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水佬”、“蒙花佬”……諸暨邊村蓑衣匠的神秘暗語,你知道多少?

“涼水佬”、“蒙花佬”……諸暨邊村蓑衣匠的神秘暗語,你知道多少?

“涼水佬”——結過婚生過小孩的女人;“蒙花佬”——姑娘;“木臉佬”——老太婆;“順風”——耳朵……連日來,同山鎮邊村村民邊海嶽、邊小堯、邊平水等人走門串戶,忙於瞭解整理昔日邊村“翹皮佬”(蓑衣匠)使用過的“竊頭語”(暗語)。

“竊頭語”是邊村人一個時代的精神寫照,也是邊村地域文化的體現,收集整理收藏它,既有利於傳承民俗傳統文化,也有利於後人勵志奮進。目前,邊村村民已收集到近兩百句“竊頭語”,屆時將編印成冊,在村文化禮堂內展示,供村民翻閱回憶。

邊村蓑衣匠已有150多年曆史

“翹皮佬”是邊村人對蓑衣匠的稱呼。邊村蓑衣匠的形成,少說也有150多年的歷史,他們是邊村人眼睛向外、敢於闖蕩市場的一個縮影。

早先,邊村人依託資源優勢,靠燒石灰賣石灰過日子。但邊村人從不安於現狀,在年復一年的採石頭、燒石灰、賣石灰中,他們越來越感受到這個活兒的艱辛。窮則思變,苦則思樂,於是,織蓑衣便成了邊村人看好的職業。他們發現風裡來雨裡去的莊稼人,身上披一件蓑衣,既能遮風擋雨,又能取暖避寒,而邊村四周的山上有的是棕樹,棕又是織蓑衣的好材料,於是,有人嘗試著出門拜師學織蓑衣的技術。

幫人家織蓑衣,吃人家的飯,拿人家錢,又不用頂風冒雨,遠比燒石灰挑石灰輕鬆得多。於是邊村人一個個丟掉了扁擔,拿起了棕刀,親帶親,友帶友地走南闖北,幫人家編織蓑衣。

今年61歲的邊招元,17歲就跟著師傅外出織蓑衣,那時候邊村一家祖孫三代織蓑衣的家庭多的是。85歲的老棕匠邊平洪回憶,邊村編蓑衣的最旺盛時期當數“文化大革命”前夕,那時全村約有250多個蓑衣匠,他們的足跡遍佈整個杭嘉湖區域。

為保護自身利益而創造的行業暗語

“涼水佬”、“蒙花佬”……諸暨邊村蓑衣匠的神秘暗語,你知道多少?

蓑衣匠走村串戶,常年闖蕩在外,受欺負、歧視現象難以避免,他們需要一種自我保護意識。只顧自身利益、拼命壓價的東家不能說沒有,需要一種巧妙的商業手段來應付。於是,聰明的邊村蓑衣匠就設計使用了一種行業暗語——“竊頭語。”

有的東家小裡小氣,招待淡薄,不把蓑衣匠當作師傅看,心裡不舒服的蓑衣匠就會用一句“嚴點好了”的“竊頭語”來密商應付東家的辦法,意思是說,這戶人家的活兒不用做得太講究。反之,如果這戶東家客氣、和善,視出門做手藝的辛苦人如親人,蓑衣匠有心報答他,就會用一句“郎點呢”的“竊頭語”來提醒同行,這裡的“郎”即為好的意思。

在計劃經濟時代,棕也屬山林緊缺資源,不能隨便進市交易,蓑衣匠帶棕出門是常事,但常常會在車站碼頭遭遇稅務、公安人員的檢查沒收。對此,邊村蓑衣匠也用一種“竊頭語”私下交流商討應對辦法。在這些“竊頭語”中,把“賣”說成“把”,把“棕”說成“蹺”,一句“賣棕去”話便成了一句“把蹺去”;把一名“有警察在查快逃”說成“有朝南馬樓丟滾”。這裡的“朝南馬”是指警察,“樓丟”是快的意思,“滾”即為逃。

邊村蓑衣匠走的地方多了,接觸的人家多,那些做了活兒不付錢的“爛戶頭”也時有碰到,後來邊村蓑衣匠對這方面也多了一種自我保護意識,在接下某一業務之前,總要先調查一下這戶人家有沒有錢,私下商討這戶東家的活兒該不該做,做了之後的工鈿是否能及時拿到。議論這個話題時,用上的也就是一句“竊頭語”——“牢串郎勿郎”,意思是說,這戶人家的錢多不多。

“竊頭語”也具有一定的文化內涵

“‘竊頭語’不是‘翹皮佬’隨意編造的,它是有一定文化內涵的。”邊平洪在回憶一句句“竊頭語”時,不時露出喜悅和自豪的神態。

一種行業暗語為何取名為“竊頭語”,在邊村“翹皮佬”中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竊頭語”多用於竊竊私語中,故稱“竊頭語”,因此它多用“比喻”這一修辭手法。如數字中的八字,“竊頭語”中讀作“眼上”,把出門經常要坐的火車,稱之“蜈蚣佬”,把下雨,說成是“掛龍”,句句形象生動。

另一種說,“竊頭語”多取一句話的前半句,其完整意思或最終要用到的字,全憑你自己想象下去,帶有“切頭”的意思。這種表現手法在“竊頭語”中確實較為多見。比如:“綢”在“竊頭語”中讀作“殺無怨”,取之當地民間“殺無怨仇”,引申出的“仇”字與綢同音。“皮匠”在“竊頭語”中稱作“翁洞肛”,切於當地一句“翁洞肛樣臭”方言中的前三字,因為皮匠有臭皮匠之說。

如今已70多歲的“翹皮佬”邊才堯向筆者回憶起了他和幾個同行去供銷社棉布部買一塊布料的趣事。那次,邊才堯邊走向布櫃邊向身邊的同行說:“我想買塊做‘爬山過’的‘撬盼’。”另一位問:“你想買‘殺無怨’還是‘一刀兩’?”邊才堯說:“我要的是‘一刀兩’。”棉布櫃的營業員聽不懂邊才堯說的話,只好再問一句:“你要的是什麼布?”邊才堯告訴他,自己要的是一塊用於做領口的緞子布。營業員疑惑不解:“你們都是當地人,為什麼說的話我聽不懂?”邊才堯他們笑笑,就拿著布料走了。

對“竊頭語”使用與傳播,邊村“翹皮佬”也有個不成文的行規,即不用“竊頭語”罵人,不在行業外隨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