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分鐘心理學:搞笑諾貝爾心理學獎:人為什麼會嘆氣?

五分鐘心理學:搞笑諾貝爾心理學獎:人為什麼會嘆氣?

1

不管你是否喜歡嘆氣,你肯定嘆過氣,但你想過自己為什麼要嘆氣嗎?在你嘆氣的背後隱藏著哪些想法呢?

也許這些問題你從來沒有想過,畢竟嘆氣對我們而言太常見了,而且大多是無意識的。

但是挪威奧斯陸大學心理學家卡爾哈爾法·泰根卻注意到這一現象,並且憑藉對“嘆氣”開創性的研究,他一舉摘得2011年的搞笑諾貝爾心理學獎。

今天檸檬就跟大家分享一下他的研究發現。

五分鐘心理學:搞笑諾貝爾心理學獎:人為什麼會嘆氣?

2

我們首先來看一下,字典裡對於嘆氣的解釋,它是個動詞,指的是因為憂傷鬱悶,心裡感到不痛快而撥出長氣,發出聲音。

這裡可以簡單地看出來嘆氣跟我們的心情有很大的關聯,具體是什麼關聯呢?泰根做了三個實驗:

第一個實驗他採用了問卷調查的方式來詢問志願者們對於嘆氣的態度。

第一個問卷是關於嘆氣的描述。

比如你覺得嘆氣是正面的還是負面的;積極的還是消極的,又或者堅強的還是軟弱的。

這個問卷結果顯示,嘆氣與消極,負面,軟弱等詞彙有著明顯的聯絡,但是大家並不覺得它是壞的或者是不愉快的。

第二個問卷是詢問你一般在什麼情況下最容易嘆氣。

結果表明,人們通常在負面情況下比如失望,憤怒,沮喪的時候容易嘆氣。當然在放鬆時也會嘆氣,其中,放棄的時候人們也最容易嘆氣。

五分鐘心理學:搞笑諾貝爾心理學獎:人為什麼會嘆氣?

第二個研究是讓志願者設想自己或者別人嘆氣,設定了四個情境:在咖啡廳、在海邊、在讀信、打電話。

結果顯示,我們通常將他人的嘆氣理解為悲傷,而自己的嘆氣可能僅僅表示“放棄”。這就有點尷尬了,我們常說要換位思考,學會理解他人的感受,但大家可能一開始就錯誤理解了別人嘆氣的原因。

最後一個研究是讓志願者來做個任務,但這個任務是無解的,研究者就在一旁觀察他們的表現。

結果是77。8%的被試會嘆氣,尤其是在幾次嘗試都失敗後,嘆氣頻率最大。

嘆氣好像是一種投降的象徵,我們受挫,然後抵抗,感到無助,沉浸在挫折感之中,而嘆氣只是受挫後的一種情緒表達。

用泰根的話說:

“當信仰被否定,當希望被拋棄,當許願被辜負,當夢想被遺失,我們意識到我們一無所有,無能為力”。

五分鐘心理學:搞笑諾貝爾心理學獎:人為什麼會嘆氣?

溫柔的夢想遭遇冷酷的現實,我們就會發出連連的嘆氣聲。

這個時候我們能做的就是去適應命運。改變能改變的,順從不能改變的。比如那個無解的任務,如果你一味沉浸在裡面,反而是在消磨自己的能量,讓自己轉牛角尖,這個時候你換個目標反而會更好。

所謂的想開,其實就是換個角度看自己的問題,值不值得,這樣下去的結果是什麼,自己是否有更好的路可以選擇。以後大家遇到要嘆氣的情況,都可以問問自己這三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