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為什麼天生就會交配?

自然界也有一些生物是通過後天學習,學會交配的。比如:

熊貓

後天學習的交配

自然環境下,熊貓的交配能力很弱,繁殖的後代數量有限。每年大熊貓只會發情一次,而每次只持續短暫的2-3天,在這2-3天內,雄性大熊貓聞到氣味會趕來與雌性進行交配。

動物為什麼天生就會交配?

由於同一時間會有多隻大熊貓聚集在雌性周圍,雄性之間為了獲取交配權,會透過武力的方式競爭,勝利者才能獲得雌性的交配權。

當雄性與雌性交配時,它們周圍會聚集著亞成年熊貓,以及交配能力弱的熊貓,他們透過在附近觀看、學習,為自己未來的交配做準備。

動物為什麼天生就會交配?

在動物園中,觀察員觀察到,由於亞成年個體遠離其他成年個體,所以不會交配。臺灣動物園中曾經有一對大熊貓“團團”“圓圓”,圓圓在發情期時,由於團團沒有機會接受培訓,所以它不知道怎麼做。最後只能在科學家的幫助下,進行人工授精生育後代。

動物為什麼天生就會交配?

正是因為如此,所以在大熊貓繁殖基地,飼養員每年都會讓有經驗的熊貓進行交配,然後組織沒有經驗的個體,在旁學習。但由於每年只有一次的學習機會,所以真正能學以致用的雄性並不多。

而這,也可能是在自然條件下,熊貓之所以瀕危的原因之一。

從熊貓身上可以看出,並不是所有的生物天生都會交配,一些生物需要後天的學習。

動物為什麼天生就會交配?

動物為什麼要進行交配?

在自然界中,大多數動物天生就會交配,這是由進化決定的。

在地球生命誕生的時候,早期生命結構簡單,而且不會移動,所以無法與別的生命體進行交配、繁衍,只能自我繁衍,這就是無性生殖。

早期生命的遺傳物質可能是RNA,RNA是單鏈結構,在進行自我複製時,沒有糾錯的環節,所以在繁殖後代時,很容易出錯,而這些出錯的個體,將有可能不適應外界環境,而被淘汰。

所以該物種將可能在演化中,由於在繁衍時錯誤率過高而導致滅絕。

幸運的是,一些生命演化出了用DNA作為遺傳物質,由於DNA擁有雙螺旋結構,在自我複製時雙鏈條能夠彼此檢查,因此大大降低了錯誤率。以人類為例,人類每一次進行自我複製時,只會出現個位數的基因複製錯誤,而人類的基因一共有幾十萬個。

由於DNA在自我複製時並不容易出現錯誤,如果生物再使用無性生殖,此時生物非常難以變異,

也無法與其他個體進行基因交流,因此該生物的後代可能上百萬年保持著同一個樣貌。

動物為什麼天生就會交配?

但是,外界環境又是在不斷變化的,在上百萬年的歷史中,土壤元素、大氣成分、空氣含氧量等都在不停的變化,因此該生物有可能不能適應不斷變化的環境而滅絕。

極為幸運的是,生物在演化中演化出了性別,以及有性生殖。

動物為什麼天生就會交配?

雖然有性生殖的自我複製出錯率低,但有性生殖可以快速的交流基因,當種群中某一個個體基因突變後,該基因能迅速擴散至整個種群,比如:人體的語言功能可能是由於某個基因突變,而在最開始,該基因突變可能只存在於某一個人體內,經過有性生殖之後,該基因就可以擴散到大多數種群之中。

動物是怎麼學會交配的?

可以肯定的是,早期的有性生殖並不是我們今天看到的這樣,可能是比較粗糙的,比如:雌性排卵在水中的某個岩石,而雄性排精在附近,精子與卵子在生物體外相遇後,開始發育成新的個體。

動物為什麼天生就會交配?

就這樣,雄性與雌性在沒有接觸下,就完成了有性生殖。直到今天,有一些海洋生物都在利用這種方式繁衍後代。

後來,生物在演化的過程中,演化出了多種多樣的有性生殖方式,比如:雌雄同體的海扁蟲,在交配時會利用生殖器官相互攻擊對方,誰被刺中,誰會懷孕、受精。

動物為什麼天生就會交配?

一些昆蟲在交配時,雄性會刺破雌性的脊椎,把精子注入其中,完成受精。

而哺乳動物採取的方式是我們最為熟悉的方式,

不管生物採取什麼方式進行有性生殖,本質上是為了傳遞基因。

在演化過程中,一些沒有學會有性生殖的個體,由於沒有留下自己的基因,所以被自然選擇所淘汰了,剩下的生物,則是我們看到的這樣,能夠將自己的基因傳遞給後代。

所以,對於生物而言,並不是生物學會了交配,而是不懂交配的生物都滅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