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國的“黑”是什麼黑,秦國人對“黑色”的崇尚從何而來?

現代人喜歡什麼顏色?

不出意外的話,現代所有的色號幾乎都能被人說個遍,但相信其中絕對會有相當一部分人會選擇黑色。

或許會覺得黑色耐髒,或許會覺得黑色比較酷炫、亦或者就是覺得黑色比較百搭,當然,也有可能就是單純的喜歡黑色,就是想要這種“五彩斑斕”的黑。

秦國的“黑”是什麼黑,秦國人對“黑色”的崇尚從何而來?

古代也同樣如此,古人對於顏色的選擇也都各有不同,甚至還將其定義成了“國色”,進行了等級劃分,就好比封建時期清朝的黃色,兩宋時期的紅色等等。

離現在更為久遠的秦朝時期以及先秦時期的秦國也同樣如此,其也有國色,也就是“黑色”,由於其本質歸屬同源,所以為了方便大家理解,今天咱們就把秦朝也劃分在秦國這一段歷史區間裡面。

不過與後世封建政權對於“國色”的定義還不同,秦國的“黑”要更為徹底,他並沒有像後世封建政權那樣除了王公貴族以及名臣將相以外,其他人就不能使用國色了,除非皇權授予。

秦國的“黑”是什麼黑,秦國人對“黑色”的崇尚從何而來?

秦國對“黑色”的崇尚

秦國的黑儼然是“自上而下”的黑,不但王公貴族、名臣將相可以使用黑色,且崇尚黑色,平民百姓也可以使用黑色,且崇尚黑色。

就連朝堂的裝修風格都是那種“幽深”的冷色調風格,而並非金碧輝煌。儼然就是把“黑色”當成了秦國的“主色調”,而並非後世政權那樣用“國色”來區分“階層”。

就好比秦始皇嬴政,其廢除了周朝時期的“六冕之制”,平常在服飾上只著“

玄衣纁裳

”,其中的“玄衣”所指,就是一種類似於“燕子羽毛”顏色的“赤黑色”禮服。

秦國的“黑”是什麼黑,秦國人對“黑色”的崇尚從何而來?

再比如普通的軍營官兵,咱們就以秦兵馬俑為例,其在剛剛出土只是其實並非我們所見到的這樣只是單純的“陶土”的顏色,就好像沒有上色一般。

其實原本是有顏色的,而且製作的十分精美,不過經過數千年的氧化及掩埋,其身上的顏色也早就隨著歷史車輪的前行而被氧化到了一種十分脆弱的程度。

故而接受了新一輪“空氣”的洗禮以後,其身上的顏色也很快就煙消雲散,消失不見。

而且從當前所留存的兵馬俑剛剛出土之時的照片來看,雖然其身上的“袍服”顏色各異,還有紫色、紅色等其它顏色,但其身上的盔甲卻依舊還是以“黑色”或者“深藍色”為主。

秦國的“黑”是什麼黑,秦國人對“黑色”的崇尚從何而來?

那麼再說民間,我們現代人結婚之時的禮服,中式婚禮是紅色為主,西式婚禮時白色為主,鮮少有黑色的,可秦國民間的結婚禮服,同樣是“

玄色

”為衣,也就是以赤黑色為主色調。

當真如同我們現代人所說的那樣,秦國對黑色的崇尚,儼然已經到了一種不說“五彩斑斕的黑”都不行的程度。

那麼又是什麼原因導致秦國人對黑色如此崇尚?這個“黑”又代表的是什麼“黑”呢?

秦國的“黑”是什麼黑,秦國人對“黑色”的崇尚從何而來?

