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麻陽生活,好多人不懂的四大風俗!(建議收藏)

習俗就是一個民族或在一定地域內由民間自發行成世代傳承的習慣和風俗的簡稱。我們麻陽群山延綿,地域相對狹小封閉,歷來遠離戰亂,堪稱世外桃源。千百年來麻陽各個氏族間透過交流融合,逐漸形成了一整套大同小異的習俗,包括各種年節、婚慶、喪葬、新居落成等等,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麻陽本鄉本土風情的四大習俗。

在麻陽生活,好多人不懂的四大風俗!(建議收藏)

麻陽

風俗

1:居住建房

在麻陽生活,好多人不懂的四大風俗!(建議收藏)

麻陽人民多聚族而居,一個姓氏一個村寨。村寨多建在山腰和溪河邊,以便於汲洗與禦敵。房屋多為木構平房,蓋瓦。80年代扶貧建房前,鄉村多有茅草房,之後,逐漸消失。鄉村民房一般是4排3間的“一”字屋,正面開3個門。城鄉戶戶建廳、堂和風火牆四合院子屋。農戶多以“捋泥磚”(即在黃泥裡滲寸餘長稻草,築成每塊重約10一15公斤的長方形泥磚)封牆圍屋;有的村民在房屋四周裝木板為壁。房屋座向多是座北朝南,或座西北朝東南,取“前朱雀、後玄武、左青龍、右白虎”吉地之象。房屋中間是堂屋。堂屋是一家人的“禮堂”,即是迎賓宴客之所,也是最神聖的地方。上首正中是“神龕子”,是祖先神居處。貼在神龕子正中的一整張大紅紙中心即稱“家先”,其外側對稱貼的是一副祈禱對聯:“願國四時調玉燭,祈家千載紹書香”。其上下還寫有一些祝福的詞聯。其上寫的是:“佑吾後人”或“長髮其祥”或“篤馨鍚光”四字及其中心一個“福”字;其下寫有:“天地陰陽一年四季大吉大利”(橫貼)與“百事順遂,五穀豐登”(豎貼)。神龕底部橫置一塊木板或做成木櫃,上面放置1個插香用的香爐碗。堂屋兩旁的房間為住房。火床和臥房幾乎各佔一半(靠裡為臥房,外為火床)。火床是一家人冬季烤火取暖、煮飯吃飯的地方。春夏秋冬則在偏所(側屋)的“灶頭”辦飯菜。火床上的坐位素有規定,靠內一方是主人坐位,特別是女主人只坐這一方,與其相對的一方是客位,面對堂屋的一方是長者的坐位,靠堂屋的一方是晚輩的坐位。客來不能亂坐。本村寨人來,除房主人這一方,其餘各方不大講究。

在麻陽生活,好多人不懂的四大風俗!(建議收藏)

建房,麻陽人稱:“豎屋”

。清至民國,“山農依田結廬,縛茅覆板,僅蔽風雨而已。”現今,鄉村多建木構瓦屋,有的還建磚木結構或鋼筋水泥結構的兩三層樓房。歷來人們視建房為大事,為人生中惠及子孫的大好喜事,因此,又叫“盤根基”。所以,建房主人首先要選好依山傍水的屋場,請“陰陽地理先生”(稱道師,有的請巫師)告羅盤、定方位、看吉利。屋場地宜建“座北朝南”的房屋,是年“不利南北”,就放到“大利南北”的年份建房。建房時,還要請陰陽先生看日子,即根據全家人的“生庚八字”排出和選擇“動地”、“伐木”、“架碼”、“發墨”、“排扇”、“上樑”的吉日良辰,主人給予“禮事”(紅包)相酬。“先生”將排算的月日時辰和一些吉利話寫在一張紅紙上送給主人。以後,主人和匠人安排破土動工。過去鄉民請的“陰陽先生”一般都有固定的“世主”(稱道師和巫師為救世主)。此習今大都廢止,但少數鄉民仍有看地利時辰的。

在麻陽生活,好多人不懂的四大風俗!(建議收藏)

動土

,即開始平整屋場。無論天晴下雨,要按照擇定的日子時辰開挖屋場。燒香紙敬“土地爺”。若是新闢的屋場,要請主人兒子的舅舅用牛犁三個來回。

伐木

,只按時辰伐中堂梁木,伐其它木料無時辰論。

架碼,木匠做三腳木碼和放柱子的四腳長橫木架。三腳木碼可以從鄰居借用,但必須用主人的木材做一對新的。鄉村中有專門豎屋的木匠,俗稱“高梁木匠”,而把專做傢俱行頭的木匠,稱“細梁木匠”。主人請木匠,只請“掌墨”師傅一人,其他幫手及鋸匠由掌墨師傅組班。

發墨,

即木匠開始動工,主人買香墨一對和墨斗絲線一雙,分贈於木匠和鋸匠,並送“禮事”予掌墨師傅。掌墨師傅首先在“發墨”中柱叫“發脈柱”)上劃墨線再及其它。

在麻陽生活,好多人不懂的四大風俗!(建議收藏)

