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元洪二妻:喪夫後與小10歲店員同居,被繼女狀告,晚年出家為尼

在清末民初武漢漢口,以南城公所為中心,一字排開的一等紅樓書寓就有48家之多。這名曰紅樓書寓的所在,可不是讀書人逛的書店,而是如秦淮河一般,是達官貴人名人雅士流連忘返的風花雪月之地。

這少則十餘人,多則幾十人的書寓,夜來高燒紅燭,歌吹處處。在紅樓之上,風中飄來的鶯歌燕語之聲,與香豔肉體散發的淫靡之氣,共同把富貴風流子弟醉生夢死的生活推到極致。

原籍江西,因為家鄉遭遇水災,父母雙亡後,賣身葬父的危紅寶,自輾轉流落到漢口南城公所一帶,在書寓林立的煙花巷,因為面目姣好,歌喉婉轉,17歲的她,就成了這青樓一條街色藝雙絕的當家花魁。

在漢口,說到楚香樓的危紅寶,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等閒有錢子弟,庸俗小吏,不要說春宵一度,就是要見她一面,也不能夠。

黎元洪二妻:喪夫後與小10歲店員同居,被繼女狀告,晚年出家為尼

光緒三十一年,舊曆年的臘月剛過,正是家家戶戶熱熱鬧鬧過大年的正月時節,這一晚,危紅寶的楚香樓裡,來了兩個高官。

從書寓媽媽的口中,危紅寶得知,這兩個高官,一個是朝中的欽差大臣、兵部侍郎鐵良,一個是湖北當地新軍第二鎮協統兼護統領黎元洪。

因為來者是朝廷命官,位高權重,所以這飲宴陪侍的重任,就落在了花魁危紅寶的肩上。別看她年紀小,但是在風月場中,早已慣於迎來送往,熟稔應酬之道。

這一晚,危紅寶把這兩個四十來歲的官場人物,奉承侍候得合不攏嘴。

從兩人話語投機又話鋒甚健的交談中,危紅寶得知,原來這欽差大臣鐵良,此次到湖北巡查練兵情況,湖廣總督張之洞派部下黎元洪負責接待,結果這極擅抓住機會表演的黎元洪,適逢天降大雪,就安排一萬多士兵在雪地裡現場進行對壘演習。

正是天寒地凍到處白雪皚皚的季節,一萬多士兵,在茫茫天地間,雄赳赳氣昂昂開展軍事演習,這種視覺震撼,任誰看了都要振奮不已,鐵良自然也不例外。

演習過後,激動萬分的鐵良,直接在張之洞面前豎起大拇指,大聲誇讚道:“湖北軍政,可謂天下第一”。

這來自官方最高規格的定評,讓張之洞喜出望外,立即吩咐黎元洪,當晚就陪鐵良去漢口最有名的楚香樓尋歡作樂。

這鐵良,生得肥頭大耳闊嘴唇,滿臉肥肉橫生,同樣四十來歲的黎元洪,倒生就一副端正的相貌,豐唇之上,那濃密整齊的鬍鬚,一雙不大卻炯炯有神的眼睛,處處透露著威嚴與智慧,還有深不可測的世故與心機。

初初相見,閱人無數的危紅寶,心下暗自吃驚,不覺便多留意了他幾眼。

這一晚,為了陪欽差大臣鐵良吃好喝好玩好,黎元洪使出渾身解數,喝得自家爛醉如泥,以致軟癱作一團,不能行走,最後只好留宿在花魁危紅寶的房中。

一夜沉酣之後,慧眼識人的危紅寶,很快就知道自己遇到了生命中的貴人。

不久,42歲的黎元洪,就用數千大洋把危紅寶從書寓贖了身,旋又娶回家中,納為寵妾,並讓她隨夫家改姓黎,為她取名黎本危,以示不忘本,又和過去的自己來個徹底告別。

黎元洪二妻:喪夫後與小10歲店員同居,被繼女狀告,晚年出家為尼

圖 | 黎元洪

在達官貴人妻妾成群的清末民初,黎元洪倒是一個例外,早已年過四十的他,在將黎本危納為寵妾之前,家中只有一位正室夫人,就是他的髮妻吳敬君。

吳敬君是童養媳,八九歲時就來到黎家。她和黎元洪是舊式包辦婚姻的犧牲品。自從為黎元洪先後生下一兒一女後,這貌合神離的夫妻二人,因為孩子的牽絆,夫妻之間更多有的是責任,而不是愛。

