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賦:拔不出秦劍,還怎麼砍人?細說璏式佩劍法和秦王繞柱之謎

導言:戰國紛亂之際,沒有一把劍來防身怎麼能行?但這劍怎麼隨身攜帶卻是一個麻煩,而劍璏卻可以將劍牢固的系在腰間,但有時候系的太牢,也是個問題。如果秦王沒有順利拔出長劍,恐怕歷史也要因之而改寫。

大秦賦:拔不出秦劍,還怎麼砍人?細說璏式佩劍法和秦王繞柱之謎

01

璏式佩劍法

在尋常人眼裡,怎麼隨身攜帶刀劍好像沒那麼講究,但是對於春秋戰國的貴族而言,佩劍卻是禮儀中重要的一部分。畢竟,好好一把劍,扛著像遊俠、揹著像修仙、插著像流氓。

似乎也只有佩著才像個樣兒。漢代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說:“

劍之在左,青龍之象也。刀之在右,白虎之象也。

”這裡其實不僅規定了刀和劍佩戴的方向即

左、右

之外,其實還暗示了此時的刀劍你只能

懸於腰間

大秦賦:拔不出秦劍,還怎麼砍人?細說璏式佩劍法和秦王繞柱之謎

實際上,除了左撇子會把劍放在右邊外,絕大多數人其實在無形中已經遵守了這個禮儀。在方向確定了之後,劍鞘具體要採用什麼方式固定在腰間,則是一個很長時間沒有解決的難題。

我想,最初可能就是拿一個繩子綁縛劍鞘,然後再捆在腰間,但是自行腦補一下畫面,古人可能也覺得這麼做實在是有礙觀瞻,因此才有了“劍璏”(zhì)這個小東西的橫空出世。

大秦賦:拔不出秦劍,還怎麼砍人?細說璏式佩劍法和秦王繞柱之謎

璏,《漢書·匈奴傳》顏注:“衛,劍鼻也”,因其側面看起來很像一個“衛”字,所以也有人稱之為劍衛。那麼,劍的鼻子又指什麼?《廣雅·釋器》說:“(印)紐謂之鼻”,也就是說鼻可以指器物上可供穿帶用以懸系之處,這就是劍璏的本質。

那麼,

劍璏是怎麼和劍鞘結合,進而佩戴在身側的呢?

簡單說,分兩步走。

先將璏和劍鞘緊密結合起來,怎麼結合?有說用膠質粘合的,也有用細密絲線捆綁的。

大秦賦:拔不出秦劍,還怎麼砍人?細說璏式佩劍法和秦王繞柱之謎

總之,當劍璏和劍鞘合二為一之後,再用腰帶穿過劍璏中間的長方孔就行了。

大秦賦:拔不出秦劍,還怎麼砍人?細說璏式佩劍法和秦王繞柱之謎

如此一來,劍身緊貼著腰側,劍璏則向外示人。也正因為劍璏是朝外的,所以在其表面才有各種裝飾的可能性,用以昭示貴族的禮儀等級和審美情趣。比如雲紋、獸面紋、螭虎紋、谷紋、勾雲紋、乳釘紋等等,就材質而言,從考古出土的實物來看,劍璏有玉也有銅製。

大秦賦:拔不出秦劍,還怎麼砍人?細說璏式佩劍法和秦王繞柱之謎

相較而言,玉質的劍具會更加華貴,可以說正是因為有了玉璏的加入(春秋晚期後段才出現玉璏和玉摽),“玉具劍”四件套才能一家人整整齊齊(一劍而四玉具齊備的標本最早在漢代)、從而讓佩劍的貴族們威風凜凜。

《說苑·反質篇》:“經候往過魏太子,左帶玉具劍,右帶環佩,左光照右,右光照左”

孫機先生總結了劍璏的四種類型,讓我們對於劍璏的形制有了極為清晰的認識。

大秦賦:拔不出秦劍,還怎麼砍人?細說璏式佩劍法和秦王繞柱之謎

這張圖看起來比較麻煩,讓人頭大,但其實有一個小竅門,只要你定睛細看就能立馬Get。

即只需要把關注點放在劍璏伸出去的那部分就行了,可以把它想成是屋簷。

如此一來,一型沒有簷、二型一側有簷、三型兩側有簷、四型不僅兩側有簷,還有點內卷和回勾的傾向。你看,這不就安排的明明白白了嗎?

