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抓老鼠是先天行為還是學習行為?

《貓和老鼠》是伴隨大家成長的動畫作品之一,還記得湯姆貓和老鼠傑瑞的相愛相殺嗎?

貓抓老鼠是先天行為還是學習行為?

生活在同一屋簷下,但湯姆總想吃掉傑瑞,而傑瑞每次都能捉弄湯姆。

湯姆和傑瑞的故事是現實嗎?

在很多人的認知裡,貓和老鼠似乎是天生的死敵,貓捉老鼠也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那麼像湯姆追傑瑞這種行為,是先天遺傳還是需要通過後天學習才能掌握的呢?

貓咪從生下來就具備狩獵和追逐的本能,但獵殺和吃掉獵物的技能,則需要從小學習。

就像捉老鼠這一行為,若是沒有貓咪媽媽的教導,小貓是不會生下來就把老鼠當做“眼中釘”的。

貓抓老鼠是先天行為還是學習行為?

實驗心理學家Kuo Zing Yang教授曾就這個問題進行過一項持續10年的研究。

結果表明,由貓媽媽撫養長大的小貓,多生存在戶外惡劣的環境裡,狩獵是生存的必備技能,因此

小貓從小就會跟隨媽媽學習狩獵與捕獲食物。

而從小由人類撫養長大的小貓,生存環境優渥,糧食充足,沒有接受過狩獵教育。即使貓媽媽會狩獵,但如果不刻意教導小貓獵殺老鼠,小貓是不會將老鼠當做“死敵”的。

至於我們為什麼經常見到貓咪追逐老鼠,甚至很多逗貓棒都做成老鼠的樣子,可能和

貓咪喜愛追逐移動物體的本能

有關。

要知道,貓對運動的物體很敏感,任何移動的物體都會引起它們的興趣,而老鼠常常作為這樣的

“移動物體”

出現,貓咪自然會興沖沖地撲上去。

貓抓老鼠是先天行為還是學習行為?

其實,即使面對的不是老鼠,貓咪也會產生“追逐”的本能。從這個角度解釋,“抓”這個行為是純粹的本能。但從另一個角度理解:如果貓咪把老鼠歸於可以果腹的食物,有目的的去抓老鼠,甚至使用了各種捕獵技能,就像湯姆抓傑瑞那樣,那麼這就是一種普遍的後天行為。

行為學家的研究結果也證實了以上說法:

如果貓在2-7周齡與老鼠共同長大,成年後並不會捕殺同種類的老鼠,甚至會認為老鼠和自己是同類

。如果湯姆從小就和傑瑞生活在一起,那麼就不會存在“抓”這種行為了。

貓咪並不是老鼠的天敵

無論在動畫片裡還是父母口中,似乎老鼠都是貓最喜愛的獵物。但是在2003年的一份“對貓咪獵物的研究報告”中,科學家證實了貓咪可以捕獵的物件不只老鼠,還有許多。

研究人員向鏟屎官發放問卷,調查寵物貓帶回家的獵物都有哪些。結果表明,其中69%是哺乳類,24%是鳥類,4%是兩棲類,還有少量的爬行動物、魚類和無脊椎動物。從這個調查結果我們可以看出,

貓咪對獵物的選擇是多種多樣的

,並非只針對老鼠。

至於貓咪為什麼偏愛老鼠,可能和一種叫做牛磺酸的物質有關。

貓抓老鼠是先天行為還是學習行為?

牛磺酸能有效提高神經傳導和視覺機能,缺乏這類物質會導致貓的視網膜病變,甚至會失明。由於貓咪無法在體內自主合成牛磺酸,所以它們需要從外界攝入足量的牛磺酸,而

老鼠身上就有著充足的牛磺酸。

雖說自然界許多動物體內都含有牛磺酸成分

(比如魚肉、牛肉等)

,但作為生活中較為多見、且體積較小適合貓咪捕捉的獵物,老鼠顯然是個理想的選擇。

當然,如果有機會的話,貓咪也不會拒絕牛肉和魚蝦。

好玩也是貓捉老鼠的一個因素

為了探尋離開鏟屎官的貓到底偷偷幹了什麼,英國德比大學的行為生態學家在16只貓身上放置了小型攝像機。在之後長達4年的時間裡,追蹤並記錄下了貓咪在戶外的“殘忍”行為。

結果顯示,家養貓咪在戶外捕獲的獵物,約21%會帶回家,這也是貓咪送給鏟屎官的“小驚喜”;約30%會被吃掉;而約49%會在“遭受一番折磨與戲弄”之後被丟棄。

貓抓老鼠是先天行為還是學習行為?

除去需要食物補充能量,這些衣食無憂的家養貓裡每三隻就會有一隻殺死獵物,不是因為生存需要,而是單純因為娛樂而展開的殺戮,它們

享受狩獵的樂趣

。這一點來看,捕獵更像是貓咪的先天行為。

貓咪享受追逐與探索的樂趣,但

捕鼠行為則是完完全全的學習行為

,這不過是本能基礎上的後天行為,從家養貓身上我們就可以得出此結論。

貓抓老鼠是先天行為還是學習行為?

一切後天行為的出現都是以學習為基礎的。透過學習,動物們可以更好地適應環境;透過學習,人類也可以更好地進步。

當有一天人類喪失了學習的能力,那我們離被豢養也就不遠了。

END

稽核專家

冉浩

知名科普作家

蝌蚪五線譜原創文章/轉載註明來源

責編/小西途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