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版水印裡藏“耕牛”之勁,聽汪觀清聊聊自己繪牛的60年

“遠岸牧童吹短笛,蓼花深處信牛行。”日前,60年前一套木版水印雕版在上海朵雲軒重現,作者正是眼下依舊活躍在創作一線的著名畫家汪觀清,他也是牛為主題的海派水墨代表人物。

前天下午,“耕——汪觀清繪牛六十載作品分享會暨木版水印簽名版”在朵雲軒藝術空間首發後,90歲的汪觀清在《上學去》木版水印旁回憶自己繪牛的60年。

木版水印裡藏“耕牛”之勁,聽汪觀清聊聊自己繪牛的60年

圖說:汪觀清在雕版旁回憶往事 官方圖

觀牛放牛畫牛一代水墨名跡

此次展出的《上學去》描繪了兩個揹著書包小童騎水牛上去上學的情景,是汪觀清1961年為朵雲軒木版水印《現代國畫小品》系列創作的作品之一,也是“牛”在他作品中的正式出現。汪觀清在接受採訪時,60年前的作畫場景歷歷在目。

汪觀清回憶道,這是第一張出版發行的作品,這是一頭“1歲”的牛,它是“來源生活,高於生活”文藝精神的實踐。60年前,汪觀清在青浦郊區搜尋和“吸血蟲病做鬥爭”創作題材時,偶然看到兄妹倆帶著一頭水牛在田邊慢走,哥哥戴著紅領巾,兄妹倆俏皮天真,一看就是放牛的好手。一片青草長在湖中的小島,老牛俯身馱起了兄妹,向小島游去,讓汪觀清想起了魯迅先生“俯首甘為孺子牛”的名言。

木版水印裡藏“耕牛”之勁,聽汪觀清聊聊自己繪牛的60年

圖說:《上學去》 官方圖

“朵雲軒的雕工師父將分層套色後,一共拆解成11塊雕版,中國傳統工藝太了不起了。製作過程中,朵雲軒木版水印製作者的敬業的工匠精神,聯同那頭‘孺子牛’一起,給我留下了美好的印象。”汪觀清說。

藝術探索“耕耘”不息

鍾情於牛的汪觀清,用徽州水土養育的丹青之情融於水墨,從新安炊煙中牽來神牛。他對牛有一種特殊的親近感,牛的憨厚、倔強、任勞任怨、造福人類激勵著他。他依於牛背,與牛對話,後來,觀牛已是愛好,牛群進入習作,終成他的標誌性繪畫題材。

木版水印裡藏“耕牛”之勁,聽汪觀清聊聊自己繪牛的60年

圖說:展覽現場 官方圖

“拓荒牛”“孺子牛”“奮進牛”……汪觀清想牛畫牛,畫出春夏秋冬不同季節的牛,畫出朝暮晨昏各種姿態的牛,畫出吃力勞作、閒散游水種種不同形象的牛。他還寫了《怎樣畫牛》《汪觀清畫牛》,把與牛對話的感受寫入書中。他在與牛的不斷“對話”中,更深入地熟悉牛的姿態,更深刻地瞭解牛的習性,也更自如地把握牛的神情。汪觀清畫牛畫得出神、出情、出色,畫家名馳中外,筆下的牛也跟著風光。畫家喜愛與牛對話,在觀察中求入微,在理解中覓真趣,牛的質樸無華,牛的默默耕耘,牛的溫良秉性,牛的利滿天下,在多張畫牛圖中都有獨到的描繪和渲染。

甲子重逢,又是辛丑牛年,走過青蔥歲月的“小汪”升格為鮐背之年汪老。不變的是,他勤勤懇懇,依舊像耕牛一樣“筆耕不輟”,最新創作的銅牛雕塑作品於今年4月永久落戶於上海軌交人民廣場站換乘大廳。

木版水印裡藏“耕牛”之勁,聽汪觀清聊聊自己繪牛的60年

圖說:《不需揚鞭自奮蹄》 官方圖

52幅木版水印留下經典一刻

據悉,上世紀60年代初朵雲軒的《現代國畫小品》木版水印系列,約請了以上海中國畫院畫師為主的一批著名畫家,專門為朵雲軒木版水印所創作,陸續共雕印出版了52幅,成為朵雲軒木版水印原創經典。

朵雲軒方面透露,畫稿由賀天健、吳湖帆、王個簃、唐雲、來楚生、程十發、豐子愷、江寒汀等30位畫家創作完成的。當年的30位畫家中,剛到而立之年的汪觀清是最年輕的。畫家們都清楚傳統木版水印技藝手工雕印工本浩大,所有人都非常重視,創作十分精心,從存留的底本看,很多正式雕印出版的作品都不止一張畫稿。汪觀清在《現代國畫小品》木版水印系列中的兩件作品,其中《間歇》也有兩張畫稿。(新民晚報記者 樂夢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