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秘書:工作辛辣體會三天三夜說不完,秘書可能無功,但肯定有過

老秘書:工作辛辣體會三天三夜說不完,秘書可能無功,但肯定有過

文章來源:如椽巨筆1公眾號

今天,如椽巨筆1為大家推薦的是如椽巨筆整理的“秘聞錄”系列文章的第86期。本系列文章計劃共享400餘期。

“秘聞錄”即秘書見聞錄,秘亦有秘密之意,講述體制內的秘密。

主要是分享有過黨政機關秘書工作經歷或對秘書工作有一定研究的領導幹部(一般為縣處級以上)所撰寫的關於秘書工作的心得體會文章。

很多文友,特別是新進入機關的文友,“書生”意氣和“憤青”情懷比較濃,對體制內的人情世故“不感冒”,

有時會不自覺地出現“智商”較高,“情商”不足的問題。

雖然很多領導幹部都有“宰相肚裡能撐船”的氣量和風度,但是,如果因為文友的一個小紕漏和小問題,而導致“滿盤皆輸”的大錯誤;或是多次觸犯“規則”,屢屢踏入“雷區”,

不免會令人心生芥蒂,容易被打入“冷宮”。

以人為鑑,可以知得失。為了使文友“5+2”“白+黑”的努力不付之東流,如椽巨筆收集到了一些關於如何做好秘書工作的好文章。這些“過來人”往往兼備“小聰明”和“大智慧”,

在辦事前是“明眼人”,能夠預判和規避“雷區”;在“栽跟頭”後,善於吸取教訓,並能化不利為機遇,

最終達到“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的事業前景和人生境界。

這些在“摸爬滾打”中提煉出的經驗彌足珍貴,

我們可以從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更好地適應機關工作,實現快速成熟進步。是為薦。

老秘書:工作辛辣體會三天三夜說不完,秘書可能無功,但肯定有過

毋庸諱言,秘書是難當的。

如果把秘書們找來開個座談會,那生動和辛辣的體會,估計三天三夜是說不完的。

業內人士常有幾句“名言”,概括秘書的基本特徵,聽起來叫人啞然失笑,又唏噓不已。那就是:

“秘書可能無功,但肯定有過。秘書不是人乾的,幹好了也就不是人。

”對此,當過秘書的人都有同感,簡直是入木三分,拍案叫絕!

嗚呼噫嘻,我們這些可憐的秘書郎啊!

冷靜想一想,從秘書所承擔的基本職能來看,種說法似乎真有幾分道理,倒也不是調侃之說。

如果簡單地歸納一下,秘書主要有兩項職能,

一是代人辦事,二是代人寫文章。

這個“人”,當然是指領導幹部。領導交辦的許多具體工作,基本上也都是由這“雙代”所派生出來的。

代人辦事和代人寫文章,這種行為有個代名詞,古往今來都是這麼說的,叫“捉刀”。如今與時俱進,也叫“槍手”。

老秘書:工作辛辣體會三天三夜說不完,秘書可能無功,但肯定有過

捉刀”之說,考證一下最早見於《世說新語·容止》。按這個資料的說法,最早提出“捉刀”辦法的是安徽人曹操。那個時候他已經“魏武揮鞭”,當了大漢的丞相,挾天子以令諸侯,是個很有面子的人物了。

有一次有個會見匈奴使臣的任務,曹丞相想擺個譜,把大國重臣的架子端出來,鎮一鎮那經常搗亂的小小匈奴國。但是他有個心病,因為自己的個子不高,長得不夠魁梧,怕匈奴使臣小看了自己,滅了大國的雄風。

於是他想了個不得已的辦法,找了一個相貌堂堂的漢子來做他的替身。反正匈奴人離大漢甚遠,誰也不認識誰,誰當丞相不一樣?曹操找的那個替身叫崔琰,外形條件的確很好,老曹很滿意,讓他坐在會客室的中央,準備接受匈奴人的朝拜。曹操又怕崔琰沒經驗把事情辦砸了,自己多留個心眼,來了個現場監督,把自己打扮成侍者,捉了一把刀,站在季身後,看起來是為崔琰護駕,實際上是為了堵漏子、補空子。

