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下的一份聖旨,讓一個神情緊張,一個會心一笑,立分高下

朱元璋一個放牛娃下的一份聖旨讓一個變得神情緊張,一個會心一笑,這是戳中了誰的痛點,分出什麼高下呢?

在《朱元璋》裡有這樣一個細節,雖然是杜撰出來的,歷史上沒有什麼事實依據,但是卻能很好的反映出一個問題,那就是李善長和劉伯溫之間到底發生了什麼?預示著什麼?隱藏著什麼?朱元璋這個人到底是看到了什麼,做皇帝的能力不是一般人能夠擁有的。

提到這一份聖旨就要提到一個叫李進的人,一個朱元璋身邊新近的紅人,杜撰出來的這個人幫了朱元璋很大的忙,是朱元璋晚年的時候的左膀右臂,而這份很有深意的聖旨就是出自李進之手。在朱元璋過生日,群臣敬獻賀禮時,朱元璋主張不能鋪張浪費,而沒有一個具體的標準,讓下面的臣子不知道如何是好。李進分析的很正確,就是每一個臣子都想博一個好彩頭,深怕自己送的禮不如別的官員送的禮,最終皇帝的想法會成為泡影的。

朱元璋下的一份聖旨,讓一個神情緊張,一個會心一笑,立分高下

朱元璋覺得有道理,就讓李進說一說該怎麼辦才好,於是李進就大概說了幾點,這幾點深深地說到了朱元璋的心裡, 立馬讓李進擬成了一道摺子。

聖旨的大概意思是:萬壽節,諸事當厲行節儉,嚴禁鋪張浪費,京城內外的臣子,敬獻的壽禮,所值銀兩不得超過十兩銀子,七品以下的官員只需要敬獻賀詞賀章,三品以上的官員除了敬獻賀詞賀章以外,還要寫一份跟隨皇帝起義以來的歷程進行一次回顧自查,為將是否忠勇,為臣是否廉潔,為官是否守法,為人是否合乎聖賢之道。

朱元璋下的一份聖旨,讓一個神情緊張,一個會心一笑,立分高下

從這一份奏章中,小編看到了一個好皇帝的形象,也看到了一個好皇帝的內心世界,更看到了朱元璋的用心良苦。而那個會心一笑的劉伯溫也是看到了這一點,才會發出這樣的會心一笑。他知道朱元璋是一個愛民如子的好皇帝,更知道朱元璋此舉是為了什麼,他可以不用為了壽禮發愁了。更可以看到那些淮西勳貴抓耳撓腮的表情,此時的劉伯溫內心是淡定的。

朱元璋下的一份聖旨,讓一個神情緊張,一個會心一笑,立分高下

從這一份聖旨宣讀後對群臣中以李善長為首的淮西勳貴和劉伯溫為首的浙東黨的反應來說,一石激起千層浪,下面的臣子內心都將會受到一定程度的敲打,有人歡喜就有人憂愁。

李善長神情緊張,不僅僅是朱元璋沒有讓他這個丞相去做司禮大臣,更重要的是選擇了一個年輕的後生,這個訊號不是什麼好的訊號,說明朱元璋對於李善長這些柱國老臣有些不相信了。而聖旨說的裡面的一些事情,明顯是在敲打這些淮西勳貴們,而李善長作為這中間的領頭人,有沒有做什麼違法亂紀的事情,有沒有做什麼對不起朱元璋的事情,只有他自己知道,但是這一敲打,似乎朱元璋已經對於這個有了察覺,因此李善長這種表情的出現,充分說明一個問題,李善長心裡有鬼。

朱元璋下的一份聖旨,讓一個神情緊張,一個會心一笑,立分高下

一份聖旨竟然能有這麼多的情況出現,足以說明當時的朝廷內部是什麼樣的情況,而李進正是看得最清楚的一個人,用他自己的真誠打動著朱元璋,更用著自己的實際行動做著自己能做的事情。李進的一番進言,讓李善長和劉伯溫顯現出不同的神情,說明這份聖旨的內容的威力還是不小的,震動了整個朝廷的人,也從中看出了誰是忠誰是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