排扇,

時辰一般選擇在子夜至黎明前。先在地面組裝,再一排排用“千年繩”(長而大的棕繩或麻繩)扯豎起來。在正式豎立之前,掌墨師傅先敬魯般。敬魯般即在堂屋正中上首擺一張大方桌,桌上擺一隻新做的木碼或高椅,周圍用細篾睡簟圍住,上罩一把紅油紙傘,在其前擺設香案。燒香紙祭畢,即用先已備好的一隻木莊(木契)串著九張燒紙釘於屋場附近的地下或巖坎處,邊釘邊口中唸唸有詞。而後拿起一隻大紅公雞念道:“主東賜我一隻雞,頭戴紅冠身穿五色。公雞賜我有何用?說是立柱到時辰。一祭東方太乙,二祭地脈龍神,三斷邪煞九宮陰。四方我都念到,八面有關照的眼睛。立起中柱穩當當,立起中柱堂正正,正!”掌墨師傅邊念用手指甲抿去雞冠頂端讓其流血,並扯雞項毛沾血貼於堂屋左側的中柱(發墨柱)的正墨腰上。手貼雞毛時,口中念“正!”主人鳴炮,眾木匠和鋸匠及幫忙隨“正!”之聲把“排扇”扯起,用長木架好,再扯對扇與之相連。至天亮,四個排扇均已排好。

在麻陽生活,好多人不懂的四大風俗!(建議收藏)

上樑

,是豎屋過程中最隆重的儀式。這天主人用樂鼓唱戲、請客宴匠人。至親做餈粑、包子送禮,叫“提樑”。上樑之前,木匠鋸匠敬魯班喝“魯班酒”,要把豬身上能吃的都吃到。“魯班酒”之後到時辰即上樑並拋梁粑,這個儀式也是由掌墨師傅主持。梁木按吉日做好後放在高處,不能低於附近路面。梁木用椿木或用樟木或用鐵杉(質硬而紅的杉樹)做成四方形,中畫太極圖(紅進黑出,用4尺長的紅布裹纏),兩端分別畫三(乾)和三三(坤),代表天和地。

在麻陽生活,好多人不懂的四大風俗!(建議收藏)

梁用黃絲絹(意表黃龍)提上去。提樑前,掌墨師傅在堂屋中間用酒敬梁,高聲唱道:“一杯酒敬梁頭,文到尚書武封候。二杯酒敬梁腰,恭喜主東順滔滔。三杯酒敬梁尾,榮華富貴從今起。”敬梁後,就是升梁。掌墨師傅念道:“東邊升起,千年發達;兩邊升起,萬年興旺;中央升起,兩頭齊發。”鞭炮聲中,樑上提屋頂。然後由木匠師傅把梁木兩端放到中柱榫口內去。榫口內放著兩頭吊出的五彩紙和五彩絲線。念道:“我把黃龍翻個身,恭喜主東千年發達萬年興;我把黃龍轉個面,千年發達萬年旺。”樑上好後,還要“拋梁”。“拋梁”即把親戚“提樑”送禮的糯米餈粑和包子,從梁木上拋給眾人。正式拋梁前,還要吃“豬肝酒”,頌梁。木匠和鋸匠師傅各坐梁木一頭,木匠坐發墨柱樑頭,首先齊聲道:“主東送我一隻盤,盤內擺的是美酒和豬肝;金盃子一對,銀筷子兩雙。”然後,木匠與鋸匠一問一答地道:

“此梁此梁,生在何處?長在何方?”

“生在須彌山上,長在九龍山頭。”

“誰人得見,誰人得看?”

“張良得見,魯班得看。”

齊聲念道:

“張良拿把斧來砍,魯班然後用尺量。七一量,八一量,量得一丈八尺八寸長。別人拿去無用處,主東拿來做棟樑。”

又一問一答道 :

“此梁此梁,生在何處?長在何方?”

“生在崑崙山上,長在九龍頭上。”

齊聲道:

“此木非是平凡木,乃是須彌山上紫檁香。長得枝枝都成對,生得葉葉又成雙。朝有金雞來報曉,夜有鳳凰在樹眠。烏雅不敢亂叫,蝗蟲不敢亂鑽。別人拿去無用處,主東拿來做棟樑。”

幫忙人把拋梁滋粑上送至梁頂,掌墨師傅念道:“正月是新年,二月去梨田,三月去下種,四月去插秧,五六月去看水,七八月谷進倉,主人把谷擔到碾子上,大姑娘來篩米,二姑娘來篩糠,三姑娘年紀小,做起粑粑拋棟樑。”

拋梁開始時,先拋給主人。此時木匠師傅道:“我拋東來你拋西,恭喜主東榮華又富貴。請問東家要富是要貴?”

下面東家答道:“富貴都要。”

木匠又問:“請問東家要金是要銀?”

東家答:“金也要,銀也要!”

