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歸晉諸葛瞻兵敗綿竹後主出降季漢滅亡

公元263年十月,曹魏鎮西將軍鍾會與摩下十餘萬魏軍已經頓兵劍門關外一月有餘,而劍門關地處四川盆地北部邊緣斷褶帶,山勢連綿落差極大,劍閣道兩側大小劍山對嶼如門,山道更是崎嘔狹窄僅數十米,諸葛亮生前便於此修築棧道,設立關卡,正所謂“劍閣崢嶂而崔鬼,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姜維、張翼兵團五萬之眾藉助險峻山勢據守,魏軍破關遙遙無期,鍾會雖有退卻之心但心有未甘,便遣使試探姜維,希望姜維倒戈卸甲,以禮來降但姜維並不理採,正是此時,屯兵陰平的鄧艾上言司馬昭,要求自陰平出發,經陰平道攻德陽亭,直取交通要衝洛城(今綿陽),如此一來,鄧艾奇兵直衝季漢腹心,姜維必將陷入兩難境地,如果劍閣守軍回援,鍾會便可大舉攻關,如果姜維駐軍固守,實力屏弱的蜀中守軍必然不是鄧艾之敵,,中鍾會審時度勢最終選擇支援鄧艾,順手上表告狀,控制住不願配合鄧艾的諸葛緒,並以諸葛瞻懦弱退縮為由,一波將其送回洛陽,奪其兵權吞併其部,當月,鄧艾整頓精兵兩萬,彙集鍾會援軍田章部數千人,自陰平出發,於陰平大山之中行軍一月有餘,翻山七百餘里,鑿山開道,遇水架橋,在翻越地勢險峻的摩天嶺時,鄧艾更是帶頭裹著毯子翻山而下,軍士則爬山攀樹魚貫而行,終於在軍糧即將斷絕之時走出陰平道,直面江油關。

三國歸晉諸葛瞻兵敗綿竹後主出降季漢滅亡

季漢守軍稍早時也發現敵情,魏軍又多為精銳老卒,季漢伏兵三校三千餘人不敵戰敗,金城太守楊欣率部突擊至江油關下,江油守將馬避本就震驚於突然出現的魏軍,反擊又遭失敗,江油守將馬謝本就震驚於突然出現的魏軍,反擊又遭失敗,決定率軍投降,鄧艾軍繼而攻向洛城,知悉軍情的季漢朝廷倉促之間籌集兵力準備迎戰,但十餘萬季漢軍此時五萬駐守劍閣,萬餘死守漢中萬餘駐防南中、巴東,後主劉禪能夠派出對敵的只有實力堪憂的萬餘蜀中守軍,衛將軍諸葛瞻、尚書張遵(張飛之孫)、尚書郎黃崇(黃權之子)臨危受命出戰,但諸葛瞻八歲時諸葛亮就已逝世,諸葛瞻長於朝堂迎娶公主,雖才思敏捷,但終究未經戰陣,面對黃崇“宜速行據險,無令敵得入平地”的建議,諸葛瞻的猶豫不決,使得季漢喪失了阻擋鄧艾的最後機會,兩軍隨後於洛城交戰,諸葛瞻軍前鋒被得到修整的魏軍大敗,諸葛瞻被迫退守綿竹,鄧艾乘勝追擊,命其子鄧忠與師寨左右夾擊季漢軍,卻被諸葛瞻所敗,鄧艾又派遣使者勸降諸葛瞻:“若降者必表為琅邪王”卻也被諸葛瞻斬殺,鄧艾大怒,令鄧忠、師繁死戰,三萬魏軍全力進攻,季漢守軍不敵敗退,諸葛瞻、諸葛尚父子與黃崇、張遵皆力戰身死,魏軍進佔綿竹,隨即長驅直入攻向雄城,而此時,姜維已經得知軍情率軍星夜回援已過巴中。

三國歸晉諸葛瞻兵敗綿竹後主出降季漢滅亡

而南中霍式正欲北上,漢中諸堡皆在堅守,巴東羅憲也可引兵回援,而南中霍代正欲北上,漢中諸堡皆在堅守,巴東羅憲也可引兵回援,就連東吳援軍丁封、孫異部也沿江急行趕往支援,但諸葛瞻兵敗身死的訊息傳到成都,季漢朝野已是愁雲慘淡,!但諸葛瞻兵敗身死的訊息傳到成都,季漢朝野已是愁雲慘淡,百姓驚擾逃亡鄉野無法阻止,群臣或是諫言東投東吳或是建議南逃南中,季漢的中樞已經毫無戰意毫無戰力,季漢的中樞已經毫無戰意,而代表益州大族的讓周的力勸投降,而代表益州大族的認周的力勸投降,而代表益州大族的訓周的力勸投降,做了四十二年守成之君從未率軍作戰的劉禪害怕了,他的父親、他的相父、他的使命都已經太遠太遠,怯懦闇弱的他只想著活命,儘管其子北地王劉堪(chen)苦苦勸說,但十一月劉禪終究還是接受了進周的建議,遣使奉皇帝璽緩向尚在雄城的鄧艾投降,痛哭於昭烈廟,殺死妻、子後自殺,鄧艾軍而後進駐成都北門,劉禪率太子諸王與群臣六十餘人自縛抬棺而降。

三國歸晉諸葛瞻兵敗綿竹後主出降季漢滅亡

又派太僕蔣顯勸降姜維,季漢軍士憤恨不已,皆拔刀砍石,姜維不得已率廖化、張翼、董厥與五萬人馬向鍾會軍投降,季漢宣告滅亡,國作四十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