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性格:計劃是性格之矛

改變性格:計劃是性格之矛

制定和執行計劃,同時也在改變性格

人的行為受很多因素的影響,比如說格局,性格、思想等。我們每天強調要提升格局,改變性格,改善思維,但是我們空有想法,實際中卻很難不到。這是因為我們沒有找到合理的方式,沒有把想法轉變為行動的途徑。

一、目標是格局之矛

如果你想做出改變,先從哪裡開始呢?最好是先提升格局,因為格局大了,眼界寬了,胸襟大了,處理問題的態度和方式也就變了。

格局和目標有一定辯證關係。格局大了,不是目標也跟著大了,而是能找到更合適的目標。反過來,定下目標後,因為你設定了目標,並不折不扣去執行時,你的所有行為就是圍繞著目標展開。你需要擴大眼界,放空自己,需要有寬闊的胸襟,而這些只有在目標的倒逼下,才能實現突破。所以我們提出”目標是格局之矛“

二、計劃是性格之矛

格局之後,人最需要改變的就是性格。

每個人都有性格。

所謂的性格,就是在一個人的態度和行為中,表現出來的比較穩定的心理特點。

《突破天性》一書指出,

決定一個人性格的原因有三個:生物來源、社會來源、特定來源。其中生物來源和社會來源,會使得這個人的性格具有一定的穩定性。但在許多特定的情境下,真正迫使他做出行動的,其實是那個特有來源,也就是一個人的目標、抱負和計劃。想要更好地改變我們的性格,我們首先需要制定針對自己的個人計劃。

什麼是“個人計劃”?通俗地說,就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

正在做的事情或者計劃去做的事情。

這個事情不是一瞬間就能完成的行為,而是一系列具有延續性的行為。作者認為,

在我們的工作生活中,你會制定怎樣的計劃,你會如何實施這個計劃,這一系列想法和行動,其實本身就反映了你的性格,而你執行計劃的過程,其實也是不斷塑造自己性格的過程。

1、一個

好的個人計劃應該是:它必須符合你的性格,而且能突破你的性格。

作者建議我們從三個維度去分析我們的個人計劃是否合理,第一個維度,你要問問自己,你是你個人計劃的真正發起者嗎?這個問題主要是看你制定計劃的自發性如何。第二個維度,你的個人計劃是更有意義還是更有可操作性?第三個維度,個人計劃跟其他人正在推進的計劃是否存在有效聯絡?

這三個維度,事實上就是

《內在動機》中所講的公式:內在動機

=自主+勝任+聯接。

2、在執行計劃的過程中,最能鍛鍊人的性格。因為許多很好的計劃,我們一開始做的時候都興致勃勃,但不久就會疲軟,漸漸失去動力。關於這一點,作者也提出了三個解決方案,幫助你在動力不足的時候繼續前進。第一個是找到

是你人生當中最重視的追求,也就是

重新認識個人計劃中的核心計劃。第二個給自己激勵和獎賞,不斷看到積極的結果,第三個更重要,你可以重新調整自己的個人建構,也就是改變

看待自己和他人的標準和方式。

改變性格:計劃是性格之矛

性格可以改變,那要看你有怎樣的計劃

二、把追求變成計劃

你的追求畢竟是一種想法,但追求和想法有可能只是一時的熱情,只有需要制定實實在在的計劃,把想法硬性地變成計劃和安排。在制定和執行計劃的過程中,你在一步步地實現想法,也在一步步地改變性格。

儘管我們有性格,但我們有時候會因為某些東西表現出不同於性格的一面。如果這些表現只是暫時的,等事情結束後我們又恢復了原有的性格,那就不叫性格改變,只能算是特殊情況下的應對方式。

要想使性格徹底改變,就不能依賴於偶然事件,而是要有比較長遠的東西。

你在日常生活中追求的目標、抱負和個人計劃,這些都會深深影響你的行為。比如說,本來內向的你,為了得到某個工作機會,硬是逼自己練習當眾演講,這就是你為了達到特定目標所表現出來的人格特質。

性格是一回事,追求是另一回事。如果把追求進一步細化為計劃,在制定和實施計劃的過程中,你會突破性格限制,從而在實現追求的過程中,性格也跟著發生改變。

表面上看,你的追求改變了你的性格,實際上是你的計劃改變了你的性格。

改變性格:計劃是性格之矛

格局和性格,對人的行為影響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