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談了9位深度健身愛好者,發現都有真實的較勁故事

訪談了9位深度健身愛好者,發現都有真實的較勁故事

訪談了9位深度健身愛好者,發現都有真實的較勁故事

一部分人刻苦健身,是因為被「規訓」了。

作者/高昕

本文來源:《中國青年研究》2019年第12期,P30-36,作者為上海大學社會學院博士研究生高昕,原文標題為《權力規訓視域下的健身實踐——以健身房為例》,GymSquare有所編輯。

「以體脂變化作為KPI、不練比練還難受」

,是健身愛好者和自己的較勁。

這一場場的健身較勁,其實有社會學名詞,叫做「規訓」。

比如,CrossFit團體健身的互相支援,斯巴達勇士賽的排名較勁,是

外部規訓

,而猝死新聞頻繁下要做身體管理的覺悟,以及,Equinox為代表的中高產人群健身宗教,則來自

內部規訓

更專業的來說,

外部規訓主要指除去健身者主觀能動性以外的因素,而內部規訓則是來自健身者的身體、思想等方面。

本文對健身「規訓」的研究在於三點:

健身房中的外部規訓機制如何運作,呈現怎樣的特點?

內部規訓機制是否存在,又如何表現?

這種規訓機制是機械的、壓抑的?還是樂觀的,積極的?

透過訪談了9位深度健身愛好者,回答這三個問題,

以更好地認識健身的個體性和社會性。

訪談了9位深度健身愛好者,發現都有真實的較勁故事

健身外部規訓的運作

健身與身體控制密切相關,也是規訓運作的重要場域。

於是,層級監視、規範化評判和審查在健身房的身體實踐中相應體現為

身體被「凝視」、身體等級化和身體指標化,成為外部力量作用於健身者。

訪談了9位深度健身愛好者,發現都有真實的較勁故事

Mirror健身鏡

//

身體被「凝視」

身體「凝視」在健身房廣泛存在,形式多樣。

C4-F-30:我們(訓練的時候)前面是一面鏡子牆,讓你看見自己的動作。但是別人也能看見啊,剛開始我還挺不好意思的。但是這樣也好,不能偷懶,雖然教練不說,但是別人都看著你呢。要是動作很醜或者總學不會(新動作),也覺得沒面子,別人都行,就你不行?所以稍微有點壓力。不過好處也有,有做得好的,你可以看著學人家。

透過訪談和觀察發現,

牆面鏡「扮演」了層級監視的角色

,使健身者處於一種「凝視」中,有自身的審視,也有來自其他健身者的關注,每個人都在被凝視的同時凝視著他者。

但是透過訪談可以發現,健身者普遍對鏡面牆的存在持肯定態度,

比如C4號訪談者提到她經常利用鏡子向其她健身者「偷藝」,C6號訪談者則提到她每次練習深蹲的時候都會在鏡子裡觀察臀部和腿部的肌肉線條變化

,控制和調整自己的動作。

這說明,鏡面牆作為一種外部規訓手段,

一方面起著監視的作用,另一方面則被健身者利用起來滿足各自所需,成為一種幫助。

訪談了9位深度健身愛好者,發現都有真實的較勁故事

Mirror健身鏡

至於在傳統健身房以外,

以團隊形式出現的健身者越來越多。

C1-M-35:我練這個Crossfit國內這幾年才流行,運動量超大,特累,基本是小團課。這個(Crossfit)如果不是小團(課),一個人很難堅持的。大家一起練,互相鼓勁兒,挺有意思。真的,那種頂不住的時候,隊友的鼓勵就是最後那點力量了。或者有時候懶得動不想去了,群裡(微信群)就有人@你,就是大家也在互相監督、鼓勵。

