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想拒絕又想不得罪人?可以試試這樣

【原文】

莽以安車迎薛方,方因使者辭謝曰:“堯、舜在上,下有巢、由。今明主方隆唐、虞之德,小臣欲守箕山之節。”使者以聞。莽說其言,不強致。

【譯文】

王莽派安車去接薛方,薛方透過使者推辭說了:“唐堯、虞舜在上,民間准許有巢父、許由。而今,聖明的主上正在尊崇唐堯、虞舜的美德,小臣我願像許由隱居箕山一樣,不再入世。”使者奏報,王莽喜歡聽這番話,不再勉強。

【解析】

上面材料中提到的這個薛方,在當時是民間及學術界很有名的人,通曉儒家經典。

王莽想讓薛方出來做官,搞了一出安車迎接,給足面子。

王莽的動機可不是因為薛方這個人真的有這個本事,而是正如我們之前多次提到的,行為本身重於行動目的這個概念。

薛方有名望,這種人如果不出來做官,對於王莽政權而言,代表著不合作,或者說不看好。

且如此有名望的人,影響力如此之大,王莽不進行收編,則意味著一個不合作、不親近自己、利益不一致的危險因素無法控制。

不光是王莽,歷朝歷代對於這種民間特別有聲望的人,都會實行收編的策略,給一個官職,讓其成為“體制內”的人,相當於給野馬套上一個嚼頭。

既想拒絕又想不得罪人?可以試試這樣

當然,還有些人就是不想出來做官,那麼朝廷也會給與極大的優渥和利益,讓其儘可能站在自己這一邊。

再從薛方的角度來看王莽徵召自己出來做官。

看薛方的個人經歷,他之前是做過官的,做過郡尉祭酒,相當於郡裡面的中層領導,後來朝廷徵召也沒去。

可以這麼說他拒絕朝廷徵召是有先例的。

這裡可以揣測一下兩次徵召他的動機。

第一次拒絕在西漢時代,朝政被王氏外戚把持,長安朝廷烏煙瘴氣,薛方不想摻合這一趟渾水,於是選擇拒絕。

第二次拒絕在王莽時期,面對篡漢的王莽,薛方不看好這傢伙能幹成什麼事,如果參合一腳名聲臭了,而且將來王莽覆滅,自己也得跟著倒黴,還不如選擇不去。

當然,還有一種很功利的動機。

即,薛方覺得價碼不夠大,想待價而沽!

古代有些隱士不出來做官,當真是不想?當真是無心功名?

的確有這樣的人存在,但更多是用這種隱士的方式,來標榜自己的獨特以此吸引目光,等有人上門求了,再賣個好價錢。

這種不想做官、不願做官的態度就必須表現出來,作為一種談判的價碼。

畢竟人家能給誘惑的就是官職,但這個東西你不想要,那麼別人就只有給更大的價碼。

結合之後薛方在漢光武帝時期又接受了徵召,而且七老八十地死在路上,足以窺見一二,至於到底是什麼內涵,這裡留給諸位品味。

回到正題,且不論薛方到底是何種動機,他拒絕王莽的徵召,勢必要面對王莽的怒火。

如何既能不做官,又讓王莽安心就是很重要的問題。

這個也是今天的關鍵,透過薛方的拒絕,看如何不得罪的拒絕別人,先來看薛方怎麼說的。

“堯、舜在上,下有巢、由。今明主方隆唐、虞之德,小臣欲守箕山之節。”

既想拒絕又想不得罪人?可以試試這樣

堯舜古代聖君,被儒家吹到天上,王莽也時刻以其為榜樣。

薛方這話傳遞了好幾層意思。

其一,說王莽有堯舜的潛質,算是給王莽拍了個馬屁,讓其暗爽一下。

其二,闡述儒家概念,堯舜在的時候,尚且有巢父、許由這樣的人不出來做官,卻不改堯舜功德。

或者換個角度說,就好比勸諫時候常用的句話,主聖臣直,正是因為君王聖明才有臣子出來直言勸諫,拍了馬屁又保住了自己。

故此,薛方如此說同樣有這個含義,只不過偷換了概念。

其三,表示自己想學習許由,言外之意,自己作為許由這個角色,就是用來烘托王莽如同堯舜的。

其潛臺詞就是,不出仕做官的薛方,對王莽也是有價值的。

這一番話下來,王莽很是高興。

莽說其言,不強致。

也就沒有再徵召薛方,畢竟從王莽的反應來看,多少也知道王莽的心思。

徵召薛方等一系列民間有聲望者,就是想拉來做陪襯的,並不是真心想讓他們做官。

王莽需要釋放友善的態度,同樣這些人也需要釋放合作的態度。

至於來不來,並不是關鍵。

薛方的態度釋放到位了,王莽也GET到了,至於不想來,那就不來吧,反正也不是真的想讓他們來。

【閒扯】

薛方這番話高明的地方在於,既沒有得罪人,也拒絕了別人,更維護了自己的利益。

現實生活中,面對別人提要求,拒絕向來都是一門學問。

咱們看這背後的關係博弈,向你提要求的人,有心理(你答應)和利益上(他利益滿足)兩種需求。

而你,同樣也有心理(不得罪人)和利益(自己不吃虧)的需求。(答應幫忙本質是一方利益向另一方利益輸送傳到)

一段關係的長久,必定是雙方心理和利益上收益同時具備才行。

因此,考慮到你拒絕對方這個場景,就必定是對方心理預期沒有達到,以及利益無法滿足的雙重落空。

如此這般,的確是容易得罪人。

因此,必須要在對方心理上進行安撫,讓其和利益“損失”形成對沖。

那麼心理上如何安撫,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不過可以先分析一下,在你求人幫忙時的幾個心態。

既想拒絕又想不得罪人?可以試試這樣

其一,關係預期。即在你認識中,你覺得和對方關係不錯,你開口對方會答應,這是基於對對方關係的預期。

其二,回報預期。即使之前你幫過對方,現在你開口,本質上你希望對方回報給你。

其三,能力預期。即使在你意識中,對方具備幫助你的能力,且你甚至覺得對方應該幫你,畢竟他有能力。

那你回想一下,如果你身邊某個人你對他沒有這三個點中兩個以上,你去求他辦事,你心裡會不會打鼓?

拒絕同樣在這三個方面入手。

通常情況下,拒絕都是在能力方面下手,比如自己沒時間、不認識人、沒錢等等。

但要我說,這個看上去合適的理由,其實是大家彼此都知道的敷衍,不戳破而已。

所以,還需要再加點料,做心理安撫,而切入點就在關係和回報預期上,比如:

你遇到事情,能想到我,說明咱們兩個關係不一一般(關係預期給予認可)。

之前你也幫過我,這事你不開口,於情於理我都要主動幫忙(回報預期給予認可)。

這次這件事,我也看了看,和你講實話,我想幫也無能為力,列舉主觀及客觀因素幾個,既要有事情本身的難度,又要有自己的難題,而不是一味說自己如何如何。

差不多話到這裡,對方也知道幫不了了,有了前面的鋪墊,最起碼對你的預期還保留著。

只要有預期在,這個關係就不會走向滑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