾不該成為金錢地位滿足後的宣洩

這也是人在如釋重負後的一種額外獲得感。而這種墮落是需要先決條件的,人只有滿足生活慾望之後,才會去考慮精神宣洩,窮人肯定不會去想今天去看個電影,明天去通宵玩一把遊戲,因為基本的溫飽都解決不了,又怎麼可能去考慮其他有的沒的,所謂酒足飯飽思淫慾,就是這麼來的。

普通人的額外墮落感是透過抽菸喝酒玩遊戲等來滿足,而明星和富豪的慾望則會更深。

他們擁有比普通人更多,甚至數不盡的財富、名氣和地位,他們享受前擁後簇,享受著眾多吹捧。我曾經見過一個博主這樣評價王力宏,清華北大每年都有很多畢業生,但是多少年能出一個王力宏?他的才華已經無人與之共鳴,而那種地位懸殊下產生的空虛感使他轉向了別處,那就是慾望!

公眾人物頻繁“出事”,私慾不該成為金錢地位滿足後的宣洩

而那種糜爛的原始生活滿足了他的獲得感,於是他變本加厲,愈演愈烈,有人說,難道家庭和孩子給予不了他的安全感和滿足感嗎?

換句話說,家庭生活對他來說,只是一個可以延續血脈的存在,與他精神的巨大空虛比起來,那個存在甚至可以說是及其微不足道,畢竟那種刺激和新鮮感是從家庭裡無法獲得的額外滿足,這就是為什麼已婚男人仍會出軌,即便妻子有多漂亮,孩子有多可愛。

當人墮入到巨大的私慾旋渦裡時,在人的心理底層,都會有類似那些狂歡的原始人一樣的衝動:破罐破摔,徹底狂歡。沒有任何要挽救的衝動,空虛才應該是描述我們心情最合適的詞語,而當人面臨這種空虛的時候,任何東西都不能阻止他往下跳,走向進一步的墮落。而對空虛的縱容則來源於人對慾望的無限追求。

公眾人物頻繁“出事”,私慾不該成為金錢地位滿足後的宣洩

02。人的慾望是個無底洞

從人的角度講,慾望是由人的本性產生的,想達到某種目的的要求,是心理到身體的一種渴望至滿足,因而說人類是性慾望驅動下的產物,它會伴隨人的一生。

現實中,有的人拼命賺錢、存錢、買房、買地都是在尋求安全感、各類宗教的信仰者與擁護者,都是在追尋一種歸屬感、成家立業,也是在尋求歸屬感,其本質是讓自己不那麼孤獨無依地漂泊在天地間。因為安全感、歸屬感是人類一切行為的原始驅動力。

公眾人物頻繁“出事”,私慾不該成為金錢地位滿足後的宣洩

但是,慾望又是無窮無盡的,人原有的慾望在得到滿足後,體內馬上又會產生新的慾望。慾壑難填是形容慾望像深谷一樣,很難填滿。除此之外,慾望也會隨著人類的生活條件及社會環境的變化而不斷地繁衍。經濟越發達,社會越進步其結果就是慾望越層出疊現,欲壑永難填平。

公眾人物頻繁“出事”,私慾不該成為金錢地位滿足後的宣洩

食與色,乃人之大欲也。單純就“

”而言,人類最初的食慾只是為了果腹生存,隨著社會的發展,食慾不僅要吃飽,還要講究美食,食不厭精,膾不厭細。

到了現代,食物不僅要精,要色香味俱佳,還要有營養能滋補,最好還要有治病的療效。吃下去的食物不僅要讓口腹感受到新奇和刺激,還要滿足個人的虛榮心理甚至是畸形嗜好。

一般雞魚鴨豬等肉類不稀罕了,就吃牛羊狗驢的肉,這些吃膩了,山珍海味嚐鮮,野生動物獵奇。吃猴腦、食人胎,吃蝙蝠、果子狸、穿山甲,真不知道還有什麼是不能吃的。人類正常食慾早已經被貪婪所扭曲。

公眾人物頻繁“出事”,私慾不該成為金錢地位滿足後的宣洩

人體內的慾望不會減少,更不會消散,也永遠不會得到滿足。人類從滿足衣、食、住、行、性,還要享受、被尊重、被認可,還要追求幸福、快樂、自由等等。無論是物質上或是精神上的需求總是層出不窮,無盡無休。貪慾使人心無厭足,如火添薪。

