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時間——真太陽時

《時間的天文學》作者:黃馳

二。 時間——真太陽時

,用數學、物理學準確的描述和解釋每一種天文現象,是每一箇中小學生都可以學習的科學。

時間

天文學中最重要的要素,

是天文學的核心,是開啟天文學的鑰匙

。太陽

東昇西落

、月亮

東昇西落

,星星、星座東昇西落,站在地球上觀察,所有的天體都是在移動,而所有天體移動的規律都是時間的規律。天文學對於天體移動時間規律的研究,推動了現代天文學,數學、物理學,以及整個現代科學的大發展。而

天文學對時間的定義是天文曆法,描述是的天文學中最重要的天文現象——地球的自轉和圍繞太陽的公轉。可以說天文學是一門關於時間的科學,是時間的天文學。

但是在天文學中,時間的種類很多,每一種時間(計時系統)都有著明確的定義,不同的時間系統之間需要轉換使用,不能混亂使用。

在所有的時間種類中,

最重要的

無疑是“

真太陽時”

真太陽時,利用太陽真實位置(影子)的變化規律來描述時間,是我們對時間最原始的認識與描述,

是我們對時間最原本的定義

。真太陽時是唯一能正確描述時間和天文學之間原本關係的計時系統。

我們

現在

使用的鐘表、手機、網路、原子鐘等等都是“時區-平太陽時”計時系統,也是從真太陽時演化過來的。“

時區——平太陽時”是

天文學中的專用名稱。在天文學中,不同時間系統之間必須轉換使用,

不能混亂使用,混亂使用會造成天文學的混亂。

100多年前我們還都在使用真太陽時系統,時區——平太陽時系統是我們最近100年才逐漸、逐漸開始使用的。是我們改進了我們的計時系統,但是學習天文學、認識時間,我們還要重新回到從真太陽時開始。

要了解真太陽時,首先我們要了解真太陽時的計時工具——日晷【guǐ】。

日晷

的正式名稱是“赤道式日晷”,日晷面傾斜指向天赤道,與地球的赤道面平行,日晷的指標指向南、北天極,與地球的自轉軸平行,垂直於日晷面。

二. 時間——真太陽時

日晷的計時方式:隨著太陽的東昇西落,影子指示時間。影子指向10:00,表示上午10:00;指向13:00點,表示13:00。其實真正表示時間的是正南方和影子之間夾角的角度值。

二. 時間——真太陽時

時間的定義

刻度的定義,一天之中太陽的最高點在正南方,此時影子最短指向正北方,此時的時間定義為中午12:00點整。其實這是地球自轉的結果,更準確的描述應該是,隨著地球的自轉,日晷的正南方掃過太陽,此時我們定義為是中午12:00點整。我們時間刻度的定義是“12:00”,

不是“0:00”

一天的定義,日晷指標影子連續兩次掃過12:00點

的時間間隔

;或者說,日晷的正南方連續兩次掃太陽的時間間隔,是一天,是24小時,此時地球旋轉了一週360°。在日晷上我們可以看見影子兩次掃過12:00點

刻度

,是360°。所以24小時=360°,1小時=15°,4分鐘=1°。天文學中把日晷的計時方式稱為真太陽時。

數學,

其實我們一直是使用數學中的角度值來表示時間,為了區分時間和角度,我們用“小時”來表示時間,用“ ° ”來表示角度。時間和角度之間的轉換公式是24小時=360°。1小時=15°,4分鐘=1°。

天文學與時間,

這就是天文學與時間之間最原本的樣子,我們是利用天體之間(太陽,影子和正南方)的幾何學位置(角度關係)來表示、描述時間。反過來,時間也表示天體之間的位置。知道了太陽的位置我們可以計算出時間,知道時間我們也可以反算出太陽的位置。時間和天體的幾何學位置是一一對應的,而且他們之間可以相互換算。真太陽時,就是使用真實太陽位置(太陽-影子連線)和正南方之間的角度值所表示的時間。

天文學,用數學、物理學描述每一個天文現象。時間,我們同樣使用數學、物理學描述時間,而且是使用天體的幾何學位置來描述時間。

時間不能混亂使用,

天文學中有多種計時方式,但都是24小時格式。日晷計時是真太陽時,是24小時的格式;而我們平常使用的時鐘,手錶,手機,石英鐘錶,原子鐘,時區計時,也都是24小時的格式。

真太陽時,9:23。表示了太陽和正南方的真實角度。

手機時間,9:23。不能表示

太陽和正南方的真實角度。

雖然兩個時間都是9:23,但他們的含義不同。

在天文學中,不同計時系統之間需要轉換才能使用,不能直接使用。

例如:真太陽時,每天中午12:00點整,太陽都在正南方,或者說每天中午12:00點整,正南方掃過太陽。但是當我們拿著手機12:00去看太陽時,他和正南方總是有偏差的。

