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硃批“文科狀元”趙秉忠及臺閣體八股文狀元卷

科舉制就是古代的“高考”,現在高考的語文科有“卷面分”一說,而古代科舉制對考生字跡的要求更嚴格。科舉制在中國的歷史有1300多年,最初唐朝要考墨義、口試、貼經、策問、詩賦等,到了明朝就專門考經義了,但不管內容怎樣,字跡都是一個可以決定成敗的點。闢如洪秀全多次“高考”,怎耐字跡毫無章法,及第無果,真可謂“太宗皇帝真長策,賺得英雄盡白頭。

明代硃批“文科狀元”趙秉忠及臺閣體八股文狀元卷

中國科舉制度自隋朝中期創立到清朝末年廢除,歷經唐、宋、元、明、清,有1300年的歷史。曾產生出700多名狀元,但是,保留下來的狀元墨跡卻寥寥無幾。雖然我國古代科舉制度中,並不使用分數對文章進行評價,但也是分等級的。狀元乃“第一甲第一名”,其文章完全可以視作科舉制度下的“滿分作文”。

明代硃批“文科狀元”趙秉忠及臺閣體八股文狀元卷

明萬二十六年(1598年)狀元趙秉忠殿試答卷。

這張試卷大約有2000多個字,從頭至尾沒有一個錯字,並且字距把控得當,字型剛勁有力且書寫工整,如同印刷的一般。

趙秉忠狀元卷為19折冊頁,長268釐米,高47。6釐米,寬14。1釐米,可想而知寫了多少字,事實上也還真不少,一共2460字,翻譯成白話文之後,也得奔5000字了,想想我們的800字,頓時有點慚愧,更重要的是,人寫的字所有都是1釐米大小的小楷,比不少大書法家尤勝一籌,還無一錯字別字漏字,就是印刷字有時候還有問題,需要重印呢!

明代硃批“文科狀元”趙秉忠及臺閣體八股文狀元卷

細看趙秉忠的卷子,這字跡完全可以比肩現代的書法家,如果沒有事先說明,恐怕有人會以為是古代印刷出來的作品。其字型端正富有韻致,工整之餘不失秀麗,一筆一畫間可以看出書寫者胸中自有丘壑,如果不是下了一番苦功夫根本就練不成。

明代硃批“文科狀元”趙秉忠及臺閣體八股文狀元卷

根據萬曆皇帝朱翊鈞出的題目《問帝王之政與帝王之心》,趙秉忠用2460字作答。在答卷中,趙秉忠有理有據,他總結歷代帝王治國的經驗教訓,並針砭時弊,提出了治國安邦的十條建議。我們如今能看到這份狀元答卷,要感謝趙秉忠的第13代孫趙煥斌,是他於1983年將答卷無償捐給了國家。

趙秉忠,是大明萬曆27年的狀元。生於1573年卒於1626年。時正是明朝從強盛走向衰亡的年代。趙秉忠崇向正義的東林黨派,痛恨魏忠賢禍國殃民的閹黨。看透了官場勾心鬥角,爾虞我詐的腐朽場面,於1625年致仕還鄉。但終未逃脫魏忠賢的魔掌,被朝廷以“與劉仲英久依門戶”的罪名,削官奪俸。

史載,天啟六年(1626年),趙秉忠因憤懣而病,不治而死,年僅53歲。直到崇禎初年(1628年),崇禎帝重振朝綱,聽了大臣的建議,才為趙秉忠平反,回覆原官職,並加封太子太保,按大臣規格重新安葬,賜祭葬。

明代硃批“文科狀元”趙秉忠及臺閣體八股文狀元卷

趙秉忠的墓地建在(山其)山之陽,洗耳河畔,瑩地規模宏大,有雕龍碑,石人,石馬,石羊,石柱等分列兩旁,是為神道。松濤陣陣,蔚為壯觀。於1958年“大躍進”期間及“文革中”被毀壞,墓跡無存了。

據趙秉忠的後人記載,趙秉忠的祖輩便生活在這裡,一世祖趙謹之祖籍河北省棗強縣,始居樂安(光緒二十二年所續家譜中記載)。明朝中期成化年間,遷於臨朐縣忠普鄉杭山社趙家廟村。趙謹之墓在趙家廟村的鳳凰臺,趙瑛,趙紳之墓在趙家廟村的虎埠北坡(現王家廟村南,一九六六年挖掘)。四世祖趙通遷於青州鄭母村(傅國《雲黃集》中語謂:“秉忠原籍臨朐,四世祖遷益都鄭母鄉”)。

趙秉忠之父乃五世祖趙禧,在山西文水縣任縣丞,趙秉忠出生於文水縣官舍。據說,趙秉忠出生之時天地忽生異象,血紅的太陽其大如輪但有日無光,紫,黃,藍三環套日,大放異彩。眾人皆以為奇。

趙秉忠(1573-1626年),字季卿,號山其陽,明青州府益都縣(今青州市)鄭母村人。《趙氏族譜》載,趙家的始祖為趙謹,趙謹生一子趙英,趙英生一子趙紳。趙紳生一子趙通,為趙秉忠祖父。以上皆為單傳。趙通生二子——趙禧、趙祉。趙禧生四子——趙秉正、趙秉公、趙秉直、趙秉忠。趙秉忠排行老四。

趙秉忠自幼跟隨其父,天資聰敏,從小深受其父薰陶。趙禧為官清正廉潔,寬厚愛民。當地發生災荒,饑民甚多,“露骸枕野”“暴骨如阜”。趙禧見後,立即“遣人持箕掩插,痊骼無算”。其費用全由自身俸祿支付。由於趙禧的行為,所以辭官離任之時,當地百姓萬人哭泣送行,並供奉他的畫像。《趙氏族譜》記載:趙禧年幼時外出,“見遺金,於道守不去,俟其人至,還之。”趙禧曾經在青州城遇見一個被官府嚴刑拷打待斃的人,頓生惻隱之心,把他安置在彌陀寺,為其治療傷病,救活了這個人。這個人非常感激,問趙禧姓名,趙禧避而不答。透過此事,趙禧撰一副對聯“暗裡分明如秉燭,寸中檢點莫欺天”來勉勵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