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周圍那麼多人揣著明白裝糊塗?看完真真學到了

為什麼周圍那麼多人揣著明白裝糊塗?看完真真學到了

一般人捱罵,其實不是由於含含糊糊的態度,而是在不應該含含糊糊的地方,居然含含糊糊。

「曾仕強每日箴言」

|全文共2800字,深度閱讀需8分鐘,受益終生|

為什麼周圍那麼多人揣著明白裝糊塗?看完真真學到了

有人批評說,中國人說話做事不像西方人那麼精確量化,人人都是含含糊糊的“差不多先生”。

就好像中國人的對話,經常出現“說了老半天,不知道在說些什麼”的問題。

比如兩個人見面,一個問:“近來如何?”另一個答:“馬馬虎虎。” 別人聽起來,這兩個人一問一答,含含糊糊,簡直就是說廢話浪費時間。

“吃飽了沒?”“還早得很,像你那麼好命!”聽的人更是含含糊糊,莫名其妙。

“這一件事,我並不放在心裡。不過我十分懷疑,怎麼有人會這麼清楚,顯然是我們自己人搗的鬼。可是我們這些人自始至終都聚集在一起,根本沒有搗鬼的機會,可見並沒有內賊。但是,越想越不對勁,到底是什麼人搞的鬼?”說來說去,顯得含含糊糊,不明所以。

……

這樣的事情,在我們的生活中實在司空見慣。

其實對我們中國人而言,含含糊糊,是一門必修的課程,這裡面有很多高明的智慧。

1

曾經有一位長輩,對我說過這麼一句話:

“在中國社會,什麼時候把含含糊糊和清清楚楚弄明白了,也就差不多了。”

當時我年紀輕,實在摸不著底細,不知道他的意思究竟是什麼。

四十歲以後,我逐漸領悟到“清清楚楚的含含糊糊”和“含含糊糊的清清楚楚”各有其說不出來的奧妙。

這才恍然大悟:

原來含含糊糊是中國人清清楚楚的一種態度。我們覺得他含含糊糊,事實上他已經表達得清清楚楚。

想必大家都有這樣的經驗,天下事有的追根究底才能徹底弄清楚,有些事卻應該含含糊糊,不了了之,大家更愉快。

一般人捱罵,其實不是由於含含糊糊的態度,而是在不應該含含糊糊的地方,居然含含糊糊。

可見,我們並不認為凡含含糊糊都是錯的,只是強調應該含含糊糊的地方,當然可以含含糊糊;不應該含含糊糊的時候,當然不可以含含糊糊。

這種答案,究竟是清楚的,還是含糊的呢?

有功力的人,肯定地說:“十分清楚。”

功力不夠的人,一頭霧水,當然會說:“這種答案,說了跟沒有說一樣,本身就是含含糊糊,叫人怎麼能夠分辨得清楚?”

實際上,應不應該含含糊糊,標準相當清楚。

中國社會基本上追求“最大的和諧”,大家必須努力把傷害減到最低限度。

為了追求最大的和諧,有些事有時候非含含糊糊不可。我們知道,任何事情都和時間、空間脫不了關係。

此時此地的是,很可能是彼時彼地的非;而此時此地的非,也可能成為彼時彼地的是。

時機未到,說出來有害無利;不說出來容易引起誤解,這時候最好的態度便是說得含含糊糊,既不隱瞞事實,又預留出迴旋的空間。

同時聽的人也諒解這種態度,十分清楚含含糊糊的用意。彼此互諒,就能獲致最大的和諧。

為什麼周圍那麼多人揣著明白裝糊塗?看完真真學到了

2

但是,一談起“和諧”,有些人馬上聯想到“和稀泥”。一提起“含含糊糊”,立即有人會嘲笑“糊里糊塗”。

什麼時候弄清楚“和諧”與“和稀泥”的區別,什麼時候明辨“含含糊糊”和“糊里糊塗”的差異,我們古聖先哲的智慧就會重放光芒,再度為世人所喜愛。

含含糊糊是實在相當清楚,只是不想傷害別人,在最大和諧的目標下,表現得含含糊糊。

簡單地說,正是中國人常說的我心裡有數。

心裡有數,口中未明言;心裡相當清楚,卻不願意說得露骨,以免傷人。

糊里糊塗則是根本搞不清楚,包括沒有能力弄明白,沒有興趣專心投入,以成見、偏見來論斷,或道聽途說便信以為真。

有些人痛罵中國人含含糊糊,其實是在罵中國人糊里糊塗。

中國人十分厭惡糊里糊塗,因為它會誤事,甚至會害人。

多少人死於自己的糊里糊塗,多少人因他人的糊里糊塗而受害?

