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人且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

逢人且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

1、逢人話三分,交淺不言深

宋代文學家蘇東坡曾在《上神宗皇帝書》上說:“

交淺言深,君子所戒。

”交淺不宜言深,就是說對那些與己交往較淺相知不深的人,不可暢所欲言,直抒胸意,否則,將會給自己帶來麻煩甚至禍患。

畢竟“

月滿則虧,水滿則溢

”,《後漢書·崔駰傳》講:“

交淺而言深者,愚也

”。

古時候,有個范雎見秦昭王的故事,說的是秦昭王向范雎請教,第一次,第二次見面的時候,范雎都不說話,這讓推薦他去見昭王的人覺得很難堪。

但范雎認為,他的建議可以讓秦國很快強大起來,並能在諸侯中稱霸。但是,秦昭王卻顯得心不在焉,沒有專心聽他講,所以他還不能跟昭王講什麼。

推薦的人聽范雎這樣說了以後,就跑去跟秦昭王說明原因。到了第三次見范雎時,秦昭王就推掉了所有的公事,並叫所有侍從都下去,單獨和范雎見面,客氣地向他請教。後來,范雎的一席話打動了秦昭王,立即被昭王封為相國。

范雎是個聰明人,他知道在面對合適說話物件的同時也要把握講話的時機,不該說的時候堅決不說,如果他不懂得這個,而是在前兩次見面的時候就闡述自己的計劃,那麼因為秦昭王沒有專心聽他講,他說的話很可能就根本不會被昭王聽進去,說了也白說。

在這次談話中,范雎體現了他既不失人又不失言的明智,這是他成功的關鍵。

這就是《論語》說的:“

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

”不能說卻硬要說,都是不明智的人做的事。做人要真誠坦率,但也要分清談話的物件,可以說就要說,不可以說就不說。

所以,對人對己,都要留有餘地,逢人話三分,交淺不言深。話說三分,一分真心一分理解一分距離。

2、世事不可說,看破不說破

話說三分,理爭三分。看破不說破,不是故意對別人設下一道牆,交友不誠,而是為人處世的一種哲學,是對自己及與自己息息相關的人的負責。

生活中,當你還沒有真正瞭解一個人的時候,你自以為看破的東西,可能僅僅是你自己的狹隘。正如《了不起的蓋茨比》開篇所說:“當你想要評價別人的時候,要記住,這世上並不是所有人都有你擁有的那些優勢”。

所以,話說三分是給事情留下緩衝的餘地。

據說有一幅對聯:

看破世事難睜眼

閱盡人情暗點頭

師父問眾人:“這對聯說的是什麼意思?”

有錢人說:“生意場上最常見,世事也多,人情也多,我一般就是看看,不說話。”

阿大說:”有些事情,說不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小林說:”對那些無可奈何的事情,就敬而遠之吧。”

師父點頭道:“不錯,世事也罷人情也罷,看破的,都是看不破,只不過是把不滿變成了自嘲罷了。”

是啊,生活已經如此艱難,何必處處拆穿。

而真正強大的人,不需要透過從貶低他人來獲得認同感,因為他本就強大無憾。所以,當他看到別人的錯誤,會委婉指出,不傷對方分毫還讓對方變得更好;當別人撞上尷尬的事時,會潤物無聲的愛護與化解,讓對方從容自信不難為情。

這就是《道德經》上講的:“

水,潤萬物而不爭,故幾於道。

3、話說三分護己,話說三分讓人

寒冷的冬天到了,兩隻刺蝟被凍得瑟瑟發抖,為了度過寒冬,它們相互依偎,依靠彼此的體溫取暖。但是隨著溫度愈加下降,它們之間的距離也越來越近,而為了溫暖的刺蝟完全沒有察覺,直到被彼此刺傷才發現:擁抱,也要保持適當的距離。

這就是“刺蝟效應”。

叔本華說:刺蝟之間是如此,人與人之間也當如此,人生和誰走得太近,都會是種傷害。只有保持適當的距離,才能既互相取暖,又不至於刺傷對方。

做人總是:“

遠則不親,近則不敬。

”而我們中國人講究:“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話不說盡,不拋全心”是為人處世的一種境界,懂你的人不必多說,不懂你的人何必說多。正所謂“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有些話,可說可不說的,就乾脆不說。再好的朋友,也要保持適當的距離。

對自己,要隨時警惕“

話到嘴邊留半句,事到臨頭讓三分

”。特別是不是很瞭解的人,不要把自己的的想法全告訴他,不要讓別人知道你想什麼,將要做什麼。

畢竟“

易漲易退山溪水,易反易覆小人心

”,又有“

畫虎畫皮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世事滄桑人心易變,所以說害人之心不可有,但防人之心不可無。

如果你將自己的私密主動拿出來,說與那些並未交心的酒肉朋友,你的苦難不僅會變成別人茶餘飯後的談資,更會成為別人謀害威脅你的把柄。

而那些吃過幾次飯或見過幾次面,就把自己心中的不滿情緒全部傾訴給你聽。這種人也往往認識粗淺,他能把自己的心事輕易說與普通朋友,也能你的秘密隨便說給他人聽。

所以,話說三分既是維護自己,也是維護他人。

凡事只說三分話,言有盡而意無窮,有情盡在不言中。真正好的關係並非是你儂我儂,而是我不說的,你都懂,一切盡在不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