東家主人用衣襟接住拋落的一塔(4個)餈粑,後又去接鋸匠同樣拋給的餈粑(此兩塔餈粑全家人分食)。然後把擺上梁頂的餈粑和包子往四面八方拋散,任人搶奪。男女老少以搶得拋梁粑粑而自喜得福。上樑拋粑後,掌墨師傅再祭魯班,主人謝師,把裹梁的紅布、祭魯班的傘贈給掌墨師傅。

建築房屋,除椽皮用釘子釘外,其它各部都是榫卯連線。組裝豎屋時,不用鋸、銼、斧,只用“發棰(木棰)”的木匠,才是好木匠。木匠把椽皮釘好後,再齊簷,第一步工程結束。第二步工程是裝壁板。一般房屋沒有窗戶,只有臥房後面一個一尺見方的小孔,叫“貓兒洞”,有的在臥房後壁裝一塊“○”或“○”形孔的木板,叫“亮窗眼”。建房,親族朋友幫工,只吃酒飯不付工錢。木匠、鋸匠也讓工(即少收幾天工錢),此習至今亦然。

在麻陽生活,好多人不懂的四大風俗!(建議收藏)

麻陽

風俗

2:飲食宴請

麻陽人民主食稻米,雜食包穀、小米、高梁、蕎麥、紅薯等。農戶在春耕秋收季節一日三餐,稱中餐為“點心”,栽田一日四餐(早晨吃餈粑、糯米酒過早)。冬閒時白天短,一般吃兩餐。苗鄉人多居山間,其飲食習慣重糧不重菜,只講飯飽不顧菜劣,所以說:“有菜三碗飯,無菜飯三碗(即有菜無菜,飯都吃得飽)”。特別是酷嗜酸菜和辣子,無論春夏秋冬,家家戶戶備有壇裝酸菜,如酸羅卜、酸青菜、酸魚、酸肉、酸辣子等。特別是盛夏製作的“馬援苦”(一種生於山林中的草本植物)酸和初秋製作的芝麻葉酸,別有風味。用此酸菜下飯,大增味口。所以有句俗話說:“酸菜(省)油,辣子(省)鹽!”以酸辣替代油鹽。並俗雲:“三日不吃酸 ,走路打鬧躥”。另外,愛蹲著吃飯,喜吃“合合菜”(即把幾樣菜混合一鍋煮),愛“打平夥”,吃熬牛皮,且吃肉大塊,喝酒大碗,待客非讓客人吃飽喝足不可。

在麻陽生活,好多人不懂的四大風俗!(建議收藏)

麻陽人民遇婚、喪、喜、慶必宴請賓客。宴請賓客,事先一般發請帖(柬)。舊時,客人分男女坐席,長者或社會地位較高者坐首席(即堂屋上首面)。酒席的席面菜餚有“紅”、“白”喜事和貧富之分。但無論紅、白喜事,狗肉不能上席,亦不可上灶烹調。所謂“紅”喜事,即婚娶、嫁女、豎屋、祝壽、接“雞米”(為新生兒滿三朝宴客)等;所謂“白”喜事,即為壽終正寢的老人辦喪事(名“當大事”)。紅喜事的宴席菜餚數質較白喜事要講究一些。過去隨家境貧富而定,有的辦“四盤”(豬肉、豆腐、粉條、羅卜片合肉);有的辦“五大它”(扣豬肉、豆腐、粉條、黃雀肉、羅卜片),還有一碗湯,故又名“六品碗”;有的辦“八小八大”(八小即八小碟瓜子、糖果、糕點之類,先喝茶吃八小碟;八大即八大碗菜餚豬肉、豆腐、雞鴨肉、魚、粉條、蛋、海參、燕窩之類)。城鎮及附近農村,一般戶只辦“四盤”,隨吃隨添;富戶才辦“五大它”或“八小八大”,邊吃邊換,亦名“撒席”。舊時官紳間相互應酬還辦“魚翅席”(以魚翅為主海味類),富豪之家祝壽還辦“海參席”(以海參為主味)。惟山村佤鄉人的席面只辦三樣菜,即方它子豬肉一大盤,油炸豆腐、包穀粗粉條各兩大碗(肉放大方桌中,豆腐粉條對稱置於方桌四角),8人一席,兩人坐一條長凳,邊吃邊添。

在麻陽生活,好多人不懂的四大風俗!(建議收藏)

月粽餈

,是年年必做的食品。人們過“小端午”和“大端午”,以粽餈沾紅砂糖過早。粽餈做法是將糯米泡溼,用粽葉(名廣葉又名蒲葉)包紮成一個一個的尖角餈(捆紮後有四個角,其中一個角較尖長),放鐵鍋內煮熟即成。每至農曆五月初四和十四,婦人即忙於包粽餈。少糯米的人家,就在糯米中合綠豆或豌豆或紅豆,凡豆子粽餈亦別有風味。五月粽餈,一則自食待客,二則作饋親友禮品。市面生意人也擺攤出售。瀘溪農諺雲:“吃了五月粽,才把棉衣送”。

在麻陽生活,好多人不懂的四大風俗!(建議收藏)

粉酸辣子

,亦是苗鄉人常年必備的主菜。粉酸辣子有兩種:一種是將大紅辣子剖開去籽內裝糯米粉,放在罈子內匍酸後一個個煎熟即成佳餚;另一種是無論青紅辣子合糯米粉或合包穀粉或合高梁粉剁細,裝入罈子內匍酸後炒食或煎食,若合鮮羅卜片煮食,味道亦美。還有一種純酸辣子剪去蒂,洗淨晾乾水氣後裝入壇內匍酸;一種是把老紅辣子洗淨晾乾水氣,放入壇內,用放冷的鹽沸水浸泡,上用大石頭壓緊,經七天後即可食用。純酸辣子可炒食,炒大蒜,炒羅卜絲,炒牛肉、雞肉,其味無窮。

