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藺相如故里”尋蹤:洪洞縣許村藺姓是後裔

編輯:胥偉易社

編者按:藺相如是我國著名和傑出的歷史人物,有關這位古代智勇之士的傳說故事有許多,但關於他的籍貫、故里,墓葬和後裔等問題,卻一直存在著一些未解之謎。為了進一步澄清藺相如的生卒境況,學者孟繁仁經過多年考證,對此終於有了一些定論。本版分上下篇刊載其文章,旨在揭開長期以來關於藺相如究竟是我省何縣人等一些謎團,讓讀者更多地瞭解這位古代傑出人物。

“藺相如故里”尋蹤:洪洞縣許村藺姓是後裔

說起“藺相如”來,恐怕很少有人不知道他的名字。因為在中學的課本里,就收有這位古代的智勇之士如何不辱使命“完璧歸趙”和他如何顧全大局,忍讓將軍廉頗,從而實現“將相和”的故事。在中國古代漢語中,還有“義不容辭”“大義凜然”“義形於色”“義憤填膺”“怒髮衝冠”“面不改色”“智勇雙全”“完璧歸趙”“不辱使命”“大局為重”“顧全大局”“負荊請罪”等成語,都是用來形容藺相如崇高精神、高尚品德的辭藻,可見這位古代傑出人物的影響如何深遠、巨大。

“藺相如故里”尋蹤:洪洞縣許村藺姓是後裔

藺相如雖然是著名和傑出的歷史人物,但司馬遷在《史記·藺相如列傳》裡,卻僅僅記有“藺相如者,趙人也”等簡單文字,他的籍貫、故里,墓葬和後裔等問題,都是有待人們深入探討的未解之謎。多年來,筆者憑著對藺相如的無限崇敬之情,一直在苦苦地考證著他的生卒境遇,澄清了許多事實。近日,筆者又赴古縣、洪洞等地專程考察“藺相如故里”、憑弔“藺相如墓”,一路走來收穫頗豐,遂作文以記之。

  史籍證明藺相如是今古縣人

“藺相如故里”和“藺相如墓”位於今日臨汾市古縣城東北40公里的北平鎮境內。古縣位於山西中部的霍山東南。霍山又名太嶽山,是古代著名“五大鎮山”當中的“中鎮名山”。由於古縣地處霍嶽之陽,所以古名“岳陽”。只是在現代地名調整中,為避免與“湖南嶽陽”地名重複,才易名為“古縣”。

早在上世紀80年代中期,我在閱讀山西各縣地方誌過程中,就發現《岳陽縣志》(民國二年刊本)裡有關於藺相如的多條記載,如卷十三“形勝,墳墓”載:“藺相如墓:在縣北八十里寶豐村,有水發源於墓旁山下,名藺河。”

卷二“輿地,山川”載:“藺河:縣北八十里,從寶豐村後藺公墓發源,流經唐城、和川、上縣等村,入沁河。李灼詩‘藺水瀠洄獨系情’即此。”

卷二“輿地,水利”記載:“藺公渠:由藺墓發源,流經和川村,溉田一頃有餘。”

又卷十三“古蹟”記載:“藺相如故里:即今寶豐村。”

此外,在岳陽縣(今古縣)境內還有“藺公祠:縣東九十里,和川鎮玉龍山頂。”等諸多有關藺相如的勝蹟。《大清一統志·平陽府》等典籍裡也有“藺相如墓,在岳陽縣北八十里。墓前有河,因名藺河。”等記載。

根據中國民間幾千年來一直信守和沿襲“落葉歸根”、“魂歸故里”的古老習俗,人在逝世以後一般都要由家人扶送靈柩迴歸家鄉埋葬的情況,可以判斷:藺相如就是古代岳陽縣(今古縣)寶豐村人無疑。

  拜謁藺相如墓

前往瞻仰藺相如故里的念頭已久,但因為缺乏經費,未能如願。直到不久前,我才實現了考察“藺相如故里”、憑弔“藺相如墓”的夙願。

“藺相如墓”位於距離北平鎮不到5公里遠的李(藺)子坪村南,是一座很高、很大的墳堆,原來周圍種有不少高大挺拔的樹木。墓前豎立著一塊“民國七年(1918)十月立”的墓碑,上面鐫刻有“趙上卿藺相如墓”,“署理安澤縣知事”等字樣。旁邊還有一塊“藺相如墓告示碑”,其文曰:“藺相如,東周趙國上卿大夫,是我國曆史上智勇雙全的英雄人物。墓的結構、隨墓葬品及塋地周圍的附屬物,均屬重要文物資料。全體人民必須嚴加保護。如在此興工動土,需經縣人民委員會批准。1960年5月1日。”

