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樹:真假銀行結構性存款 理財指南

能寫的熱點不夠,繼續技術貼來湊。

昨天發了一篇《銀行存款存五年怎麼存利息最高》的文章,很多筒子們覺得文章未完待續,好吧,今天我就把它給續了,和大家說一說銀行結構性存款真真假假的那些事。

什麼叫做銀行結構性存款呢?

就是指那些在存款的基礎上再投資點金融衍生品的存款產品。這種產品的顯著特徵就是把本來簡單確定的存款收益變成了不確定的收益。

比如下面這種:

大樹:真假銀行結構性存款 理財指南

從這個廣告圖片上你可以看到,這些存款產品的收益率是3。6%或是3。7%,雖然波動的範圍不大,但是還是波動了,這種叫結構性存款。

結構性存款不是一個新鮮事物,更不是廣告圖片上說的什麼新資管時代產品,其實這種東西由來已久。

10幾年前,大樹還在某銀行門口代客泊車的時候,就在做這些玩意了。只是那個時候我們做的都是貨真價實的結構性存款,所以規模有限。

資管新規出來後,銀行受存款利率定價限制,只能大力的做結構性存款。

可以說,資管新規為銀行的結構性存款發展提供了一個環境。

事實上進入18年以來,不管是國有大行還是中小銀行,結構性理財都在快速上漲,成為了大家的攬儲利器:

大樹:真假銀行結構性存款 理財指南

好了,這個市場決定了我們會越來越多的和結構性存款打交道。

預計到了2020年,當舊的理財產品退出舞臺後,我們面對的理財產品就只剩下結構性存款和基金兩種了,結構性存款估計是要支撐起理財的半邊天的。這種情況下,對於怎麼挑選和購買結構性存款產品就要先琢磨清楚了。

怎麼挑選和購買結構性存款產品呢?

大樹本著一貫簡單粗暴和寧殺錯不放過的風格,給大家說說挑選結構性理財的基本步驟:

步驟1:

真假結構性存款之辨

銀行的結構性存款產品還能有假的?

從產品形式上看,銀行既然敢叫結構性存款,肯定都是真的,但是從產品的結果上看,銀行結構性存款中一大部分都是假貨。

什麼意思呢?

就是「結構」沒有實現浮動收益的目的,用金融衍生品搞出來的結構不過是為了繞監管,高息攬儲罷了。

比如文章上面的那個廣告圖片裡,最高收益3。7%,最低收益3。6%,雖然收益是浮動了,但是這個浮動有什麼意義?掩耳盜鈴罷了。

那真正的結構性存款應該長什麼樣呢?你起碼也得長這個樣子:

大樹:真假銀行結構性存款 理財指南

最低收益2%,最高收益7%,高低收益有一定的差距,並且最高收益明顯要高於市場無風險利率水平,這樣的結構才有意義。

購買結構性存款產品為什麼要先分辨真假呢?

原因很簡單,

因為真假產品的挑選條件是不一樣的。

我們先說比較簡單的,

假結構性存款的挑選問題。

要挑選好這類披著狼皮的結構性存款產品,我們首先要了解下這個造假的手法。目前市面上的假結構性存款產品的造假手法主要有兩種,一種就是金融衍生品的投資佔比極低,一種是購買實現高收益機率100%的金融衍生品。

這兩種手法都很簡單,舉個例子大家就明白了。比如上面還是那個廣告圖片;

大樹:真假銀行結構性存款 理財指南

第一個產品是91天,最高收益3。7%,最低收益3。6%,找到它的產品說明書你會看到:

大樹:真假銀行結構性存款 理財指南

這個產品掛鉤的是澳元的匯率,只要滿足在產品存續期內, 任意一天澳元匯率等於或低於觀察水平,你就能獲得高收益了。

這就是拿你的錢裡利息的一部分去買了一個單邊觸碰的期權,結構很簡單,但是在這個產品裡,你的正常利率可能是3。65%,而買這個期權所用的錢只有可憐的5-6個BP。這樣做的結果是,無論最終這個期權能否實現高收益,對你存款的收益影響都很小。