受訪者提到的小團課一般都是5~10人的團體,由一名教練帶領進行集體訓練的模式。

由於在健身運動中最難克服的障礙是身體和精神上的疲勞和惰性。

因此,當個人能動性缺乏的時候,團體內部的互相支援和監督就顯得尤為重要。藉助微信之類的社交軟體作為聯結工具和展示平臺,

往往具有一定的組織權力,監督成員的行為,形成「凝視」的力量。

訪談了9位深度健身愛好者,發現都有真實的較勁故事

CrossFit

由於這種團體訓練有利於提高運動效率和維持個人的健身習慣,所以團員們樂意被其他團員所監督,

這個身體被規訓的過程體現出明顯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此外,健身教練也是健身房中重要的「凝視者」。

C6-F-34:她(教練)會給你定好每節課的任務,都是根據你身體情況定的,很專業。剛開始(教練)會教你,帶著你做,動作錯了會受傷嘛,後面你都會了,她就相當於看著你了,給你糾正,計數、讀秒。哎呀,沒有教練可不行,我早放棄了(笑)。不跟著專業的(教練)練,還不如不練,受傷了更麻煩。

透過訪談和實際觀察發現,教練不僅監督學員的訓練過程,

也會監督學員的日常飲食、起居習慣等,並且教練的言行往往對學員產生較強影響。

訪談了9位深度健身愛好者,發現都有真實的較勁故事

CrossFit

C9-M-27:一開始他會在課程中穿插一些營養學、醫學的東西,怎麼練好,怎麼吃好,保證睡眠,鍛鍊前不能喝酒之類的。你要是想練出點樣子,當然要聽他的啊。而且教練的飲食特別瘋狂(極度規範的意思,很佩服的語氣),就感覺咱們每天吃得太隨便了,太不講究了,他們吃得很科學,什麼蛋白啦,多少碳水(化合物)啦,多少卡,都計算好的,所以人家身材保持得那麼棒(崇拜的表情),我也要堅持。

正是由於健身教練在人體解剖、生理、營養和運動技能等知識方面的專業性,

使之具有了高於普通健身者的權威力量,其對健身者行為的「凝視」才成為可能。

甚至,

當教練在這個過程中從「凝視者」轉變為「專業的朋友」

,規訓力量的運作方式也從單方面的監督變成了對等的交流。

訪談了9位深度健身愛好者,發現都有真實的較勁故事

CrossFit

//

身體等級化

雖然健身活動現在更多作為個人的愛好和休閒方式而存在,

但作為一種體育運動,健身活動仍具有明顯的競技性和等級化特徵。

C4-F-30:我們搞了個減肥小組,內部比賽排名,看誰減得快,一次是兩週,週末挨個過秤(笑),輸了有懲罰的。所以我最後那幾天(臨近過秤的時候)都練得比平時使勁,吃得也少。雖然嘴上說輸一兩次也沒什麼,但心裡還是在較勁,跟別人較勁,也跟自己(較勁)。

這種非正式排名雖然強制力和競爭性沒有正式比賽強,但仍然具有一定的約束力。在規範化評判的力量作用下,

健身者被置於一個等級排序的體系中,競爭的意識由此而產生。

因此,為了提高運動效率,使健身活動增加一定趣味性和競爭性,健身者往往會主動將自身置於一個等級排序系統中,

不僅與他人進行比較,也與自己進行比較。

訪談了9位深度健身愛好者,發現都有真實的較勁故事

斯巴達勇士賽

C1-M-35:我今年報名斯巴達(一項比賽)了,想去燃一下,激勵一下自己。去年參賽的人將近7萬吧,想想那個場面,我現在就熱血沸騰了(秀了下肌肉)。他們Sprint(競速賽)能跑到40分鐘以內,我能跑多少?我就是想知道自己是個什麼水平,所以我要去試試。有時間的話明年我還參加,看看自己變強沒。這兩個月我都練得挺拼的,感覺有股勁兒。

C1所提到的斯巴達勇士賽(Spartan Race),是一項遍佈全世界的障礙賽,成績排名在欄目選單中佔據著顯要位置,被按照城市、賽事等級、性別、年齡等多個維度被劃分成多種排序方式。

