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始"善"終劉羅鍋劉墉的一生

(1719~1805) 87歲

1719年 出生

劉墉簡介:

劉墉,男,曾用名(亦名):字崇如,號石庵,別稱劉羅鍋、劉駝子

出生:

1719年,出生于山東諸城注溝鎮逄戈莊村(今屬高密)

父母:

父親為劉統勳

背景:

祖籍江南省碭山(明弘治間始祖福公自南直隸碭山縣遷山東諸城縣)

曾祖父劉必顯:

清順治朝進士,曾任戶部廣西司員外郎。

祖父

劉棨

清康熙朝進士,歷任陝西羌州知州、四川布政使等職。

父親劉統勳:

清雍正朝進士,歷任刑部尚書、工部尚書、吏部尚書、內閣大學士、翰林院掌院學士、軍機大臣等職,乾隆年間宰相。

1720年 2歲

1721年 3歲

1722年 4歲

1723年 5歲

1724年 6歲

1725年 7歲

1726年 8歲

1727年 9歲

1728年 10歲

1729年 11歲

1730年 12歲

1731年 13歲

1732年 14歲

1733年 15歲

1734年 16歲

1735年 17歲

1736年 18歲

1737年 19歲

1738年 20歲

1739年 21歲

1740年 22歲

1741年 23歲

1742年 24歲

1743年 25歲

1744年 26歲

1745年 27歲

1746年 28歲

1747年 29歲

1748年 30歲

1749年 31歲

1750年 32歲

1751年 33歲 進士

憑家族直接跳級參加殿試,中乾隆辛未科殿試金榜第五名:

因時任刑部尚書劉統勳緣故,以恩蔭舉人身份參加當年會試和殿試,中二甲第二名進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散館授編修,再遷侍講

題外:前四名混

怎樣

第一名:一甲狀元吳鴻(1725年-1763年)授翰林院修撰,官至侍讀

第二名:一甲榜眼饒學曙(1720年-1770年)歷任翰林院編修,左中允、右中允,又官侍講,武英殿通考館、功臣館、禮器館纂修。官至詹事府左春坊中允。

第三名:一甲探花周灃(1717年-1762年)授翰林院編修

第四名:二甲傳臚沈栻(無介紹)

1752年 34歲 編修

1753年 35歲 編修

1754年 36歲 編修

父親劉統勳升任太子太傅兼陝甘總督,離京赴西北邊境掌管軍務

題外:

紀曉嵐中進士

1755年 37歲 牢犯

編修

第一次坐牢:

十月,時任陝甘總督劉統勳在西北平叛用兵退縮而獲罪,劉墉也被奪官下獄。

不久,西北戰事轉勝,乾隆大悅,寬恕劉家,將劉統勳降為刑部尚書,劉墉賞翰林院正七品編修

1756年 38歲 安徽學政

六月,劉墉擔任廣西鄉試正考官

十月,被提拔為安徽學政。

1757年 39歲 安徽學政

在任期間針對當時貢生、監生管理混亂的狀況,上疏“請州縣約束貢監,責令察優劣”,並提出切實可行的補救辦法,得到皇帝肯定。

1758年 40歲 安徽學政

1759年 41歲 江蘇學政

十月,改任江蘇學政

1760年 42歲 江蘇學政

上書皇帝稱:“生監中滋事妄為者,府州縣官多所瞻顧,不加創艾。行政官員既畏刁民,又畏生監,兼畏胥役,以致遇事遲疑,皂白不分,科罪之後,應責革者,並不責革,實屬闒茸怠玩,訟棍蠹吏,因得互售其奸。”這一看法深受乾隆皇帝賞識,稱讚其“知政體”

乾隆第十五子嘉慶出生

1761年 43歲 江蘇學政

1762年 44歲 太原府知府

任山西太原府知府

1763年 45歲 太原府知府

1764年 46歲 太原府知府

1765年 47歲 冀寧道臺

升任冀寧道臺

1766年 48歲 發配

第二次宦海沉浮,被髮配軍臺:

劉墉因失察所屬陽曲縣令段成功“侵帑”(即貪侵國庫銀兩),按律革職被判極刑。但乾隆皇帝愛其才,加恩詔免,僅發配軍臺(收發軍報機構)效力贖罪

1767年 49歲 修書

被赦免後在修書處擔任行走。

1768年 50歲 修書

1769年 51歲 江蘇江寧知府

因受其父恩澤,仍以知府用,知江蘇江寧府,任內有清名。

嘉慶初年的彈詞《劉公案》,就是以劉墉在江寧知府任上決斷疑案、為民做主的故事為藍本改編而成。

題外:

和珅以文生員承襲三等輕車都尉

1770年 52歲 江西鹽驛道

升江西鹽驛道

1771年 53歲 江西鹽驛道

1772年 54歲 陝西按察使

調任陝西按察使

1773年 55歲 守喪

嘉慶被乾隆帝密建為皇儲

十一月,劉統勳上早朝路上去世,時任陝西按察使的長子劉墉辭官會回鄉,守孝

1774年 56歲 守喪

1775年 57歲 守喪

1776年 58歲 內閣學士

修書總裁

劉墉服喪期滿還京,清廷念劉統勳多年功績,詔授內閣學士,任職南書房。

十月任《四庫全書》館副總裁,並派辦《西域圖志》及《日下舊聞考》總裁。

題外:

和珅正月被任命為戶部右侍郎,三月再升軍機大臣。

之後和珅更是兼任內閣首席大學士、領班軍機大臣、吏部尚書、戶部尚書、刑部尚書、理藩院尚書、正藍旗副都統、內務府總管、翰林院掌院學士、文華殿大學士、《四庫全書》總纂官、領侍衛內大臣、步軍統領等無數要職,並獲封一等忠襄公。

1777年 59歲 江南鄉試正考官

江蘇學政

七月,充江南鄉試正考官,不久後復任江蘇學政。

1778年 60歲 江蘇學政 文字獄幕後推手 戶部右侍郎

【黑歷史】辦理文字獄徐述夔(kuí)《一柱樓詩》案,向乾隆聖裁要求按律懲辦:

八月,江蘇省東臺縣監生蔡嘉樹唆使如皋縣民人童志璘向劉墉告發已故的江蘇東臺縣舉人徐述夔生前的作品集中有“大明天子重相見,且把壺兒擱半邊”,“明朝期振翮,一舉到清都”的詩句。

本來案件如果按照正常的流程走下去,徐家最終可能會獲罪,抄家發配不可避免,但不一定會被處死。

但劉墉一接手後,立即具奏摺呈報乾隆帝。乾隆皇帝大怒,命兩江總督薩載、江蘇巡撫楊魁、江蘇學政劉墉調查。

十一月,當時徐述夔和其子徐懷祖皆已物故,仍被開棺戮屍,孫子徐食田、徐食書、徐首發被處斬。為徐詩作序的已死禮部尚書沈德潛,也被戮屍;此案導致東臺一有淵源的詩書人家就此湮滅。

年底,懲罰:

①已經去世的徐述夔、徐懷祖父子二人開館挫碎其屍、梟首示眾;

②徐食田、徐食書兄弟斬監候,秋後處決;

③徐述夔家族,年16歲以上者,皆處斬,15歲以下男丁以及女子,皆付給功臣之家為奴,共牽連徐家200餘人;

④為《一柱樓詩》校對的徐首發、沈成灌等人斬監候,秋後處決;

⑤為《和陶詩》作跋的毛澄杖一百、流三千里。

偵辦此案不利的地方官員,也全受到處罰:

❶兩江總督高晉、江蘇巡撫楊魁受到朝廷切責;

❷江蘇布政使陶易初擬斬立決,後該斬監候,押送到北京後病死;

❸江蘇布政使幕僚陸琰,斬立決;

❹揚州知府謝啟昆辦案遷延,發配軍臺效力;

❺東臺知縣塗躍龍革職,杖一百,徒三年;

❻已經去世9年,曾為徐述夔立傳的原禮部尚書沈德潛革去所有官爵和諡典,撤去鄉賢祠牌位,推倒墓碑,磨掉碑上御製文字。

年底,獎勵:

❶此前被雲貴等大臣彈劾而被降兩級留用的和珅,官復原職;

❷劉墉因及時上奏有功,辦事有功和督學政績顯著,調到北京,任戶部右侍郎,隨後又調吏部右侍郎,之後升任湖南巡撫,從此官運亨通;

❸蔡氏兄弟雖然挾私怨高發,但檢舉逆書有功,將功贖罪,立即開釋。

題外:

蔡嘉樹對應吳之榮,劉X對應鰲拜,《一柱樓詩》案對應明史案

1779年 61歲 吏部右侍郎

調吏部右侍郎

1780年 62歲 湖南巡撫

任湖南巡撫:

劉墉在任期間,政簡刑清,吏民畏服。

1781年 63歲 都察院左都御史

升任為都察院左都御史:

當時和珅炙手可熱,劉墉也只能“委蛇其間,惟以滑稽悅容其間”,表現出其為人和為官的另一面:面對乾隆專寵於和珅,劉墉只好靜默自守,滑稽模稜取容。

1782年 64歲 工部尚書 南書房 三通館總裁

任工部尚書(1782年6月8日-1783年8月23日):

三月,任職南書房,兼管國子監事務。不久充任三通館總裁

查辦山東巡撫國泰貪汙案:

奉命與尚書和珅和錢灃前往山東查辦巡撫國泰貪汙及縱容下屬之事。和珅修書一封給予國泰令其準備庫銀掩蓋虧空,但是因為劉墉指派手下阻礙而不成功。後來,將此事件匯入小說《劉公案》。

因查訪案情有功,劉墉被授予工部尚書,充上書房總師傅。

1783年 65歲 直隸總督 吏部尚書

任吏部尚書(1783年8月23日-1789年4月3日):