第三塊墓碑上則刻有《藺相如墓誌銘》:“藺相如誕生於戰國時嶽霍山古岳陽寶豐裡藺子坪村,趙國人。幼時聰穎過人,臂力無比。先事趙國太監繆賢舍人,後被繆薦之於趙王,帶璧使秦,破秦謀計、完璧歸趙。功拜為相。前二十九年澠池之會,智抗秦王,捍吾國威,此鐵肩浩氣,為後人欽仰。相如功高位顯,趙將廉頗不服,感而負荊請罪,‘將相和’之典,流芳千古,世人稱頌。相如卒後,趙國將士深為緬懷,以帽端土,堆積成墳。茲立此碑,仰其智,賞其勇,敬其賢,激勵後人,以表萬世。古縣北平鎮人民政府立。公元2000年3月26日。”

在李(藺)子坪村,我們訪問了年近七旬的兩位王姓老人,他們介紹了世代相傳的故事:當年藺相如魂歸故里之日,正當秦國滅亡趙國之時,由於當年藺相如在澠池會上逼迫秦王擊缶,當眾羞辱了秦王,所以秦王對相如恨之入骨,必欲斬草除根而後快。所以儘管相如死後秘密發喪,悄悄護送靈柩迴歸故里,但訊息仍然為秦王所知,並派出軍隊尾追而來,相如的靈柩回鄉以後,族人不及祭奠,乃連夜埋葬成墳。為避免秦兵焚屍揚灰和屠戮鄉親,藺姓全族乃連夜移居趙城,保護了藺相如長眠之地和藺氏故里的和平與安寧。“藺子坪”村名也改變為“李子坪”村。據兩位老人介紹:由於藺相如是一位敢於抵抗秦國暴政和侵略的愛國英雄,所以深受人民群眾的熱愛和敬仰,其墳塋也一直受到民眾的自覺衛護。

“藺相如故里”尋蹤:洪洞縣許村藺姓是後裔

  洪洞許村藺姓家族是藺相如的後裔

據古縣李子坪村民介紹:藺相如的後裔為避免遭受秦王的屠戮和迫害,乃舉族移居到趙城許村和洪洞縣等地居住。為廓清這一歷史事實的真相,筆者特意到洪洞縣許村一帶進行了實地考察訪問。

在現屬洪洞縣堤村鄉的許村,我們找到了世居此地的藺姓家族。據64歲的藺希昌介紹:許村現有居民八九百戶,人口4000多人。其中藺姓人口就有1500餘人,由於事遠年湮,藺姓移居此地已經不知有多少年代。筆者在村東不遠察看了一塊高達兩米的“趙上卿藺相如故里”巨大碑刻,此碑背後鐫刻有《重修藺公相如碑序》,其文曰:

“一代偉人,千古雅範;餘韻流風,起懦振頑。雲煙臺閣,所以圖畫功臣;風塵道路,所以旌表義地。戰國時,趙上卿藺公相如者,吾趙城許村人也。擊缶逼秦,氣壯山河;完璧歸趙,光爭日月。感廉頗負荊謝罪,且能化私為公,和衷共濟;洵智勇兼備一代社稷之臣,忠義兩全,千古豪傑士也,況地屬桑梓,墳墓所在,路碑更不可澌滅歟!是碑也,昔邑候奉列憲命,建立於茲。清室乾隆年間,風飄雨侵,磚瓦零落。我趙官紳,撥款監修。一時邑人行旅,頌聲載道。然歲月易逝,荏苒間二百餘年,現今坊容凋敝,字跡模糊,殘缺難觀。藺氏宗族,聚眾磋商,鹹樂攤資重修,以光先人之令德,因共得銀幣八十餘元,遂刻日鳩工,乞序並對聯於餘。餘學識卑淺,本不敢膺斯重任,但風,素深欽佩,每恨生不逢辰,不得為之執鞭,述其事、頌其德,亦所欣喜焉。故語不嫌俚,聊留其芳於後世云爾。丙辰科俊士董炳耀撰文,山西大學高等科畢業馬聖瑞書丹。中華民國十二年(1922)三月吉日立。”

據李吹琴先生《藺相如故里許村考》一文介紹,藺相如是趙城人的說法由來已久:大約在清代前期,趙城北門外就建有“藺相如牌坊”:許村村東原來還有一座“相如故里”堡門門樓,此門樓底層為門洞式通道,供車馬、行人通行使用;二層為神閣,塑有藺相如坐像,貌若財神。建立年代無從考證。門洞上方鐫有“相如故里”匾額,由於年久失修,此門樓先是於1932年被洪水沖毀;重修後,又於1942年被日本侵略者拆毀,用其磚石修建了炮樓。因此,保護“ 趙城金藏”有功的力空大師也堅持“藺相如為趙城人”之說。