每位斯巴達障礙賽參賽者在賽後均會獲得積分,以及相應的三大系列賽(世界系列賽、亞洲系列賽、中國系列賽)排名。

在這段說明裡可以清楚地看到規範化評判的技術,但也正是這種等級排序帶來的力量激勵著眾多健身者。

訪談了9位深度健身愛好者,發現都有真實的較勁故事

斯巴達勇士賽

//

身體指標化

C5-F-28:我第一次過來試練以後,教練給我測了體脂率、肌肉分佈、新陳代謝率、三圍什麼的,很多指標,然後都記錄在一個表裡,相當於我的“檔案”。然後隔一段時間,就測一次,看看鍛鍊的效果。目前看起來,鍛鍊還是很有用的,我的體脂率比三個月前降了3個點,腰圍小了,肌肉分佈也比那會兒(剛開始)均勻一些。每次測完都記下來,他(教練)說這兒每個人都有一份(檔案)。

對於健身者來說,

對身體最直觀的審查便是將身體指標化,透過指標來認識和評估自己的身體。

健身者往往習慣用指標,

如體脂率、新陳代謝率、BMI等作為形容身體狀況的詞語。

除了把各項身體指標系統記錄下來以外,Keep、薄荷健康等減肥健身APP和運動手錶、運動手環等也是健身房中常見的身體指標化工具。

訪談了9位深度健身愛好者,發現都有真實的較勁故事

C6-F-34:我最近每天的飲食和運動都會記在“薄荷”(一款APP)裡,這個月的目標是體脂率降百分之二,所以最近基本只吃雞胸和瘦牛肉,都是100多卡(每100克)的樣子,一天差不多攝入在900卡左右,消耗在1500卡左右。其實減脂這個事兒說起來很簡單,就是消耗要大於攝入,要清楚吃了多少卡,運動耗掉多少卡。為了準確一點,我運動時候都戴著IWATCH(一款運動手錶),可以顯示運動的時間,消耗的卡路里,心率過高還有提醒。我比較看重這些指標,比較科學。

從訪談中可以看出,對身體的指標化控制不僅被應用於運動訓練上,也被應用在飲食安排上。

如C9受訪者也提到他的教練對飲食的安排非常精細甚至苛刻,每一餐的能量攝入、營養元素,甚至微量元素的量都會被詳細記錄。

健身者通對自己的飲食、訓練內容等的指標化控制,進行著對身體的規訓。

訪談了9位深度健身愛好者,發現都有真實的較勁故事

健身內部規訓的運作

除了外部規訓機制以外,

還存在著健身者的內部規訓機制,去支撐「痛並快樂著」的健身活動。

//

覺醒的身體意識

美好的身體已經成為消費社會的主要消費品,「在經歷了一千年的清教傳統之後,對它作為身體和性解放符號的重新發現」,

更多人在消費文化、大眾傳媒的影響下關注身體外形。

C3-M-34:現在的社會真是看「顏值」,而且這些年對男人的形象越來越有要求了,電視上、廣告裡到處都是(長相好身材好的男人)。我從小就一直非常瘦弱,作為男生來說呢,我覺得不好看,我想變得強壯一點,Man一點,因為這個原因才去的健身房。但是練肌肉這種東西就是你停下了(不練了),它就退步了,所以我差不多堅持10年了,喜歡(健身),所以也不會覺得很枯燥什麼的。

訪談了9位深度健身愛好者,發現都有真實的較勁故事

除此以外,

對自己的身體負責,健康的身體成為重要資本而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

因此,不論增肌減脂,還是預防疾病,對身體的關注使得人們積極透過從事健身活動實現對身體的管理和改造,

個人身體意識的覺醒成為健身者自我規訓的重要發生機制。

//

將健身視為一種信仰

C6-F-34:好像有個說法「健身是中產階級的新宗教」吧,我覺得這話有道理啊。健身除了是種體育活動以外,我感覺更像一種精神,一種生活方式。我身邊很多健身的朋友,感覺有種信仰吧,倒不是說多麼神聖那種,就是覺得相信自己會變得更好。而且很多人確實鍛鍊以後就瘦了,線條好看了,睡眠也好了之類的,所以大家才相信,才願意每天這麼苦哈哈地練,就是覺得自己會越來越好(堅定的語氣和表情)。

