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諡號是怎麼來的?為何楊廣會被評為“煬”這個諡號

《左傳》記載:冬十月,以宮甲圍成王。王請食熊蹯而死。弗聽。丁未,王縊。諡之曰:“靈”,不瞑;曰:“成”,乃瞑。

諡號本身是一件很嚴肅的事情,但是《左傳》中記載了這麼一件令人發笑的事情,春秋時期,商臣聽到風聲,他的父親楚成王可能想立王子職為太子,而要廢掉自己。但是其實當時傳聞並沒有得到證實,商臣就趕緊把這訊息告訴了他的師傅潘崇,最後還和他的師傅潘崇一起鋌而走險發動了政變,逼迫楚成王自殺。

後來商臣和潘崇在屍體旁邊商量給他父親取什麼諡號呢?

商臣對他父親廢除太子之位耿耿於懷,就想取 “靈”這個字,“靈”作為諡號不是好意思,帶有荒唐胡鬧、胡作非為等貶義在內。誰知道當時楚成王竟然還沒有斷氣,聽到“靈”這個諡號,不願意就這樣死掉,睜開了眼睛。潘崇最後還是看在這父子緣分上改用了“成”。

“成”有安民的意思。楚成王這才滿意地閉上了眼睛。

古代的諡號是怎麼來的?為何楊廣會被評為“煬”這個諡號

一、諡號的來源

關於諡號的來源,據史書記載,諡號為周公所定。

帝王將相的諡號在西周時已經出現,傳統說法諡號出現在西周早期,大概可以從《逸周書·諡法解》中周公制諡推測出來。不過近代以來,也有學者根據金文考釋認為其實諡號出現在西周中期的恭王、懿王階段。那麼如果根據對西周青銅器銘文的考證,諡法也就是中國的諡號制度其實形成於西周的第六代周王期間,也就是周恭王時期。

古代的諡號是怎麼來的?為何楊廣會被評為“煬”這個諡號

二、諡者,行之跡也,號者,功之表也

在《逸周書·諡法解》中道:“諡者,行之跡也,號者,功之表也”,這是什麼意思呢?諡號,分為“諡”和“號”,“諡”,指的是行為舉止,即評定這個人要看他這一生所做的行為舉止。“號”,即要看他一生的功績。

諡號分為上諡、下諡和平諡三種。

上諡就是美諡,比如漢文帝的文、漢武帝的武、漢景帝的景,莊、宣、襄、明、康。下諡是惡諡,比如周厲王的厲,晉靈公的靈,隋煬帝的煬。平諡大多是表示同情的文字,比如楚懷王的懷,悼、哀、閔、思、殤。這些諡號美與惡,其實牽扯到了被賜予諡號者生前所做的功過成敗,諡號可以說是評定這個人生前所作所為的結論性概括了。

中國古人十分在乎自己在後世的評價,特別是我國古代的皇帝,無論年齡大小,也不管他們是昏弱無能還是英明雄偉的,他們最在乎的就是皇權以及自己在後世眼裡的評價了,而在所有的評價之中,他們十分在意自己的諡號。

“激揚清濁,治道明範”,帝王駕崩以後,他的繼任者要實事求是,根據功和過,對其一生進行總結,才能蓋棺定論。

古代的諡號是怎麼來的?為何楊廣會被評為“煬”這個諡號

三、為何楊廣會被評為“煬”這個諡號?

某些皇帝會有多個諡號,不過這待遇不是誰都可以受得住的,一般只有亡國之君才值得擁有。這裡就要提到楊廣,楊廣有三個諡號,隋明帝、閔皇帝和隋煬帝,這三個諡號也截然不同。

第一個諡號是自己人給的,獨見先識曰明,毫無疑問,頗有點粉飾的味道。畢竟眾所周知,楊廣稱不上一位明君。

除去他所做的那些功績不講,光靠他執政後期的暴虐就可以直接懷疑這個“明”的立腳點了。第二個是竇建德給的,“閔”在諡號裡的意思是“慈仁不壽”,這個諡號中同情之意大於恭維。第三個諡號“煬”:好內遠禮曰煬;去禮遠眾曰煬;好內怠政曰煬;肆行勞神曰煬;去禮遠正曰煬;逆天虐民曰煬。我們現在熟知的“隋煬帝”,是楊廣的表兄弟唐高祖李淵給他的諡號。

且不論別的,單從諡號中看,後人一定會覺得,這個皇帝一定是壞的透了。

追溯歷史,大業十四年(公元618年)三月,江都宮變,楊廣被叛軍所殺。

隨後,隋朝的洛陽政府,當時的執政者是楊廣的孫子皇泰主楊侗,他給自己的爺爺楊廣奉上諡號“明帝”,正面褒獎,名垂千古。而掩殺隋朝的新建唐政府追諡他為“煬帝”,如今“隋煬帝”名聲遺臭萬年。那為何兩個諡號差異如此之大?為何李淵給楊廣“煬”這個諡號?讓楊廣成了昏庸無道、暴虐殘忍帝王的代名詞。

