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押韻,不合律,四不搭!不影響它們千古流傳

作為中國人,可以不懂英文,可以算數不通。可是對於古詩詞,大抵是知道的。在我們沒上學前班的時候,父母就會讓您吟誦:“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待上了幼兒園、學前班、小學、初高中乃至大學,古詩詞都是不可少的。我們的童年、少年都是被詩詞“喂”大的。

不押韻,不合律,四不搭!不影響它們千古流傳

大家可以留意一下,不管是先秦的《詩經》、《離騷》,到明清的經典詩詞,大多都是合轍押韻的。無韻律,不詩詞嘛。古代詩詞大多也能吟唱,所以叫詩歌。合轍押韻是最起碼的要求,不然如何去吟唱?可總是會有例外,如果您細心的話,會發現這幾首非常出名的詩詞是不押韻的,簡直是四不靠,一句一韻,可這並不妨礙它們成為千古名篇。

王維,雜詩三首,第二篇: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一到四句,全是問話,不等朋友回答。表明了內心的迫切,想知道故鄉的一草一木。古時候交通不便,大部分全靠腳走,是出門不易,回來也難,甚至像賀知章,年輕時候出去,到老了才回來,以至於“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不押韻,不合律,四不搭!不影響它們千古流傳

李商隱,登樂遊原: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那種惆悵、那種喟嘆、那種悽美,表現得淋漓盡致,區區二十個字,就成了千古絕唱。這首小詩也算是李商隱最淺顯、直白,最不含蓄的一首了。

不押韻,不合律,四不搭!不影響它們千古流傳

袁枚,《所見》一首: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短短四句,小牧童天真活波、機靈古怪的模樣就圖畫一樣展現出來。童真、童趣,是每個人都向往的,不管年歲多大,身處何位,年少的純真、樸實都是值得懷念的,大詩人袁枚也是如此,都不能免俗。

不押韻,不合律,四不搭!不影響它們千古流傳

以上三首詩,不管從哪個角度來說,都是不合乎韻律的。不過簡單明瞭,自然生動,意境優美,畫面感強烈,雖然不顧韻律,仍然不影響它們在詩壇地位。

當然,也有古今讀音的異變,比如說“斜”,在“遠上寒山石徑斜”中讀“xia”,這就另當別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