隨著黎本危嫁入黎府,本就虔誠信仰佛教的吳敬君,眼見丈夫日日新人在側、美人在懷,更是把全副心思都放到了吃齋唸佛上,因此在黎府,這一妻一妾,倒相處和諧、相安無事。這黎本危粗通文墨,不久,她又成了黎元洪處理公務的得力助手。

家庭生活幸福美滿的黎元洪,在1911年爆發的武昌起義中,因為機緣巧合,被推上歷史舞臺。

當時的黎元洪,在張之洞多年提攜之下,已升任清軍二十一混成協協統,相當於旅長之職。

因為其時革命黨人群龍無首,亟需推出一名有威望者領導革命起義向縱深發展,這時候,身為漢人,在湖北新軍中又頗有威望的黎元洪順理成章被選中。

起義當晚,本為清軍首領的黎元洪,嚇得躲到了黎本危的床底下,結果被革命黨人從床下拖了出來,又用槍立逼著他出任湖北都督一職。從此後,床下都督的綽號不脛而走。

雖然是被脅迫著稀裡糊塗參加了革命,然而自黎元洪任都督訊息一出,原清軍官兵紛紛歸順,革命形勢一片大好:

“自黎出之風一播,城內隱匿之軍官皆來。”

眼見革命浪潮風起雲湧,本來遊移不定的黎元洪,開始迅速轉變思想,他公開剪掉了長辮子,又高調錶態說:

“今日革命軍起義,是推翻清朝,恢復漢族,廢除帝制,建立共和的開始,我等身為軍人從此須抱破釜沉舟的精神,掃除一切顧慮,堅決去幹。”

清廷很快開始反撲。陸軍大臣蔭昌督率北洋第一軍匆匆趕赴湖北剿滅革命軍。與此同時,海軍提督薩鎮冰率海軍艦前往助陣。

在湖北漢口、漢陽一帶,革命軍與清軍激烈交鋒。一開始,革命軍士氣高昂,所向披靡,可是,自這年10月26日起,清軍開始轉變策略,不再分點作戰,而是對革命軍海陸夾攻,革命軍和湖北民軍因此傷亡很大,士氣低落。

這時候,本就出身貧寒之家,又遭父母早亡厄運的黎本危,天然的對革命軍親近愛戴有加,又是黎都督如夫人的身份,讓她最終決定代表黎元洪,親赴各戰地醫院,探望傷兵,鼓舞士氣。

每到一處,她都神情嚴肅態度端莊地表示:

“都督本擬親來,因軍需吃緊,不克分身,特命妾代達微忱。”

彼時,遙遙佇立在眾傷兵面前的黎本危,再不是楚香樓的風塵女子,她端莊美麗的模樣,宛若是來自天界,代表革命和自由的女神。當此際,眾傷兵感動不已,人人皆表示願意為都督誓死效力,為革命流盡最後一滴血。

面對如火如荼的革命形勢,清廷被迫重新起用袁世凱收拾殘局,而袁世凱隨即與黎元洪議定停戰,條件是隻要袁世凱逼迫清帝退位,即推舉他為中華民國大總統。

第二年2月,清帝退位。這年4月,應黎元洪邀請,孫中山率隨行人員乘軍艦抵達武漢。

在這一次高朋滿座的盛宴上,黎本危見到了孫中山的夫人盧慕貞,還有她的兩個女兒孫瑗、孫琬。

親眼見到孫家兩個粉妝玉琢的女兒,不僅人生得美,還都飽讀詩書,心繫女子教育的黎本危,在宴席間就與孫家兩個女兒達成了在湖北合辦女子學校的意願。第二年,她們的湖北女子師範學校成功創辦。

這一年,黎元洪也迎來了他人生中的輝煌時刻。

因為孫中山的二次革命被袁世凱撲滅,10月6日,袁世凱就任中華民國大總統。

因為靠革命發跡的黎元洪在湖北實力不容小覷,又曾與孫中山推心置腹,就任大總統後,袁世凱很快任命他為副總統兼湖北都督。

自封了黎元洪副總統一個月後,袁世凱仍擔心鞭長莫及,11月7日,他又以“磋商要政”為由,逼迫黎元洪來到北京,隨後以一萬元月俸和兩萬元車馬費,將黎元洪困在中南海的瀛臺,後又遷居東廠衚衕。黎元洪困居京津期間,只有黎本危一人隨侍在側。

為了安穩做他的民國大總統,袁世凱對黎元洪夫婦二人在生活上關懷備至。黎本危愛吃洪山菜薹,黎元洪愛吃武昌魚,他派人用火車定時運送。

困居期間,聰明好學的黎本危,還學會了英語、法語以及西方禮儀。每當有外國女貴賓在場,所有的接待事宜,都由黎本危一手負責。極擅交際的她,每次都能讓賓主盡歡而散,她也儼然成了京津地區上流社會的政壇名媛。