因為,這種結構性存款中的期權頭寸極小,結構性存款的收益也不依賴於這個期權,所以一般這種期權的選擇都是50%左右的期權費,再加上各行的衍生品交易員們都不太屑於賺這麼點蒼蠅腿,所以期權定價上基本上是不賺客戶錢的。

這樣下來,

你一直買這種產品的結果,

大機率最終會獲得無風險收益的水平。

所以選購這種產品的時候,直接把最高最低加在一起除以二,然後拿去各行比較一下買最高的就行了。不用考慮信用風險,結構性存款嘛,要有衍生品牌照的,有這牌照的都是規模比較大的銀行了。

除了這種衍生品投資佔比很低的造假手段外,還有一種更加厚道的假結構性存款,這種產品看上去收益波動很大,但是呢,一看最高收益和無風險收益水平卻很接近,比如這個:

大樹:真假銀行結構性存款 理財指南

最低收益2。7%,

最高收益4。15%,

收益浮動有沒有呢?

有的,但是最高收益卻只有4。15%。

大家一看,我去,投資了個衍生品,收益才這麼點,賣這種產品的銀行是腦子進水了嗎?

銀行賊精賊精的,怎麼可能腦子進水呢?凡是你看到結構性存款高低收益差距很大而最高收益和無風險收益又很接近的產品,基本上都是因為產品買的期權是個高實現機率的期權。

比如,未來三個月,黃金只要不升破2000就拿高收益,或者未來三個月黃金的波動大於10美元就拿高收益一樣,這種產品100%能達到,所以那個低收益就是個打醬油的,高收益才是這種產品的真實收益,大家直接拿那個高收益去別的行比較就行了。

當然,實際的操作中銀行不可能搞的像大樹這麼明顯,監管最近在清查這類造假產品,監管也不傻。

實際上,圖例上的產品是觀察每天的黃金價格,只要這一天的黃金價格高於現在的金價減去200美元,你就拿一天的高收益。這個看上去好像有風險,其實風險是很低的,現在黃金一年的波動也就150美元左右,跌200美元機率本就低,而這個產品買的還是個累積期權,那風險更是可以直接忽略不計了。

所以對於假的結構性存款,

購買原則就是:

越假越好。

越假你拿到無風險收益的機率越高,成本也越低。

當然,筒子們都是有追求的人,怎麼能只買假貨不買真貨呢?如果想買真正的結構性存款,那麼繼續往下看。

步驟2:

排除生僻的掛鉤指標

如果我們要買真正的結構性存款產品,那麼我們實際上是拿出了本來屬於自己的一部分收益去買了一個高槓杆的期權。

我們看產品的結構,保底是保最低收益的,但實際上承擔了損失部分利息的風險。有了風險我們就要謹慎對待。

怎麼謹慎對待呢?

首先第一步

就是排除那些收益掛鉤指標生僻、不熟悉的。

原因很簡單,如果掛鉤的指標很生僻,你也不熟悉,甚至這些指標都無從查起,那就不用談識別風險了。

目前市面上結構性存款掛鉤的指標大部分集中在匯率、黃金、股指、石油這四個品種,這四個品種我們還是比較熟悉或是查詢資料比較容易的,大家可以選擇。

至於其他什麼掛鉤個利率啊、商品啊、個股啊、甚至是二氧化碳排放量之類的就洗洗睡吧。

步驟3:

排除收益結構特別複雜的

掛鉤指標熟悉之後,我們要排除那些收益結構特別複雜的。

其實目前咱們國內銀行的結構性存款產品還是很厚道的,收益結構都不是很複雜,一般也就是以下四種:觸碰、不觸碰、累積、參與率。這些種結構都還是比較好理解的,你只要認真讀讀產品說明書,智商正常的都能搞清楚。

真正喜歡把結構搞複雜的是外資銀行的結構性產品,比如下面這個匯豐的:

大樹:真假銀行結構性存款 理財指南

感興趣的可以讀一下這個產品簡介,

讀一遍就能把收益搞清楚的小夥伴請舉手?

