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亭集序》塗抹的地方很多,後代臨摹卻不改正,原因很簡單

王羲之是中國歷史上一個比較出名的書法家,他的成就可以和孔子相媲美,他留下的《蘭亭集序》被歷代帝王所尊崇,李世民、武則天相傳都是他的粉絲,李世民甚至將他的作品帶到了墳墓裡,可見王羲之的能力是非常受尊崇的。

《蘭亭集序》塗抹的地方很多,後代臨摹卻不改正,原因很簡單

東晉時代有竹林七賢,他們不願意捲入官場的黑暗,所以超脫世俗,歸隱山林。王羲之作為東晉有名的文豪,日常出入的都是豪傑的聚會,所以有很多親近自然的機會。這一天,他們相聚在會稽山下,準備享受自然的悠閒時光。

《蘭亭集序》塗抹的地方很多,後代臨摹卻不改正,原因很簡單

這些人中大多是世家子弟,不僅擁有很多的財富,還有機會體驗很多的樂趣,所以他們一起在水中折船飲酒,這種遊戲類似於現在的猜酒令。喝酒喝到興處的時候,有人提議應該記錄下這次盛宴,這群人中不乏有善於文采者,但是會寫文章的字可能寫得不好看,所以為了給大家助興,王羲之就被大家舉薦成為書記官,專門負責記錄這次盛宴的情況。

《蘭亭集序》塗抹的地方很多,後代臨摹卻不改正,原因很簡單

眾所周知,凡是流傳下來的書法作品,都是端正且沒有錯別字的,更別提有刻意的塗抹之處了,但是王羲之留下來的這部作品,不光有錯別字,還有好幾處塗抹的痕跡,這就有點說不過去了,為什麼大家會爭相追捧這件作品,甚至後世的臨摹者都可以模仿這些塗抹處呢,原因其實是這樣的。

《蘭亭集序》塗抹的地方很多,後代臨摹卻不改正,原因很簡單

王羲之擔當的會議記錄者,其實是有講究的,為了還原當時的氛圍,是需要這些塗塗抹抹來證明的,另外王羲之營造的這種意境是現場發揮的,後世臨摹者為了保證原著的還原性,肯定需要對這些作品進行百分之百的還原,《蘭亭集序》本來就是一件現場演繹的作品,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即使是王羲之,也會臨時修改一些文字。

《蘭亭集序》塗抹的地方很多,後代臨摹卻不改正,原因很簡單

在現代社會中,大家可以發現一個問題,就是現場表演中多多少少都會出現一些錯誤,但是在錄音棚裡錄製的節目,很多次的嘗試修改之後,才能呈現給觀眾完美的作品,但是還是有很多人喜歡現場的作品,他們願意包容這些錯誤,因為這些錯誤在他們看來,是一種美妙的存在。

後世臨摹《蘭亭集序》的時候,基於以上原因所以不會改正這些塗抹,側面也反應了王羲之能力的高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