袁世凱死後,黎元洪繼任中華民國大總統。雖然終登大位,然而實際權力卻被皖系軍閥段祺瑞掌控。

不甘心受人擺佈的黎元洪試圖反抗,結果段祺瑞讓副總統馮國璋代行大總統職權,直接把他趕走了。又過了幾年,直係軍閥曹錕、吳佩孚等人再請黎元洪覆總統之職,然而復職後的黎元洪仍無實權。

1923年6月,黎元洪辭職,乘車前往天津,途中被直係軍閥攔截索要總統印信。黎元洪告知對方,印信在東交民巷黎本危處,待對方找到黎本危索要印信時,黎本危臨危不懼,堅持要等到黎元洪本人來電話親自告知,方可交出印信。

退居天津後,心有不甘的黎元洪又開始到上海,謀劃重新組織政府,對抗軍閥政權,然而因為無人響應,落得慘淡收場,他只得再度退居天津。

自此後,終日賦閒的黎元洪,在政界銷聲匿跡。

1928年5月25日,黎本危陪著黎元洪去英租界賽馬場看賽馬。在喧嚷的賽馬場,黎元洪突發腦溢血,當場昏倒,幸得黎本危隨侍在側,立即派人送醫救治。

纏綿病榻數日後,黎元洪因病不治去世。去世前,為了讓跟了他半輩子的黎本危老有所依,黎元洪立下遺囑將天津的房產全都留給她。

圖 | 黎元洪與家人,坐者是原配夫人吳敬君

黎元洪死後,坐擁多處房產的黎本危開始寡居天津,又把名下房產出租給天津東興樓飯莊。

兩年後,黎元洪髮妻吳敬君也因病去世,而此時,已年過四十的黎本危,卻因為常去天津一家綢緞鋪,看上了這家綢緞鋪的店員王葵軒。

這王葵軒三十歲的年紀,為人聰明勤快,人又生得漂亮。在綢緞鋪,他笑臉迎人的模樣,周到貼心的話語,樓上樓下不辭辛勞的服務,都給四十歲的黎本危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

那日,黎本危買了很多上等綢緞料子,他親自幫忙一路送到黎府。

在車中,他們比肩而坐,他一路說了很多仰慕她的話。

透過車窗外的玻璃,四月的陽光細細灑下來,不知是因為拘謹還是天氣熱的緣故,他微喘著氣,白色上衣處有一粒釦子解開了,露出胸口處結實幹淨的一小塊古銅色面板。

他年輕火熱的氣息,猶如一團熱烈燃燒的火,那鮮紅的火焰一次次逼近她,灼燒她,融化她,她覺得快要喘不過氣來了。

他忽然有些莽撞地深情說道,小時候讀過一篇明朝人寫的小說,叫賣油郎獨佔花魁,我覺得您比小說裡的花魁還要美。

說完這話,他的臉一下子變得通紅,然而他那一雙清澈如水的眼睛,卻讓黎本危怎麼也不忍心翻臉責備他。

自這一次同車共話之後,後來黎本危每次來綢緞鋪買衣料,王葵軒一定要伴著她,親自送到黎府。天長日久,兩人的關係漸漸公開化,吳敬君去世後,黎本危更是與王葵軒直接同居。

1932年,黎元洪長女黎紹芳從美國留學歸來,眼見黎本危不顧黎家顏面,公然與比自己小十歲的王葵軒同居,盛怒之下,要求奪回黎家遺產。黎本危也不示弱,雙方很快對簿公堂。

因為黎本危手裡握有遺產繼承書,最終,黎家在天津的大部分房產都為黎本危所得。

打贏官司的黎本危,不久之後,就攜數十萬資產,和王葵軒遠走青島,遠離天津這是非之地。

有了黎本危強大資金支援的王葵軒,在青島重操舊業,也開了一家綢緞鋪,自己當了老闆。

在天津綢緞鋪數年摸爬滾打積累下來的豐富經驗,讓王葵軒的綢緞鋪自開張之後,便生意興隆,日日顧客盈門。他倆的小日子,也越過越紅火。

若這兩人在異地他鄉,就這麼隱姓埋名幸福安穩生活下去,倒也是一樁美事,誰想這王葵軒,靜中偏要生動,他們在一起的第六年,他決定光明正大高調隆重迎娶她,他要讓她堂堂正正做一回新娘,給她一個合法妻子的名分。

