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的"德"與孔子的"仁",中國傳統文化為何有“泛血緣”之聯?

西周的

武王伐紂滅掉商後,建立了周朝,定都鎬京,並將

"帝"改為了"王"。

周王朝在王位繼承上明確規定,王位必須傳“長子”。

實行的這一制度便是"宗法制"

。宗法制在意識上表現對血緣文化和日擬血緣文化的創造,也就是說以周朝宗族血緣為核心並對異性貴族血緣的認同。

這種血緣文化集中體現於“德”這一宗法的價值觀念。

孔子的"仁"告訴人們要剋制,並要有謙和禮讓的態度。

與西周的“德”非常相似。西周的“德”與孔子的“仁”之間有著傳承關係以及共同的血緣文化特徵。

(一)“德”與“仁”之間密切的關係

1、西周的"德"的發展

"德"其實在原始社會就有一觀念,

可以說原始社會是德的萌芽期。原始社會時期,出現了最早的社會管理者,便是巫覡。他們透過巫術,來占卜吉凶、祈求風雨。這些人非常聰明,在生活中可以往往解決人們所遇到的危機。而他們發動主動觀念為人們解決問題的做法正是德的出現。

"德"在黃帝時期,觀念已經形成,而到了商朝,德已經成熟

。據《考古學與先秦宗教思想論綱》中所說,殷人對祖先非常崇拜,並且對祖先的神性進行分類,人們獲得的功勞以及福祉都是透過神性的發小進行判斷。對此我們可以,看出商人在思想上對“德”的重視。

周朝推翻商朝後,德觀念充分體現出來,周與商的戰爭,

可以看出人們開始認為天命糜常,民情可見的道理

。雖然還存在天命鬼神,但周人可以事鬼神敬神遠之。周人開始製作禮節民樂,開始對原始禮儀損益,充實了德的內容。人們的觀念更加理倫化。

西周的

周人認為人要受到更大的重視,人類自身的德行具有超越性的力量,可以彌補神靈退位的精神空缺。因此,我們可以知道,“德”經過夏商的發展,到周已經發展成熟,

"德"也成為了西周重要的治國觀念。

2、西周宗法制的完備

宗法制源於氏族社會末期的家庭傳統習慣,西周初期,周武王也繼承了

"君王神授"和"代天行罰"

的思想。但隨著思想逐漸進步,西周統治者發現了一個問題,那邊是為什麼夏商有些“君權神授”和“代天行罰”但最後仍然走向滅亡。

西周統治者開始反思,吸取前代教訓,大膽創新,提出了“以德配天”的民本思想。便認為可以

"敬事天地,但不可以不敬德"。

並且將德落實到了周朝統治當中,也將“德”貫徹到百姓當中。

西周統治者認識到敬天保民的重要,於是並沒有制定嚴格的法律來約束百姓

。為了保障秩序,維護統治,西周實行宗法制以此取代苛刻的法令。

周武王以禮作樂,製作出了一套完備的宗法體系。宗法制透過血緣之間的關係,讓各個貴族之間能夠享受世代收祿。宗法制的觀念深入人心,也流露於家庭中。家庭也會將家產或者家族管理交給家中的長子繼承。

3、儒家"仁"對古代的影響

“仁”是儒家學說的核心思想,仁的境界在小的方面體現於個人理想人格,大的方面體現在治國理念。據《論語》提到,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由此可知,孔子認為,“仁”體現在對別人的寬恕。儒學的“仁”對古代唐宋詩歌也有一定的影響。

西周的

唐朝武則天時期,武則天不顧及軍隊,使邊塞民不聊生,軍士百姓生靈塗炭。

詩人陳子昂寫出一首《感遇詩》,表達了對邊疆戰士的深切同情。

陳子昂對邊疆的憂患,對戰士的同情,體現了儒家仁學的忠義。因此我們可知,儒家的“仁”對古代詩詞有著影響,對古代封建制度也有著影響。

(二)西周“德”與孔子“仁”聯絡的根本原因

1、儒家對"孝"的理解

孝是儒家核心思想觀念之一,孔子提倡“仁學”認為孝可以體現出仁來,孝是仁的重要內容之一,孔子的學生有若曾經說過,

"孝順父母,尊重兄長,這就是仁的根本啊"。

君子要抓住孝,抓住根本,“仁”便可以建立起來。人與人之間的道德也可以產生出來。由此可知,儒家對孝的理解,

認為孝便是順,

在保證父母的吃和穿的同時,要順從父母的心意,用行為證明孝心,

對父母要有恭敬、順從的態度。

可現在很多人都錯誤的理解了儒家的孝,他們認為只要給予父母好的生活,讓父母能夠有房子住,有錢花,便是自己盡的最大的一份孝心。可他們並不知道父母真正想要的什麼。隨著社會快速發展,家家戶戶脫貧,幾乎每家都有的穿,有的住,

