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不涉清宮政事之七一一林黛玉之詠絮才

林黛玉之堪憐詠絮才

林黛玉的判詞:

可嘆停機德,堪憐詠絮才。

玉帶林中掛,金簪雪裡埋。

這兩句判詞是合寫林黛玉和薛寶釵,前句寫薛寶釵和林黛玉的德行,後兩句詩讖伏林黛玉和薛寶釵的死亡結局。這點脂胭齋已經批註過了,我不想作過多解釋。

《紅樓夢》不涉清宮政事之七一一林黛玉之詠絮才

謝道韞

作者為什麼把林黛玉堪比謝道韞?那麼我們就來了解謝道韞其人其事。謝道韞東晉女詩人,是宰相謝安的侄女,安西將軍

謝奕

的女兒,也是著名

書法家

王羲之次子

王凝之

的妻子。有一日,謝道韞與長兄和叔父在大雪紛飛的天氣中圍爐而坐,望著鵝毛般的大雪有感而發:“白雪紛紛何所擬?”長兄回答道:“撒鹽空中差可擬。”空中撒鹽只是模擬了白雪的顏色,卻無法將白雪的形態與神韻描寫準確。謝道韞則說:“未若柳絮因風起”,因其比喻精妙而受到眾人的稱許。也因為這個著名的故事,她與漢代的班昭、蔡琰等人成為中國古代才女的代表人,而“詠絮之才”也成為後來才女的代名詞。後來謝道韞嫁給了王曦之的兒子王凝之,在王家平平淡淡地過了幾十年。此時的東晉極重難返,叛亂頻起。晉安帝隆安三年(399年),孫恩發動叛亂,當時任會稽內史的王凝之面對嚴峻的形式,不但沒有采取防禦措施,反而因信五斗米教閉門祈禱道祖可以保佑百姓免遭塗炭。謝道韞見狀心急如焚,奈何丈夫誰的話都不聽,她只得召集府上家丁,丫鬟,拿起兵器,操練兵法。由於疏於防備,孫恩的叛軍很順利地攻入城池,此時的王凝之才清醒,他顧不得妻子,倉皇逃跑,在城門口被抓,連同四個兒子,一起被殺害。謝道韞聽聞噩耗,心痛如絞,但她依然鎮定地拿起武器,懷抱年幼的外孫,和家中女眷一起向城外突圍,在親手殺了幾個叛軍後,謝道韞被捕……

也許大家會懷疑,這與弱不禁風的林黛玉性格格格不入。《紅樓夢》“自又云:今風塵碌碌,一事無成,忽念及當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細考較去,覺其行止見識皆出我之上。我堂堂鬚眉誠不若彼裙釵,我實愧則有餘,悔又無益,大無可如何之日也!”這裡所云“所有之女子”應該包括林黛玉,“行止見識”,我們從八十回只見林黛玉其“見識”,卻未見其“行止”。

《紅樓夢》不涉清宮政事之七一一林黛玉之詠絮才

細心的讀者亦應發現,《紅樓夢》己經很明確的告訴我們故事發生的時代背景,書中說甄士隱、賈雨村、王熙鳳、賈探春等都生於“末世”,這個“末世”很明顯的指向明朝末年,從《癸酉本石頭記》更是赤裸裸的說明明末之事。

大家都知道,《紅樓夢》除詩中藏有讖語,一句不經意的一句話,也可能伏線幹裡,提前預告故事的情節。“……你們別忙,自然連你們抄的日子有呢!你們今日早起不曾議論甄家,自己家裡好好的抄家,果然今日真抄了。咱們也漸漸的來了。可知這樣大族人家,若從外頭殺來,一時是殺不死的,這是古人曾說的‘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必須先從家裡自殺自滅起來,才能一敗塗地!”

現在讀者的視野大多侷限於87版10版《紅樓夢》結局,思想固化於抄家即賈府上下人口及家俬全部抄沒!何況賈府所犯之罪也不至於賈府上下人口全部獲罪,還有脂胭齋、畸笏叟等人的批註,亦有言明。況且作者早已有讖在先:“〖飛鳥各投林〗為官的,家業凋零;富貴的,金銀散盡;有恩的,死裡逃生;無情的,分明報應。欠命的,命已還;欠淚的,淚已盡。冤冤相報實非輕,分離聚合皆前定。欲知命短問前生,老來富貴也真僥倖。看破的,遁入空門;痴迷的,枉送了性命。好一似食盡鳥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乾淨!”這裡很明白的告之,賈府抄家上下人口並沒有死光光。

賈府要想一敗塗地,探春早有警言:“咱們也漸漸的來了。可進知這樣大族人家,若從外頭殺來,一時是殺不死的,這是古人曾說的‘百足之蟲,死而不僵’”,所以抄家並沒有使賈府滅亡,“必須先從家裡自殺自滅起來,才能一敗塗地!”