但是,我們不應該反對“含含糊糊”,因為合理的含含糊糊能帶來最大的和諧,也能減少很多傷害。

身為中國人,必須明辨含含糊糊,絕對不是糊里糊塗。

拿所謂的“差不多先生”來說,其實有兩種型別:

一種是含含糊糊型的,凡事差不多,究竟差多少卻心裡有數。

另一種則是糊里糊塗型的,凡事差不多,根本不知道到底差多少。

前者大家頗為喜愛,後者卻讓眾人皆厭惡。

一句“差不多先生”,就要概括所有中國人,這種人應該明白,自己就是屬於糊里糊塗的“差不多先生”,哪裡夠資格嘲笑其他的中國人?

聽見“差不多”,馬上警覺是真的差不多,還是客氣的、給人面子?

這種人大概不至於隨便嘲笑差不多先生,是屬於喜歡含含糊糊的君子。

為什麼周圍那麼多人揣著明白裝糊塗?看完真真學到了

3

中國人喜歡含含糊糊,如果在不同情況下正當而合理地運用這種技巧,可能會產生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我們見面時,問人家:“吃了沒有?”“要到哪裡去?”“近來如何?”實際上大多和字面上的意義沒有絕對的關係。

換句話說,吃飽了沒有和吃飯無關,到哪裡去和地點無關,而近來如何,也和近況沒有什麼關係。

那麼,這樣的寒暄語完全沒有作用嗎?我們中國人向來重實際、講求實用,當然不可能如此。

這些問候語除了有“問候”的用意之外,還有另一個目的,那就是:

企圖瞭解對方此時的心情究竟好不好,是不是適合溝通的好時機,以便進一步研判,應該怎樣和他打交道才適合。

好漢不吃眼前虧,我們不喜歡開門見山、有話直說,唯恐對方心情剛巧不好,碰到的時機不對,徒然招惹不必要的困擾,害苦了自己不要緊,還要讓人家背地裡取笑,更加難過。

於是投石探路,產生這些不疼不癢的問候語。

問的人用“近來好嗎”代替“你此刻心情好不好”。答的人用“馬馬虎虎”來說明自己現在的心情。

這樣一問一答的形式,看似含含糊糊,問的人卻可以清楚地判斷在目前這種情況,應該採取什麼策略才能夠順利地溝通下去。

“吃飽了沒有”相當於“”你心情好嗎。“還早得很,像你那麼命好”表示心情並不好。

說“這一件事不放在心裡”的人,大多把這件事放在心上。用“顯然是自己人搗鬼”與“沒有內賊”來作對比,看大家的反應,證明他心中已有所懷疑。

……

對中國人來說,“含含糊糊”和“清清楚楚”其實並無不同,可以說幾乎完全一樣。

含含糊糊的事大家都清清楚楚,而清清楚楚的事大家也常常含含糊糊。

既然這樣,我們為什麼還要講求“應該含含糊糊的,必須含含糊糊。應該清清楚楚的,就要清清楚楚”呢?

中國人不但喜歡打聽,而且精於此道。

自古以來,有正史便有野史。正史可以放心地褒貶,而野史也能夠巧妙地說出另一番道理。

各人聽各人的,各人相信各人的,不正符合多元化的需求嗎?實在是一種大智慧的體現。

總之,為人處事,不可以糊里糊塗地含含糊糊,不能夠矯枉過正地極端厭惡含含糊糊。

而是應該合理地歡迎別人的含含糊糊,也培養自己適度的含含糊糊。

最基本的思考點,應該是擺脫二分法,不要把含含糊糊和清清楚楚當作兩個對立的名詞看待。

再採取二合一的觀點,體認“含含糊糊中含有清清楚楚的部分,而清清楚楚之中,同樣包容含含糊糊的概念”。

這樣一來,

含含糊糊和清清楚楚相輔相成,自然融合在一起,而不彼此排斥和抗拒。

比較有意思的是,某些痛罵和怒斥含含糊糊的人,緊要關頭,自己也含含糊糊,其實這才是中國人的本色。

所以,遇到含含糊糊的時候,首先問自己:我有什麼不妥,才使他如此含含糊糊?

若是並無不妥,再問自己:他如此含含糊糊,究竟有什麼用意?

明白對方含含糊糊的用意,以互信互諒的心情來合理因應,社會更和諧,大家更愉快。

為什麼周圍那麼多人揣著明白裝糊塗?看完真真學到了

本文內容:曾教授著述彙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