所以父母真正想要的其實是子女的陪伴。

給了父母一個豪宅,可

父母真正想要的確實一個家

。因此,我們要盡孝時,我們在給予父母物質生活時,我們要多陪伴父母,帶父母去旅遊,給父母拍照,常回家看看,讓父母安心、快樂。

2、"德"與"孝"如何統一

古代人對祖先祭祀時,造成了孝產生的濃郁氛圍。之後,隨著社會發展,

孝這一觀念進入了階級社會。

夏人有無孝案至今不知,但是殷人生活中卻體現出孝,在商代青銅器的《孝卣》中,便把孝當做人的名字。從商朝中我們可以看出。

西周的

在商朝時期,

人們對神特別尊重,

同時人們認為自己的祖先能夠保佑子孫後代,祖先便是天上的神,所以殷人認為祭祀祖先的孝與尊崇天上的神是結合統一的。因此可知,

孝主要由德來承擔。

我們可以看出孝與德是同步的,統一的。

(三)德與仁之間如何統一血緣文化

1、泛血緣文化是什麼?

周人滅掉商後,周朝初立,對原有的制度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施行宗法大分封,建立了宗盟政體,開創了泛血緣文化,構成了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以天子為主的宗法等級秩序。中國古代常說四海之內,皆是兄弟,這便體現出泛血緣。周朝施行分封制,將土地分封給各個諸侯,而各個諸侯都是周朝皇室或者與天子最親近的人。

泛血緣文化透過宗盟政體的建立也隨之出現。

2、古代關於仁的思想

春秋時期,人們常常把尊親重長,對人恭敬,關愛民眾,忠於國家,稱為仁。《國語》中,寫出愛親就是仁,仁體現在父子關係上,便是對父母孝順就是仁。愛君就是仁,仁體現在君臣關係上,便是

臣對君王忠臣便是仁。

利國就是仁,仁若體現於國與國之間的關係上,

便是保護弱小的國家,幫助鄰國便是仁

。由此可知,春秋時期,仁所包含的範圍越來越廣泛,體現在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上,國與國之間的聯絡上。

孔子提出來"仁"的意義,並且把"仁"與"德"相互聯絡,

建立了儒家學說,孔子把仁體現於道德當中,並且把仁作為最高的道德原則,最高的道德標準。據說顏淵曾經向孔子問關於仁,怎樣做仁,孔子說要

剋制自己,一切要遵守禮節,按照常理做事情

,這便是仁。

西周的

當然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理解,有不同的問題。所以對於孔子來說,要根據不同的情況來回答關於仁的意義。所以仲弓也問過同樣的問題,孔子對仲弓說,

"出門辦事就如同像接待貴賓一樣認真,使喚百姓去進行重大的祭祀那樣嚴肅。

因此我們可以知道古代人認為仁體現在很大的一個範圍,包括國家、家庭、生活、以及禮節。

3、仁與德的統一

孔子思想體系中,非常注重仁和德的結合,據《論語》中指出,

做一個仁愛的人,建立仁愛之心,別人才能對自己仁愛,自己對人寬容,別人才對你寬容。

這便是儒家道德修養中用於處理人際關係的重要原則。“仁”構成了“德”的重要因素。

高柴曾經給一個犯人定了削足之刑,臉上曾露出同情與無奈,之後他遇危險被這位犯人所救,犯人所說曾經自己犯罪被定罪是天理,但大人曾經眼中所露出的悲傷,從不敢忘記。從這我們可以知道

回報德愛從仁愛中所出。仁與德結合統一。

結論:

"德"和"仁"是一個人所應有的品質。

自古代,我們的前輩便要求要有德行,更要懷有一顆仁愛之心。孔老夫子教育我們要有仁愛,實際上是也在告訴我們要有品德,要做一個德行高尚的人。盧梭曾說過,

"裝飾對於德行也是格格不入的,因為德行是靈魂的力量"。

因此,生活在當今的我們應該

對他人恭敬、與人為善、對人溫和有禮貌,不惡意傷人。

寬以帶以待人,我們要時常幫助別人,傳播愛心,將“仁愛”體現於社會,弘揚社會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