在麻陽生活,好多人不懂的四大風俗!(建議收藏)

粉酸魚肉

,亦是民間常製作的佳餚。粉酸魚製法是每年稻田放水捉魚時,將半斤大小的魚,去肚髒用鹽閹一天後曬成七成幹,再在魚肚內裝入糯米粉,放在壇內匍酸後煎食;酸豬肉製法是將新鮮豬肥肉切成小塊,合粳米粉裝入壇內匍酸後炒食。暑天防肉臭,常用此法。

醃臘肉,

每年冬季後農家必殺“年豬”醃臘肉。一般是把食鹽先放鍋內炒熱,再把新鮮豬肉放入鍋內,讓其沾上食鹽後取出放於缸內(有的還放五香粉)壓緊經20天后,一塊塊掛於火炕上方的烘床上,用煙火燻成黃黑色且至6——7成幹即可。有的“醃熱肉”,屠夫砍一塊,主人醃一塊,搭熱擦上食鹽置於缸內壓緊。除醃豬肉,還有醃狗肉、牛肉和醃魚等,而以醃豬肉為最多最普遍。因此,若說“臘肉”,必指“臘豬肉”。又多在農曆臘月(十二月)所為且能久儲,“臘肉”由此而名無疑。炒食蒸食都存火煙味,又名“臘味”。人們往往把久儲的東西,亦稱做“臘貨”。

在麻陽生活,好多人不懂的四大風俗!(建議收藏)

年餈粑

,是每年臘月家家必做的餈粑,糯米餈叫“銀餈”,粟米餈叫“金餈”,高梁餈叫“烏金麻子餈”,糯米合包穀米做的餈叫“花餈”,糯米和粘米粉混合做的餈叫“姐妹餈”。這些餈粑的做法基本相同,即將米淘淨浸泡一夜瀝乾用罾蒸熟,放在巖餈坎內一款款用餈捶舂爛,將舂爛的餈放於桌子或板子上做成2——3兩重的一個個園形的粑,稍硬即四個一迭,迭成一塔塔的餈粑,放5——6天后浸泡於清水中(立春前的水浸餈易酸),待吃時撈出。做餈粑時要在手上和桌子或板子上擦食油溶合黃蠟的黃蠟油,以免餈粑沾手和桌板。有的人家在做年餈時,還在部分餈粑內包以煮熟的綠豆或芝麻粉。有的農戶還做0。5——1公斤重的大餈粑,叫“餈粑娘”。凡有包心的餈粑都不可久浸,久浸必酸。實心餈粑久浸不酸,可吃到清明後杜鵑鳴啼插秧時節。年餈粑可烤可煎可煮,農忙當早餐或中餐,既省時又方便。農家做餈粑的糯稻、粟、高梁等,無論過去現在大都自種,若欠缺就從別家換。

在麻陽生活,好多人不懂的四大風俗!(建議收藏)

麻陽

風俗

3:婚姻嫁娶

苗鄉人的婚姻,舊時一般是擇門戶相偶,由父母包辦。男家請媒人去女家求親,女家初次是不會同意的。男家請媒人多次去女家央求,求的次數越多越好,因為俗稱:“親要多求為貴”。女家同意後,男家就準備2公斤酒4公斤肉、兩封糖、一套衣服等禮物,請媒人送至女家,叫“取口八字”,又叫“取八字”。女家接了禮物,叫“吃放口風”。女家一般留下那套衣服給許配的姑娘穿,再收一半禮物,另一半退回男家,並送以4寸見方紅紙寫就的女子庚帖,名“庚書”,叫“謝肯”。

媒人回至男家,男家將退回的禮物謝媒人。再行“合八字”,又叫“合婚”。有的請陰陽先生合,大多數是自己合。自行合婚的辦法有兩種:一種是把男兒的庚帖重合在女子的庚帖上面,壓在神龕的香爐碗下面,七日之內全家人無疾病發生和做事順遂,說明合上了,這叫“祭神婚”。另一種是把男女庚帖分別放在兩個木瓢內,再把兩個木瓢放在盛有半缸水的水缸內,同時把水攪動,第二天早晨去看,若兩個瓢靠在一塊兒,就說明合上了,這叫“闖天婚”。

在麻陽生活,好多人不懂的四大風俗!(建議收藏)

合婚後,再選擇當年或第二年、第三年的吉月吉日,請媒人送衣服、首飾(大都為銀器)、酒肉至女家,叫“取大八字”,現名“提藍”。女家以送來的酒肉設席邀族中長者共宴,意即讓族中知道姑娘已許配人家。同時要從送的肉中留出一大塊送給家婆(即外婆),叫“家婆肉”。意思是讓外祖家也知道外孫女已許配人家。就在飲宴的當兒,女家父母當著族中長者的面,請會寫字的人把女兒的生庚八字(即“X年X月X日X時”八個字)寫在一張8寸見方的紅紙上,這就是正式的庚書、庚帖。女家就以此庚帖和女子親手製作的花褲帶、布鞋、四方巾作答謝。自此親宜往來,動必以禮。男女雙方在過年過節時,都可以到對方家去拜謁、祝賀。