不知道為什麼有些朋友對外資行這種複雜結構的產品很痴迷,也許是不明才覺得厲害吧。但是我要告訴你的是:

結構越複雜對銀行越有利,銀行從中賺你的錢也越多,客戶也就越吃虧。

想想外資銀行為什麼要把產品整成這麼複雜?估計是國際市場混久了,簡單結構賺不到錢,所以才把產品往復雜了整,但是這是在中國,簡單結構的產品才剛剛開始。大家沒有必要買這種複雜結構的產品。

步驟

4:

排除高收益實現機率特別低的產品

如何判斷真結構性存款裡,高收益實現的機率高還是低呢?

你可能會想到,我們得去分析下掛鉤的指標,其實並不需要。有時候,即使你研究了掛鉤指標的走勢,也很難準確評估出高收益實現機率的,最多就是個感覺。

那我們怎麼能相對精確的知道這個實現機率是高還是低呢?對於最常見的最低收益或最高收益這種型別的產品,大家可以用這個公式簡單估計一下:

(無風險收益-最低收益)/(最高收益-最低收益)

比如最低收益是2%,最高收益是8%,買產品的時候,無風險收益是4%,那這個公式的數值就是33%。這大約就是你這個產品基於當前市場情況下計算出來的高收益實現機率了。

建議不要做這個數值低於30%的產品,拿高收益太難了。

除了用上面的公式能估計出機率的產品外,還有一種收益型別的產品用這種公式比較困難,那就是所謂的鯊魚鰭型的產品。

鯊魚鰭型的產品怎麼辦呢?

很簡單,直接PASS掉。

這類產品一般基金和券商喜歡用,這種產品一般發生在掛鉤股指的產品上,這種產品的收益結構一般有個保底收益或是保本,然後告訴你股市要是漲了,那你就按照一定的比例分享收益,這個比例叫參與率。

比如你的產品參與率是50%,那麼股市漲100%,你就能賺50%,就這麼回事。

但是這種產品大部分都有個失效調控,比如股市上漲,你能夠50%的比例分享受益,但是如果股市漲幅超過30%,那你就去看最低收益,其實就是期權失效了。

為什麼要這麼做呢?

估計是股市波動大。

普通期權比較貴,不帶這種敲出條款的參與率太低,可以理解,但是一旦帶上這個失效調控,期權費是降下來了,但是你獲得高收益的機率就變得很低。

帶敲出的期權很便宜,越便宜的期權賺錢的機率越低,同時機構駭客戶錢也越容易,加個幾倍根本沒感覺。大樹還在銀行門口代客泊車的時候,有一次就評審過這樣的產品,期權費和實際賣給客戶的價格高了十倍。

除了上面說的,還有直接買普通期權的參與率產品,這種就要看產品的初始槓桿倍數了,初始槓桿倍數越低,產品實現高收益的可能性越大。

這個槓桿倍數怎麼估計呢?

槓槓倍數=

參與率

÷

(無風險收益-最低收益)

比如一個產品的收益結構是保底2%,或2%+50%*黃金漲幅,無風險收益率是4%,那這個結構裡的期權槓桿率大約就是25倍。

這個槓桿倍數在期權交易裡不算大,

但是這個槓桿倍數一旦超過30倍,大家就要小心了。

好了,四個步驟下來之後就是對結構性存款產品掛鉤指標的分析和判斷了,每個市場都不太一樣,比較複雜。

最後還是那句話:

大家撿著自己熟悉和能理解的來就行。

其實,即便不分析,按照大樹這四個步驟過濾後,筒子們也不會吃什麼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