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兒被擠 “落戶”子宮下段,醫生助肌瘤患者帶瘤保胎順利產女

楚天都市報訊(記者陳媛 通訊員薛源 張祖國)多個子宮腺肌瘤、子宮肌瘤“鳩佔鵲巢”,胎兒被擠 “落戶”宮腔下段、宮頸口上方,孕婦隨時有流產和大出血危險,但患者不願放棄最後一絲做媽媽的機會,醫生助她保胎至38周,終順利產下6斤重女嬰。12月16日,母女倆已順利出院。

胎兒被擠 “落戶”子宮下段,醫生助肌瘤患者帶瘤保胎順利產女

圖為雷女士(化姓)一家三口

胎兒被肌瘤擠到子宮下段

看著一旁的寶寶安睡著,初為人母的雷女士(化姓)高興不已,激動的落淚,連嘆:“來之不易啊!”

雷女士今年37歲,家住黃陂,結婚多年來,一心積極備孕,今年好不容易懷上寶寶,這是她的第一胎,全家人都十分高興。沒想到,今年5月份,懷孕2個月產檢時,B超提示孕囊著床位置過低,位於宮腔下段,同時還查出她患有子宮腺肌病、子宮腺肌瘤、子宮肌瘤多種疾病,雷女士跑了多家醫院均建議其流產,不甘心的雷女士慕名找到武漢市婦幼保健院宋曉婕主任懇請保胎。

胎兒被擠 “落戶”子宮下段,醫生助肌瘤患者帶瘤保胎順利產女

圖為宋曉婕主任在向雷女士(化姓)瞭解情況

孕囊著床位置過低,位於宮頸內口上方,繼續妊娠可能造成流產或宮頸妊娠發生大出血。加上子宮肌層內有多個形似小島狀的腫瘤,最大的幾個直徑超過了6釐米,足有蘋果大小,“擠佔”了子宮一半空間。當宋曉婕看過雷女士帶來的檢查報告後,也不建議留下孩子。定於次日手術,簽字時雷女士仍不甘心,“能不能不做手術?”

“如果保胎,腫瘤與胎兒搶地盤,可能導致胎兒宮內窒息或子宮大出血,孕婦、胎兒都有危險。不保胎,37歲高齡遇上大瘤子,再次懷孕機率甚微。”繼續保胎,還是流產?這讓宋曉婕也感到很為難。“我想賭一把,就算失敗了我也無悔。”雷女士向宋曉婕道出心聲,堅持要保胎。

專家決定幫孕婦冒險保胎

當天晚上11點,雷女士收到宋曉婕發來的簡訊:“不用手術,明早等我來。”有希望了,雷女士又驚又喜,激動的一夜沒睡著。

原來,為了幫她爭取最後一絲做媽媽的機會,宋曉婕和團隊反覆討論研究後決定為其冒險一搏,再觀察一段時間,透過保胎來調整孕囊位置。“我們作了最好的設想,同時也做了最壞的打算預案,為她爭取最後做媽媽的一絲機會。”宋曉婕表示。

胎兒被擠 “落戶”子宮下段,醫生助肌瘤患者帶瘤保胎順利產女

圖為宋曉婕主任在為雷女士(化姓)檢查

雷女士每月定期複查,在即將為人母的期待中度過,有忐忑但更多的是幸福。“我都沒感到特別不舒服,整個孕期能吃能睡。”她笑著回憶當時的經歷。

幸運的是,整個孕期有驚無險。12月9日,已孕38周的雷女士,因胎心不規律提前剖腹產女。開啟子宮後,情況複雜,肌瘤、腺肌瘤“盤根錯節”,將子宮上段擠佔的幾乎沒有多餘的空間,生完就如同沒生一樣。好在孩子情況一切良好。

對此宋曉婕表示,保胎能夠成功進行,是醫患雙方共同努力的結果,“患者和家屬的充分信任和理解,給了醫生信心,這才讓醫生敢於冒險,不斷挑戰高難度疾病,最終戰勝病魔。”

育齡女性孕前應做B超檢查

宋曉婕介紹,正常位於子宮腔的子宮內膜很不安分,“出軌”跑到了子宮肌層,並在那裡“蝸居”,從而引起一系列的症狀,如痛經、月經過多等等。如果子宮內膜在子宮肌層分佈廣泛,一般稱作“子宮腺肌病”,如入侵的子宮內膜僅侷限於子宮肌層的某一處,造成該處的平滑肌細胞過度增生,形成球體時,則稱之為子宮腺肌瘤。由於子宮肌層內的腺肌症病灶會造成患者子宮增大、子宮壁肥厚,盆腔粘連,輸卵管扭曲等症狀,會增加胚胎著床難度,從而使患者懷孕困難甚至不孕。

宋曉婕提醒,育齡女性應在孕前做一次B超檢查,瞭解子宮、附件的基本情況。子宮腺肌症懷孕後,異位的子宮內膜不再增生病症會暫時得到控制,但這並不意味著子宮腺肌症已經痊癒,在寶寶出生後病情可能出現再發,因此仍需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