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皮書》:涓涓細流,激流暗湧

《綠皮書》是一部非常舒服的電影,劇情拍的舒服,演員演的舒服,觀眾也看自然也就得舒服。

對於電影來說,什麼是舒服?舒服就是,它做對了它應該做的一切事情,從敘事到演員。從配樂到剪輯。《綠皮書》它每一個環節都做得非常妥帖,它就像是一件自然雕琢無可挑剔的工藝品,精緻而準確。

《綠皮書》:涓涓細流,激流暗湧

它經得起反覆的琢磨,因為有太多的細節都妙到巔峰,而且更重要的是我實實在在地被它打動了。

影片片名中的《綠皮書》三個字,指的是一部真實存在過的書籍,全稱為《黑人駕駛者的綠皮書》。在上世紀60年代末,黑人平權運動取得成果之前。美國南部州的種族歧視現象都非常嚴重,以至於黑人出行變得困難重重。於是“綠皮書”應運而成,在這本“綠皮書”中詳細記錄了美國南部各個城市允許黑人出入的餐廳及酒店。

《綠皮書》:涓涓細流,激流暗湧

為黑人旅行者規避風險的這本“綠皮書”,其實就是一本旅行指南。而影片《綠皮書》講述的正是發生在旅途上的故事,一位白人司機載著一個位黑人鋼琴家,依照《綠皮書》的指引,從紐約一路南下巡演,在旅途中兩個在各方面都有著巨大差異的人結下了深厚友誼。

博採多學、閱片無數的老影迷一定會對這樣的故事感到熟悉,因為法國電影《觸不可及》也曾有類似的設定,讓無數人感動不已。而1989年的《為黛西小姐開車》則在故事和本片更為相似,當然,在這兩部片子的身份較低的一方,是黑人,而這在《綠皮書》中被對調了過來。恰恰是這樣的對調,讓綠皮書變得更加值得玩味。

《綠皮書》:涓涓細流,激流暗湧

《綠皮書》:涓涓細流,激流暗湧

影片中的白人司機託尼·利普,出身寒微沒怎麼受過教育,為人粗陋喜歡用拳頭講道理。而另一位黑人鋼琴家唐·謝利與他截然不同。唐·謝利精通多國語言,混跡於紐約的上流圈子,有身份、有修養,做事有自己“苛刻”的原則。兩人因為膚色而產生的社會地位差異,又因為身份差異而變得複雜了。

《綠皮書》:涓涓細流,激流暗湧

白人和黑人的角色,在這個故事裡,都沒有定式化的出現。換句話說,導演可能想讓我們知道,影片中的兩個主要角色,不僅是一個黑人和一個白人,而是兩個不能被膚色簡單定義的人。因此影片的問題也就不再是種族歧視,而變成了人和人之間的關係。託尼和唐之間的友誼,也不是是歧視的消弭,而是人與人之間最真摯最樸素的尊重,欣賞與關懷。讓個體高於群體又投射群體,正是《綠皮書》的動人之處。

《綠皮書》:涓涓細流,激流暗湧

託尼會在看完唐的演出後告訴妻子,唐是一個天才,他欣賞唐。而這種欣賞構成了他對唐理解和尊重的基礎。而這種欣賞無關種族,無關身份,只關乎於人類對美好事物的熱愛和嚮往。唐對於託尼,則更多的是一種信任。託尼雖然粗俗無禮,但他守信,辦事靠譜,也願意和他交流。他沒有簡單地將唐看成一個僱主。更沒有因為他的膚色而產生太多偏見。儘管他其實也有一些種族歧視的思想,但他的直爽和誠懇,在很多時候都能溫暖和孤獨的唐。

《綠皮書》:涓涓細流,激流暗湧

“孤獨“是影片非常重要的關鍵詞。唐複雜的身份屬性,是整部電影的核心話題。影片中有一場非常有力量的情節。唐站在自己的車邊。看著農田裡工作的黑人同胞們,顯得他是那樣的不同那樣的茫然而無力。

