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死後為何過了“頭七”才能入土,並非“封建迷信”,而是因為他

自古以來,死亡是個非常嚴肅的話題,因為生老病死是無法逆轉的自然規律。

曾經秦始皇為了逃避

“死亡”這個話題,命令所有人不得談論生死,覺得是種晦氣。

但逃避歸逃避最終還是要面對的,中國最為禮儀之邦,其中喪葬文化也尤為重視,從殉葬文化到喪葬規矩都可以看出來。

人去世後,家屬為會其穿戴好壽衣,寓意是不能光著身子走,這一點很好讓人理解,但令人最費解的在喪葬文化中

“頭七”的說法。

人死後為何過了“頭七”才能入土,並非“封建迷信”,而是因為他

所謂

“頭七”就是逝者在去世七天裡不可入土,需要停於靈堂之上,頭七一過才能掘土下葬,由於每個地方習俗不同,但至少會停靈三天。

眾所周知,人失去生命體徵後,微生物的作用下會導致身體開始腐爛,冬天氣溫低還好,夏天若是停屍七天,恐怕屍體早就會散發出惡臭了。

據悉,當年秦始皇病逝在東巡途中時,李斯、趙高秘不發喪,後來車上裝滿鹹魚來掩蓋屍臭味。

可見古人也是

“討厭”屍體發出的惡臭的,那麼為何非要停屍七天或者是三天呢?

人死後為何過了“頭七”才能入土,並非“封建迷信”,而是因為他

在古人腐朽的思想中認為,人死以後魂魄不會立刻消散,會在人間留戀一段時間,如果過早下葬會讓靈魂迷失方向,無法回家看看自己掛念的人。

當然,這一點在科學上是站不穩腳的,人死如草木枯萎,並不存在還魂一說,停屍下葬這件事和神醫扁鵲有關。

根據考證,停屍習俗起源東周早期,但是扁鵲社會地位比華佗要高,被譽為古代醫學的開山鼻祖,據百姓口耳相傳。

年輕時扁鵲來到虢國,發現舉國上下沉浸在悲傷中,他詢問路人發生了什麼事情。

人死後為何過了“頭七”才能入土,並非“封建迷信”,而是因為他

路人告知他,虢國國君的公子因病離世,全國都在弔唁,身為名醫的扁鵲自然好奇國君公子的死因。

於是向周遭人打聽是死於哪種疾病,知情人告訴扁鵲公子幾天前因氣血不通暴斃而亡。

行醫多年的扁鵲曾見過很多因氣血不暢假死的案例,於是求見虢國國君,說自己有

“還魂”本事,還對國君說到,如果公子腹股溝處有溫度,說明人可以救活。

好在公子此時並未入土下葬,國君按照扁鵲說派人檢查發現,公子的腹股溝處果然還有餘溫,之後扁鵲在公子周身大穴上插了幾枚金針,氣血順暢後,竟然真的

“還魂復活”了。

人死後為何過了“頭七”才能入土,並非“封建迷信”,而是因為他

隨後這件事在民間傳播開,紛紛感慨幸好國君不忍心與公子陰陽相隔,才多停了幾天靈,否則之後公子甦醒了,也免不了被憋死的命運。

其實關於假死這件事情,在古代頻頻發生,當年醫學手段並不發達,判斷人是否死亡僅依靠

“呼吸”和“脈搏”,當病人假死後,大夫或者巫師直接通知家屬安排後事。

在出土的一些古代陵墓中,可以明顯看到棺槨壁上指甲抓痕,這就是

“假死”後造成的悲劇。

後來為了避免這種悲劇的發生,人死後會選擇至少停屍三天,並且慢慢演變成了一種習俗。

人死後為何過了“頭七”才能入土,並非“封建迷信”,而是因為他

在如今醫療技術越來越發達,不會再出現

“假死”的情況了,而停屍這件事更多的是人文關懷因素。

人去世後就從這個世界上消失了,曾經的美好隨著斯人已逝過後消散。

因此,人們藉著停靈的時光,好好緬懷與逝者之間的一切,也希望只是逝者開了個玩笑,第二天能

“醒”過來

……

當然,停屍這件事還是要感謝神醫扁鵲發現了這個問題,避免很多悲劇的發生,或許這就是科學的意義吧。

人死後為何過了“頭七”才能入土,並非“封建迷信”,而是因為他

今日話題:你知道

“停屍”這一喪葬習俗嗎?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探尋古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