在知道了劍璏怎麼用、長啥樣之後,我們就可以開開心心地回到《大秦賦》裡去玩“找茬”了。

02

劍璏用錯啦

第一處,是呂不韋在趙國邯鄲城門時,遭遇了城門令的攔截,他靈機一動以退為進,拔了城門令的劍作勢便要自刎,此時鏡頭給了城門令腰間的劍璏一個特寫,這也是最能暴露問題的關鍵所在。

大秦賦:拔不出秦劍,還怎麼砍人?細說璏式佩劍法和秦王繞柱之謎

可以看到,城門令的劍璏下部是有開口的,也就是說當他佩劍的時候,此時的劍璏就像個銅卡子一樣卡在了腰帶上,這樣一來,從腰帶上取劍倒是相當方便了,但這卻並非是劍璏的正確用法,因為璏式佩劍法最大的優點,正在於可以將武器牢牢地佩在腰側,不易脫落或者移位。

大秦賦:拔不出秦劍,還怎麼砍人?細說璏式佩劍法和秦王繞柱之謎

同樣的場景,還出現在嬴異人坐在逃亡的馬車裡,以及呂不韋、鄭貨和嬴異人三人得到呂不韋門客接應的時候。從這三處劍璏表現出來的細節看,這個銅卡沒有一卡到底,而只是卡了半截,說明上部還有方孔,用來將劍璏和劍鞘捆綁結合,只是用了下部璏簷的部分來卡在腰帶上。

大秦賦:拔不出秦劍,還怎麼砍人?細說璏式佩劍法和秦王繞柱之謎

最有意思的地方在於,劇組這樣的錯誤,很有可能是參照了曾經犯錯的前輩而來的,一位是霍麥,一位做郭寶鈞。我們先看一下兩人對於劍璏使用方式的設想,霍麥認為璏孔就只是用於將劍璏捆縛在劍鞘上,而下面的璏簷和劍鞘之間的縫隙,才是劍帶應該穿過的地方。

大秦賦:拔不出秦劍,還怎麼砍人?細說璏式佩劍法和秦王繞柱之謎

顯然,我們《大秦賦》的劇組在復原劍璏的時候,不知是參考了霍麥說,還是自己的靈機一動。事實上,如果單純以秦始皇陵兵馬俑坑出土的實物證據來複原,也完全不會呈現出這種劍璏的形態和用法。

03

兵馬俑秦劍

從已公佈的資料來看,兵馬俑一號坑出土銅劍17柄,其中劍璏有27個;以及銅車馬一號車及二號車御者的佩劍方式,都是我們可以拿來參考的寶貴資料。

大秦賦:拔不出秦劍,還怎麼砍人?細說璏式佩劍法和秦王繞柱之謎

先看一號坑出土的銅劍和劍璏。研究者將銅劍分為三型,這裡就不囉裡吧嗦的講具體區別了,我們只談和影視劇相關的部分細節。可以看到,呂不韋三人的腰間佩劍,形制基本上都差不多,即

圓盤的劍首

扁圓的劍莖

,以及

菱形的劍格

,比照之下,其實是較為接近於圖中的最上面的秦劍型別。

大秦賦:拔不出秦劍,還怎麼砍人?細說璏式佩劍法和秦王繞柱之謎

這種圓餅狀以及淺喇叭口的劍首,以及劍莖上的凸起的箍稜,在劇中公子徯刺殺嬴異人的時候,有一個極為精彩的特寫,甚至可以看到在圓形劍首上還有個小篆的秦,以及箍稜上用絲線進行了精心的纏繞。古人把用絛或者絲繩纏扎兵器的劍柄,叫做緱(gōu),結緱後的的劍莖有三個優點。

大秦賦:拔不出秦劍,還怎麼砍人?細說璏式佩劍法和秦王繞柱之謎

其一,有效地增加了劍莖的徑粗,使其更適合人手持握;

其二,具備良好的防滑功能,不至於一用力就脫手;

其三,防止質地較硬的劍莖對於使用者手部的損傷。

大秦賦:拔不出秦劍,還怎麼砍人?細說璏式佩劍法和秦王繞柱之謎

而除了這種秦劍樣式之外,還有另外一種比較特殊,相比之下這種秦劍顯得更加修長而窄薄,不僅沒有圓形劍首,其劍首截面呈現菱形;而劍莖部位則是扁方體條狀,雖沒有那麼明顯的箍稜,卻有斜向的挫紋以增大摩擦,最重要的是,它採用的劍璏是一種平底、橢圓形的樣式。