若男女雙方結婚年齡已到,男家必須請媒人於正月十五日去女家求婚,意思是請求女方同意結婚。女家一旦同意,男家就擇定秋後的吉月吉日作為結婚日,請媒人將擇定的日子於五月十五日或八月中秋節告訴女家,同時送1至2公斤麻、0。8丈至1。2丈布,並送給女方家族每家一封糖。這叫“報日子”或叫“通佳期”。意思是讓女族人都知道姑娘即將出嫁,要女子加倍用功做鞋子、挑花被子、繡花枕頭等。將娶前兩天,男家送酒肉、衣服、銀首飾等至女家,叫“送日期擔”。意即迫近的婚日無變更。女家復以布鞋、絲褲帶、四方巾作答謝。男家送給女家的只是肉酒、衣服之類,數量多少以家境而度,女家絕不向男家索要過多的財物。

在麻陽生活,好多人不懂的四大風俗!(建議收藏)

女子在出嫁之前一月或兩月內,邀約族中姐妹陪伴,每夜同宿於自家門樓或正屋樓上,哭訴離別之情。每當雞啼時,大聲號哭母親、父親的養育之恩和兄弟、姐妹的骨肉之情,陪伴姐妹也陪哭,統稱“哭嫁”(佤鄉人叫“列古念”)。“哭嫁”有一套一定規格的詞語和聲調,如把母親、祖母、姑母列在父親、祖父、姑父之前哭訴。

將娶之日,男家有哥嫂迎親,女家有哥嫂送親,並有被褥、箱櫃等作嫁妝。

女家在姑娘過門先天宴賓客,叫“戴花酒”。戴花酒這天,姑娘要在堂屋舉行辭別祖宗、父母以及叔伯、兄弟等親人的儀式。先跪拜,後按長幼親疏的次序哭別。當夜、還要挨家挨戶哭別滿寨人。被哭的人也陪哭。若感情深厚的,互相抱頭痛哭。哭滿村人的意思,一是辭別;二是請村中叔伯兄弟姐妹們送她去夫家。因為第二天過門的嫁妝要人抬送。花被子是嫁妝中的主品,一般要兩人抬一床,還要配一名送行大哥。其他大哥由親兄弟、叔伯兄弟、表兄弟、族兄弟組成。大哥中必有一名為首席大哥。首席大哥要“背親”。一般又以首席大哥的妻子為送親大嫂。

哭完滿村人後,就請送行的人喝酒。這次酒席擺列的方式,是把幾張方桌連成一長串,叫“爬船席”。以流水方向為準,上游坐貴客和長者。在喝酒時,姑娘要依次哭席上的每一位客人。希望孃家的客人送姑娘去夫家,以後要象水中行船一樣,常來常往,來往不斷。所以,這又叫“請客席”。

“請客席”結束後,新娘第二次梳頭。第一次梳頭是在男家送肉酒那天(即先一天)進行的,第一次梳頭要將長髮周圍的短髮、汗毛用五色絲線絞掉或加用地灰扯掉,叫“拓荒”。梳頭即把姑娘的長辮子梳理伸妥,挽成船形長髻,盤在腦後。已婚未婚的外形區別就在這裡。梳頭以後的姑娘就叫“新娘”,梳頭時要哭梳頭。所以父母、叔伯父母等親人到邊後,新娘才肯讓別人梳理她的頭髮。然後舉行一種叫“迭揣”(敬茶)的儀式。即在堂屋當中用幹木柴燒一堆大火,新娘盛裝,低頭,兩手拿3尺見方的繡花巾掩面站在堂屋下首右邊。她的左邊是送親大嫂,端茶盤。茶盤內有4個小茶杯。送親大嫂左邊是手提茶壺、拿茶葉、端炒米的3個女孩子。新娘和送親大嫂面前的地上鋪竹蓆子,席子上面鋪著紅氈子或墊被子。堂屋上首坐著外婆和舅母。觀禮人或坐或站立兩旁。儀式開始,奏樂,送大嫂沿著火邊向上首長者獻茶。先端空盤獻4次,後泡炒米茶獻4次,共8次。每獻一次,新娘跪拜一次。上首長者在新娘跪拜的同時,把茶水灑在地上。大嫂獻茶時,腳步必須合著嗩吶聲擦地半腳半腳地行進。所以這個儀式長達一個多小時。“迭揣”的意思是向外祖家告別。

在麻陽生活,好多人不懂的四大風俗!(建議收藏)

“迭揣”結束,新娘退席,停止哭泣。緊接著就是由送親大嫂主持的“叩盔大”儀式。它的大意是代表新娘表示感謝諸位親眷的來臨,明天就要離開孃家去婆家,請眾位親人盡情唱歌,多用話打發。儀式開始,樂止,送親大嫂站在堂屋下首,面對大家唱哭嫁歌:

“姐哎,賀唷!今天是30人來齊了,今天是40人走攏了!好比是螺絲騰雲,好比是羅篩篩攏,好比是粉篩篩齊!假若不是為我這個‘空弟’分家,你們不會知道我屋對那方立,你們不會知道我門對何方開!今天是為我這個‘空弟’分家,你們才頂風冒寒從那四面八方團攏來啊!今天好比是水往上流聚成堆,今天好比水往下流攏了壩,今天好比是上水鱖魚攏了邊,今天好比是下水鸕鷀齊口開,今天好比是天上的雁鵝飛成串,今天好比是天鵝排成行!今天燒的大火莫空燒,青油燈一盞莫空照!今天來的強梁親叔破費了。強梁親叔們有歌放到歌場唱;強梁親叔們有戲放到戲場唱。莫把歌書一本汙黴了,莫把戲書一本瞞昧了。大家都說樹生有根,大家都說水流有源。我好比是園邊的棕樹根多,我好比是堤邊的桑樹根長。今天我好比是新官上任,今天我好比是府官出行,今天我好比是烏龍行雨,今天我好比黃龍顯身,今天我好比是皇帝坐位。滿園竹子我為高,滿坪蘿蔔我為大。今天我好比天上月亮亮堂堂,今天我好比是十五月亮正當中……。”送親大嫂唱完後,觀禮人隨意唱哭嫁歌。歌詞大都為祝賀,規勸新娘好好做人的一些內容。至三更時分,亦即在迎親花轎到來之前,舉行“依盧豢”儀式。此儀式即把同胞兄弟、姐妹聚在一起,中間擺一張小方桌,桌上放一碗飯,每人在碗裡挾一它飯吃。新娘只是哭而不願吃,表示不願離別姐妹、兄弟。在父母、叔伯的哭訴勸導下,才勉強吃一小口飯。

在麻陽生活,好多人不懂的四大風俗!(建議收藏)

男家在迎親之日宴賓客,這天叫“正酒”。“正酒”這天早晨,男家派鼓樂、4人抬的花轎、媒人、迎親大哥大嫂去女家迎親。花轎停放在女家樓門外,媒人,迎親大哥大嫂由女家送親大哥大嫂迎接屋內接親,其他人員在門外等候。

女家擺香案接轎,先接媒人。女家大哥說:“天上無雲不下雨,地上無媒不成婚。今日月老大人,路上受了風霜,馬上受了勞倦,依禮節要十里鋪氈,五里結綵,遠迎十里長亭。今日不曾遠迎、不成禮數。天棚腳下水露未乾,下馬杯莫說120杯,240杯,480杯,也是不成敬數的!”邊說邊往茶盤內的3只酒杯內一一斟酒。

這時,媒人左手拿一把纏繞紅布的紙傘,右手接過酒杯,能飲則飲,不能飲則倒在地上敬天地,然後進屋把傘供在神龕下面的方桌上。這把傘是男家給買的,是媒人的令箭,男女成婚後歸媒人所有。媒人進屋後,再接迎親大哥大嫂。女方大哥先問道:“今日鑼鼓喧天,旗號紛揚,不知是狀元入府,還是宰相入轎?”

男方迎親大哥答道:“一不是狀元入府,二不是宰相入轎。我今奉紅葉之命,逢山開路,遇水搭橋,迎接貴府千金小姐。”女方大哥又問道“你走水路而來,還是走旱路而來?走旱路過了多少彎?走水路過子多少灘?”

男方大哥答道:“走旱路霧霧沉沉不見彎,走水路洪水滔滔不見灘。走旱路見了鴛鴦對舞鸞鳳和鳴,走水路見了二龍搶寶雙蛟躍灘!”

在麻陽生活,好多人不懂的四大風俗!(建議收藏)

……

凡問話要有貼切的答語,否則就要拖長時間。進屋後,迎親大嫂要給陪伴的人送“姊妹錢”,新娘的房門才得開。迎親大嫂披青布包袱,包袱內放著一件新紅綢面棉衣。大嫂進房後,在媒人的配合下,不顧新娘的哭罵,七手八腳解去新娘身上的棉衣和罩衣,給穿上這件紅綢棉衣後,立即在女家尋找一件可以拿走的東西,或碗或缽,包在包袱內,意在揹回家。然後點燃兩把長長的火把,意即催女家“發親”。火把是幹竹子捆成的,用紙圈繞著。女家“發親”是由為首大哥(新娘的親兄弟或叔伯兄弟,若無就叫表兄弟或族兄弟代替)“背親”。“背親”是用一根長絲帕挽住新娘的腰背,背在大哥的背上,送親大嫂在後用雙手托住新娘雙腳,不讓沾地。“背親”時,先把新娘從房內背到堂屋撒五穀(或撒筷子,以筷子代五穀),迎親大嫂燃火把在前引路,再背進轎子內。新娘在大哥背上,頭罩黑底花字四方帕,手拿繡花四方巾,掩面號哭不已。媒人拿傘隨後跟出,徑直回男家。轎子抬起時,點火把引路的迎親大嫂,就將手中的火把朝女家方向丟一把在地上,讓其自燃。拿著另一把轉身急步往前走,但不能走的太遠,否則女方就有人出面制止。轎子行進時,陪伴姐妹要攔轎,意即不讓姑娘早早離去。待新娘將所有送行人和攔轎姊妹哭別一遍後,在族中長者勸告下,攔轎姑娘們才讓轎子往前行走。這時,迎親大嫂就把手中的火把朝男家方向丟在地上,讓其燃盡。新娘的哭聲更加激烈,一直哭到孃家人聽不到哭聲時,在送親大哥勸阻下才停止。迎親送親的佇列次序是:前面為迎親樂隊和迎親大哥大嫂,後面是花轎、送行人和嫁妝。轎前為送親大哥(人數多少視嫁妝中的被褥多少而定,少則1人,多則達12人),轎後為送親大嫂和抬送嫁妝的隊伍。嫁妝中有一套製作精緻的被子,稱“正被褥”,當夜就要鋪蓋。箱子中有一口大而美的箱子,叫“正箱子”。“正被褥”中夾著一對花枕頭,合在“正箱子上”,要安排一對父母雙全的青年男子抬送,並緊跟在花轎後面。還有嫁妝中的細篾睡簟、蚊帳也要安排父母雙全的人抬送,跟在“正被褥”的後面。其他嫁妝就按大小主次隨後而行。送行的人,有嫁妝的則抬扛嫁妝,若無空手而行。但大哥大嫂是絕不抬嫁妝的。假如送親客多,男家先託族長辭於中路,或布席郊野,醉而辭之,叫“茅延酒”。雖送親客多,而至男家但吃中飯後大都辭別而歸,只留送親大嫂住兩晚,待三朝回門時,與新郎新娘一齊回家。轎子在中途不能停放歇息,要一直抬到男家樓門外停放。男家擺香案接親。斷煞後,先接大哥再接新娘。新郎向新娘的轎門作揖後再行開轎。迎親大嫂又點兩把火把引路,送親大哥大嫂又如前法背新娘出轎經堂屋而入洞房。在背新娘入洞房的當兒,父母、兄弟均躲避,新郎站在洞房門首將罩在新娘頭上的四方繡花字帕子揭去,旋即躲在蔭靜處用腳將其踩三下,意即使女方怕他。新娘進房後,送親大嫂就為新娘鋪床。新娘將鋪好的被子四角摺合,用屁股將其坐三下,意即使男方服她管。