又據李文介紹,許村有“藺氏祖塋”,其遺蹟位於許村西南1。5公里的山坡上,佔地約有4畝,人們稱之為“藺家墳”或“四畝墳”。據民間傳說:藺相如擔任趙國上卿後,曾經衣錦還鄉,到此祭拜祖先?燻在父母墳前被酸棗刺掛破了錦袍,他仔細觀看了一下彎勾狀的酸棗刺?燻說了一句“彎勾獨害,宜長直刺”,不料這塊地裡的酸棗彎勾刺竟然長成了直刺。隨著這一美麗傳說的傳播,“藺墓靈棘”也成為與“廣勝飛虹”齊名的“趙城十景”之一。據說:藺相如在回鄉祭祖時,帶有大批隨行人員,為了防止驚攪百姓,他下令所有隨行人員的馬匹不許進村,一律拴在村東的官道上,所以這段官道被人們稱為“馬道”。隨後,又將馬匹牽送到南石明村東的汾河灘上放牧,在當地留下了藺相如“放馬灘”的歷史地名。

從上面的藺相如遺蹟和傳說,可以使人分析、推測:由於古代人的居住權與其土地所有權緊密關聯,原籍岳陽古縣偏僻小山村的藺相如家族,從古縣移居到趙城許村的時間,也許是在他擔任“趙國上卿”之後不久;直到藺相如逝世,歸葬故里李(藺)子坪村以後,他的族人為避免秦王的屠戮和迫害,才全部移居到趙城縣的許村居住;出於方便地祭祀祖先的考慮,藺氏族人遂把祖塋也遷移趙城許村。這一點,可以從許村“藺代祖塋”裡沒有“藺相如墓”、古縣李子坪村卻有“藺相如墓”獨自存在的事實得到證明。

以古縣與趙城的“地望”而言:當年韓、趙、魏“三家分晉”時的疆域,是以平陽(今山西臨汾)為界:南為魏國,北為趙國,東部上黨地區為韓國。當時的岳陽古縣及趙城一帶,均為趙國邊境地區的“趙城”之地。因此,說藺相如是“古縣人”或“趙城人”均在兩可之間。太史公司馬遷《史記》寫藺相如為“趙人”,乃是“信而不誣”的記載。

另外,在河北“趙都邯鄲”,至今留有許多有關藺相如的遺蹟,筆者也一併作了詳細的考察。

出生於我省古縣普通平民家庭的藺相如,曾在“趙都邯鄲”擔任趙國上卿,生活多年,並留有許多遺蹟———

著名和傑出的歷史人物藺相如的故里在我省古縣,這是經過多年考查史料、實地考證得出的結論。但在河北“趙都邯鄲”,至今也留有許多有關藺相如的遺蹟,邯鄲與藺相如又有什麼淵源呢?筆者專赴邯鄲作了詳實的考察。

藺相如在邯鄲的史話

趙國的始祖,是為周穆王駕馭巡視天下而立功受封的“造父”,其封邑即位於霍山南麓的山西趙城(今屬洪洞縣)。公元前403年,周王朝封造父後裔趙籍為“敬侯”,追認趙為侯國,正式揭開了“戰國時期”的歷史。據《史記·趙世家》記載,趙敬侯元年(前386),趙國遷都於邯鄲。當時,趙國的疆域在今山西中部、陝西東北一角、河北西南和河南西北部地區。藺相如生活在趙國後期的趙惠文王時期,當時秦、楚、齊、燕、韓、趙、魏等7國的紛爭十分激烈,秦國日益強大。

“藺相如故里”尋蹤:洪洞縣許村藺姓是後裔

趙惠文王時,有楚人給趙國獻了“和氏璧”。貪得無厭的秦昭王聞訊,提出以秦國十五城交換“和氏璧”。趙國君臣既擔心同意交換會遭受秦國的欺騙,又害怕不同意交換引來秦兵的侵略。在這一危難的時局面前,藺相如挺身而出,受命出使秦國,以大智大勇的精神,揭穿了秦王以“十五城”交換“和氏璧 ”的謊言,成功地“完璧歸趙”,以此被封為“上卿”。嗣後,又在“澠池會”上,面對秦王讓趙王“鼓瑟”,以羞辱趙國的行為,針鋒相對地逼秦王“擊缶”,作為回擊,成功地挫敗了秦王的陰謀,以置生死於度外的大無畏行為,維護了國家的尊嚴。為國立功的藺相如又以大局為重,不與年高氣盛的大將軍廉頗爭強鬥氣,主動退讓,避免衝突,終於換來廉頗的醒悟,導致“負荊請罪”、“將相和”的圓滿結局,保證了趙國內部的團結和實力,為國家建立了“名垂青史”的不朽功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