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子夫可謂“千古一後”,備受漢武帝寵愛,為何衛子夫還要自盡?

衛子夫的確算得上是千古一後,她擁有著“獨立”的諡號,史稱漢思後,在以往,這只是皇帝才可以擁有的待遇,而給予她這個諡號的,正是她的丈夫漢武帝劉徹。

說衛子夫是漢武帝殺的,這個說法其實是不準確的,因為衛子夫在歷史上是“自盡”,以“自盡”的方式明志,漢武帝知道此事後也是大為震動,轉而後悔。

衛子夫可謂“千古一後”,備受漢武帝寵愛,為何衛子夫還要自盡?

可要說衛子夫的死和漢武帝沒有關係,那也是不妥當的,因為衛子夫的死亡,和漢武帝晚年走下坡路有關。

漢武帝在年少時遇到了在姐姐平陽公主府上的衛子夫,彼時的衛子夫,是一個出身較為卑微的舞女。

但是任誰也想不到,正是這個卑微的女子,這個卑微的“衛家”,在短短的數十年後,改變了整個大漢的存在地位,強大了整個漢民族的實力。

在立衛子夫為皇后之前,劉徹的第一任皇后是原配妻子陳阿嬌。

陳阿嬌乃是漢武帝的“表妹”,是漢武帝姑母館陶公主的女兒,所以陳阿嬌和一般的聯姻女子不同,行事比較強勢,惹得漢武帝不喜。

除此之外,陳阿嬌有著一個“大忌”,那就是無法生育,因為長久無法生育,陳阿嬌在漢武帝的心裡地位一落千丈。

進宮伊始,衛子夫也是不受寵的。

漢武帝在寵幸了一次衛子夫後,便將衛子夫忘了,後來還是衛子夫自己的大膽爭取,又再次獲得了漢武帝的喜愛。

不久之後,衛子夫為漢武帝生下了衛長公主,這件事對於漢武帝而言是具有重要意義的,因為衛長公主的到來,證明了漢武帝是不存在生育問題的。

衛子夫可謂“千古一後”,備受漢武帝寵愛,為何衛子夫還要自盡?

長公主的出世,讓衛子夫更加受寵,在漢朝的地位不斷抬高,甚至高到了已經讓陳阿嬌、館陶公主為之謹慎的地步。

漢武帝寵愛衛子夫,不僅是對她個人的偏愛,還扶持了衛家的崛起,安排了衛青擺脫馬奴之身,任官職,安排了公孫賀與衛君孺聯姻,短時間內提高了衛家的地位。

這其實本來就是漢武帝的“無心之舉”,但誰知道,就是扶持衛家,給了漢武帝意想不到的驚喜。

整個衛家,給予漢武帝最大驚喜的,首先是衛青。

當年館陶公主因為衛子夫受寵,而陳阿嬌對此百般不滿,於是便對衛子夫的弟弟衛青下狠手,所幸有人出面保護,讓衛青逃過了一劫。

漢武帝面對此事,沒有追究陳阿嬌母女的責任,而是把衛青帶到身邊培養,衛青在這個時期,得以積累了大量的文化和軍事底蘊。

公元前130年,陳阿嬌“巫蠱之術”事件曝光,漢武帝憤怒廢除陳阿嬌的皇后之位,過了一年之後,漢武帝的長子劉據降世,漢武帝大喜,立衛子夫為新皇后。

但實際上在這兩個事件的中間節點,發生了一場影響千古的漢匈之戰,這場戰爭便是衛青的首戰,並且大敗匈奴。

衛子夫可謂“千古一後”,備受漢武帝寵愛,為何衛子夫還要自盡?

公元前129年,衛青領命北伐匈奴,這次北伐攏共四路大軍,衛青獨自率領一路,結果卻是他這個從未參加過軍團大戰的將軍一路連勝,深入挫敗匈奴,讓多年以來的漢匈對峙,大漢劣勢的地位有所扭轉。

漢武帝大喜,而衛子夫能夠成為皇后,和這件事息息相關。

自此之後,衛青便成為了大漢的“常勝將軍”,衛家的地位便是如此真正地抬高了上來。

按道理來說,衛子夫的弟弟在大漢創造瞭如此高的成就,她的地位必然是不可動搖的,所以衛子夫也有著可以“跋扈”的資格。

但是衛子夫卻沒有這樣做,或許是衛子夫的性格,也可能是衛子夫的出身給予了她理智,在往後的數年的時間裡,衛青不斷挫敗匈奴,而衛子夫始終如一。

在長安城裡,衛子夫相夫教子,一方面對漢武帝十分言聽計從,但也有不卑不亢,另一方面則是教導皇太子劉據,劉據受到母親衛子夫影響很重,以至於後來的劉據,都被人認為是“衛家派別”的,但不管怎麼說,漢武帝對於自己的妻兒都特別滿意。

於是漢武帝再次提拔了衛家另一個重要人物,那就是衛子夫和衛青的外甥,霍去病。

霍去病的出身也是非常卑微,沾著親人的福,他自幼被漢武帝帶著身邊培養,被漢武帝視為半個兒子。

衛子夫可謂“千古一後”,備受漢武帝寵愛,為何衛子夫還要自盡?