在麻陽生活,好多人不懂的四大風俗!(建議收藏)

中午,鼓樂高奏,一人主持,由新郎新娘盛裝雙雙到堂屋“一拜天地,二拜祖宗,三拜三親六眷”。拜天地、祖宗後即拜祖父母、父母、男家外祖家長者、姑父母等親人。根據“男左女右”的說法,面對堂屋門,新郎的位子在左邊,新娘的位子在右邊。若面對堂屋中的神龕,則新郎在右邊,新娘在左邊。新娘由送親大嫂引著,只跪不拜;新郎既叩首又作揖,也有勸阻免拜而送禮的。送親大嫂出面,給每位長者敬獻一雙新布鞋。凡接布鞋者以禮錢相酬,多少不論。爾後,新郎進洞房要新娘解釦子脫掉身上的盛裝。當夜同宿,新娘只能睡頭朝堂屋這一頭。

夜間鬧房,3天不分大小。有些青年人除用唱歌逗趣外,還用辣椒煙燻,或躲在房外偷聽新人說悄悄話,鬧得新郎新娘不得安寧。但長者只坐在火床上或堂屋裡,一邊唱辰河高腔戲,一邊品味新人敬獻的茶點。第二天清晨,新郎新娘早早起床,同去水裡擔一擔水回家,每人擔一段路,表示相親相愛,勤勉持家。待長者起床,新娘一一送去洗臉水,表示表示茶敬長者和老人。三朝回門,叫“行三朝”。早飯後,新郎新娘同去新娘家。去孃家的俗規是:新娘在前行,新郎在後跟。新娘行至孃家樓門外,必須掩面哭訴離別之情至家中,父母、兄弟再三勸阻才停止。至此,這個姑娘一生中的“哭嫁”就結束了。若遇再嫁(叫“半路親”),既不再“背親”、坐轎,也不再“哭嫁”,只是在去夫家時打一把新紙傘。新郎新娘回門去以後,新郎的母親進洞房去試新媳婦的“脾性”。試的辦法是:開啟嫁妝中的“正箱子”。若容易開啟,說明媳婦的“脾性”好。

回門這天,新娘新郎當天回男家。回來時,新娘家族人要打發(送禮谷)米或餈粑擔子,叫“三朝擔”。一般是每戶1人挑個擔子,隨新郎新娘回家時送往男家。遵從俗規,回男家時新郎行前新娘隨後,新娘後面就是“三朝擔子”。送“三朝擔”的人,必在男家住上一晚,以示男家殷情。

三朝這天,新郎新娘還要雙雙去謝媒人,給媒人送1雙布鞋、3斤肉、兩斤酒和取親時的那把傘。五朝回門,可住幾天。回男家時,孃家給新娘打發1只精緻的細篾背籠。這種背籠,專供新婦行親、趕場用的,只有新婦才有資格背這種背籠。

婚後第一個新年初二,男女雙雙去孃家拜年,叫“拜新年”。要給孃家族親每戶送一封糖(糕點),輕重不論。族中每家要請新郎新娘吃一餐酒飯,叫“排家飯”。

若發現新娘第一次懷孕,村中人就偷偷往新郎臉上抹墨,表示祝賀。

新娘第一次坐月(生小孩叫“坐月”),新郎抱1只大紅公雞去新娘家報喜。小孩的第一身衣服(叫“盧貓衣”,不縫釦子,只用布筋捆紮)和睡覺用的搖動睡籃(俗名窠)必須由婆家制作,在40朝這天送給小孩享用。新娘滿月的當天,即被娘屋人接去孃家,住10天才回,叫“滿四十日”。回來時,家婆家公給小孫孫打發銀項圈、手圈或腳圈以及一套花衣服。舅舅舅母也打發衣服。子女均從父姓。入贅(招郎上門)則從母姓。現今,姓氏隨父隨母,城鎮有由其自願的,農村仍從父姓。新中國建立之前,姑表、姨表結婚的較為普遍,有的還“開扁擔親”。同姓人不結婚。結婚年齡,一般女的十七八歲,男的十八九歲,男比女方大1-2歲。也有女方比男方大1-2歲的。