升任直隸總督、吏部尚書,兼理國子監事務。

1784年 66歲 直隸總督 吏部尚書

1785年 67歲 協辦大學士

授職從一品協辦大學士

1786年 68歲 玉牒館副總裁

官聲開始變差,與乾隆相處變差:

任職玉牒館副總裁,但在此後數年裡,劉墉不斷犯錯,官聲漸不及從前,並多次受到皇帝責備。

1787年 69歲 吏部尚書

初,劉墉因為漏洩與皇帝關於嵇璜、曹文埴的談話內容而受到申飭,被罷免了大學士職務。

八月,乾隆委託劉墉主持祭拜文廟,卻因沒有按規定行一揖之禮受到太常寺卿德保的參劾。

1788年 70歲 吏部尚書

夏,劉墉兼理國子監期間發生鄉試考生饋送堂官的賄賂案,被御史祝德麟彈劾,劉墉受到處分。

1789年 71歲 侍郎

四月,上書房的師傅們久不到書房,劉墉做為總師傅而不予糾正,被降職為侍郎。

嘉慶被乾隆封為嘉親王

1790年 72歲 侍郎

1791年 73歲 禮部漢尚書

任禮部漢尚書(1791年3月3日-1792年9月22日):

1792年 74歲 禮部漢尚書 吏部尚書

再任吏部尚書(1792年9月22日-1797年4月19日):

1793年 75歲 會試主考官

劉墉擔任當年會試主考官,卻安排失當閱卷草率,導致違制與不合格的卷子很多。

1794年 76歲

1795年 77歲

嘉慶被乾隆帝正式宣佈立為皇太子

1796年 78歲

皇帝破格增補戶部尚書董誥為大學士,而資歷更深的劉墉卻被排斥在外。皇帝向劉墉詢問新選知府戴世儀可否勝任,結果劉墉說可以,實際上戴世儀十分庸劣難以勝任。

正月,乾隆帝禪位,嘉慶繼帝位。但朝政仍被太上皇乾隆帝控制,皇帝嘉慶顒琰暫時居住在毓慶宮。

1797年 79歲 體仁閣大學士

進升體仁閣大學士:

四月,劉墉被授予體仁閣大學士,但仍被乾隆皇帝指責向來不肯真心實意做事,幹活懶散,並稱是因為沒有其他人了,所以才提拔劉墉。

五月,劉墉奉旨偕同尚書慶桂到山東辦案,察看黃河決口的情況,劉墉上書請求在決口處築壩,下游疏導分流,朝廷採納了意見。

1798年 80歲 劉駝子

年逾八十,被嘉慶帝稱為“劉駝子”(具體年代不詳)

1799年 81歲 太子少保

太上皇乾隆帝駕崩,嘉慶帝親政。

劉墉助嘉慶剷除和珅:

三月,劉墉被加封為太子少保,奉旨辦理文華殿大學士和珅植黨營私、擅權納賄一案。

劉墉再次展現出不畏權勢的一面,查明和珅及其黨羽橫徵暴斂、搜刮民脂、貪汙自肥等罪行20條,奏報朝廷。嘉慶隨即處死和珅。

1800年 82歲

底,劉墉上疏陳述漕政,對漕運中的漏洞體察至深,憂國憂民之情溢於言表,嘉慶皇帝看後,深以為然。

1801年 83歲 會典館正總裁

劉墉充任會典館正總裁。

1802年 84歲

皇帝駕幸熱河,命劉墉留京主持朝政。此時劉墉已八十有餘,卻輕健如故,雙眸炯然,寒光懾人。

1803年 85歲

1804年 86歲

1805年 87歲 善始善終

去世前兩天,曾到南書房值班,夜間招賓客飲宴。

去世:

1805年1月25日,於北京驢市衚衕(今禮士衚衕西頭129號)家中逝世

身後:

死後,贈太子太保,諡號文清,入祀賢良祠,諭祭葬。

3月,文字匠工紀曉嵐病逝,享年80歲

子嗣:

劉墉無子,以侄劉錫朋繼嗣人

說明:

1、“評價過的可好?”為純個人主觀異想,請勿對照主流客觀評價,不喜勿噴,感謝。

2、若是沒有任何資料或記錄,“評價過的可好?”中某些類別評價有可能取中位值(理論意義是不好也不差,正常普通水平),僅僅是為了右邊雷達圖能閉環。

3、年歲說明:

①、以出生的第一年為1歲,第二年為2歲,不管是否滿整12個月。如1801年12月31日出生,記為1歲;第二年的1801年1月1日,則記為2歲。

②、以去世的最後一年計年齡,不管是否滿整12個月。如1899年12月31日是99歲,第二年的1900年1月1日過世,仍然記為100歲。

③、與週歲、虛歲沒有關聯,一一對照無意義。

④、出生年月記錄有誤,以目前記錄的為準,暫時不管對錯。如農曆,公曆年月混亂,多個文獻資料互相矛盾,太離譜,出生去世年月出現混亂,大體採用作者個人主觀喜好,本著年歲長壽,出生年月混亂暫以早為準,去世年月混亂暫以晚為準。