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心經》:關於修養心性,能夠這樣做的人,才是真正厲害的人

心情,似乎是個很神秘的東西。在現代西方心理學中,有專門的情緒研究,至於如何調節,眾說紛紜,有人說控制、有人說釋放、有人說無為。事實上,在我國傳統文化中,對於心情,一直以來有著廣泛、長期的研究,並提供了很多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修養心性,可以說千百年來薪火傳承,長盛不衰。

讀《心經》:關於修養心性,能夠這樣做的人,才是真正厲害的人

《心經》這部簡短卻不簡單的經文,就是這樣一部提供了對治心情絕佳方案的經典。傳說中,只要讀一讀《心經》,心情立刻轉變為喜悅、吉祥,因為有佛菩薩的加持。

這樣的傳說,對於信佛的人來說非常有效,因為信心大。信心的力量是無窮的,由此,讀《心經》,可以轉變心情。

讀《心經》:關於修養心性,能夠這樣做的人,才是真正厲害的人

《心經》以區區二百六十個字,涵蓋了《般若經》的全部精要內容,顯然僅一個“信”字是不夠以理服人的。那麼,在信心之外,又蘊藏著什麼樣的法門呢?

高僧大德說,《心經》概括了佛陀講的八萬四千種修行的法門,非常了不起。有人說,人生就是一場修行。至於如何修行,大家一般會說在事上歷練,歷練得多了,就會達到成熟、平穩的心性。至於如何歷練,那就又是眾說紛紜了。

讀《心經》:關於修養心性,能夠這樣做的人,才是真正厲害的人

在《心經》中,明確告訴我們歷練的一大方法就是“觀心”——在事上,透過“觀心”來進行歷練。也就是說,在我們遇到事情的時候,要在那個時刻同時觀察自己的心念,由此就能達到心境的平和。

觀察自己的心念,就是能夠覺察自己的念頭,能夠看到自己的念頭。這樣的方式,在現代心理學的精神分析學派看來,能夠對治種種心理問題,比如弗洛伊德,就是透過觀察自己的念頭,寫出了知名的《夢的解析》、《精神分析引論》等書。至今,仍有很多的心理學理論來源於佛家或者道家的修行方法,這已是公開的秘密。

讀《心經》:關於修養心性,能夠這樣做的人,才是真正厲害的人

我們普通人一直生活在紛繁複雜的念頭中,而且大多情況下未必有覺知,這已經是共識,心理學中用一個詞“潛意識”,來講述這些不為我們所感受的意識。佛學理論中,意識可以隨著觀察的深入程度,層層剝離為第七識,第八識等等。

讀《心經》:關於修養心性,能夠這樣做的人,才是真正厲害的人

在《心經》中,為我們提供的這個方法,就是在外境中,觀察自己的心,看到各種川流不息的念頭來來去去。看到這些念頭了,不做任何評價和判斷,就是簡單地覺察。覺察到了,自然也就放下了,放下了,心情自然變得寧靜、平和。

古往今來的大人物,為何能夠“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麋鹿興於左而目不瞬”?其實正是掌握了這樣的修養心性方法。蘇洵在《心術》中說,這樣的人才是真正厲害的人,處變不驚、擾心不動、內心強大。當然,心術正、善是這一切的前提和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