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狗漫談:老祖宗說,“大王犬”和“南鬥犬”能帶來巨大的好運

“惟克商,遂通道於九夷八蠻。西旅厎貢厥獒,太保乃作《旅獒》,用訓於王”。

這段話出自《尚書》,講的是周武王滅商之後,遠方的小國紛紛派使者進貢,其中西方的旅國進獻了一隻獒,太保周召公寫了《旅獒》告誡武王,不要被聲色犬馬迷惑,“玩人喪德,玩物喪志……所寶惟賢,則邇人安。”

《爾雅》裡說,“狗四尺為獒”,古代把高四尺的大狗統稱為獒。可能西周時期中原地區的大型猛犬比較罕見,旅獒被《尚書》收錄了。

養狗漫談:老祖宗說,“大王犬”和“南鬥犬”能帶來巨大的好運

古時候狗還有一個名字叫“尨(máng)”,如《詩經·野有死麕》裡說,“無感我帨兮,無使尨也吠”。不同的品種還有一些更生僻的名字,這裡就不再列舉了。

自古以來,狗就是人們不可或缺的幫手。《穆天子傳》提到了一些西周的名犬,如徹止、雚猳、來白等等。春秋戰國時期,最有名的韓盧、宋鵲都是獵犬。

《周禮》記載,“司徒主牛,宗伯主雞,司馬主馬及羊,司寇主犬”,司寇下面又有掌管養狗的“犬人”。《禮記正義》裡提到,當時的犬分為三種,守犬(吠犬)、田犬和食犬。守犬用來“防奸”,也就是看家護院,田犬是打獵時用的。

養狗漫談:老祖宗說,“大王犬”和“南鬥犬”能帶來巨大的好運

食犬則是“充君子庖廚庶羞用也”,養大了吃肉的。不過西周時吃狗肉的人還不多,食犬一般用於祭禮,而且很講究搭配,祭祀用犬要和穀子放在一起,因為“犬宜粱”。

古人認為,狗五行屬金,是西方之畜。和養貓一樣,關於養狗也有很多說法。

明朝人方以智的《物理小識》裡說,家養的狗有的會捉老鼠,有的見了老鼠毫無反應。如果燒艾葉燻小狗的鼻子,長大了就會抓老鼠;如果狗吃了竹茹,就變啞了。看家護院的狗,有一種舌頭上長青斑的最為警覺,能一眼認出盜賊。

養狗漫談:老祖宗說,“大王犬”和“南鬥犬”能帶來巨大的好運

不知什麼時候起,人們相信養貓狗能會影響人的運勢。有的朋友可能聽說過,要是家裡突然來了流浪的貓或者狗,就像回到主人家一樣不打算走了,這種情況下養著它,據說能帶來意想不到的好運。

這個說法至少在明朝就有了。明朝人陳邦俊的《廣諧史》裡提到了民間的傳言,“貓犬無故入家中,如已養者,主大富貴”,就是說不請自來的貓狗能給主人帶來大富貴。

能不能帶來好運且不說,這也是一種緣分,要是遇到喜愛貓狗的人家,肯定會收養,不喜歡貓狗的,自然趕走了事。

養狗漫談:老祖宗說,“大王犬”和“南鬥犬”能帶來巨大的好運

關於養狗和運勢的關係,一些古書的說法更詳細。如唐代類書《初學記》和宋朝的《太平御覽》都提到了幾種能給主人帶來好運的狗,主要在於毛色特徵。

書中說,黃狗白尾巴,能讓家裡人代代做官;兩隻前腳是白色的黃狗,有利於家人;白狗黃頭,家中大吉;要是養了黑狗,但兩隻前腳是白色的,有利於子孫後代。

另外兩種最難得。一種是黑狗,只有耳朵是白色,叫“大王犬”,養這種狗的的人將會富貴;還有一種白狗,身上有類似老虎的斑紋,叫“南鬥犬”,主人能得到“萬石”的高官厚祿,也就是古代的最高官職,位極人臣。

書中提到的狗顯然都是如今所說的“中華田園犬”,但毛色比較少見,尤其是南鬥犬,白狗身上帶虎紋,恐怕萬里挑一也難。

養狗漫談:老祖宗說,“大王犬”和“南鬥犬”能帶來巨大的好運

那麼這種說法最初是從那裡來的呢?再往前,南北朝時期曾在北魏和東魏做官的著名農學家賈思勰(代表作《齊民要術》),在另一部著作《雜五行書》裡說道:

“南鬥犬,犬虎文南鬥,君犬也,畜之可致萬石;黑犬白耳,大王犬也,畜之令富貴;黑犬白前兩足,宜子孫;白犬黃頭,家大吉;黃狗白尾,代有衣冠;黃犬白前兩足,利人。”

這並不是賈思勰提出的,都來自民間傳言。再往前,晉朝人郭義恭的《廣志》裡也有同樣的記載。可能漢朝時就有這種說法了。當然,從科學角度而言,這毫無依據,筆者只是在這裡分享給大家,權當消遣。

狗很有靈性,能察言觀色揣知主人的心意,有樣學樣。最後分享一則來自《宋史》的記載。

宋朝人陳昉,是南陳宜都王陳叔明的後代,世居江州,到陳昉這一輩,家族十三代後人住在一起,男女老少七百多口,上下和睦,不用僕人,每天吃飯都在一起,如同盛會。晚輩必定等長輩來了才開始吃。陳家養了一百多條狗,在一個大槽子裡吃東西,只要有一條狗沒到,別的狗都不吃。

參考文獻:《初學記》、《宋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