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那10年,歸來的《溏心風暴3》與新港劇的產品邏輯

對於絕大多數內地觀眾來說,《溏心風暴3》是一次既熟悉又陌生的觀劇體驗。

作者

| 黃雲騰

從《溏心風暴》到《溏心風暴3》,時間剛好過去了10年,這10年也成為了港劇沉浮的真實寫照。

從港星北上再到老將離巢,過去10年的TVB承受著競爭加劇的變化與壓力。不過,這家老牌的傳媒集團一直沒有放棄找尋機會。“很多網民不斷要求開拍《溏心風暴3》,公司也想重新刻畫這一部經典,同時企鵝影視也希望在其網路平臺上播放濃厚港劇味道的劇集。”《溏心風暴3》製作總監劉家豪告訴《三聲》(ID:tosansheng)。作為企鵝影視與TVB合作的新港劇計劃的第二部作品,《溏心風暴3》在前年被重提策劃,並在2017年年底登陸騰訊影片。

消失的那10年,歸來的《溏心風暴3》與新港劇的產品邏輯

現今,影片網站發展迅速,正在以其獨特的平臺優勢成為部分劇集最重要的輸出場所。對於TVB與傳統港劇,新媒體在資源上擁有更高話語權,對接觀眾更年輕,足夠令TVB在合作過程中與新一代的內地觀眾實現互動。

與此同時,新港劇也可以為騰訊影片在內容標準上提供更多探索空間。“新的港劇,怎麼跟內地的觀眾,特別是看網劇的這批觀眾結合在一起。”企鵝影視天璇工作室總經理、《溏心風暴3》總製片人方芳此前解釋過她定義的“新港劇”,“這個也是沒有傳統電視的觀眾可以來介入的,面對的是我們獨播網際網路的受眾。”

消失的那10年,歸來的《溏心風暴3》與新港劇的產品邏輯

“創作質素更高”

對於絕大多數內地觀眾來說,《溏心風暴3》是一次既熟悉又陌生的觀劇體驗。分別在2007和2008年播出的《溏心風暴》一二季是香港時裝劇的標準模板:由鍾嘉欣、陳豪、米雪、李司棋、夏雨等TVB藝人出演,上演家族內鬥與豪門恩怨,並以大團圓結局來收尾。

消失的那10年,歸來的《溏心風暴3》與新港劇的產品邏輯

但在《溏心風暴3》中,你很難看到這些熟悉的面孔和劇集元素。“《溏心》一二季已採用‘以老帶新’的策略,由夏雨、李司棋等資深演員領著陳豪、林峰、黃宗澤、鍾嘉欣和陳法拉等人走紅,來到現在第三季,黃宗澤已經是獨當一面,而王浩信、岑麗香、陳敏之和黃翠如也是新一代受歡迎的演員。”劉家豪如此解釋演員換血的原因。除去演員面孔上的大換血,故事背景也從豪門內鬥上升到階級衝突,主打兩個豪門家庭的衝突感與矛盾感。

從2016年落地這一專案開始,TVB與企鵝影視就決定了新港劇的製作方向,即“製作條件更加好”、“畫面更加精良”、“創作質素更高”。劉家豪在2012年離開TVB,直到2016年才回巢拍戲。他在香港NOW期間主導製作了電視劇《衛子夫》。這部由林峰、王珞丹主演的古裝劇投資上千萬元搭建;宣室殿、椒房殿、蘭林殿等攝影棚,並最終以1。222的收視在內地播出時佔據暑期50城衛視黃金檔第一位。

對於劉家豪和企鵝影視來說,製作上的升級因此成為某種必然。特別是新港劇面臨的觀眾是新一代的年輕觀眾,這一代觀眾有一定的審美趨向,對劇集的形式感和服化道要求更高。

消失的那10年,歸來的《溏心風暴3》與新港劇的產品邏輯

體現在《溏心風暴3》身上,最直接的是整體投入變高帶來的規格提升。

相比前兩季《溏心風暴》,《溏心風暴3》前往葡萄牙等地取景,服化道上有了很大提升,取代了以前港劇中常被運用的各式攝影棚。劇中幾段重要戲份都在葡萄牙展開。

此外是鏡頭語言更加凝練,敘事風格儘量在內地與香港觀眾間來回平衡。“《溏心風暴3》的風格絕對本土與市井,亦是內地觀眾一直喜愛的題材。”劉家豪強調。包括故事背景最終確定為充滿香港特色的奶茶行業,同時又在故事上跳出前兩季標準的家族內鬥,強調階級對立引發的衝撞感。

其中企鵝影視的投入發揮了主要作用。除去資源上的加持,騰訊影片作為網際網路平臺直接輻射內地的網際網路觀眾,使《溏心風暴3》可以直接對接到影片網站的年輕使用者,“騰訊影片提供一個很龐大的網路平臺,令內地觀眾可以實時收看,甚至是超前看十集,無疑能提升港劇的影響力。”

消失的那10年,歸來的《溏心風暴3》與新港劇的產品邏輯

“內地劇集市場仍然需求高質素的港劇”

另一方面,對企鵝影視來說,這部劇整合為新港劇的第二部試驗品。在上一部《使徒行者2》播出後,這種合作模式似乎已經成為企鵝影視與TVB合作的標配:企鵝影視提供資源,TVB負責內容,並在合作過程中推進兩者對彼此的影響。

企鵝影視一開始與TVB合作的原因是看重港劇對平臺內容的補全性,TVB高度嚴密的內容製作流水線也符合企鵝影視投資內容的戰略考慮。“什麼階段進入,演員選角階段、導演階段、製作、播出階段,整個流程,所以我們現在一些專案中,開始啟動的時候已經想好大概什麼期間要上。”方芳此前告訴《三聲》(ID:tosansheng),透過與TVB合作,企鵝影視的內容理解和操盤能力得到提高,也幫助合作產出的內容得以控制在一個安全的比例。

作為這種邏輯的產物,新港劇因此在某種程度上是相對平衡的內容產品:在原有的面貌上進行網際網路式的模式改良,在某種程度上也更符合平臺的戰略需要。

消失的那10年,歸來的《溏心風暴3》與新港劇的產品邏輯

在目前合作的兩部劇集中,企鵝影視與TVB小心翼翼地做著試驗,探索合作的最佳方式。“我們跟TVB做整體的戰略只有一個宗旨,就是保持原港原味,所以我們不要求內地的演員加入,我們希望TVB自己的製片團隊全域性把控整體的製作。”方芳在早前的採訪中強調,透過這種合作模式,企鵝影視可以製作出改良版的新港劇,“當然所有的劇本是需要我們雙方認可的、演員是需要我們互相認可的、導演是需要我們互相協商認可的,但是整體創作的週期和創作的規律,企鵝影視這邊不會太介入。”

某種程度上,對港劇來說,在各方面產業臻於成熟後,需要強烈的外力作用予以刺激;而如何在保留港味的同時,讓整個故事變得更易於讓外界接受,仍然是TVB與企鵝影視需要共同思考的問題。

即將播出的《宮心計2深宮計》將成為這一模式的再次驗證。在國粵雙語播放量《溏心風暴3》超13億、《使徒行者2》達25億後,港式古裝劇將再度驗證企鵝影視與TVB的這種嘗試是否有效。而劉家豪至少在採訪中已經表現了樂觀,“這次的合作,我理解到內地劇集市場仍然需求高質素的港劇,因此我們會精益求精,繼續製作更優質的港劇。希望港劇在內地市場能夠再掀熱潮。”

三聲原創內容 轉載請聯絡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