大秦賦:拔不出秦劍,還怎麼砍人?細說璏式佩劍法和秦王繞柱之謎

這種“橢圓形”劍璏其實就是之前說是孫機先生分類裡的“一型無璏簷”的那種,從考古線圖看,秦劍其實還有一種“橋形”劍璏,屬於分類裡的“三型雙璏簷”,而《大秦賦》中的劍璏,呈現出明顯的狹長條狀,其實比較符合這第二種橋形劍璏,但要注意這裡的都是銅質,而並非玉質。

大秦賦:拔不出秦劍,還怎麼砍人?細說璏式佩劍法和秦王繞柱之謎

說完了來自兵馬俑坑的秦劍和劍璏證據後,不難發現姑且不論秦劍的樣式還原,主要問題還是出現在了劍璏以及由此而來的璏式佩劍法。千萬別小看了這一個小小的“劍璏”,因為正是由於佩劍方式的問題,幾乎左右了歷史上最大一宗刺殺案的走向與結果,這就是著名的“荊軻刺秦”!

04

秦王繞柱謎

關於秦人到底怎麼用劍璏佩劍,兵馬俑銅車馬上的御者不是由活生生的案例嘛,我們一起來觀摩下這兩個秦始皇的大型手辦工具人。

首先,一個問題是,作為一個駕車的,他們有資格佩劍嗎?

當然有,在《史記·秦本紀》中載:秦簡公六年“令吏初帶劍”,帶劍是貴族和官吏身份的象徵,而銅車馬御者作為始皇帝身邊的高階侍從,毫無疑問是能夠享受這種待遇的。

大秦賦:拔不出秦劍,還怎麼砍人?細說璏式佩劍法和秦王繞柱之謎

此外,這兩個工具人的區別也很明顯:一號御者站著(所駕為立車)、二號御者坐著(所駕為安車);一號御者的劍長(60。34釐米),二號御者的劍短(25。4釐米);

相同點則是劍不論長短,卻都佩在了腰後,而不是腰側。這個原因其實不難猜,結合之前出土的秦劍在兵馬俑左側的例子。我們似乎可以這樣理解:

因為這兩位御者都要駕車,所以便把劍佩在了身後,以免駕車的時候受干擾。

而兵馬俑士兵是需要作戰的,所以把劍佩在了身側,這樣一來方便隨時抽拔。

除了這個共同點之外,就是關於劍璏的用法細節也是一致的,即除了腰帶之外,還有一條專門的劍帶用來佩劍。這條劍帶系在束緊衣服的“革帶”下側,環繞腰際一週後綰結在腹前,帶的末端打成活性的花結,方便了把劍帶繫上或者卸下。

大秦賦:拔不出秦劍,還怎麼砍人?細說璏式佩劍法和秦王繞柱之謎

而且有個細節很重要,當兩位御者佩劍於身後的時候,腰後的劍帶與穿掛劍璏的承接處,有明顯負重下垂的弧狀,這說明劍帶和劍璏之間,僅僅是

貫穿和掛連

的關係,劍璏是可以在劍帶上滑移遊動的,所以才有了既可以在腰間、也可以在身側佩戴的情況出現。

大秦賦:拔不出秦劍,還怎麼砍人?細說璏式佩劍法和秦王繞柱之謎

明白了為秦始皇駕車御者的佩劍方式之後,能不能為我們破解荊軻刺秦時的“秦王繞柱”的謎團帶來什麼啟發?

很顯然,當時的秦王嬴政應該是將劍佩在了腰側的,至於原因有兩個,一個是這麼長的劍不放在腰側的話,他是怎麼坐在龍椅上的?另外《史記》中不是有後來才將劍移到背後,採取“王負劍”的操作嗎?這兩個細節都說明,當時的秦王嬴政採取的是和兵馬俑士兵一樣,將劍佩在左側的做法。

大秦賦:拔不出秦劍,還怎麼砍人?細說璏式佩劍法和秦王繞柱之謎

所有的細節,都在太史公筆下驚心動魄的《史記·刺客列傳》裡,長久以來的認識都將秦王拔劍的失敗,歸結於秦劍太長。事實果真如此嗎?