麻陽

風俗

4:喪葬禮儀

在麻陽生活,好多人不懂的四大風俗!(建議收藏)

麻陽各村寨、各氏族都有各自的祖墳山,亦有埋未滿60歲人的墳地和埋嬰兒的公共場地。未滿60花甲的人死,不能埋上祖墳山,其神靈亦不可上神龕。成年人死,家境好的以杉木棺(不漆黑)殮屍,貧者則用木板做匣殮屍或用竹簟裹屍;未成年的孩童死,用小箱殮屍,不在堂屋停靈,而置偏所或屋外,當天死當天黃昏時抬出埋葬;壽終正寢(60歲以上)的老人死,視為“白喜事”,在大門上貼出“當大事”橫額,根據家境貧富進行操辦。一般出訃聞告親友,請僧道擇訃葬日、擇墳地、堂祭、做道場等。對死者要用桃樹葉或水菖蒲煮河水浴屍,穿7至9層壽衣(女的紅棉衣,男的紅夾衣不可少),殮入黑漆漆的杉木棺內,手握紙錢口含緡錢,覆蓋紅色壽被,置棺於堂屋正中,頭朝神龕(北方),腳朝大門(南方),設靈堂,用清油(茶油)點“頭腳燈”,燒香紙三斤六兩(名“落氣紙”),點大紅蠟燭,放鞭炮。晚輩親屬,頭裹白帕(名“號帕”),身穿白衣(名“號衣”、“孝衣”,即麻衣,粗土布製成,不用釦子而用小布帶裹纏),腰繫草繩,腳穿白紙花纏繞耳繩草鞋,手拿白紙纏繞的短竹棍,跪哭於靈柩前。僧道或巫師“開路”、“繞棺”、唱“散花歌”,念“超脫經”;左右鄰居無論親疏,都來坐夜並擊鼓唱“老人歌”。

在麻陽生活,好多人不懂的四大風俗!(建議收藏)

出喪(民間稱“上山”)之日早晨全村寨的青壯男子都來抬靈柩送殯。靈柩過處,左右鄰居都點一把稻草煙火置路旁。送殯路上,一人背香紙、拿“號竹”(道士趕棺用的扎白紙花的七八尺長的竹杆),走在最前面引路,邊走邊丟錢紙邊放爆竹。其次是一群麻衣草履的孝男孝女,接著就是眾人抬著和擁著的靈柩;佇列最後是喪事樂隊。至危險處,孝男孝女跪哭於路,待靈柩順利透過,便立前行。中途不能將靈柩置地停放歇息。靈柩抬置墳坑旁,孝子立將自己頭上“號帕”鋪墊於地,且跪拜謝眾人。墳坑3尺寬3尺深7尺長,挖整完備後,道士用紅公雞1只掃井(即讓公雞在井坑底部滾過四角)後將靈柩放入土坑中(若系新擇的墓地,在墳井裡還要放珠砂喜鵲窠,芝麻桿),道士告羅盤定“相角”,諸孝男孝女跪於墳前張開自己穿的“號衣”衣襟,接住道士撒給的白米(拿回用布包好放於箱子底部,三年後拿出來看,不腐爛,墳埋著了)。道士口唸“福地洞天”後,眾人一齊覆土將靈棺掩埋。回到喪家聚飲,道士或巫師安神於神龕上,即將靈牌子火化。明清時期,葬後3日復備酒席邀親友至墓前,為墳加土後而飲,名“覆山”。民國時期,葬後3日內,每天巫家於傍晚送飲菜、稻草火把和燒香紙於墳,將飯菜倒入吊在立於墳頂“號竹”上的棕袋內,稻草火把置於墳旁。民間還有聽“回煞”、“斷七”之習。子女的“號帕”要包3年。3年內,每年陰曆六月三十日傍晚要“接亡”,七月十五日“送亡”,臘月二十六日打掃“綠堂墨”(即火煙塵,又各打掃“陽塵”)時,要在墳上蓋床新曬簟。

在麻陽生活,好多人不懂的四大風俗!(建議收藏)

葬後3年時,用岩石砌墳,在墳上裁一蓬“墳竹子”(即實心竹)。家境好的還修墓立石碑於墳前。夭折的青壯年人一般不修墳,也不安神於神龕。而有些壯年人死雖未至老,但留有後代,則設神龕位於屋外壁外角處。凡死於外地和非命,屍體均不能抬入堂屋設靈堂,其靈神也不能上正堂神龕,同樣在屋壁角設個靈堂。

作為年輕一代麻陽人

對老祖宗留下的老風俗老規矩,深表敬意!

素材來源/網路

圖片來源/麻陽紅網攝影協會

本期編輯/木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