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0年的“傳統古村”,贛南白鷺村,熱鬧非常

860年的“傳統古村”,贛南白鷺村,熱鬧非常

對於贛南,如果你只知道臍橙,那太可惜了,贛南的美味不止是臍橙,燙皮、雲片、豆辣子也都是不可錯過的美食。父母雖不是江西的,但因為工作的原因在江西呆了很多年,讓我算上半個江西人,要快速瞭解一座城市,那麼就去旅遊,體驗當地特色文化。

860年的“傳統古村”,贛南白鷺村,熱鬧非常

我父母有個很好的同事家在贛南,也因為這我接觸了很多贛南文化,去年上半年還去贛南旅遊了一把,對於贛南我最深的印象是燙皮,其實早在去贛南旅遊之前我就吃過,我曾一度以為是江西新餘的特產,直到後面我長大一點才知道那是贛南客家的特產。燙皮在客家已有千百年的歷史,客家家家戶戶都善於製作燙皮,配以作料製作出來,食之鮮香,別具風味。

860年的“傳統古村”,贛南白鷺村,熱鬧非常

燙皮對於很多人來說,是陌生的,其實它吃起來和腸粉差不多,但口感、味道比腸粉細膩的多。顏色呈現綠色,這綠可是天然,絕對不新增色素,燙皮之所以綠,是因為它的原材料中添加了韭菜,因此呈現出通透的綠色。

860年的“傳統古村”,贛南白鷺村,熱鬧非常

燙皮是贛南客家傳統手工美食,每到秋冬季,當地每家每戶都會結伴製作燙皮。你做燙皮之前要把滔米浸泡一天,用石磨或者機器進行研磨成漿,磨好漿後,在米漿中新增鹽、芝麻、辣椒、大蒜及特製調色配料等。在我們製作時,在一臺土灶上架上一口大鍋,將調好的米漿均勻倒入竹製的簸箕中,然後將簸箕放入盛有沸水的鍋中進行蒸片刻後,燙皮蒸熟出鍋了,剛出鍋的燙皮和腸粉一樣,等過一會,就軟一點,在沾辣椒醬別提有多好吃。

860年的“傳統古村”,贛南白鷺村,熱鬧非常

在新餘我只吃過腸粉樣的,在贛南我才知道燙皮還能油炸,吃起來嘎嘣脆,香。我去贛南只有一天半時間,粗略地看了幾個景點。在一個地方,不管大城市小城市,我最先去了就是博物院,其次是文化中心,再者當地特色文化。

860年的“傳統古村”,贛南白鷺村,熱鬧非常

贛南去古村我還是推薦白鷺古村,它算是“中國十大古村之一”,在當地是一個活招牌。“第一、最好“等太多華美的詞用在它身上,使它增添了幾筆落寞,但這並不影響他在人們心中的位置。白鷺古村位於江西贛州市的最北端,該村保留了大部分清代乾隆、嘉慶和道光年間的建築,但之後因為戰爭原因,所剩無幾,古祠堂、古民居只有69棟,能居住的僅30棟,白鷺村距今已有860年。

860年的“傳統古村”,贛南白鷺村,熱鬧非常

2009年的時候政府修建整改,使白鷺村火了起來,遊客也絡繹不絕。在白鷺村有個奇怪的事,該村80%都是姓鍾 ,也不知為何。

860年的“傳統古村”,贛南白鷺村,熱鬧非常

你去白鷺村,當地人一定會領你區繡花樓,繡花樓是古村北面的民宅,曾是白鷺富家小姐相親尋郎的地方,鍾家後人繼承了這座古宅,收收門票做點小本生意,賣點蘿蔔絲、竹筍乾、辣椒幹、小溪魚乾。

860年的“傳統古村”,贛南白鷺村,熱鬧非常

有人說建築是詩的字句,畫的線條,走進“世昌堂”,竟然就是這種的感覺。“世昌堂”是奉祀鍾氏白鷺開山始祖鍾輿的祠堂,結構上為三進式以重簷構架為特色建築方式。

860年的“傳統古村”,贛南白鷺村,熱鬧非常

祠堂正門門首巨匾橫書“世昌堂”,中門巨匾橫書“鍾氏宗祠”鎏金大字,院牆上橫書“越國世家”黑體字,據族人介紹,這些皆出自名人手筆,祠內名人題贈的金匾木聯,琳琅滿目,美不勝收。

860年的“傳統古村”,贛南白鷺村,熱鬧非常

走向巷子,看到的字讓我想到了《東河戲》,每個小巷和古村都有屬於自己的故事,他們的就像一部慢慢會放的老電影,回味流長,而那些依次出場、又依次退場的人物,在歲月的痕跡裡逐漸清晰、明朗,又逐漸暗淡、模糊。那些看不見的氣場就如你置身於某些生活場景,你會發現最終將會成為一抹蹤影,隨風飄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