準備好之後,匈奴使臣來拜見了,外交禮儀完成得很好,估計少不了互致問候和互贈禮品這些繁文縟節,結束以後就拜拜了。

曹操覺得自己導演的這場戲很精彩,讓崔琰給自己掙足了面子,很有點成就感。於是他就派人去找匈奴使臣問問,看看他們對“曹丞相”印象怎麼樣。結果那匈奴使臣倒是個識貨的主兒,竟然老老實實地說:那個魏王吧,看起來倒是聲姿高暢,眉目疏朗,不過也就如此而已。倒是魏王身後的那個捉刀人,真正是氣度非凡,恢弘瀟灑,頗有一股君臨天下的氣勢,那才是個真正的英雄哪!曹操一聽,得,自己費盡心機搞了這麼個“捉刀”的把戲,沒想到被小小匈奴國的使臣給看穿了,白忙活了一場!

老秘書:工作辛辣體會三天三夜說不完,秘書可能無功,但肯定有過

這便是“捉刀”和“捉刀人”的來歷,後來就成了代人辦事的典故。

這個典故的意思我們當然是瞭解的了,不過我深感疑惑的是,這個故事並沒有說明誰給誰捉刀。究竟是曹操代崔琰辦事,還是崔琰代曹操辦事呢?要麼他們是互相捉刀,互為捉刀人,曹操幹了侍從的事,而崔琰幹了主人的事。最後,不管怎麼說,是捉刀露了餡,曹操要殺人,不知匈奴使臣跑掉沒有,也不知崔琰有沒有落到什麼好。

這是代人辦事,再說說代筆吧。我們看過電視劇《鐵齒銅牙紀曉嵐》,乾隆皇帝附庸風雅,除了自己寫點什麼風花雪月之類的詩作之外,經常讓紀曉嵐給他代筆,有時候也讓和珅搞幾句。這都是戲說。其實乾隆用的“第一捉刀人”,倒不是紀曉嵐,也不是和珅,而是一個叫做沈德潛的老臣。

說起這個沈德潛,那還真是乾隆皇帝破格提拔的幹部。這個江蘇人本是個老秀才,懷才不遇,可憐哪!直到67歲的時候,才遇上乾隆。皇帝看他誠實謹厚,且憐其晚遇,所以格外加恩,以鼓勵那些老成積學之士。乾隆七年他當了進士,爾後任編修、內閣學士、禮部尚書。因為他會寫詩,乾隆經常詔他代筆,備受恩寵。

在官場“一言九鼎”,在文壇“領袖群倫”。

殊不知這位老先生後來有點犯糊塗,主編了一本《國朝詩別裁集》,收進了錢謙益和錢名世二人的詩作,乾隆一看大為惱火,說這“二錢”一個是“明朝降臣”,一個是“名教罪人”,收集他們的詩作實乃荒唐!乾隆罵了一頓還算不錯,最後放了沈老頭子一馬,不再追究責任。

可是萬萬沒想到的是,沈德潛晚年在編自己文集的時候,竟把那些代乾隆作的詩也收集進來,這就等於拆穿了乾隆的西洋鏡。等到乾隆看到這本文集的時候,沈德潛已經死了,可是皇帝仍然勃然大怒,下令推倒他的墓碑,劈開他的棺材,戳了他的屍骨,最後抄了他的家才算完事。沈老先生67歲高齡才出道,好不容易熬到“天下第一槍手”的份上,沒想到落得如此下場,實在令人扼腕。

這也充分說明,為人“捉刀”是要擔風險的。

老秘書:工作辛辣體會三天三夜說不完,秘書可能無功,但肯定有過

既然古來如此,那麼延伸一下,說秘書捉刀之難,也不算很牽強了。現在無論在哪兒當秘書,如果經常吹噓領導的什麼事是我辦的,哪次哪次精彩的講話稿是我寫的,我和某某領導的資歷是一樣的,哪位哪位領導人實際上沒水平,誰誰與誰誰可能面和心不和,哪位跟哪位又是一條線上的人,等等,信口開河,隨心所欲,

如果說得世人皆知,顯得他的本事大、知道的內情多,自以為了不起,那他這個秘書可能就算當到頂了。

幸好,古往今來像這麼腦子不清楚的人,真的不是很多,上面講的這些例子,也就是極少極少而已。

話說到這裡,似乎秘書這活計不好乾。那麼是不是可以得出結論:幹好了就不是人呢?