秦國人崇尚黑色的本質

其實要說起秦國為何崇尚黑色,這還要從“周朝”的禮法制度開始說起,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鳳鳴岐山”這個典故。

說的就是在周武王滅商之前,岐山有鳳凰棲息鳴叫,所以就有很多人都把“鳳凰”視為了周朝的“國獸”,是周朝即將興盛的徵兆。

而“鳳凰”在古代的神話傳說中,向來就是浴火涅槃的產物,是“火德”的象徵,所有周朝的圖騰就是“火”,崇尚“火德”。

那麼據《漢書·律曆志》中的記載,“

今秦變周,水德之時。昔文公出獵,獲黑龍,此其水德之瑞

”。什麼意思?

秦國的“黑”是什麼黑,秦國人對“黑色”的崇尚從何而來?

意思就是秦朝的國獸其實是“黑龍”,而且秦朝滅周,在五行陰陽屬性中也恰好就形成了一個“水克火”之勢。

所以,秦朝也就因此而認為自己是“水德”的象徵,而在五行屬性中與“水”對應的顏色,正好就是黑色、藍色、以及灰色等顏色。

那麼秦始皇為何只廢除“

大裘冕、袞冕、鷩冕、毳冕、絺冕、玄冕

”等六冕之制而不廢除“

玄衣纁裳

”的意味大家應該就很清楚了吧?

一方面是因為在法家思想的影響下,作為儒家思想起源的“周禮”略微顯的繁瑣,另外一方面則主要是因為“赤黑色”的“玄衣”剛好就對應秦國的“水德”國運。

秦國的“黑”是什麼黑,秦國人對“黑色”的崇尚從何而來?

繼而又因為法家思想崇尚以法治國,秦國更是自秦孝公之後,就一直推行的是商鞅提出的嚴刑峻法統治體系,富國強兵完成統一才是秦國曆代統治者的真實訴求。

那麼因此而來的百姓思想上的統一,以及後來秦朝那種疆域上的統一也就都成了秦國統治者所必須要實現的政治目標。

所謂的“一家人就要整整齊齊”莫過於此,雖說只是現代人的戲言,但是在古代,在那種普遍以“當朝天子”為信仰的社會背景之下,想要達到思想上統一最簡單的方式,莫過於在一些與政治無關的領域“上行下效”。

秦國的“黑”是什麼黑,秦國人對“黑色”的崇尚從何而來?

即君主做什麼,也讓百姓跟著做就完了,那麼黑色作為當朝君主所崇尚的顏色,大家說百姓會不願意一起崇尚嗎?這點大家可以參考清朝時期普通人對於“黃馬褂”的追求。

從而在潛移默化間,透過“整齊劃一”的對“黑色的崇尚”來獲得百姓對當朝統治者的認同感,說白了也就是所謂的“心理暗示”。類似的套路其實在封建時期的歷朝歷代都有,只不過形式不同而已。

秦國的“黑”是什麼黑,秦國人對“黑色”的崇尚從何而來?

就好比明朝官服上面的“補子”,其上面的花紋圖案其實就是統治者所對百姓以及官員施加的一種心理暗示。主要還是為了思想上的統一做鋪墊的。

結束語

顯而易見,秦國的黑色其實並非是因為審美觀的原因,而是因為黑色與秦國的國運匹配,與秦國統治者謀求思想統一的政治格局匹配。

換言之,秦國的“黑”是秦國國運,亦是秦國統治者思想統一的訴求。秦國人對黑色的推崇,其實說白了也包含著秦國統治者對於“統一”的強烈祈願。

當然,也不能說秦國人完全就不在意審美,頂多也只能說審美差異不是秦國人崇尚黑色的主要原因而已。

秦國的“黑”是什麼黑,秦國人對“黑色”的崇尚從何而來?

畢竟黑色看起來也確實霸氣,就像影視作品中那些酷炫霸氣的保鏢一樣,黑西裝、黑領帶、黑墨鏡儼然成了標配。

更何況在當時的時代背景條件下,戰爭頻繁,那麼在兩軍對壘之時,對於氣勢方面定然是肯定不能弱的。

那麼黑色耐髒的特性、以及其因為色調偏冷而所能提供的那種“蕭瑟”之感,無疑首先就能在氣勢上拔得頭籌。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