他是黑人,也是有身份有地位的鋼琴家,也是一個同性戀。影片中有一場戲,在雨夜裡他情緒崩潰,他說自己孤身一人呆在城堡裡,

《綠皮書》:涓涓細流,激流暗湧

他問託尼。”我不夠黑,也不夠白。甚至不夠男人。那我到底是什麼?“

《綠皮書》:涓涓細流,激流暗湧

託尼沒有回答,整部電影也沒有給出回答。但是這樣凜冽的問題,被影片用溫暖的方式給予迴應。他的身份屬性無法改變,但他可以鼓起勇氣走出城堡。

《綠皮書》:涓涓細流,激流暗湧

託尼告訴他“世界上有太多孤獨的人,害怕先踏出第一步”。誠然,人與人之間的巴別塔永遠存在。或是因為種族,或是因為信仰,或是因為身份和地位。但只有踏出第一步,才有可能改變現狀。《綠皮書》的故事,其實就是這樣的“第一步”。託尼和他的友誼溫暖而美好,簡單卻又足夠打動人心。

《綠皮書》的出色就體現在,他講了一個極好的故事,並且且把故事講得極好。導演彼得·法雷裡是好萊塢成名已久的導演,拍低俗喜劇的好手。著名的公路喜劇《阿呆與阿瓜》,就是出自他和自己兄弟的手筆。拍公路片,他駕輕就熟。

《綠皮書》:涓涓細流,激流暗湧

《綠皮書》的故事沉穩而老道,又不失輕鬆,明快。這多少得歸功於彼得·法雷裡。好的導演,能把簡單的事情做到極致。體現在綠皮書中,就是細節的出眾。影片中的一個關鍵道具,是一個綠色的小石頭。

《綠皮書》:涓涓細流,激流暗湧

這塊綠色的石頭,起初是託尼在一個小鎮的地上撿到的。恪守原則的唐要他還回小鎮。他無奈答應。但到了影片後面,綠色石頭又出現了,不知道託尼使了什麼把戲,而唐顯然也知道託尼之前並未歸還石頭,這塊被託尼稱為“幸運石“的石頭,成了了兩人友誼的代表符號。用一塊小小的石頭,就把人物關係交代的明明白白。且讓影片顯得溫情,實在厲害。

《綠皮書》:涓涓細流,激流暗湧

而比石頭更有力的是情書。情書是貫穿全片的重要道具。最開始,託尼的妻子要求他在旅途中給他寫信。託尼雖說不情願。但還是寫了,沒受過什麼教育的他文詞匱乏,寫下的信不但語言不詳且錯字百出。

《綠皮書》:涓涓細流,激流暗湧

唐見到託尼寫信,出於自身的語言潔癖,就乾脆待其行事幫託尼完成寫信。於是,一封又一封辭藻華麗且情真意切的信,就被送到了託尼的妻子手裡。

《綠皮書》:涓涓細流,激流暗湧

影片最後,託尼妻子一句”謝謝您幫他給我寫信成為結局“。有力而雋永,溫情滿滿又自然舒服。

值得一提的,還有影片的配樂。幾處及有時代特徵的配樂,都輔佐了敘事,更展現出了導演想表達的乾貨。對於細節的精妙處理,讓《綠皮書》在平淡中充滿驚喜,靜水流深,卻又波瀾湧動,沒有露出任何想要調動觀眾情緒的意圖,卻又在不經意間打動了觀眾。讓觀眾為託尼和唐之間的友誼而感動。彼得·法雷裡的掌控力,著實厲害。

《綠皮書》:涓涓細流,激流暗湧

同樣厲害的,還有兩位演員的表演。維果·莫滕森在影片中飾演托里,他舉手投足之間,完全就是一個市井莽漢的做派。真實到都不像是在表演。他在熒幕上的表情,拿煙的姿勢。與人交談時的小動作,都讓人懷疑導演是不是真的找了一個人做維果·莫滕森的替身表演。看《綠皮書》。我很難想象到《指環王》裡的“人皇”阿拉貢,也是他所飾演。

《綠皮書》:涓涓細流,激流暗湧

馬赫莎拉·阿里,是近幾年來在好萊塢最有影響力的黑人演員男演員之一。鋼琴家身上的高傲與脆弱,都被他生動的演繹了出來,那場雨夜中爆發的戲碼精彩的爆炸。阿里曾經拿過奧斯卡最佳男配角,這次的表演讓他與奧斯卡最佳男配角再續前緣了。奧斯卡最佳影片《綠皮書》已然拿下。當然,即使他沒有拿獎也無妨,因為《綠皮書》的出色。奧斯卡只是其中一個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