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琨與祖逖:成語“聞雞起舞”背後的真實歷史

導語

:在廣大歷史愛好者心目中,兩晉可以說是中華國運最為黯淡的一段時期,不用說根本比不上強唐、雄漢,就是積弱的南宋也沒有落到東晉那種朝廷政令不出揚州、抑荊州權臣之鼻息的田地。明明在大一統之前,互不相讓的魏、蜀、吳三國還各自完成了吊打異族的壯舉,

統一天下的晉朝反而被各路崛起的少數民族趕出了中原。

說句玩笑話,兩晉留給我們的亮點恐怕就只有那一堆成語了——“咄咄怪事”、“東山再起”、“王謝風流”、“草木皆兵”等等,不同於之前“成語小王子”曹丕在自己的文藝作品裡發明創造出的那些詞彙,在兩晉時期出現的這些成語背後差不多都有一段故事。而在這些兩晉的成語之中,

知名度最高的恐怕就是今天我們要詳細說上一說的“聞雞起舞”了。

劉琨與祖逖:成語“聞雞起舞”背後的真實歷史

有志青年,同塌而眠,勇赴國難,傳名千年

按照慣常的講法,“聞雞起舞”這一成語是說,祖逖青年時志向遠大,有一次在夜裡他被雞叫聲驚醒,

就叫醒了與自己一起夜宿的友人,兩個人一同起床舞劍,刻苦訓練本領。

後來祖逖果然成為國家棟梁,他帶兵北伐規復河南,又留下了“中流擊楫”的典故。在東西晉南北朝這數百年中,唯有祖逖一個人能給後世留下兩個如此振奮人心的成語。

劉琨與祖逖:成語“聞雞起舞”背後的真實歷史

聞雞起舞背後的意義

然而,“聞雞起舞”這個成語最早的含義並非如此。祖逖少年時性格豁達浪蕩,不學無術,讓兄長們頭疼不已,又假借兄長的名義在鄉里施捨財物、收買人心。

後來祖逖學問漸長,名聲也大了起來,卻遲遲不響應州郡的徵辟。

讀到這裡,我們可以看出,與其說祖逖是一個志向遠大的愛國青年,還不如說他是一個具有梟雄氣質的危險人物。

劉琨與祖逖:成語“聞雞起舞”背後的真實歷史

後來“聞雞起舞”的事情可以說是更加能夠證明祖逖的野心了

,祖逖在夜裡被“荒雞”的叫聲驚醒,所謂荒雞就是特指在三更以前鳴叫的雞,古代以這種違背常理的現象為天下紛亂的不祥之兆——這也不能說是迷信,我們以常理來分析,就像《半夜雞叫》那個故事裡說的那樣,雞也是被火光驚醒才會在夜裡叫起來,而古代夜裡的火光要麼是明火執仗的盜匪,要麼就是在夜間行軍的軍隊了。

我們再推算一下聞雞起舞事件發生的時間,

祖逖生於公元266年,在那場前後歷時16年之久、讓西晉朝廷一蹶不振的八王之亂於公元291年爆發時,祖逖剛好是在25、6歲之間,這跟《祖逖傳》裡的年齡差不多是能對得上的。

據此我們可以推測在“聞雞起舞”的故事當中,這個荒雞的叫聲與八王之亂的兵災是有直接關係的,

確實預示著天下將亂,而祖逖卻認為“此非惡聲也”。

也就是說,在祖逖看來,天下將亂是一件好事,他還因此高興地手舞足蹈起來。

劉琨與祖逖:成語“聞雞起舞”背後的真實歷史

說到這裡,我們也不得不再提及一下聞雞起舞故事當中的另一個主角劉琨了。劉琨原本是當時首屈一指的文學青年俱樂部“金谷園二十四友”的成員。在這二十四友裡既有賈謐、石崇這樣的土豪,又有潘岳、左思、陸機、陸雲這樣的文壇大咖,

混跡於這個圈子的劉琨可以說是一個徹底的紈絝子弟。

但是好在劉琨身上也有一股渴望建功立業的英雄豪氣,《晉書》中是記載這兩個人的友情的:“逖、琨並有英氣,每語世事,或中宵起坐,相謂曰‘若四海鼎沸,豪傑並起,吾與足下當相避於中原耳‘。”

就這樣,兩個中二度滿滿的年輕人成了至交好友。

劉琨與祖逖:成語“聞雞起舞”背後的真實歷史

後來這兩個人中首先發跡的反而是劉琨,在八王之亂中劉琨投筆從戎,以一軍之將的身份加入了司馬氏手足相殘的內戰中,並且有過高光表現。

在八王之亂平息後劉琨就被最後取勝的司馬越提拔為幷州刺史,出鎮因為遭到匈奴侵略而殘破不堪的晉陽城。

經過劉琨的一番勵精圖治,晉陽成為拱衛西晉朝廷的重要據點,在與匈奴兵交戰的過程中,劉琨還曾經以自己編寫的樂曲勾起匈奴兵將的思鄉之情,讓五萬敵兵不戰而退,留下了“一曲胡笳救孤城”的千古佳話。

然而劉琨後來還是輸給了自己的公子哥作派,因為在用人方面過於隨性,很多有能有志之人紛紛棄他而去甚至與他反目成仇,

最終也是因為不能聽信忠言而遭受大敗,只能忍痛放棄自己經營了十年的幷州,逃往幽州依附鮮卑盟友。

在失去了劉琨這一有力的屏障之後,匈奴很快攻陷了長安,西晉就此滅亡。

劉琨與祖逖:成語“聞雞起舞”背後的真實歷史

在幽州,寄人籬下的劉琨依然心繫故國,他先是派出後來成為東晉名臣的溫嶠到揚州勸司馬睿稱帝,又屢次懇求鮮卑人出兵討伐石勒。

與此同時,祖逖也終於說服東晉朝廷派自己出兵北伐,看起來這對昔日的摯友終於有機會相聚於中原,一同為國事出力了。

但可惜終究劉琨沒能實現夙願,在鮮卑人的內亂之中,劉琨遭到猜忌;而東晉方面,準備行篡逆之事的權臣王敦也懼怕劉琨的聲望,

致信讓鮮卑人殺死劉琨以絕後患。

劉琨被殺之前,將個人一生的志向寫進了贈給親友盧諶的詩中。在這首詠歎了諸多帝王將相偉業的長詩中,劉琨用“功名未及建,夕陽忽西留”這樣傷感的句子寫盡了有志不能伸的悵然。

劉琨與祖逖:成語“聞雞起舞”背後的真實歷史

之後,祖逖一直堅持北伐,直到他也在幾年後因為積勞和憂憤去世以前,河南一直為東晉所有。

當“聞雞起舞”這個詞首次出現在歷史上時,它固然是個帶有貶義的詞彙,但是看到祖逖和劉琨兩個人後半生的所作所為,我們卻不能不為他們奔赴國難的義舉所感動,

是他們為“聞雞起舞”這個成語添上了一抹不滅的光輝。

參考文獻:《晉書》《劉琨贈盧諶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