非也,當然不是。

老秘書:工作辛辣體會三天三夜說不完,秘書可能無功,但肯定有過

第一,領導讓秘書們辦事,除了腐敗分子之外,不會讓我去幹違法違紀的事。

否則,秘書不是人,領導首先就不是人,誰願意把自己的名譽地位、身家性命、大好前程,押在一些划不來的事情上呢?令老秘們放心的是,正好相反,領導幹部倒是經常千叮嚀萬囑咐,要求秘書講原則、守規矩,不可越雷池一步,不準胡亂辦事。領導還怕秘書給自己捅婁子呢,哪還能讓秘書主動去扒窟窿?你能把領導經常交代的事情辦好了,領導就會高興。至於其他同志,見你辦事能力強,又循規蹈矩,向你看齊還來不及呢,能說你不好?

第二,中央三令五申,要求領導幹部除了自己廉潔自守以外,還要管好自己身邊的人,重點就是指家屬子女和秘書。

中央知道,有些秘書背靠大樹好乘涼,憑藉手中的辦事權,與社會上的不法分子互相勾結、牟取非法利益。所以中央給各級領導幹部發個“金箍”,讓他們戴在秘書的頭上,不時地念念緊箍咒,敲敲警鐘,任憑秘書有齊天大聖的功夫,也不願回到五行山下再去趴五百年!這種外部工作環境,難道對秘書不是一種保護?秘書們越本分,越是謹言慎行,社會評價越高,領導能不鍾愛?

第三,領導幹部為了培養秘書,總是要求他們多觀察、多思考、多實踐,“看事容易做事難”,要親自動手才能提高實際工作能力。

領導總是讓秘書抓緊時間多學習,“藝高人膽大”,“藝多不壓身”,為秘書提供學習鍛鍊的空間和平臺,有的領導還親自為秘書修改文章,傳授辦事經驗,看見進步就表揚,發現錯誤也批評,有時甚至批評得很嚴厲。在這種基本格局中工作,秘書們有什麼可擔心的呢?

老秘書:工作辛辣體會三天三夜說不完,秘書可能無功,但肯定有過

第四,秘書不是人人都會寫材料的,能“捉刀”的,也只是一部分有專長的秘書。

但是,一個有責任心的領導,總是培養和提高秘書的寫作能力。經常給秘書交任務,鼓勵多寫作、多發表,鼓舞他們的信心。如果秘書會寫,這是一個人成長的基本功,不管是不是要他們“捉刀”,領導都是高興的。

同時還有一個不爭的事實,現在的領導幹部文化程度一般都比較高,他們已經不依賴秘書寫稿了,那種“秘書寫對了就唸對了,秘書寫錯了也念錯了”的笑話,已經成為歷史。現在很多領導人都親自動手,因為他們認識問題的高度、思考問題的深度和解決問題的力度,都不是靠秘書們寫出來的。

相反,在很多情況下,不是領導要秘書“捉刀”代筆,而是秘書們向領導學習寫作經驗。

至於一些重要的會議文稿,需要集體討論的,不必由領導同志親力親為,但是領導同志也是給秘書班子出思想、出思路、出措施,讓秘書們整理好,經過集體討論修改後,再由領導本人去作報告,這都是公開的程式,沒有什麼秘密,領導和秘書都沒有什麼忌諱,大家各自完成各自的任務就行了。

老秘書:工作辛辣體會三天三夜說不完,秘書可能無功,但肯定有過

第五,就秘書本人來說,秘書崗位就是一個大學校,只要有心,悟性好,真是一個學習的好場所。

俗話說,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只要個人努力,到處都有知識,到處都有學問,俯拾皆是,受益無窮。每個秘書後面都有個師父,他們都去過西天取過經,都經歷過七災八難修成了正果。領導幹部的知識、能力和社會影響,都是秘書們的無形資產,有這麼好的條件,只要老秘們自己謙虛謹慎、勤奮好學、思想端正、方法對頭,那就一定能出色地做好本職工作。能這樣就會領導高興,外界滿意,哪能不是人呢?

像我們這些老秘,在崗的時間長了,見過的秘書多了,大家有說“秘書難當”的,倒還沒有說“秘書不是人乾的,幹好了也就不是人”的。看來這只是一種笑談而已,當不得真的。

真的倒是:秘書幹好了不僅是人,而且是有能力、有作為、很陽光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