這就是為什麼薇婭等公眾人物已經很有錢了還在不停的偷稅納稅以獲得更多的金錢,動輒幾億的存在已經讓他們麻木,補交稅款都是以億為單位,驚人的同時也讓人反思,人的慾望就是個無底洞,永遠沒有休止符。等慾望無限大時,慾望會反過來吞噬人類自己。

公眾人物頻繁“出事”,私慾不該成為金錢地位滿足後的宣洩

人如果不想讓慾望毀滅,就要懂得適可而止。慾望是生命力的流露,是奮鬥的驅動力,但極度的貪婪,便是敗品,便會使人變成慾望的奴隸。

在這裡,紅樓夢也曾給予告誡。紅樓夢第五回的遊幻境指迷十二釵中,警喚所言

:“塵世中多少富貴之家,那些綠窗風月,繡閣煙霞,皆被瀅汙紈與那些流蕩女子悉皆玷辱。更可恨者,自古來多少輕薄浪子,皆以`好色不瀅‘為飾,又以`情而不瀅’作案,此皆飾非掩醜之語也。好色即瀅,知情更瀅。是以巫山之會,雲雨之歡,皆由既悅其色,復戀其情所致也。吾所愛汝者,乃天下古今第一瀅人也。”

這不僅是為點醒寶玉,也是曹公對私慾的一種解讀。好色本是人的本性,若加以汙紈和流蕩,則全然變味,荒淫無度甚至成癮成性,最終毀滅的只有自己。

公眾人物頻繁“出事”,私慾不該成為金錢地位滿足後的宣洩

那慾望又應該如何被壓抑呢?

03。吾心即宇宙,學會控制自己的心才會控制自己的人生

南宋哲學家、心學代表人物陸九淵主張“心即理”說,曾經說過:“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他認為要學為人首先是“發明本心”,即“存心”、“養心”、“求放心”。

對於私慾如何克除的問題,王陽明曾這樣解釋:

“汝今終日向外馳求,為名、為利,這都是為著軀殼外面的物事。汝若為著耳、目、口、鼻、四肢,要非禮勿視、聽、言、動時,豈是汝之耳、目、口、鼻、四肢自能勿視、聽、言、動?須由汝心。這視、聽、言、動皆是汝心。”

公眾人物頻繁“出事”,私慾不該成為金錢地位滿足後的宣洩

耳眼口鼻是人心與外界獲得聯絡的媒介,看到別人身上的奢侈品,在嫉妒心裡的作祟下,便會產生攀比感,聽到別人都會聽的音樂,不知不覺也會點開,聞到好聞的也會想要去吃,看似是五官的指引,其實都是心的指引,人正是因為有了心的指引,才有了七情六慾,有了所思所想,會去做心裡想做的事情。

比如,你心裡想去打籃球,那麼你就會下意識地換上球衣,拿出籃球,去到籃球場,開始打籃球;你心裡想約朋友去吃粵菜,那麼你就會不由自主地去外面街道尋找主打粵菜的餐廳就餐;你心裡想看最新上映的某部電影,那麼你就會去附近的電影院買票觀看相應場次的電影;你心裡想聽什麼話,那麼你就會選擇聽什麼話,會把不想聽的話主動遮蔽掉……

公眾人物頻繁“出事”,私慾不該成為金錢地位滿足後的宣洩

在心學大儒看來,

“心”

是思維器官,它可以主宰人自身的一切思維活動,包括認知、判斷、決定等,甚至能影響客觀世界的執行規律,因為世界是什麼樣都是由人的認知決定的,你是什麼樣的人,世界就是什麼樣的世界。

公眾人物頻繁“出事”,私慾不該成為金錢地位滿足後的宣洩

明星需要控制,我們普通人也同樣需要。就像網路世界裡,每個人都是有錢人,而現實生活裡,自己周圍不過都是普通人罷了,有時候網路會迷惑人的認知,所以,我們不能沉迷虛擬,而是應該多看看自己身處的世界萬物。真正教給我們的應該是生活中的真理,而不是那些被虛構了多少層的好聽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