霍去病非常聰慧,文能書,武能馬,而且他的為人也是十分沉穩,在十八九歲開始跟著舅舅打匈奴時,就已經展現出了無與倫比的能力。

讓漢武帝更為驚喜的是,霍去病和他的舅舅衛青一樣,是一個極為難得的天才,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霍去病雖然喜歡“擅作主張”,可是野戰能力古今罕有,將匈奴一次次挫敗,霍去病少年封神,讓人為之驚歎,而霍去病,嚴格來說也是衛子夫的“勢力”。

可即便如此,衛子夫都不曾動搖過初心。

隨著漢武帝和衛子夫年齡都在增長,衛子夫開始變得“年老色衰”,漢武帝有了新的寵妃。

可即便有了寵妃,衛子夫對於漢武帝來說,卻是一個不一樣的女子,漢武帝十分尊重衛子夫,有事也經常和衛子夫商討,而衛子夫從不僭越,行事得當,二人相敬如賓。

在古代中國,皇后和皇帝相敬如賓還是很難的,更何況是漢武帝這種集權思想頗重的大一統皇帝,可見衛子夫本身的能力也不差,後世僅有隋文帝的獨孤皇后、唐太宗的長孫皇后可以與之比擬。

可惜的是,好光景總是不長,衛家到達了讓人望之興嘆的巔峰,遲早也要走向衰落。

霍去病,在漠北之戰後繼續趁勝追擊,卻不幸在半道中染病而死,年輕的霍去病如此死去,讓漢武帝和衛家都無法接受,也是霍去病早逝,給了匈奴喘息的機會。

在霍去病死後不久,衛青也離開了人世,大漢的兩位戰神,衛家的兩位守護神隕落,衛家出現了動搖。

衛子夫可謂“千古一後”,備受漢武帝寵愛,為何衛子夫還要自盡?

於是朝廷有人起了“心思”,釀造了一場令人驚駭的陰謀,發動者、推動者,即便到了如今,都仍舊不得而知,這場陰謀便是漢武帝時期的“巫蠱之禍”。

漢武帝很厭惡巫蠱之術,當年陳阿嬌因此被廢。

於是有一個道士,趁著漢武帝年齡越來越大,身體也漸漸不好的時候,挑撥漢武帝和太子關係。

有人舉報太子劉據利用巫蠱之術詛咒漢武帝,導致漢武帝身體衰弱,這看似愚蠢的構陷,卻讓漢武帝認真了。

太子劉據因此被冤枉,隨後陷入了一系列的關係危機中,漢武帝誤以為太子叛亂,派出軍隊鎮壓太子。

而劉據沒有辦法,為了避免誤會越來越大,只好向皇后衛子夫借兵,衛子夫知道自己和兒子經歷著一場大劫,於是將自己的親衛和兵器都借給了劉據。

誰知道劉據還是兵敗了,帶著殘兵逃出長安城。此事之後,漢武帝知道了衛子夫“借兵”給劉據一事,憤怒無比,但他沒有拿衛子夫怎麼樣,只是讓人去收回衛子夫的皇后“玉璽”,這便是意味著廢掉衛子夫的皇后之位。

可漢武帝沒想到的是,衛子夫會以“自盡”明志。

衛子夫在人生的最後時光,沒有和漢武帝解釋,而是用最有骨氣的方式,來證明自己和兒子劉據沒有錯。

或許衛子夫已經看出來,有著陰謀推手想要致她和衛家、劉據於死地。為了保護衛家和兒子,衛子夫能做的便是這樣“打醒”漢武帝。

衛子夫可謂“千古一後”,備受漢武帝寵愛,為何衛子夫還要自盡?

在皇后自盡後,漢武帝果真醒悟,冷靜之後大為後悔,連連讓人赦免太子。可此時已經晚了,太子也已經被逼死在外,就這樣,漢武帝失去了自己最親近的兒子和妻子,漢武帝大怒,雖然根本原因還是在於自己,可他仍舊屠殺了大量的人,才平息了自己的怒火。

後來,漢武帝舉行了一系列紀念衛子夫的活動,還給衛子夫定了“諡號”,便是“漢思後”,衛子夫的逝去,是漢武帝晚年的痛,這個失誤的起點在於他自己,也在於衛子夫的勢力太強,讓他人所忌憚。

所以衛子夫之死,是一場有預謀的埋伏,利用的正是漢武帝的弱點,讓漢武帝用自己的手,將最愛的人送上了末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