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有《龍嶺迷窟》所說的尋龍點穴嗎?那清東陵的陵址是誰選的?

近日,由《鬼吹燈》系列小說《龍嶺迷窟》改編的同名網劇一經上映,便立即火爆。劇中多次提到古墓的風水問題,不斷強調尋龍點穴的重要性。

真有《龍嶺迷窟》所說的尋龍點穴嗎?那清東陵的陵址是誰選的?

什麼是尋龍點穴?

尋龍點穴,是中國古代風水學中的專業術語。古代一直有“三年尋龍,十年點穴”之說,意思就是說,尋找一個上吉龍脈要花很長的時間,但是,在找到龍脈後,要點到真正的龍穴需要的時間更長。而且,若沒正確方法,即使用上百年時間,也未必能夠點中風水穴心,這樣一來,尋龍的功夫也白費了。

真有《龍嶺迷窟》所說的尋龍點穴嗎?那清東陵的陵址是誰選的?

尋龍點穴如此不易,那麼清東陵的陵址是誰尋得?

01

說到這裡,很多人會聯想到關於清東陵由來的一個傳說。

傳說順治八年,順治皇帝突然決定出巡狩獵,來到燕山一帶後,這位14歲的少年天子在眾多待衛大臣和八旗健兒的簇擁下,縱馬揚鞭,搭弓佩劍,穿林海,攀長城,興沖沖地來到了豐臺嶺之巔。

站在豐臺嶺上,順治皇帝極目遠眺,只見這一帶山勢蜿蜒不斷,氣勢磅礴。放眼下望,重巒疊翠,紫靄飄渺,風吹樹海,滾滾碧濤。群山環抱之處,又是一馬平川,兩水環山,堂局雍容坦蕩,驕陽沃野,金光萬道。真真是山川壯美,景物天成!

真有《龍嶺迷窟》所說的尋龍點穴嗎?那清東陵的陵址是誰選的?

順治皇帝眺望前後,顧盼左右,發出由衷地讚歎。他翻身下馬,在豐臺嶺上選擇了一塊風水相宜的地方,將右手大拇指上佩戴的翠玉“扳指”輕輕取下,小心翼翼地扔下山坡。

靜默片刻,他莊重地向身邊斂聲屏氣的群臣宣佈:“此山王氣蔥鬱,可以為聯壽宮。”

又說,“扳指”停落之處,就是佳穴,可以那裡興工。”

群臣遵旨,順著那“扳指”滾落下去的方向尋覓,終於在草叢中找到了。於是在“扳指”停落的地方,打樁做記號,後來當真在這裡建造了清東陵第一座陵寢,即順治帝的孝陵。

02

看到這裡,您肯定會問,這位滿族入關的少年天子選定的陵址如何?

清代的各種典籍把清東陵的風水描述得天花亂墜,說清東陵是真正的龍盤虎踞之地。

此處北面昌瑞山做為後靠之山,東面鷹飛倒仰山和雁飛嶺構成左輔,西面黃花山和鑽天峰儼然右弼。南面金星山向北朝拜,成為前朝山。在靠山與朝山之間,還有一個天然形成的小山,被稱為影壁山,也是案山。西面有西大河、東面有馬蘭河蜿蜒流向前方,中間是一塊北高南低的平坦之地,這樣一塊盡善盡美之地,完全符合風水理論的要求,簡直就是一幅天子臨朝的壯觀場景。

真有《龍嶺迷窟》所說的尋龍點穴嗎?那清東陵的陵址是誰選的?

幾百年來,風水研究者看到此地無不吃驚,紛紛認為這是天造地設的風水寶地。

清末詩人張從孔途經此處,很是吃驚,寫了一首詩,讚美這裡的山水,他這樣寫道:“萬載興隆地,雙峰鎖口齊。金星高拱北,玉水曲流西。鳥語崖間樹,魚遊石畔溪。舉頭陵上望,常有彩雲棲。”

這首詩將清東陵神秘的風水描述得淋漓盡致,他認為這裡環境優美,鳥語花香,氣候宜人,根本不像令人恐怖的墓地,倒像是令人神往的人間仙境!

03

尋龍點穴一術千百年來,在風水研究者中尚是一項高深的術法,一個14歲的少年天子又如何能尋得如此上吉佳壤?他是如何做到的呢?難道他是天賦異稟?亦或真的是誤打誤撞得來?

真有《龍嶺迷窟》所說的尋龍點穴嗎?那清東陵的陵址是誰選的?

後人對順治皇帝親自選陵址一事多有爭議,在查閱歷史檔案的過程中,我們有了一些新發現:

康熙四年,江南徽州府楊光先在上給皇帝的摺子中嚴厲抨擊了德國傳教士湯若望,他指出湯若望為順治帝的愛子榮親王選擇的葬期、山向、年月都有失誤,使得後來順治帝和董鄂妃因此早喪。他建議將欽天監正湯若望、欽天監官員杜如預、楊宏量等參與之人都被判處凌遲之刑。

然而,朝廷在對此案進行審結時,卻意外公佈犯人杜如預、楊宏量本當凌遲處死,但二人曾經參與過永陵、福陵、昭陵、孝陵風水的選看,所以免於處死。

由此,可以得知,清孝陵這塊風水寶地並非少年天子順治帝尋得。

既然清孝陵陵址是由杜如預、楊宏量等人選中,那清代宮廷的很多記載中又為何指出陵址是由少年順治尋得?

04

乾隆皇帝在乾隆二十三年到清東陵謁陵時,曾寫道:“鼎湖親卜吉,昌瑞萬年吉基”,意思是昌瑞山這塊風水寶地是順治帝親自選中的。乾隆在這首詩的註釋中進一步解釋道:“昌瑞山乃我世祖行圍至此親定者,初未用堪輿家也。”選擇的時間就是順治八年。

後來,乾隆帝又在另一首謁孝陵詩中寫道:“橋山親指顧,秘殿永精虔”,很明顯,乾隆帝說孝陵風水為世祖親選。

乾隆帝在其《御製隆福寺碑文》中也曾進一步強調:“夫此山陵乃我世祖行狩于田,親臨所相度也。非若前代陵寢委之將作,聽之堪輿者比。”乾隆的再三認定影響深遠,之後的記載也都按此說法記載。

為何乾隆帝再三強調孝陵風水是由14歲的順治帝親自選中的呢?

真有《龍嶺迷窟》所說的尋龍點穴嗎?那清東陵的陵址是誰選的?

透過分析歷史資料,原因不外有二:

第一,順治帝親選陵址一說,有說明明朝已經過去了,上天把天下和陵址都交給了清朝之意。

因為,在查閱歷史檔案的過程中,我們還發現,清東陵這塊風水寶地,最初是明朝末代皇帝崇禎皇帝派人看中的,沒有來得及使用,明朝滅亡了。

第二,順治帝親選陵址一說,是為了神化順治帝,神化大清朝,並以此來增加陵寢的神秘色彩。

然而,被神化了的風水寶地真的保住了清王朝的萬年基業了嗎?歷史有云“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腐朽的清王朝最終還是因為失去民心而被歷史所摒棄。所以說

,真正的上風上水不是龍穴,而是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