健身者們用身體踐行著一種「苦行」般的修煉

,就是因為心中對美好健康身體的嚮往。

訪談了9位深度健身愛好者,發現都有真實的較勁故事

C7-M-34:有時候練到想「死」,瓶頸期,精神上的瓶頸,身體上的瓶頸,特別折磨人,那時候會想,我在幹啥?你也有過吧。但是你得相信,體脂秤不會騙你,表上的數字不會騙你(我們正好都戴著同款運動手錶)。你做上幾組槓鈴高翻、沙球過肩,心率馬上就奔160了,你再來幾輪風阻單車,幾百卡妥妥消耗掉。這招特好使,撐不下去的時候,想想這些,就來勁了,健身這事兒最重要的就是你得信!就像有人信佛,有人信基督,一個道理,你也得信,就得靠信念支撐!

除了上述受訪者提到的對美好身體的嚮往以及對科技手段的信賴,

也有幾位受訪者提到健身房本身的場地和設施讓人產生一種「儀式感」。

如C3號受訪者表示,他不喜歡用健身APP在家裡練習,他喜歡健身房裡的感覺,

整齊排列的器械,人們揮汗如雨的畫面,使他產生一種「肅然起敬」的感覺。

訪談了9位深度健身愛好者,發現都有真實的較勁故事

Equinox

//

自我認同

在對身體進行規訓的過程中,

往往會伴隨著許多意料之外的積極改變,如獲得周圍人的讚許、生活質量的提升、自我認識的轉變等等。

C2-M-39:我最開始去健身的原因就是我姑娘(女兒)說爸爸你太胖了太醜了。現在練了一年多了,我覺得好處就是,一是生活變得更加規律了。二是我真的瘦了,但是變得更強壯有力……然後我現在也更有自信,這個自信並不來源於剛才我說的強壯有力,而是我認為我比別人有更強的自律,更強的意志力,還有更堅定的信念。我覺得我都愛上健身了,每天不練練難受。反正健身這事兒讓我改變很多,就是我比別人強的地方並不在於我減了多少,臥推能推多少公斤,不是這個意思,跟身體強壯沒關係,而是重新認識了自己,我能做到很多自己以為不行的事兒,這才是我能堅持訓練的原因,心裡想證明給自己看,你能做得更好。

如果把身體看作一種資本,那麼在透過健身實踐之後的身體則是更容易被社會主流認可的資本,

個人往往願意展示這種資本並能夠憑藉這種資本獲得更多認同,也能從中體會到自我管理和自我改造的快樂。

於是,

這種自我認同就成了健身者積極主動進行自我規訓的重要推手。

訪談了9位深度健身愛好者,發現都有真實的較勁故事

被規訓的積極健身者

在消費文化的背景下,受到個體化、健康主義的影響,人們越來越渴望對身體的控制,關注身體的外形和健康。

於是,健身作為一項能夠實現身體管理和改造的活動,被人們充分接納並實踐。

健身房中體現出來的外部規訓機制並不等同於機械、壓抑的規範,

而是與內部規訓一起轉變成一種激勵機制,形成積極、主動的規訓力量作用於健身者個體,使健身者能夠保持良好的健身狀態。

健身房中形塑身體,體現了一種積極的生活方式和樂觀的生活態度,因此,在健身活動被越來越多人接受和認可的同時,

也將受到更多學者的關注,對健身活動個體性和社會性的探討將成為一個大有可為的領域。■ GYMSQUARE

參考文獻:

[1]Luschen G Sociology of Sport:Development,Present State,and Prospects[J]。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1980,6(1): 315-347。

[2]Ingham A G Methodology in the Sociology of Sport:From Symptoms of Malaise to Weber for a Cure[J]。 Quest, 1979,31(2):187-215。

[3]Nobert Elias。 What is Sociology[M]。 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78。[4]Nobert Elias,Eric Dunning。 Quest for Excitement:Sport and Leisure in the Civilizing Process[M]。 London:Basil Blackwell,2009。

[5]埃利亞斯。文明的程序:文明的社會起源和心理起源的研究[M]。王佩莉,等,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9。

[6]Bourdieu P。 Distinction: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ment of Taste[M]。 Trans。 ,R。 Nice,London:Routledge,1984。

[7]文軍。西方社會學理論:經典傳統與當代轉向[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8]Roberta Sassatelli。 Fitness Culture:Gyms and the Commercialisation of Discipline and Fun[M]。 London:Palgrave Macmillan,2010。

[9]Sarah Hentges。 Women and Fitness in American Culture[M]。 Jefferson:McFarland & Company,Inc。 ,2013。

[10]Andrew C Billings,Marie Hardin。 Routledge Handbook of Sport and New Media[M]。 London:Routledge,2014。

[11][14][16][40]克里斯·希林。身體與社會理論[M]。李康,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66-72,75。

[12][13][31][33]加里·古廷。福柯[M]。王育平,譯。上海:譯林出版社,2016:85-89,90,85,87,90。[15]Michel Foucault。 Discipline and Punish:The birth of the Prison[M]。 Harmondsworth:Penguin,1979:8。

[17]王寧。國家福利承諾與集體消費演變的邏輯—一個托克維爾的分析框架[J]。廣東社會科學,2016(3):179。

[18]烏爾裡希·貝克,伊麗莎白·貝克-格恩斯海姆。個體化[M]。李榮山,等,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

[19]Robert Crawford。 Healthism and the Medicalization of Everyday Life[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lth Services,10(3):365。

[20][24][34]唐軍,謝子龍。移動互聯時代的規訓與區分—對健身實踐的社會學考察[J]。社會學研究,2019(1):30,29-55,33,53。

[21]吉志鵬。福柯權力控制視域中身體消費的批判[J]。社會科學家,2009(5):114-116。[22]鍾潔。健身房:一種身體規訓機制的分析[D]。上海:華東師範大學,2009。[23][27]趙歌。身體與體育健身現象的文化哲學研究—基於邁克·費瑟斯通消費理論[J]。體育科學,2016(11):19-29。

[25]劉宏超,吳光遠。女性主義視角下的中國近代女子體育教育史—從父權制到自由主義[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8(10):96-101。

[26]陳靜姝,閔健。女性主義視角下的身體、權力和體育參與[J]。體育科學,2014(7):12-14。[28]Ellis C The ethnographic I:A methodological novel about autoethnography [M]。 Oxford:Rowman Altamira,2004。

[29]Hayano D Auto-ethnography:Paradigms,Problems,and Prospects[J]。 Human Organization,1979,38(1):99-104。

[30]蔣逸民。自我民族誌:質性研究方法的新探索[J]。浙江社會科學,2011(4):11-18。[32]http://www。spartanrace。cn/斯巴達勇士賽中國官網。[35]鮑德里亞。消費社會[M]。劉成富,全志鋼,譯。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0:140。[36]特納。身體與社會[M]。馬海良,趙國新,譯。瀋陽:春風文藝出版社,2000。[37]Richard Shipway,Immy M Holloway。 Running free:embracing a healthy lifestyle through distance running[J]。 Perspectives in public health,2010,130(6):270-276。

[38]布迪厄。區分:判斷力的社會批判[M]。劉暉,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15。[39]吉登斯。現代性與自我認同[M]。趙旭東,方文,王銘銘,譯。上海:上海三聯書店,199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