87版10版《紅樓夢》只有抄家,沒有“若從外頭殺來”,“自殺自滅”,就這樣虎頭蛇尾的結束了。對《癸酉本石頭記》黛玉護家很難接受,但事實在《紅樓夢》八十回多處稍有體現。上集的《葬花吟》中讖語我就不重複了。《好了歌》“訓有方,保不住日後(甲戌批:言父母死之日)做強梁。(甲戌批註:柳湘蓮一干人)”。還有巧姐的判詞:“

勸人生,濟困扶窮,休似俺那愛銀錢、忘骨肉的狠舅奸兄!正是乘除加減,上有蒼穹。”都隱隱透露賈府家人在大廈傾覆之時,人心不定,“愛銀錢”的、“忘骨肉的”賈府的人做“強梁”,做“狠舅奸兄”。正如賈探春所言:“咱們倒是一家子親骨肉呢,一個個不像烏眼雞,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了你!”又如鳳姐所言:“你是知道的,咱們家有的這些管家奶奶們,那一位是好纏的?錯一點兒他們就笑話打趣,偏一點兒他們就指桑說槐的報怨。‘坐山觀虎鬥’,‘借劍殺人’,‘引風吹火’,‘站乾岸兒’,‘推倒油瓶不扶’,都是全掛子的武藝。”鳳姐這話與其說給賈璉聽,還不如說是為黛玉管家,護家伏線。

《紅樓夢》不涉清宮政事之七一一林黛玉之詠絮才

林四娘

其實《紅樓夢》七十八回中,有關姽嫿將軍的話題,一直令我費解。隆重到

賈政突然召集賈寶玉兄弟和豢養的清客們,徵索《姽嫿詞》,更是透出一絲神秘,作者用如此長的篇幅,究竟想告訴我們什麼呢。

《紅樓夢》有云:“……恆王意為犬羊之惡,不足大舉,因輕騎前剿。不意賊眾頗有詭譎智術,兩戰不勝,恆王遂為眾賊所戮。於是青州府內文武官員,各各皆謂:‘王尚不勝,你我何為!’遂將有獻城之舉。林四娘得聞兇報,遂集聚眾女將,發令說道:‘你我皆向蒙王恩,戴天履地,不能報其萬一。今王既殞身於國,我意亦當殞身於王。爾等有願隨者,即時同我前往;有不願者,亦早各散。’眾女將聽他這樣,都一齊說:‘願意。’於是林四娘帶領眾人,連夜出城,直殺至賊營裡頭。眾賊不防,也被斬戮了幾員首賊。然後大家見是不過幾個女人,料不能濟事,遂回戈倒兵,奮力一陣,把林四娘等一個不曾留下,倒作成了這林四孃的一片忠義之志……”

讀者讀之是不是覺得和謝道韞的故事一樣,簡直一個模式。更為妙的是,作者不惜如此大筆墨通篇寫姽嫿將軍,而且單單選一個與林黛玉同姓的林四娘,對惜墨如金的作者來說,到底隱喻誰呢?我想絕不是讀者認為的“鬼話”。

我想作者既然把林黛玉比謝道韞肯定不光是謝道韞之才。在七十回“

林黛玉重建桃花社史湘雲偶填柳絮詞”中,賈探春、史湘雲、林黛玉、薛寶琴、薛寶釵所作的柳絮詞,都是詩中藏讖,伏各自的命運。泛指賈府風雨飄搖、家破人亡時女子們如無根柳絮。才有黛玉作悲《唐多令》:“……草木也知愁,韶華竟白頭!嘆今生誰舍誰收?嫁與東風春不管,憑爾去,忍淹留。”眾人看了,俱點頭感嘆,說:“太作悲了,好是固然好的。”實際上是對讖:“儂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儂知是誰?

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

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這是大觀園諸豔之歸園小引”。黛玉在“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艱難護家條件下,終無力迴天“憑爾去,忍淹留”,大觀園群花歸於天空的悲慘結局。

作者的用意昭然若揭,看過《癸酉本石頭記》,更應伏了林黛玉護家、衛家之線。護家失敗,林黛玉上吊自殺。林四娘衛國喻林黛玉護家,謝道韞衛國也是喻林黛玉護家。至於林黛玉是護家還是衛國?我認為正面寫護家,其反面還是留給讀者去品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