“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驚,自引而起,絕袖。拔劍,劍長,操其室。時恐急,劍堅,故不可立拔。荊軻逐秦王,秦王還柱而走。”

可以看到,秦劍“故不可立拔”的原因有兩個,一個是主觀原因“時惶急”,另一個則是客觀原因“劍堅”,也就是說,在司馬遷眼裡,拔不出劍的客觀原因,其實不是大家認為的“劍長”,而是“劍堅”。

“劍長”的觀點太過於深入人心了,比如王立群先生在《百家講壇》中生動的描述:

“嬴政倒是佩戴了一把劍,但是劍太長,有七尺,按現在折算約一米六二長。嬴政就一邊逃,一邊從腰裡頭抽這個劍,胳膊的距離不足以展開一米六二,所以怎麼也抽不出來。”

大秦賦:拔不出秦劍,還怎麼砍人?細說璏式佩劍法和秦王繞柱之謎

沒錯,秦劍的確是長,在春秋戰國時期,青銅劍普遍寬而短,劍長60釐米似乎就已經到了極限,但是秦劍卻修長窄薄,其最長者能達到96釐米,而根據兵馬俑坑中統計的秦劍資料來看,劍體通常也在81-96釐米、士兵之劍尚且如此,帝王之劍又該如何?秦始皇的劍真的能有一米六二嗎?

不得不說,基本上沒可能,你能想象一個兩米二六的男人,揮舞著一米六二巨劍的景象嗎?

眾所周知,銅車馬是按照二比一比例製作的,而一號車站立的御者,其身高從足到頂有84。5釐米,換算成實際身高就是169釐米;他身後的劍長60。34釐米,換算成實際的長度,就達到了驚人的120釐米,這比兵馬俑坑出土的所有秦劍都要長得多,其劍/身比達到了71。4%。

大秦賦:拔不出秦劍,還怎麼砍人?細說璏式佩劍法和秦王繞柱之謎

如果按秦始皇劍長162釐米,以及御者身/劍比例,去反推其身高的話,秦始皇應該是一個226釐米、不折不扣的巨人了。但這與文獻中記載的秦始皇身貌完全不符,即便按《太平御覽·皇王部》的說法:“(始皇)長八尺六寸”,照漢尺23。1cm算,也不過是一米八九的個頭,算不上巨人。

所以,拔不出劍的根本原因,很可能不在“劍長”這件事上,而是“劍堅”。那麼劍堅又是什麼意思?太史公在“劍堅”之前,寫了“拔劍、劍長、操其室”這三個描寫,表明秦王有過一次拔劍的嘗試,的確是因為劍太長,所以才改為抓劍鞘,按道理講,此時想要拔劍不應該抓劍柄嗎?

大秦賦:拔不出秦劍,還怎麼砍人?細說璏式佩劍法和秦王繞柱之謎

這說明此時的秦王已經意識到問題所在,在明知劍長拔不出來的情況下,沒有繼續反覆硬拔,於是改變了策略,手也從劍柄放到了劍鞘上,因為他接下來要做的是“摘劍”這個動作!也就是說秦王嬴政想把整個劍鞘連同劍帶一起取下來,這樣一來,不管劍有多長,也可以立馬將其抽出來。

大秦賦:拔不出秦劍,還怎麼砍人?細說璏式佩劍法和秦王繞柱之謎

很多人在解釋“劍堅”的時候,認為是劍和劍鞘太緊了,以至於拔不出來,這個理由不充分,不然也不會在後面“王負劍”的時候一拔就出。所以,“劍堅”的“堅”很有可能指因為採用璏式佩劍法的緣故,這個劍帶系的太緊了,秦王慌忙之中沒法安心去解結,所以只能嘗試抓著劍鞘,將劍帶用力掙斷。

大秦賦:拔不出秦劍,還怎麼砍人?細說璏式佩劍法和秦王繞柱之謎

之後,在大臣的提醒之下,才恍然大悟,將長劍透過遊離的劍璏推到了背後,完成了“王負劍”這種操作,最終將荊軻一舉斬殺。從這件事例可以看出,璏式佩劍法的確優缺點並存,好處是系的牢固,缺點也是系的太牢。

大秦賦:拔不出秦劍,還怎麼砍人?細說璏式佩劍法和秦王繞柱之謎

所以,基本上一線作戰人員比如兵馬俑,比如秦將王齕,他們配劍都不會長的出奇。而秦始皇作為一國君主,其佩劍的禮儀性可能要遠高於實用性,這也造成了其佩劍和一般人有所不同。好大喜功的秦始皇,有沒有可能會不會拎著又長又豪華40米大刀,來砍荊軻呢?

大秦賦:拔不出秦劍,還怎麼砍人?細說璏式佩劍法和秦王繞柱之謎

有,但前提是,讓他把劍先拔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