再如某一天太陽6:00點日出,是真太陽時,但是當我們拿著手機6:00去看日出時,太陽距離日出可能還有很長時間。混亂的使用時間,我們得到的結果都是錯誤的。真太陽時和手機時間需要互相轉換使用才能準確。

日晷面傾斜的角度,

在日晷的描述中,最重要的一點是日晷擺放的方式,日晷面傾斜指向天赤道,與地球赤道平行;日晷的指標指向南、北天極,與地球的自轉軸平行,垂直於赤道面。

二. 時間——真太陽時

每一個城市日晷傾斜的角度是不一樣,但是他們都是對準天赤道的,日晷傾斜的角度就是天赤道傾斜的角度。

二. 時間——真太陽時

參考第一章

一。 正南方、天赤道

日晷,天文學中最重要的天文儀器,它同時包含了天文學中三個最簡單的要素,正南方,天赤道和時間。日晷是一款非常簡單的計時工具,但是作為天文學種最重要的儀器,他可不僅僅是表面看上去那麼簡單。

日晷,為什麼是傾斜的而不是水平的?

這還需要從另一個更古老的計時工具日規說起。日規就是水平放置的,而且是比日晷更古老,考古發現兩千年前的漢代,使用的就是水平放置的日規。日晷是宋代才開始使用的計時工具。經歷了一千多年的演變,傾斜對準天赤道的日晷,最終替代了水平放置的日規。

從水平的日規到傾斜對準天赤道的日晷,演化了一千多年,但解釋這個問題就很簡單了,只需要我們去文具店買2個量角器,做成日規和日晷就可以了。水平放置的是日規,傾斜對準天赤道的是日晷。

二. 時間——真太陽時

日規的指標垂直於地面,而日晷的指標垂直於赤道平面。同時觀察兩種計時工具影子的變化規律,就可以得到我們需要的答案。

影子長短的變化,

我們分別測量早晨、中午、晚上太陽影子的長短。

,早晨和傍晚的影子最長,中午12:00點時,影子最短指向正北方。這也是我們對時間的定義,一天之中太陽的最高點是正南方,影子最短,指向正北方,此時是中午12:00點整。

變化,

,早晨、中午、傍晚的影子幾乎一樣長。

日規

影子

投影到水平面,與影子投影到赤道平面的結果是不一樣的。

日晷

使用手機中的計時工具,記錄影子每變化1°的時間,或每變化15°的間隔時間。

投影

,影子角度變化有快有慢,沒有固定值。早晚快,中午慢。

影子角度的變化,

,無論

早晨、

中午、傍晚,任何時間,角度變化的速度都是一樣的,1°=4分鐘,15°=1小時。角度的變化規律滿足公式24小時=360°。

或者我們也可以換一種方法,同樣使用手機中的計時工具,每間隔1小時,觀察影子角度的變化值,我們會得到同樣的結果。

影子長度的變化:無論日規和日晷,每一天影子的長短都是在變化的。這是因為影子的長短是跟隨太陽高度角變化的。

日規

影子角度的變化:

日晷

,影子角度都的變化有快有慢,沒有固定值,而且每天都不一樣。

1年365天,

,1年365天,每一天影子角度變化的規律都是1°=4分鐘,15°=1小時。角度的變化規律始終滿足公式24小時=360°。

1年365天,

由於日晷影子角度變化時間規律的穩定性,每一天、每一年都是如此,所以作為計時工具,最終是日晷取代了日規。

日規

還有一個特點,正反兩面使用。半年的時間(從3月份的春分到9月份的秋分)太陽只能照射在正面日晷的正面,半年時間(從9月份的秋分到第二年3月份的春分)太陽只能照射在正面日晷的背面。所以真正的日晷是有正反兩面的,各用半年。日晷同時還描述了一年之中太陽和天赤道之間的位置(角度)變化的規律。

二. 時間——真太陽時

日晷

日晷、日規,

,無論日

還是日晷,每天中午12:00點整,太陽在正南方,影子指向正北方。日規和日規對一天的描述都是一樣的,正南方連續兩次掃過太陽是一天24小時。這也是為什麼日規和日晷都可以作為計時工具的根本原因。

日晷,

共同點

無論日規還是日晷,都是使用量角器。量角器是將一個圓360等分,形成360°。日晷、日規的刻度都是等分的。

為什麼是量角器?為什麼選擇日晷?