古代的諡號是怎麼來的?為何楊廣會被評為“煬”這個諡號

1。 歷史是由勝利者書寫的

“隋煬帝”這個諡號,是唐朝執政者所起。

成王敗寇,畢竟,歷史的真相掌握在勝利者的手中。李淵和楊廣是表兄弟,但是公元617年,本作為太原留守的他,卻在太原起兵加入推翻隋王朝的起義裡,甚至最後還造反成功了。

李淵造反稱帝其實說起來也並不光明,為了洗白自己當然需要將楊廣的錯誤放大,才可以給新朝披上遮羞布。因此楊廣也從一個可圈可點的君王,成為了千古暴君。

所以不由得讓人想起了魯迅先生的話,歷史是勝利者寫的,前朝的落敗會給勝利王朝帶來更多可以借題發揮的機會。關於楊堅逝世,查詢《資治通鑑》,上面並沒有提到楊廣弒父,只是記述了楊堅病的十分厲害,可是唐太宗卻說楊廣弒父殺兄,並且記錄在歷史上,之後楊廣弒父的說法流傳至今。

然而,至於真相到底是什麼,發生了什麼我們無法知道。其實就如同現代社會,本來可能不存在的事情,有了某個權威,某個專家一說,假的就有可能變成真的,使人百口莫辯。有些媒體為了賺取銷量,眼球。亂取標題,斷章取義。

2。 楊廣所為與儒家的道德學說相悖

儒家的道德學說,是以德性論為核心的理論體系,道德學說包含一系列的德性範疇,儒家德性的主要內容包括仁、義、禮三個方面。

我們的中國歷史,儼然就是一部“成王敗寇”的迴圈史,贏者通吃。所謂成者,有業成與德成。然而在儒家筆下,有業無德算不得成功,有德無業反而可以被原諒。於是,德成為首要標準。然而恰恰是這個德,是沒有標準的。

首先,我們很難區分一個人他究竟是好人還是壞人,因為其實這個好人和壞人是沒有統一標準的。好人和壞人的評定出發點有很多,另外,還得結合他們的時代背景,並非簡單的評價就能斷定。

楊廣從“德”的角度出發,無疑是稱不上有“德”之人的。首先,在隋文帝病危,而楊廣調動護衛控制宮禁,不久後仁壽宮傳出隋文帝駕崩的噩耗這件著名的“仁壽宮變”上面就被人詬病許久。

古代的諡號是怎麼來的?為何楊廣會被評為“煬”這個諡號

3。 他的好大喜功毀了整個國家

一開始,楊廣確實有著出色的政績,在還沒登基前,他就隨著隊伍出征,滅掉陳國;南方有變的時候,也是他,花了十年,治理江南。

但是當他開啟屬於自己的時代時,卻從一個明君變成一位暴君,最後甚至變成了一位昏君、亡國之君。一開始,楊廣的治理其實是讓百姓挺滿意的,不但免收錢糧稅收、讓利於民,還開創科舉制,隋朝在他執政開始的五年內其實算是國泰民安、百姓安居樂業。

然而,這個時候,帝王的野心膨脹了,楊廣決定發兵遼東,攻打高麗。當時高麗其實山高水遠,可以直說,在這件事情上面,楊廣的做法就是勞民傷財,做無用功,甚至,為了攻打高麗,徵用的民工、動員的民力已經算是在動搖國本了。最可笑的是,最後楊廣吃了敗仗,幾乎全軍覆沒。這場出征高麗的戲劇,卻並沒有因此落幕,皇帝的面子過不去,他前前後後一共做了三次,最終以慘淡收尾。

連年的征戰,再加上修建洛陽、大運河的開鑿,原本國泰民安的隋朝,逐漸錢糧無幾。原本可以走向巔峰的隋朝,被他的執政者,親手推向了滅亡的深淵中。

古代的諡號是怎麼來的?為何楊廣會被評為“煬”這個諡號

楊廣的確是在想方設法做好事,但是他過於好大喜功、急功近利,最終榨乾老本,將殷實的家底毀光。

總結

毋庸置疑,中國的諡號是對當時古人具有一定參考意義的評價。然而,我們在評價一個歷史人物的時候,其實無所謂好與惡,我們更應該看的是這個任務他在當時的歷史環境下的所作所為對他來說是成功還是失敗。

我們無法親自見識到那個時代的風雲,因此我們不能片面的憑藉前人的過與錯來評論他的一生。我們要記得的是,史學研究從來都不是把一家之言奉為真理,而是一個把種種碎片拼合成歷史圖景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