因為在青島,生意做得風生水起,又交遊廣闊,他們的婚帖遍發青島政商兩界。

他天真地想,讓世人見證他們的愛情與婚姻,她一定感動到落淚,卻怎知,他們高調舉行婚禮的訊息,很快傳到了青島代理市長沈鴻烈的耳中。

這沈鴻烈,原是黎元洪的舊部下,在他看來,黎本危與王葵軒高調宣佈結婚,就是公然在世人面前給他過世的老領導戴綠帽,他覺得這一對狗男女實在是無恥之尤,簡直是是可忍孰不可忍。

很快,沈鴻烈便以“坑蒙拐騙黎總統錢財”的罪名,下令逮捕王葵軒。

心上人鋃鐺入獄,那一刻,黎本危才猛然驚覺,原來這一世,她生是黎元洪的人;他死了,她還是他的人。

那一年春寒料峭,楚香樓外,紅梅初綻,17歲的她等來了42歲的黎元洪。他救她於水火,給她萬千寵愛、潑天富貴,誰想中途路,又將她丟拋。

然後,遇到王葵軒。她以為幸福愛情和婚姻,會再一次降臨,卻不知,遇見黎元洪,是這一生上天給她的最大恩賜,也是最大劫難。

猶記得昔年在湖北,他遇見安徽女子沈佩貞,她大鬧一場,他很快就將沈佩貞趕出武漢;後來遇見漢陽女子吳淑卿,她發覺後,立即假借都督府名義,撤了吳淑卿的校長之職。

可是這一次,眼見心上人身陷囹圄,她孑然一身,卻手足無措,最終等來了來自獄中的王葵軒的一紙絕交書。

在信裡,他說他答應了沈鴻烈開出的出獄條件,那就是和黎本危從此後不再有任何往來,他們徹底分手,餘生永不相見。

他又說他到底負了她,他不想被終身監禁,失去自由。末了,他泣訴道,他就是小說裡的那個賣油郎,他本就不該與她這民國花魁相識相戀,他沒有賣油郎那個福氣。

他寄了這最後一封信來,她也很快被沈鴻烈逐出青島。無處可依的黎本危,只得孤獨一人去了杭州西子湖畔一處禪寺,出家為尼。

日日相伴經聲佛號,在香菸繚繞中,在含淚跪拜時,在晨鐘暮鼓裡,她驀然想起已去世多年的吳敬君。無數個孤寂淒冷的秋冬之夜,她就這麼一年年獨守空房熬白了頭,如今她到底也步了她的後塵。

原來,她們殊途同歸。

圖 | 黎元洪的原配夫人吳敬君

然而,在禪寺外,這世間,終究是熱鬧的。

1935年2月9日,同樣是原黎元洪部下,66歲的卸任總理熊希齡,正式迎娶33歲的留美才女毛彥文。

在上海,這老夫少妻,舉行了隆重盛大的婚禮,各大報紙爭相報道讚美。

這熱門新聞,很快就傳到黎本危的耳中,已身入佛門的她,到底一腔悲憤意難平。

當年,她與王葵軒真心相愛,卻被世人罵為一對狗男女;如今,這老夫少妻結連理,卻被世人譽為一樹梨花壓海棠。這吃人禮教,對女子的束縛與毒害,何其深也。

鬱恨難消的黎本危,遂填詞一首寄給了上海的《申報》,其詞曰:

往事嗟回首,嘆年來,慘遭憂患,病容消瘦。欲樹女權新生命,惟有精神奮鬥。黎公去,誰憐薄柳。天賦人權本自由,乞針神別把鴛鴦繡。

青島上,得相守。琵琶更將新聲奏。雖不是,齊眉舉案,糟糠箕帚,相印兩心同契合,恍似當年幼。箇中情,況自濃厚。禮教吃人議沸騰,薄海濱無端起頑漚,幹卿事,春水縐。

《申報》也撰寫了一副對聯,替她鳴不平:

黎本危再嫁王葵軒,新故交謫,逐出青島;

熊希齡續娶毛彥文,賓客趨賀,歡騰歇浦。

然而這紙上文章,除了發發牢騷,於這世間擾攘不平事,終無一絲裨益。茶餘飯後,世人鬧嚷嚷嘲笑議論一番後,也就罷了。

後來這黎本危,便在這西湖畔的禪寺之內,了此殘生,據說一直活到新中國成立後。

可是,除了前半生的風花雪月、富貴光鮮,她後半生那麼多的掙扎與苦痛,追逐和不甘,恨怨積重重,終至老病而死,孤苦以終,誰又會去關心關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