的刻度是等分的,而且日晷的時間也是等分的,1°=4分鐘,15°=1小時,滿足公式24小時=360°,而且1年365天,天天如此。我們利用日晷

等分

刻度將時間也等分了。

然而日規不行,當刻度等分時,時間是不等分的;當時間等分時,刻度又是不等分的了。最終因為影子角度的變化規律性,我們放棄了日規,而選擇了日晷。

因為“

古人選擇日晷,是根據時間測量

的實際

結果選擇的。用物理學解釋,這是地球自轉的結果,日晷利用的就是地球的自轉,而日晷面對準天赤道的赤道平面正是地球的自轉。在第四章《

日晷中的相對運動

》中我們會詳細解釋。

等分”。

日晷

24小時=360°。其實我們一直是使數學中的用角度來描述時間,為了區分時間和角度,我們使用“小時”描述時間,使用“ ° ”描述角度。

時間和角度的轉換公式:24小時=360°,1小時=15°,4分鐘=1°。

(刻度雖然簡單,但千萬不要錯)。

原理,

水平放置的日規和傾斜對準天赤道的日晷,都是計時工具,但是隻有日晷等分的刻度將時間等分了。傾斜的日晷面一定要指向天赤道,

本章小結:1.

時間的刻度,

地球自轉一週360°是1天,隨著地球的自轉,1天時間,正南方掃過整個星空。正南方掃過太陽1次,也掃過獵戶座1次。

地球圍繞太陽公轉一週是1年,1年365天,正南方掃過太陽365次,掃過獵戶座也是365次。

1年365天,正南方掃過太陽365次的規律是什麼?

1年365天,正南方掃過獵戶座

365次

的規律是什麼?

這些規律中有高度變化的規律,也有時間變化的規律,而天文學記錄的就是這365天中所有的變化規律

2.

瀏覽全部章節,請關注微信公眾號《時間的天文學》

www。time-dot。com

天文學,用數學、物理學準確的描述和解釋每一種天文現象。

時間,天文學的核心,也是開啟天文學的鑰匙。

學習天文學建議使用Pad、PC等大屏瀏覽器瀏覽。

這裡體現了天赤道的重要性。

日規、日晷,作為計時工具我們已經使用了上千年,但是由於條件的限制,例如夜晚、陰天、下雨我們不能使用日規、日晷計時。在古代我們使用銅壺滴漏配合日規、日晷計時。現在

我們使用鐘錶,網路、手機替代日晷計時,時區計時替代了真太陽時。

機械鐘錶的發明出現已經有600多年了,但是普及使用的時間還不到100年

;手機、網路的普及都是二

年以後的事情了。時區計時是1884年才統一確定的。100多年前,我們一直使用真太陽時計時系統,是我們改進了我們的計時系統,

是我們把時間變複雜了。天文學並沒有改變,所以學習天文學,我們還要回到真太陽時。

地球的自轉和公轉,

日晷的正式名稱是赤道式日晷,天文學中最重要的工具,沒有之一。他是唯一能正確描述,所有天體和時間之間正確關係的,24小時刻度的計時工具。

漢代日規,文物,現存北京 國家博物館。水平放置,單面。

二. 時間——真太陽時

日晷,文物,現存北京故宮。傾斜對準天赤道,雙面使用。

二. 時間——真太陽時

請看下一章:365天,高度的規律。再一章:365天,時間的規律。

,最早的可靠記載是《隋書·天文志》中提到的

袁充

於594年(隋開皇十四年)發明的短影平儀(即地平式日晷)。

計時工具,

的明確記載初見於南宋曾敏行的《獨醒雜誌》卷二中提到的晷影圖。

日規和日晷在古代文獻中是通用的,並無區別,最古老的日規也已無從可考。根據漢代

物和文字本意,為了簡化表示,本文將日規、日規區分對待,以量角器圖為準,水平放置的是日規,傾斜對準天赤道的是日晷。

在天文學中,除了赤道式日晷,還有很多利用太陽影子的計時工具,都使用了“日晷”這個名稱,作為計時工具都沒有問題。

這裡我們就不

一介紹了,可以去網路查詢。

但是作為天文學最重要的工具,只有赤道式日晷,其他形式日晷不行。本書中的所有的日晷都是指赤道式日晷,簡稱日晷,不涉及其他形式。

日晷(赤道式日晷)雖然早在宋代就發明了,但

我們一直認為日晷只是一個計時工具而已

,當時的天文學並沒有為我們解釋等分背後的真正原因。日晷(赤道式日晷),最重要的天文學工具(儀器),他可不僅僅是計時工具這麼簡單,這還需要現代天文學為

我們

解釋其背後的真正原因。

日晷、日規

,最古老的天文學,是第一個用數學詳細描述、解釋的天文現象。數學為我們解釋了影子長短和太陽高度角之間的三角函式關係。

二. 時間——真太陽時

日規CD垂直於地面,太陽從A點到B點,影子由F點移動到E點。

直角ΔCDE、

直角Δ

CDF

日晷

太陽的高度角,我們可以直接測量角度值得到,也可以透過影子長短的三角函式計算得出。日規CD中,CD的長度是不變的,變化的是影子的長短和太陽角度之間的關係。

赤道式日晷

已經不再是我們的計時工具了,但是連個影子之間,影子移動於時間之間的關係,我們是如何用數學描述他們變化的,依然是現代科學的基礎,是現代圖形學,地圖學的基礎。大家最熟悉的現代遊戲中的光影效果,都是基於天文學對日規、日晷影子研究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