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富裕新實踐丨種地用上無人機新型農民走出別樣致富路

早稻收割、收購季剛過,定海區飛舟農機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夏飛舟窩在自家300多平方米的農機倉庫裡,跟女兒聊聊天,洗一洗家裡的汽車,悠閒地享受夏日的生活。

夏飛舟是定海區煙墩人,一個年輕的水稻種植大戶,在當地種有500畝左右的水稻。 33歲的年紀,很多人都往城市裡擠,可他卻在家鄉安心當起了新型農民。他說:“像我這樣的農民,收入不比在企業裡差,而且更自由。”

說這樣的話,夏飛舟的底氣很足。立足機械強農,農業提質增效,農民有錢掙,當農民8年來,他覺得自己走對了路。

走進夏飛舟在煙墩的農機倉庫,眼前的各種裝置,讓人感覺進了農機展覽廳。種子催芽機、自動插秧機、植保無人機、穀物乾燥機……大大小小20餘種現代化農具,涵蓋了水稻從育苗到稻米烘乾的全過程。“這些機械農具,每年至少可為我省下3萬元的人工費,有空時還可以用它給別的農戶‘打工’掙錢。”夏飛舟對記者說。

從踏入農民這一行列開始,夏飛舟就有用現代化農具種水稻的心思。“我爸媽也是農民,不忍心看到他們這麼大年紀還這麼累。”夏飛舟告訴記者,當農民之前他在船上當三管輪,對機械比較熟悉,一臺拖拉機就成了他購買的第一個機械農具。

舟山耕地少、種糧大戶也不多,現代化農具看著很好,但花錢買來用,很多種糧戶心裡還要掂量一番。“別人不敢買、不敢用,我卻一直願意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夏飛舟以水稻育苗播種機為例說,以前父母種田靠手工育秧、插秧,效率不高,如今用上了水稻育苗播種機,稻穀種子覆土、澆水等工序都能自動完成,插秧時更是省去了彎腰之苦。

種地之苦,莫過於盛夏季節下地幹活。6年前,夏飛舟的父親夏良方頂著烈日在給稻田噴灑農藥時中毒昏倒,讓夏飛舟決心引入植保無人機,進一步降低勞動強度。“無人機一次可裝20公斤農藥,原來兩三天才能做完的活,現在1天就可搞定。”夏飛舟說,用上無人機,解決了農藥肥料利用率低、人工成本高、施藥安全隱患多等問題,自己也成了舟山第一個使用植保無人機的種糧戶。

最近,馬岙街道水稻種植戶張友權又向夏飛舟打聽購買無人機的事情。“農忙季節施肥、噴藥的工人實在難找,有了無人機,我就不擔心了。”張友權說。聽說煙墩的年輕農民用上了無人機,附近的種糧戶紛紛上門觀摩請教,在夏飛舟的示範帶動下,目前已經有6個種糧戶引入了植保無人機。夏飛舟倉庫裡現代化農具的年均作業面積已經超過6000餘畝,服務區域覆蓋小沙、岑港、白泉等地。

“時代變了,現在種稻都不用下田,以後年輕人搞農業的會越來越多。”坐在農機倉庫裡,夏飛舟自信地說。

【來源:舟山日報】

宣告: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